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譚嗣同?

曾廣森

戊戌年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年份,戊戌六君子的故事更是婦孺皆知。

● 譚嗣同(右一)


在戊戌六君子中,譚嗣同的名氣應該是最大的。


他在獄中牆上的題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慷慨磊落,令人動容。


這可不是實在沒轍了才假裝出來的大義凜然,譚嗣同明明有機會活下來。


從根上講,譚嗣同的父親就給過他從菜市口全身而退的機會。在朝為官的譚繼洵,並不看好變法前景,對此“洞若觀火”,幾次勸兒子退出。


戊戌政變後,梁啟超則勸他一起到日本使館避難,而且日本使館人員也願意幫忙安排。後來,大刀王五等江湖朋友甚至準備劫法場。


可譚嗣同就是不逃。

梁啟超的《戊戌政變記》記載了他的視死如歸。


在譚嗣同被捕的前一天,日本志士苦勸他東遊,他不聽。再三再四勸他,他就回答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就這樣,譚嗣同在內的六君子,連法律程序都沒走,就被送上了刑場。


到了刑場上,譚嗣同還在吶喊著:“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大概他當時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以此警醒世人。



他給梁啟超的絕筆書裡說:“嗣同不恨先眾人而死,而恨後嗣同死者虛生也。齧血書此,告我中國臣民,同興義舉。” 然而世人到底能不能警醒,其實是他不能預料的。

戊戌政變後,康有為、梁啟超都選擇了逃往海外。也正是因為決定出逃,梁啟超才有了1902年為小說體裁正名的《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


所以說,逃走其實並不單純意味著貪生怕死,這也是在為維新派保留力量,以圖將來。

那譚嗣同的從容赴死,究竟是怎樣一種心理呢?


● 戊戌六君子祭 楊參軍


其實,梁啟超的記載難免有些主觀成分,當時譚嗣同也有現實因素需要考慮,比如之前說到的在朝為官的父親。


其實父親並不支持變法,譚嗣同特意在被捕前留下了父親給自己寫的信,這些封信後來到了慈禧手中。張之洞、譚鍾麟也力保譚繼洵不是同謀,所以譚嗣同的父親沒有遭到連坐,只是被罷了官。


另外據分析,譚嗣同身上也頗有“任俠”情結。他喜歡兵法,作風血性義氣,不是特別怕死的人。同時,他也受到了佛教“輪迴”說的影響。


華嚴宗有一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譚嗣同也是懷有這種思想而成仁取義的。


可見,譚嗣同無論是對國還是對家,都是一個很值得敬佩的人。這麼一個人物,白白死在了劊子手的屠刀之下,後人想起來,難免會覺得惋惜,甚至有人覺得死得不值。



那麼,你覺得譚嗣同的死到底值不值得?如果你是譚嗣同你會怎麼選?

1、 和梁啟超一起去日本使館避難,用自己的能力在其他方面為國家做出貢獻

2、 逃走為維新派保留力量,日後繼續從事變法、改革相關事宜

3、 為避免牽連父親走上刑場,為警醒後人英勇就義

出品丨視知TV

視知TV(微信公眾號ID:shizhimedia),知識解釋類短視頻“一哥”,致力於打破信息高牆,將深奧、枯燥、晦澀的知識用專業、精準、有趣的形式“翻譯”出來,形式不限於視頻、漫畫和圖文。目前旗下有百科、汽車、財經、電影、男裝、寵物、健康和二次元八大垂直領域。我們的口號是,為你解釋世界。

視知TV

譚嗣同自幼好學,胸懷大志,少年時就有很強的民族意識。大家知道他,大部分是因為他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他之所以能說出句,一方面是因為他有俠肝義膽,另一方面他是真的身手不凡。

譚嗣同不僅學兼中外,還對劍術、騎術等很感興趣。據說他曾以大刀王五、通臂猿胡七為師。他向胡七學過太極拳、形意拳、鐧;向王五學習雙刀。譚嗣同曾對王五說:“處夷四侵,國事日非,好男兒當以這三尺青鋒殺出一條新路”,王五當即表示:“有用我處,當誓死報效!

