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主辦單位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

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

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蘇州市書法家協會

支持單位

蘇州市文廣新局

蘇州工業園區宣傳部

(蘇州工業園區文體旅遊局)

展覽地址

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蘇州工業園區觀楓街1號

蘇州文化藝術中心2樓

開幕式地址

蘇州文化藝術中心1樓

蘇州工業園區觀楓街1號

展覽日期

2018年4月15日—5月5日

(開館時間:10:00-20:00,週一閉館)

開幕時間

2018年4月15日下午15:00

書法公益講座

主講:劉洪彪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講座地址

蘇州工業園區文化館110教室

蘇州工業園區觀楓街1號

蘇州文化藝術中心1樓

講座時間

2018年4月15日晚19:30

展 覽 引 言

“橫錦”一詞,出自南朝劉勰所著《文心雕龍》之“時序”篇:“然晉雖不文,人才實盛:茂先搖筆而散珠,太沖動墨而橫錦……”由此,“搖筆散珠,動墨橫錦”即為後世文人墨客或摘句集聯、或遣詞造句,頻引慣用之。因有“晉雖不文”在前,故“搖筆”“動墨”者當指作書、繪畫之“人才”,而“散珠”“橫錦”之喻,乃讚歎字陣如珠璣散佈、畫卷若錦繡鋪陳是也。

“姑蘇”乃蘇州之古稱。相傳遠在夏代,名臣胥助大禹治水有功,獲舜王冊封吳地,吳中遂有“姑胥”之謂。吳語中“胥”“蘇”二字近音,久而久之,“姑胥”漸演為“姑蘇”。有文字記載之蘇州史長四千餘年,蘇州建城亦早在公元前五百又十四年。春秋時代形成之“水陸並行,河街相鄰”格局至今猶在,“小橋流水,粉牆黛瓦”之美貌令世人趨往,蘇州古蹟遍佈、名園密集,“人間天堂”之美譽乃世所共識。今日之蘇州,緊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經濟實力居全國地級市之首,且自然風物美如綿繡,人文景緻燦若珠光。

“橫錦姑蘇”於是定為“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展名之冠。富饒美麗之靈山秀水橫錦姑蘇;燦爛輝煌之吳地文化橫錦姑蘇;歷代詩人之長歌短詠橫錦姑蘇;餘與蘇州籍書法家錢玉清君,感蘇州悠遠文脈、嘆蘇州華美風情,生搖筆動墨、謳歌禮讚之念,遂擇歷代高人韻士吟誦蘇州之清麗詩篇,傾力創作五十件面貌不同、情致各異之書法新品,亦欲橫錦姑蘇,此嘉願也,可酬願乎?

劉洪彪

2018年3月9日

於京北逆坂齋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劉洪彪,字後夷,號逆坂齋,1954年生於江西萍鄉。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藝創作室副主任,火箭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院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研究員。首屆中國書協“德藝雙馨會員”,2006年度“中國書法家進萬家活動”先進個人。2007年、2011年、2014年三次蟬聯中國書壇蘭亭雅集“蘭亭七子”稱號。2007年在北京設立“劉洪彪書法館”。2008年受解放軍原總政治部表彰,被授予“全軍文化藝術工作先進個人”。獲中國文聯頒發的“在2006-2009年‘送歡樂,下基層’活動中作出積極貢獻”榮譽證書。

自學書法50餘年,兼涉諸體,尤擅行草,作品參加國內外諸多高規格大展,並多次獲獎。早年蟬聯全軍第一、二次書法比賽一等獎。1987年在洛陽博物館舉辦二人書畫聯展,1994年、2004年先後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劉洪彪四十歲墨跡展”和“劉洪彪五十歲墨跡展”,2014年在北京舉辦“閱世讀人·劉洪彪六十歲墨跡展”。出版作品專集、合集20餘部,出版文集《綴連瑣碎》和《劉洪彪文墨》(一函五冊)、書法展覽設計裝置圖文集《盛裝書法》。曾應邀在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等高等學府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書法家協會授課,在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進行草書教學,並多次做客“名師點評”。

作品被中南海、故宮博物院、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軍事博物館等文博單位收藏。60餘次出任全國電視書法大賽和全國、全軍書法展覽評審委員。多次出任全軍美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委員。曾先後出訪日本、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葡萄牙、埃及等國家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進行文化藝術交流。

書法創作

要在理性調控下感性書寫

理性即

規矩

法度

基本功

感性即

興致

情緒

想象力

不因襲古人

不尾隨時賢

不重複自己

書法是高貴的

高級的

高雅的

所以不能虧待了她

——

劉洪彪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明·高啟《楓橋》

畫橋三百映江城,詩裡楓橋獨有名。

幾度經過憶張繼,烏啼月落又鐘聲。

明人高啟《楓橋》詩一首。

戊戌春日書於京北逆坂齋,劉洪彪。

草書巨幅 620cm×240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元·朱德潤《至元二年二月八日,陳子善、

範昭甫同遊虎丘四首》(選二)

