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写好字、画油画卖钱这种现象?

神马也有走神的时候

也是一名国画老师,平时平时也自己画一点画放到画廊里面去卖,请欣赏我的国画作品。

写字,画画一开始都是单纯的喜爱,画一幅漂亮的国画!发个朋友圈或者写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挂在自己的家里,朋友到家里来玩,看到我写的字会称赞不已,自己内心也充满了喜悦之情,受到很多真诚的赞誉。我经常去英雄山文化市场,发现那些商品画的思想艺术性水墨效果还不如我自己画的,看到这些,自然的会有一种想法。自己也可以画画拿到画廊去出售呀?有些同学可能想着走的更远,想法很大胆,能不能靠卖画养活自己?如果能够实现,那也是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既满足了爱好又能不影响生活。

我本人从高中时候开始接触国画。当时的想法是,如果考不上一所好大学。画画,卖画为生也是可以的啊!比起出力干活能画画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后来家人反对,觉得写字画画是没有用的,不如考个好的大学来的实在。大学毕业以后,我的爱好也没有丢掉,在市里租了一间屋子,买了装裱机,打算以书画为营生,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太可笑了,不怕各位耻笑,我画的一些画,还有装裱的一些书画作品。你一幅都没有卖出去,装裱字画的收入非常的低,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多年以后回头想想也有一些经验或是感悟的东西吧。

我在这里想分享一下关于卖字鬻文的种种现象。

说起来书画爱好者,搞书画的朋友一般都是比较自负的。总觉得对书画的理解很深了,功力很好。画作上也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和大师的画作相差无己。反正我曾经有过这种想法,我周围也经常听见见朋友在酒后的胡言乱语,萌生的这种念头,不要觉得奇怪,真心的说,网络普及之后,我觉得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功力深厚让我感叹的画家太多了,说到自己不但不敢自负,甚至自卑,可是他们的画并不容易出售,所以我觉得一般卖字卖画的都是穷折腾,基本上是没有出路的。

书画爱好者卖的画,是很容易的能够养活自己?趁早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基本上不现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就算那些天资聪颖又非常勤奋的画家还有大师指点,并能够持之以恒的人,卖画都是非常艰难的。当然偶然的因素也极大,而往往卖画不是卖画,很多画家其实本来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或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如果普通书画爱好者靠这个打拼出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难于上青天!


art严玊

写字也要买笔、买纸、买墨,画油画也要买各种工具和颜料!这些都是要钱的,没钱怎么办?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更别说还有父母、妻儿。

估计有人觉得艺术就应该干干净净,不能和钱有关系,这种想法太理想主义了。很多人觉得读书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但是古人也有“十年寒窗,一朝至仕”的,一个人苦学十年,然后将这个技能换一些钱,这再正常不过了,至少这些钱不偷不抢,干干净净。创作的同时也能养活自己,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


万物皆明

天然气的铁矿石等还有价值,书画是人的劳动果实,具有价值更是理所当然。自古我们讲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依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得到报酬,是光荣的事情。


西方的绘画家晚年生活拮据,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有正常稳定的工作,如果艺术家仅此依靠书画维持生计,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或许就会影响生活质量。

在中国古代,书画都是茶余饭后的事儿,添加点生活色彩和品质的提升。如果一个人贫困,吃饱都是问题,艺术对这些人来说无疑于是奢侈品。


我们的国画以宫廷、民俗、山水、花鸟、动物,等为题材,以高尚文明作为内在支撑的。画作融入诗歌等,与画一体。注重神,让人看了之后心旷神怡,遐想无穷,沉醉在画中的此情此景。 西方绘画注重形,直接的表达,不需要过多的文化基础,让人一目了然,西方画家多数集中在裸体画方面。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吧,回归中国文化艺术自信,从己做起。


崇儒

这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写字、绘画,作为一种修养,它可以调养人的情趣,让人得到高雅的文化薰陶。


作作为商品,它是书画家的劳动成果,利于自己的劳动,换取合法的经济利益,能让自己的创造给别人得到美的享受,丰富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作为画家、书法家,他们获得劳动报酬,理所当然。


我们不必羞于谈论金钱,不要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当然也不是不择手段的进行炒作,或是利用职权,虚抬作品的价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利用正常的渠道进行买卖,我觉得这是应该支持的。
很多有实力的书画家,他们由于长年把精力集中在他们的书法、绘画上。对于卖字卖画的经营一窍不通。加上交际圈窄小,虽然作品水平很高,但苦于无路销售,他们不卖,并非出于本心,而是无柰。他们也会对那些水平远远不及自己却能卖出大价钱的人嗤之以鼻,报怨世道不公。但是没办法。你在醉心于艺术的时候,忽略了经营。并非是你的艺术水平不高,而是你没有经营头脑。

