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深圳?

雨相

苏州有可能成为深圳一样的城市,但深圳永远成不了苏州。

苏州拥有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是中国江南文化的典范。苏州园林名扬天下,是世界遗产,此外江南六大古镇有三座位于苏州。可以说苏州不仅有发达的经济,更有深厚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其实在零几年苏州发展最快的时候,GDP被苏州超越过一段时期。苏州只是一个地级市,没有省会、副省级城市和经济特区这样的资源优势。

但苏州是中国最发达的地级市,超过除了广州之外的所有省会,这已经是个奇迹。而且深圳和苏州分别是中国最大的两个移民城市,和中国人均GDP最高的两个城市。


苏州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已经超越了上海,更不用说深圳。苏州优势在于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深圳则是互联网和高新企业,但苏州也是国家重要的高新制造业基地。

所以这两座城市都是经济发展的奇迹,一个是渔村变特区,一个是超过几乎所有省会的地级市。它们又同时占据着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前两名,所以说都是各有优势。


但苏州春秋时期成为吴国首都,宋代就有天上天堂,地上苏杭的美誉,明清时期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东半球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这样灿烂的历史,和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深圳和任何城市都无法复制。


坚果旅行

苏州是中国最牛的地级市,当年的经济实力是仅次于北上广深的城市,几乎要追齐深圳。

苏州在宋明清时期,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固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新中国成立后,接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苏州再一次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当然,和上海这个超级城市的辐射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自身经济基础、工业基础以及地理优势的共同作用下,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界前10个年头里,苏州是中国最耀眼的明星地级市,是经济实力仅次于北上广深的城市。

数据显示,2010年,苏州、深圳的GDP分别为9000亿元、9500亿元,差距缩小到相差500亿元。并且,与2008年、2009年相比,苏州与深圳在这一经济总量指标上的差距持续缩小。这使得他们一度误以为土地多、投资大的苏州,即将超越深圳。

但这种光辉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开始黯淡。2008年是苏州经济的转折点,虽然2009年、2010年苏州的经济继续与深圳缩小,但放缓趋势已经形成。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购买力下降,影响了中国沿海城市的出口量,海运城市的红利逐渐见顶。所以,不止是苏州,宁波、温州、青岛、大连包括深圳都或多或少有影响。

但正因为金融危机的袭击,深圳率先开始经济转型,并且成功地走上了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了中国的科创之都,其他城市这几年才开始转型。深圳已经甩开了苏州,苏州的经济下行给了天津、重庆机会,它们趁势也超越了苏州。

苏州未来还有可能超越深圳吗?

有,但概率不大。除非苏州直辖出去或者升级为计划单列市,只有城市级别高了之后,才有可能超越深圳。否则,根本没法与深圳展开较量。


天天说钱

深圳是中国创新之都,那么我们就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一看,苏州会成为下一个深圳吗?

先看一组数据

1.深圳级别远高于苏州,深圳作为副省级城市、而苏州为普通地级市,国家在政策支持方面,苏州是远小于深圳的,现在国家把深圳定位于海洋中心城市(另一个为上海)、深圳已经要向海洋技术大力发展了,而且深圳还有前海-蛇口自贸区,苏州没有,深圳的双创周、高交会,国家是大力支持,李总来过不少次。国家级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深圳超级计算机中心以及国家基因库也相继建立,而苏州则缺少这样的支持。

2.深圳在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深圳为了弥补高等教育的不足,疯狂引进高校,同时还在全球引进诺贝尔实验室,目前已有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市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暨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研究院以及深圳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为了解决深圳房价高的问题,专门成立人才安居房集团,让人才在深圳可以安心研究工作。

3.苏州缺乏重量级的民企。苏州外企很多,本土民营企业实力相比深圳差距不少,缺少像华为、中兴、大疆这样的龙头企业,在苏州和深圳高等教育不发达的情况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这一块,苏州也是远落后与深圳,这个从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

总结:苏州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深圳的水平,但是苏州作为一个制造业发达城市,打造制造业之都是非常不错的道理,也契合国家《中国制造2025》发展方向


小罗说是

深圳是中国科技巨头和工商业品牌首屈一指的城市,连上海、北京都无法比拟。深圳预计2017年GDP超过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8%;苏州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此为最新数据。

深圳拥有中国平安、华为、腾讯、比亚迪、顺丰、万科、中兴、百丽等著名品牌及企业;相比之下,苏州的波司登、海格客车、联丰、雅鹿、德尔、梦兰、好孩子、慈云、雷允上等品牌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然而,苏州乃全国地级市“首富”,2016年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七位;2017年有望超过天津,上升至第六位。2017年全年数据尚未完整公布,估计苏州依然有靓丽的表现。2016“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上海、北京、杭州、青岛、天津、深圳、苏州、广州、南京、长春入选,苏州排名第七。在四项一级指标上的得分与深圳不相上下。

1月26日苏州市市长李亚平在今年江苏人大政协两会前夕表示:苏州将勇当“两个标杆” 建设“四个名城”。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勇当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落实“四个突出”,建设“四个名城”,充分展现苏州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为全省“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六个高质量发展”贡献苏州力量。

由于城市定位及国家战略,地级市苏州暂时勿能成为第二个深圳;但是苏州目前的发展势头,有望跻身于“新一线”城市,稳坐全国地级市老大的位置!

