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遊過河的逆阪齋主人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報告,這個人對自己特別狠

湖北省有一曲民歌喚作《龍船調》,其中有句歌詞您肯定熟悉——妹娃要過河,是哪個來推我嘛 ……很快,就有個洋溢著青春氣息的翩翩少年回應——我就來推你嘛!

多麼美麗的愛情故事!

但是,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民歌也一樣,尤其當主角是一個男人,是一個在7.8歲時經歷父親離世,還要幫助母親養家的長子。男人,要頂得住,要扛得起,儘管他身體瘦弱,儘管他知道喊破喉嚨,也沒人拉(推)他一把。艱辛的生活就像一條河,把他與他所熱愛的書法隔在兩岸。在經歷一番思想鬥爭後,20歲那年,涉世未深的他放棄了地方給予的優厚待遇,轉而選擇入伍,繼續追尋自己學書的夢想。多少年後,這個男人成功上岸了,還建立起了自己的“根據地”,只是,此時他的兩鬢變得有些花白。當慕名前來採訪的後輩問及的他齋號“逆阪齋”時,他先笑了笑,然後說到:此岸到彼岸的方式大概有三種,富有的、有條件的人可以坐擁一條船,舒舒服服的坐自己的船過去。而不太富有的人,可以買一張昂貴的票,乘過去就行了。對於窮人,很寒酸的人,這類人想到達彼岸是很難的。怎麼辦呢?就只剩下游過去這個辦法了,游到彼岸。游過去和船開過去速度不一樣,艱辛程度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是屬於那種游過去的人,靠自己的體力一點點堅持,游過去的人。

逆阪走丸,迎風縱槕,豈雲易哉?

他是劉洪彪,一個有規劃,對自己狠的人~

身著盛裝,住進別墅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這個主角說的是書法

這裡“穿盛裝,住別墅”的主角是書法,是作品。

劉洪彪老師策劃過很多展覽,可以說是策展人中的“老司機”了。但是您知道嗎?1986年,他策劃的第一場展覽,前言竟然是自己手寫的。(回覆關鍵字“86展覽”get真相圖)話說回來,為什麼劉老師會提出“為書法穿盛裝,讓書法住別墅”這樣一個策展理念呢?首先,在劉老師的眼中,展廳是件大作品,他針對自己策劃和主持設計過的16個大型展覽進行整理,出版了圖文並茂的《盛裝書法》一書。在他的觀念中,書法是非常高貴的,與任何一門藝術相比起來都不遜色。《盛裝書法》意在分享策展經驗,同時希望所有書法從業者,對待書法藝術、書法作品及書法家有一個認真、不將就的態度。既然要策劃了一場書法展,就一定要體現出中國書法原本的高貴、高級和高雅,千萬不要把它變成“擺地攤”,免得貽笑大方啊!

中國書法有雙重審美,但是如何能讓觀眾有進入雙重審美的“意願”呢?

在這個問題上,劉老師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只有給觀眾提供一個良好的審美環境,才會達到預期的審美效果。品讀書法的空間從古時的文人書案,轉變為燈光照明錯落有致的現代展廳,時間空間都變了,怎麼讓書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得到認同與傳承呢?這就需要將一場展覽從前期到後期的全部工作,規劃整理得井井有條,無論是請柬設計,還是序廳給人的第一印象,以及展覽呈現出的整體氛圍……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絲毫馬虎不得。

想來也是,倘若一場展覽給人看得又累又煩,又何談展覽的預期效果呢~


為什麼沒有拜名師?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多人行,能者皆師

我們知道,上世紀80年代正值書法大熱,啟功、歐陽中石等老先生都有開班授課,很多人也因此受益。但是在翻看劉洪彪老師的藝術年表時,卻發現其中鮮有拜師學藝的描述。本著速問速答多角度了(ba)解(gua)藝術家的初衷,小編向劉洪彪老師提出了這一問題,他是這樣回答的:其實80年代,我也報過班,那時候我是個書法愛好者,當時在洛陽的基層部隊,後來被調到師級的機關單位,我同時報了三個班,比如無錫書法藝專,長安書法函校這類的函授學校,但是一個老師的面都沒見過……那時候的班我都不知道學到什麼,他就給你寄些臨時打印的教材,然後指定你臨個什麼帖啊,我就臨了,交過去以後,老師一改,評語寫的是:寫得很好,希望繼續努力,更上一層樓,聽得我有點懵……

那您為什麼沒有明顯的師承呢?

“名師是這樣,我在洛陽時,曾經給一個書家寫過一封信,但石沉大海,沒有回覆。我這個人很有自尊心的,因此我下定決心,今後絕對不到任何一個門下拜師。當然,我有一句話叫“未拜一師,而能者皆師”,就是我認為某個人在書法的創作、理論、學術上很強,同時又是我能夠接觸到的,那我一定會跟他取得聯繫、聊天,我偷學,未拜一師而能者皆師,交得一友而終生為友~”


一個飲水思源的人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母親最大,家鄉最親

1994年,劉洪彪老師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劉洪彪四十歲墨跡展”。在開幕現場,一位精神矍鑠的老太太與眾多部隊領導、社會名流一起剪綵,正當眾人好奇這位神秘的老人究竟是誰時,一旁的劉洪彪老師卻拉著老太太,向她逐一介紹到場嘉賓。誰會有如此的待遇呢?原來是劉老師的母親。原來,劉老師每辦一場大型個展,都會邀請母親前來剪綵。2014年,母親因身體原因不能參加“閱世讀人——劉洪彪六十歲墨跡展”儀式,劉老師當即決定不再設置剪彩儀式,在他看來,含辛茹苦將自己拉扯大的母親未能參與其中,剪綵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2012年,劉洪彪老師回到家鄉——江西萍鄉,“萍鄉籍書法家劉洪彪書法作品捐贈儀式”在市博物館隆重舉行,劉老師將自己33幅作品捐贈給了家鄉,總價值近380萬元。時任萍鄉市人民政府秘書長李德雄先生向劉洪彪頒發了捐贈和收藏證書。儀式上,劉老師動情地說:“我一直想為家鄉做點事,現在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都應該練練書法,再出門闖蕩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藉此做個預告,想學書法嗎?三品課堂第二季已經開講,快來聽課吧~


劉洪彪作品欣賞

Artwork Appreciation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萍鄉》 180*97cm 2010作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當謀要做聯》246*31cm*2 2016作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 自作遊歷詩五首》640*50cm 2016作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飛溫州驅車龍泉》136*68cm 2014作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賀友人書法作品展》120*120cm 2016作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自作詩《題梅花圖》 246*100cm 2016作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 《閱世讀人》自序 節選 246*124cm 2016作

「愙齋書法」劉洪彪 : 草書盛世,敢為人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