记得以后找个经纪人,让他负责帮你买卖。别怕人家从中赚你的钱。书画市场就是缺少专业的经纪人

啊!做书画经纪人,说不定能够赚到大钱。


子衿tjk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书法和绘画既是文化艺术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人们劳动谋生的一种手段和手艺。



首先,书画家没有生活在真空,没有“免费的午餐”。书画家也要生存生活,也要养家糊口,同时还要获取从事书法绘画创作的条件如笔墨纸张油料苫布等等,这些都需要钱。而且一个人从学习书法绘画到能够用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换钱卖钱,不说付出多少努力花费多少功夫,单从经济上讲,付出的代价往往也是不小的。

启功书法作品





早些时候,大凡艺术家总是对自己的书法或绘画作品“敝帚自珍”,当作自己的孩子,不是生活、创作之必需,一般是不舍得出手卖人的。后来,当书法绘画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们喜欢,书法绘画的“市场”越来越大,书法绘画作品价值不断攀高的时候,书法和绘画才真正做为一种艺术商品和经济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

莫迪里阿尼《侧卧的裸女》。2015年在美国纽约佳士德拍卖行拍出1.74亿美元(10.5亿人民币)。


书法和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以书法绘画作品换取收入是正常的劳动所得。真正的书法绘画艺术家是能够处理好艺术创作和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的。

其实,字画要达到能卖的水平,并非易事,至少需要勤学苦练一二十年。要想卖出“好价钱”就更是难上之难。所以人们说,书法家、画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拉斐尔《三美神》

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



谁怜一灯影

谢谢你的提问。书法和绘画都是一种劳动。用自己的劳动得到报酬,这是合情合理,也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所以,不是说,我的书法卖钱了,就是庸俗。不卖钱就是高雅。


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书法和油画属于艺术。艺术本身与做生意打工劳动还不是一回事情。

如果是打工,不过得多得少,每天都有收入,做艺术就不一样了。就算你画了十年,未必社会认可,或者不被社会理解。

明明应该值5000元,他就给你500元。


一幅好的油画,要画一个月,而且还要几十年的学习成本。结果有人不理解,感觉就是两三天画的,所以,就给你500元。你说怎么办。你说我很辛苦,画出来不容易,人家又会说,你又不是名画家,一幅画5000元,抢钱啊?


你画了好画得不到好的报酬,所以,就画一些临摹作品,这三种真的几天就画好,500元也算一碗饭钱。

书法呢,也是一样的,自己辛辛苦苦学习多年,一幅作品也卖不出去,着急啊。

那么挣钱,这是学习书法的朋友很无奈的事情。

没有名气,卖不出价钱,生活就会没有着落。

于是,有些人就想办法,模仿名人字画,这样做,还真管用,多多少少能挣一些钱。

如果是纯粹依靠画画书法生活。对于大多数人真的有生存危机。


所以,我们学习书法绘画,千万要处理好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在现在的条件下,没有稳定的收入,最好不要轻易进入卖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的行列,因为,这个行列的风险不是一般的大。


假如你的绘画作品非常超人,那么,这是可以在艺术品市场有一席之地的。所以,这种情况应该“冒险”和坚持。

以上千千千里马的意见,不知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千千千里马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活着首先要吃喝拉撒,吃喝拉撒就需要钱。在你没钱时,你向饭馆老板笑一下,他会给你饭吃吗?

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后,人才可以追求精神享受,艺术家正是慰籍人们精神的那个不可或缺的群体。





而人活在世上,依靠劳动换取生存资本和生活物资是每一个人今生今世不可避免的经历。

不管你是干体力活,还是干脑为活,既是为自己解决生计,同时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什么都不想干,却幻想着不劳而获,享尽荣华富贵,这样的人注定是社会蛀虫。



不论是书法家,还是油画家,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脑力劳动者,都是在用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劳动成果换取属于自己的那份酬劳,为自己的生活增光添彩。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但没有理由对他们说三道四,还应该鼓励他们,如果生活缺少艺术和文化的点缀,人们只知道吃喝拉撒,不能感受艺术带给精神的愉悦,那人活着跟动物又有什么区别?



