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穴居部落:吃糠咽菜,政府為其建房搬遷,人們不為所動


“穴居部落”,這些詞大多都是描述早期人類的一種居住方式。在現代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已經看不到,但在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水塘鎮塔井村,崇山峻嶺之間,在海拔約1800多米接近山頂的一個大洞穴裡,卻有一個近百人的部落。整個亞洲也只有這麼一處。

這個穴居部落居住著吳、王、羅、梁四個姓氏的20戶人家,大概有近百口的苗族人。他們的棲身之地被稱為“中洞”。

洞內人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推磨碾谷,種田、放牛或養豬。每週到15公里外的集市買些油、鹽等生活用品。農閒時,男人們圍著篝火喝著自釀的土酒,女人們則聚在一起談論生活瑣事。

原來“中洞”苗寨還有一個洞中的小學,後來企業贊助加上政府行為,小學便從洞中搬了出來。於是孩子們奔向“外面的世界”,在山下的一所寄宿學校讀書。

雖然這個地方與世隔絕,但這裡人的生活並不原始,孩子們喜歡打籃球。

洞裡的媳婦多是從洞外按照周代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從外村接來的,也有洞內相互通婚的。

中洞在2003年以前是不通電的,直到一個叫胡蘭克·博德的美國人捐款10多萬元人民幣架通了從山下到中洞的輸電線路。中洞苗寨才從此過上了有電、有光明的生活。“中洞”後來還有了通訊信號。生活在“中洞”的很多人家也先後買了電視機。但是這裡除了電視機,每戶人家還基本上是家徒四壁。隨著中洞曝光率的增加,這個部落受到了更多的人關注,有許多人還來這裡旅遊,村裡還出資籌建了蓄水池。


為了讓這近百口的苗族民眾從洞穴中搬遷出來,當地政府花心思想了很多辦法,甚至已經在不遠的山下修建好新房,但是“中洞”中只有幾戶人家願意走出洞穴。政府為改善中洞苗寨的居住環境,在山腳下修建了白牆藍頂的新房子,還實施整體搬遷,房子早已無償分配給每戶山民,但迄今沒有一戶中洞人搬出山洞,住進山下的新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