東望吳山紫翠纏,憑䦨忍坐小吳軒。

石橋楊柳半塘寺,修竹梨花金氏園。

野色空濛錦鴂啼,東風吹雨溼羅衣。

一堤芳草花開遍,落日馬嘶人醉歸。

元人朱德潤《至元二年二月八日,陳子善、範昭甫同遊虎丘四首》選二。

丁酉季冬下浣,餘獨處書齋數日,忽生作顏體楷書之念,劉洪彪並記。

楷書中堂 246cm×124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明·吳寬《過橫塘》

夏半橫塘風日多,畫船載酒壓晴波。

高田得雨皆粳稻,長蕩翻雲足芰荷。

未必他年成故事,也須隨處結行窩。

悠悠十里城西路,此是登山第一歌。

明·吳寬《過橫塘》詩一首。

丁酉冬,劉洪彪。

草書中堂 246cm×124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太湖林屋聯

太湖紅浴日;林屋翠蒸雲。

明人王寵《登靈巖絕頂》詩句,

丁酉冬日錄之為聯。

逆坂齋主人劉洪彪偶篆。

篆書對聯 246cm×31cm×2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明·文徵明《虎丘春遊詞十首》之六

靈丘石上思泠然,紺碧樓臺劇目前。

香林遍繞生公石,法境長寒陸羽泉。

右錄文徵明《虎丘春遊詞十首》之六。

丁酉冬,劉洪彪。

行書斗方 68cm×68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明·張羽《過姑蘇城》

片帆迢遞入吳煙,竹漵蘆洲斷復連。

柳影濃遮宮道上,蟬聲多傍驛樓前。

近湖漁舍皆懸網,向浦人家盡種蓮。

行到吳王夜遊處,滿川芳草獨堪憐。

明人張羽《過姑蘇城》詩一首。

丁酉冬,劉洪彪。

隸書條幅 240cm×53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錢玉清,1968年生於蘇州。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全國公安文聯理事,蘇州工業園區文聯副主席,蘇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創作委員會副主任,蘇州工業園區書法家協會主席。

被評為“2012年蘭亭諸子”獲獎書家(全國10位)、2013年中國書畫十大年度影響力人物、2014年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的30位書法家、全國首屆十大美術新青年 (書法僅1人)、2008年、2010年、2014年、2018年中國書壇中青年百強人物、蘇州金雞湖“雙百”領軍人才、“蘭亭百家”最佳人氣獎(全國10位)。

書法作品40餘次入選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書法家協會等舉辦的展覽,曾獲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全國第三屆行草書展優秀獎(最高獎)、全國第三屆草書藝術大展優秀獎(最高獎)等20餘次全國性書展、書賽獎項。先後應邀在瑞典、法國、馬來西亞、烏克蘭、日本舉辦個人書法展。作品被中南海、中國美術館、國家會議中心、中國文字博物館、中央電視臺、烏克蘭舍甫琴科國家博物館等國內外重要機構和文博單位收藏。

四兩撥千斤

是太極拳技法術語

喻以小力勝大力

借引於書法學習

其理殆庶

成效不完全是時間和精力的疊加

既要下笨功夫

更要懂巧功夫

要經常開

歡送會

與不良的書寫習慣說

永別了

今天的深度決定明天的高度

今天的努力決定明天的實力

今天的眼界決定明天的境界

——

錢玉清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現代·陳龍《夜宿李公堤》選錄

李公堤畔,夢裡人家多纏綿,

君如拱妾,若影水天自成圓。

橋頭鬧,兒童歸,身姿輕如燕,

墨香濃,繞膝前,詩畫伴炊煙。

陳龍《夜宿李公堤》選錄。

歲次丁酉立春後五日,桃花源主錢玉清。

行書巨幅 620cm×246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魏晉南北朝·張正見《從永陽王遊虎丘山》

滄波壯鬱島,雒邑鎮崇芒。

未若茲山麗,岧嶢擅水鄉。

地靈侔少室,塗艱像太行。

重巖標虎踞,九曲峻羊腸。

溜深澗無底,風幽谷自涼。

寶沉餘玉氣,劍隱絕星光。

白雲多異影,丹桂有藂香。

遠看銀臺疏,洞塔耀山莊。

瑞草生金池,天花照石樑。

張正見《從永陽王遊虎丘山》。

歲次丁酉,錢玉清。

隸書斗方 124cm×124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唐·李白《烏棲曲》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李白《烏棲曲》。

丁酉,錢玉清。

草書斗方 124cm×124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浸月苞霜聯

浸月冷波千頃練;苞霜新橘萬株金。

玉清書。

草書對聯 246cm×31cm×2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明·程嘉燧《婁江夜泛》

河流向晚靜,際岸響蒹葭。

高樹猶霞氣,孤帆已月華。

火明遑辨郭,風便屢綠沙。

天與清秋興,歸期莫論賒。。

程嘉燧《婁江夜泛》。

歲次丁酉,玉清。

草書巨幅 620cm×246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宋·范仲淹《天平山白雲泉》

靈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臨。

隱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

遊潤騰雲飛,散作三日霖。

天造豈無意,神化安可尋。

挹之如醍醐,盡得清涼心。

聞之如絲竹,不含哀樂音。

月好群籟息,涓涓度前林。

子晉罷雲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擬去,復發滄浪吟。

乃雲堯湯歲,盈盈長若今。

萬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陰。

茲焉如有價,北斗量黃金。

范仲淹《天平山白雲泉》。

歲次丁酉暮冬,錢玉清。

楷書斗方 68cm×68cm

橫錦姑蘇——劉洪彪、錢玉清書法聯展(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