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制约日本动漫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鸥四风

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平衡无法把握。

动画是特殊的商品,这是笔者现阶段对动画片的理解。动画作为商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可以先“用”,用完后决定是否需要付钱在这上面的,非常特殊的商品。现阶段,动画对于动漫产品的IP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绝大多数动画的目的都是赚钱,没有白做给你看的动画,但是你却可以不为看动画出一分钱。

你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要为动画,或者说,为动漫花钱?如果有喜欢看的动画,特别喜欢的话,可能会收藏这部动画的光碟(当然一般是正版的)而可能是想买其中的衍生产品,例如贵的到手办,小的到挂件,根据有爱的程度收藏不同级别的周边,又或者喜欢一部动画后,去购买漫画看这部动画的原作,又或者买原作的轻小说阅读(收藏),不知不觉,你已经为动漫进行了消费,无论你是哪个环节,你都为了某部动漫的IP进行消费,这就是动画的价值,因为绝大多数的动画都是在电视机播放,或者在电影院公映,你虽然可以免费的看到动画,但是如果你收到动画的影响而开始进行消费,制作方的商业目的就达到了,这无疑是一种广告效益。


但是,这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如何让观众喜欢上制作的动画作品,才可能产生这个消费链,如果连看都没人愿意看,那么又有谁愿意为动画消费?问题来了,因此制作动画的大人们就会为了动画的商业性而制作大众更容易接受的作品,于是就设计出更加漂亮的角色,更加美型的人物,更加讨人喜欢的故事,来针对市场,就像死宅们对一些“废萌”角色,可爱又惹人喜爱,“人设”又非常漂亮的角色没有把持力一样,这些作品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消费力。有些动画没有太大的内涵,仅仅是因为漂亮的人设,对口味的故事就能冲入销量的前位,笔者认为,这就是动画的“商业性”,追求被更多的人接受,更符合创造成功IP的规律的作品,就是商业性更强的动画。

例如前几年的的《LOVE LIVE!》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

而什么是作品的艺术性。就是不以大众的审美优先,而创造动画创作者想制作的作品的态度,就是动画的艺术性。优先动画艺术性的作品,人设可能很非主流,故事也不是谁都能理解,但是却能在一些地方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他的成功不在于大众的接受程度,而是在某个领域引发共鸣的强烈程度。宫崎骏的动画艺术性强大的典型,宫崎骏只做他想做的动画,不做大家想看的动画,40年来也从未妥协,因此才会得到如此的高度。很多人说,我喜欢看炮姐路胖次,看亚丝娜洗澡,才不喜欢看宫崎骏的作品,宫崎骏的作品时代感太强,放的不是我们想看的,因为人家就没指望做给死宅看,人家是秉持着做电影的心态在雕琢动画,定位就不同,艺术价值也不同。

现在日本动画圈的问题就是,艺术性强的动画不大卖,大卖的作品太过于商业设计而不注重艺术性,笔者觉得这跟人们的欣赏作品的环境,心态,都有关系,看看现在最大卖的作品,无非几类,腐女向作品,讨好腐女,偶像类作品,讨好宅男,手游改编类作品,卖的不是动画是SSR,无论哪种,作为动画的艺术性都是很低的,因此大家都想投机取巧,做更加吸引销量的元素在动画内,而放弃艺术性,毕竟活下去才是王道,活不下去还谈什么艺术性,而艺术性太差,就更加降低了观众的欣赏能力,然后进入死循环,你想,给一个人天天看卖肉,福利,他会能看的懂高田勋一本正经的动画嘛?给一个人天天看《父爱如山》,他还看的进《CLANNAD》嘛?

所以,这两方面的平衡很难把握,是现在日本动画的一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