”由此可見,譚嗣同的俠肝義膽,救國之心。

譚嗣同不僅對武術感興趣,還對武學很有研究,他曾經寫過《劍經衍葛》。這本書在戊戌變法失敗的時候散失,實在是可惜。在譚嗣同的文集中,也有兩處關於武術的:

單刀神者葛稚川(東晉煉丹家葛洪),譚復後以千有年。——《單刀銘並敘》

橫絕太空,高使天穹,矧伊崆峒。

蕤賓之鐵,蟻鼻有烈,服之有截。——《雙劍銘》

從這兩處關於武術的詩句中,不難看出一個狹義之士的胸襟與氣魄。

已故戲劇家歐陽予倩的祖父曾是譚嗣同的老師,據他回憶,幼時曾見他“蹲在地上,叫兩個人握緊他的辮根,一翻身站了起來,而另兩個人則都摔了一跤”。看來譚嗣同確實身手不凡,令人心生敬佩。

譚嗣同的選擇最中也證實了他作為一個俠義之士的堅守,用自己的生命喚起國民的覺醒,用自己的詩句鼓勵後來者不畏犧牲。改革的行進不僅僅需要面臨災難時的保留火種,更需要一種精神,一種振奮,這種精神甚至比刀槍棍棒更有力量。


國家人文歷史

1898年9月光緒皇帝到天津視察新軍,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譚嗣同夜訪掌握軍權的袁世凱,希望袁世凱可以推翻慈禧太后營救光緒,但是袁世凱出賣了維新人士和光緒,當譚嗣同轉身離開後,袁世凱就密報榮祿,榮祿隨後上報慈禧,慈禧開始大肆搜捕維新人士。

1989年9月21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之前就有人勸說譚逃走,但是譚嗣同決定以死明志,不肯逃走,譚嗣同有語:“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未聞中國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國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9月29日連同其他五位維新派人士被殺於北京菜市口刑場,年僅33歲。



譚嗣同: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社會活動家,清末維新領軍人物,齊名於康有為梁啟超。

生於官宦人家,父親曾任湖南巡撫,自小接觸了新思想和俠義精神,曾經交往民間義士“大刀王五”結為至交。

清末中國處於風雨飄搖時期,國弱民貧列強遍佈,譚嗣同憂心忡忡,到北京後結識了維新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努力想通過變法使大清擺脫貧弱的現狀。



1896年至1897年譚嗣同寫作完畢《仁學》,集科學、宗教、哲學於一體,具有很大的反封建主義進步性。


譚嗣同對維新視死如歸的精神激,痛斥了清王朝的腐敗和黑暗,也激勵了後來者,樹立了一座豐碑。


小小羅羅蛛

說到譚嗣同,首先就想到了他在被捕後,在獄中牆上寫的那首氣壯山河的詩句:

譚嗣幼年喪母,由庶母撫養長大,在幾歲時就能熟讀四書五經,並且跟隨當時北京著名的義士大刀王五學習武藝,可以說是一位文武全才。

從他19歲開始,他就開始周遊全國各地,腳步踏遍了13個省,行程幾萬裡,中華大地壯麗山河培養了他遼闊的情懷,同時他也耳濡目染了廣大群眾生活的窘迫與痛苦,也是在這個時候產生了救國救民,為中華之崛起而甘願犧牲的理想。

在1894年7月,大清朝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徹底失敗後,譚嗣同與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一起,積極宣揚維新變法。並且成立了“南學會”,創辦了諸如《湘學新報》之類的新式報刊。

在1898年6月,光緒帝接受了康有為的建議,準備開始實行維新變化,並且讓譚嗣同上朝議事。其實當時的他也深知朝廷保守派的勢力有多頑固,說不定自己就是粉身碎骨。所以在出發前,對他的妻子說了一句:“視榮華為夢幻,視死辱為常事”,這就表明了他要為維新變法不惜犧牲一切的決心。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是非常熟悉的,袁世凱出賣了維新派,光緒被囚禁,慈禧又重新登臺,維新派遭到通緝,梁啟超逃亡日本,康有為逃亡香港。

其實譚嗣同完全是有時間逃走的,包括日本友人也讓他去日本大使館避難,大刀王五也要掩護他逃走,但都被他拒絕了,並且說了那句著名的話:“各國的變法都是要經過流血才能成功,今天中國還沒有這樣的人,就從我譚嗣同開始!”(原話記不清了,抱歉!)

1898年9月24日,譚嗣同被捕,在9月28日下午,與楊銳等六君子一同在北京的菜市口被殺害,年僅33歲。臨刑前,太對著圍觀的群眾大聲的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句痛徹心扉的話!

用一句話來概括他:譚嗣同是一位真正能為了中華之崛起之理想而願意犧牲一切的人,(這比康有為之流要強多了!諸君別介意,我對他真沒什麼好感。)他用鮮血喚醒了無數的國人!