2018年最新经济数据

苏州高新区去年推进33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新增21家创新载体平台和80家高新技术企业。


陆燕青

一切皆有可能。

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能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一个堪比深圳的奇迹。苏州曾一度差点追平深圳,若不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影响了外资对苏州的投资热情,苏州极有可能一举超过深圳。

接下来,我来分析下为什么苏州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深圳:

1.和深圳一样,都背靠一个牛逼的邻居:深圳背靠香港,苏州背靠上海;

2.苏州行政级别低,但不代表行政级别会一直低下去。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尚且能发展到这种地步,一旦被国家列为计划单列市或者干脆直辖,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3.苏州历来就是中国最繁华最发达的地方之一,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4.苏州背靠的城市群,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集群,靠近上海、杭州、无锡、南京、宁波等发达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5.苏州下属四县市常年都位于中国十强县之列,与苏州相互依托,其所能形成的合力绝对不是1+1=2那么简单。

以上。


广东包打听

不会,蘇州是一座2500年历史的名城,中国唯一一座古城没有发生变动的地方,古平江城定格在姑苏区,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所钟情,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演绎着姑苏这座城市厚重但又轻快的现代故事。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这样一座在历史上有浓重地位的城市,如今仍然活跃在一线城市版图中,人民富庶千年,文化璀璨,曾有“一座姑苏城,半部明清史”的赞美。百戏之祖“昆曲”,中国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苏绣”扬名中外,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苏州园林”,“西施与范蠡的传说”,“苏湖熟,天下足”的太湖,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连唐朝诗人白居易,张继都为之赞美,苏轼曾赞美“来姑苏,不来虎丘乃憾事也”。中新合作的第一个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中国东方第一门“东方之门”,这样的苏州,会成为深圳?苏州不会成为深圳,因为深圳无法拥有苏州所拥有的,而苏州确有希望做到深圳做到的。最后欢迎各位来苏州旅游,最好是自由行,你会爱上这座城市的




尧尧冰

深圳是深圳,苏州是苏州,二个完全不同的城市。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特区,由于当时是从一个小渔村开始的,没有多少原住民,可以说是一个移民的城市,这就注定了深圳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具有革命性与创造性,所以深圳发展与转型注定是最容易,注定要引领时代的潮流,这点连硅谷也不能比。

再说苏州,苏州地处长三角的平原地带,自古富饶之地,文化深厚。改革开放之初虽然起步不高,但当初以乡镇企业为主的苏南模式也风动一时,打下了发展的基础,由于气候和人文的因素,使苏州本地人温和开放包容不排外,所以许多外资企业落户苏州,使苏州从九四年开始经济大踏步前进,早期的张家港精神,后期的昆山崛起都是苏州发展的写照,由于苏州人的开放包容性,也成就了苏州地区的全面全方位的发展,整个苏州大市没有一个经济落后的乡村。但是想要苏州人拥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不可能的。

所以深圳与苏州是完全不同特质的城市,各有其发展轨迹。深圳可以发展成中国的硅谷,世界的科技创新中心。苏州可以发展为科技的产业化基地,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发展。


神悦创

苏州的发展得益于江苏政府发展苏南地区,一个苏州就四五个高铁站,比苏中苏北加起来还多。所以说,是国家想发展哪里,哪里就好。但苏州想要成为下一个深圳,还是有差距的,苏州是世界加工厂,目前的所谓转型还没成功,企业倒是跑了一堆。现在在工业小镇开饭店的都愁,人少了一半没生意。整个江苏,要论地大物博,肯定江北都比江南好。现在也在大力发展苏中苏北。但整个江北,除苏中有点工业基础,别的地方无论什么产业确实都很薄弱。目前就寄希望于苏南城市转型成功,从世界加工厂变成世界创新工厂,这样才是苏州的出路,才可能追上海纳百川的深圳。


骚年饮酒醉

无聊 就因为单纯盲目的硬指标考核、比较才使得很多城市失去了真实的内核与灵魂,更有脑残跟风瞎起哄,不是地域黑就是地域傲,锦绣江南、梦里水乡、人间天堂这不是靠急功近利 大干快上能堆砌的,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浸染 无数过往但又留存的文化精神凝练才养成苏州独特的城市气质,这才是最具价值的财富;而深圳的城市气质是什么?是敢为天下先,是年轻澎湃充满活力充满动力,敢于尝试勇于实践,是创造梦想与实现梦想的试验场!整天去设计这种引发争议分歧的引斗贴,有意义吗?


V微笑的刺客

见到深圳成功就说是举国之力建设的就是些脑残傻逼,国家对深圳的投资还没江浙沪一个零头,深圳的成功在于政策宽松和香港产业转移以及大量潮汕劳动力涌入,去看看深圳的企业结构吧,99%民企,何来举国之力建设,特区又不是深圳独一个,另外七八个为什么没成功,唯独深圳一枝独秀,是深圳在小平爷爷画圈后,第一任书记是潮汕人带来了大量潮汕开荒牛,加上潮汕的大量港澳同胞华侨的进入,深圳的特区建设蓝本都是潮汕人庄世平起草,深圳市潮汕人的第二故乡,超过六成五的开发商是潮汕人,超过一半的房子是潮汕人建的,高峰期时东门华强北超过八成潮汕人,深圳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潮汕人聚集地,你们认为深圳能不发展起来吗,去看看华人首富榜吧前五名有三位潮汕人李嘉诚马化腾谢国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