每个行业都是一个小江湖,竞争激烈,在这个小江湖中,必须做到出类拔萃,才可以分到一块肉吃,如果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只剩下吃汤的份。

艺术家为了生活得更好,会千方百计磨练自己的技能和思想,完善自己创作,为人们奉献出更好作品,他才能不至于失败。当他成功了,名利滚滚涌来,谁不想这样?



为生活和理想奋斗本身就是老天赋予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艺术家以拼搏精神奋斗在路上,能带给许多人正能量。

但在奋斗路上,既是实力的较量,更是人品,人脉,资源的较量。



一些书法家和油画家被名利冲昏头脑,为了得到更多的钱,或许会用一些非正常手段获取。比如,炒作名声,制造虚假拍卖记录,流水线做画,制作名家赝品,等等。

这样做,就完全违背了传统道德,即使他暂时获得了名利,也会在历史上臭名昭著,被人们口诛笔伐,遗臭万年。


鸿鹄迎罡

书画(包括油画)卖钱属于正常现象,能够卖钱说明书画家的劳动创作得到应有的尊重。

中国的艺术家不外乎体制内与体制外两种,体制内的有国家俸禄,但也属清汤寡水的部门,需要出售作品改善生活及创作环境。体制外的更不要说了,拿作品换钱是生计需要。

书画作品能够卖钱是要经过多年的学习,训练的,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的,所以书画家卖作品换钱无可厚非,应该形成常态。人们习惯的免费索字索画倒是不正常。


王建强书法

从商业角度看,字画和其他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字画的买卖无可厚非。

字画的买卖自古有之。唐太宗就曾为《兰亭序》,向辩才开出了一个大价格,奈何和尚辩才志不在钱。不得已,老李派人将《兰亭序》骗了去。

只是作为字画的创作者,书法家大多羞于谈钱,不好意思直接卖之。但现在的大作家贾平凹先生不拘这些於礼,挂出价格表明码标价卖字。

但字画交易,容易成为权利交易的载体。以往中书协有某官员,字写得不怎么样,但价还不低,且市场极好。

字画交易,如果是单纯的市场行为,那才是正常的、健康的买卖。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如若某人能够将自己创作的字画售出,不是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或艺术价值,则说明这个人的身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艺术家画家卖字卖油画属于他们的职业工作,专业艺术家的作品被创作后,通常还需要经过展览、艺术机构、中间人所操作的展示后进入艺术市场和社会,展览是艺术品(尤其当代艺术)的呈现方式,也是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当红画家的作品可能在开幕式就被售罄。被藏家收藏后,很多年后艺术家的作品有可能又会流入艺术品市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级市场。二级市场针对更为高端的藏家,佳士得苏富比一年的销售额能买下个国家。

但名人售卖自己的字画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们对某富豪或名人的作品卖出天价的娱乐新闻一点也不陌生。

苍井空8个字卖60万


马云的画卖了两百多万


对艺术的爱好不分出身,知名的政客艺术家譬如二战名相丘吉尔,他曾说是对绘画的热情支撑他走过了战争。美国退休总统小布什也是绘画的忠实爱好者,举行过名为“领袖的艺术”的展览,还出了画册。而这样的现象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还表现为地方官的好文喜墨、官场行礼兴古玩字画等等。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最近出版的作品画册《勇气的肖像:一位三军统帅向美国战士们的致敬》(Portraits of Courage: A Commander in Chief's Tribute to America's Warriors)


另外随着阶级观念在中国的兴起以及资本的积累,虽说正儿八经的艺术品收藏体系和市场并不那么健全(面向非高端市场),不过在百姓中,谁家也都好往白墙上挂上点东西。这和17世纪荷兰中产阶级的出现加速了小型风景的发展基本是一个道理,艺术品分等级,适用不同财富。

荷兰17世纪风景画。荷兰公民的原始财富积累远没有饱受文艺复兴哺育的几个热门国家来得快,在17世纪终于迎来的社会的第一批核心中产阶级,人有了钱,不是开始搬出城市生活到风景更优美的地方,便是将风景框起来,挂在自己的屋里。


中国还具有庞大的行画,或者说商品画市场。大家常提到的大芬村便是这样的新型文化聚集形式,2008年以前的大芬村是世界油画工厂,2012年起大芬村的销售的市场则80%都是在国内。网购时代也给了商品画新的生机,逢情逢时大家也会网上给亲友订制肖像画。


所以说,如何看待卖画卖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