謝謝大家!我是騎著毛驢看歷史。


騎著毛驢看歷史

自古湘、浙多才俊。縱觀中國發展史,湘、浙的俊男俊傑、才女伉儷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與生存,做出了多麼偉大的貢獻,豐功偉功、偉業的巨大犧牲跟貢獻,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毛澤東、蔡和森、曾國蕃、左宗棠、秋瑾、魯迅等,他們是我國廣大人民學習的楷模跟榜樣。

十六、七世紀,清中末期的湘籍大臣左宗棠,為了收復我國的西北邊疆新疆,在當時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和邊疆充滿、充斥著嚴重的危機情況下,義憤填膺,在遭到和遭受到當時朝中一大片大臣的嘖々反對聲和責難、斥責聲中,義無返顧、大義凜然,毅然而然地率領著一支近萬人自己組織和招募來的民間湘、淮籍鄉勇,抬著自己為自己親手製做和打造的一口棺材、棺木,為了表決和表達他一定能夠實現收復新疆的決心跟意志、毅力,不顧朝中大多數人的反對,毅然絕然地欣然前往。經過他及他所率領的近萬人的湘、淮籍鄉民鄉勇的六、七年艱苦卓絕和艱苦卓越、絕決的努力,浴血奮戰,與英法、英印聯軍的反覆爭奪和抵近多次的肉搏、拼殺、搏羿跟搏擊、搏鬥,打得所謂的英印聯軍等帝國主義軍隊,一個々丟盔棄甲、屁滾尿流、落花流水、滿山遍野的棄屍、落荒、望風而逃的。今個評論、評價的譚嗣同,是上一個戊戌甲子、即清朝光緒皇帝載恬名義上執政,但實權掌握在西太后慈禧手中,專搞“垂簾聽政”幕後指使和當權、掌權的實權派之中。當年的1898年戊戌年,光緒皇帝聽從廣東南海(今海南省)人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戊戌變法。”作為“戊戌變法”中一名堅定和積極活躍、努力推行國家變法圖強、圖存而遭到袁世凱的出賣和戲弄,而遭到當權派西太后慈禧太后、老佛爺的囚禁、捕殺和獵殺。當時,康有為和梁啟超已坐渡輪、輪船分別逃往英國和日本。當時就有人勸譚嗣同逃走,出逃避難。而作為“戊戌變法”之中的堅定骨幹分子“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卻婉言謝決了,並且義正言詞、擲地有聲的慷慨激昂地慷慨陳詞道:“吾未嘗聞各國變法者,無不從流血始。如有,請從嗣同始。”後慷慨就義,赴死。留有《就義詩》一首。詩云: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壯哉,快哉!此乃真壯士也!

L:2018年2月27日。


回憶19561

國之棟樑之才,國家興旺與民族興亡的責任感使命者,最早的全民教育家,提出喚醒民族覺醒者,提出了少年強則國家強,最早的國際視野開闊者,為了強國而探索者,為了早日變法求強,寧肯站著死,決不脆著生,本可以逃出國去,但為了理想與國家中興,寧肯捨身取義的俠骨丹心可見,拋棄頭臚喚醒國民也願意,但是二幹年的帝制,不是純粹娛樂一下,而是文化與政權結合下的灌輸思想,為何要閉關自守,就是怕外面強勢文化衝擊國民觀念。維護帝制的合法性,正確性。儒家就是獨家霸佔文化愚民的精神鴉片,譚嗣同雖然也深深受到影響,忠君愛國的幻想,以為通過日本的君主立憲為藍本中興國家。結果被宰得遍體鱗傷,最後喪失生命。探索者理想與激情均告失敗。君主專制最怕分權,一但分權,將喪失一切,天下奴隸誰會再聽一個失去權威皇帝的任何決定。帝制必然崩潰。


隨雨飄渺

戊戌變法諸君者,最是敬佩譚嗣同!

關於譚嗣同其人其事也不多說了,凡是知道些近代史和百日維新故事的人都應該知道譚嗣同。譚嗣同在可以逃離北京,亡命海外的情況下,選擇了留下。為什麼?他要用他的【血和生命】喚起民眾,起來吧!我的父老鄉親,起來吧!中華民族,起來吧!神州大地。不要再受列強欺凌了!____《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清純的哇哈哈

死得比較慘,在刑場不是一刀斃命,而是特意用鈍刀砍頭,砍了二十幾刀才身首分離,等於讓厚刀背硬生生把脖子砸斷。

他的百日維新夥伴,康有為做了縮頭烏龜,一早逃跑去外國花天酒地,到老還娶一個姨太太,純種漢奸啊,可以認為康有為是漢奸祖師爺。不要以為康有為是英雄,其實人品太差了,貪生怕死,比孫中山先生的同盟會差遠了。看看廣州黃花崗72烈士,看看多少同盟會員被滿清政府砍頭示眾。

譚嗣同好像有句:少年強則中國強名言。現在還有人引用。


dpgtjk

題主你想怎麼評價?一位革命先驅需要評價嗎?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月落西霄

是大英雄,這裡我就不多讚美了。

能逃不逃,想要以血喚醒民眾,有點傻。

一、民眾是喚不醒的,在押往刑場時,民眾向他吐口水扔垃圾。民眾若能喚醒哪差他這顆頭顱?

二、民眾不可被喚醒。民眾被“喚醒”時,都是大災大難。

三、奴隸反抗奴隸主的鬥爭不可能產生民主政治,農民起義也不產生民主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