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丨攜程連續6個季度營收增幅放緩,是負面事件的“鍋”嗎?

最前線丨攜程連續6個季度營收增幅放緩,是負面事件的“鍋”嗎?

最前線丨攜程連續6個季度營收增幅放緩,是負面事件的“鍋”嗎?

北京時間5月15日,美股上市的在線票務服務公司攜程(Nasdaq:CTRP)公佈其2018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攜程第一季度淨營業收入為人民幣67億元人民幣(11億美元),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9%。歸屬於攜程股東的淨利潤為11億元人民幣(1億7000萬美元),相較2017年同期的5200萬人民幣,同比增幅達20倍。

攜程在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中預計,2018年Q1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為9%~11%。如此看來,本季營收增幅已達攜程預期的最好效果。

而根據雅虎財經網站統計,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13位分析師平均預計攜程Q1每股收益為0.16美元。攜程經稀釋每存託憑證盈利實際為人民幣1.81元(約合0.29美元),超出預期。

核心業務持續發力

攜程能在Q1達成預期增長,得益於攜程大交通、大住宿預訂、旅遊度假、商旅管理四大業務的持續發力。

財報顯示,在不計入天巡(Skyscanner)業務的營收中,國際機票業務對攜程收入的貢獻超40%,而天巡的直接預訂業務在Q1收入增長超過6倍。自財務業績併入攜程後,天巡在攜程財報中表現相當亮眼。

本季度酒店預訂業務量增長,營業收入增幅較大:25億元人民幣的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3%,環比增長14%。

值得注意的是,攜程的高星酒店增速一直快於市場平均增速。其在二三線城市和低預算旅行市場,也在逐漸擴大影響。財報顯示,攜程Q1國際酒店間夜量增速是行業的三倍。

攜程首席執行官孫潔在財報中表示,攜程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同時,攜程有能發揮更大潛力的地方,並將繼續從快速發展的國內和國際旅遊市場收益。

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會主席梁建章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攜程將繼續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長期來看,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的企業,必然也會是市場份額最大和為股東帶來最佳長期價值的企業。所以不應當為了增加短期利潤,而犧牲客戶價值。

“過去一年我們在某些方面還做得不夠,我們會進一步強化一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梁建章表示。

營收增幅放緩

梳理攜程過去6個季度的營收增幅:2017年Q4增長26%、Q3增長42%、Q2增長45%、Q1增長46%;2016年Q4增長76%、Q3增長75%。不難發現,攜程已出現連續6個季度增幅放緩。除去分母基數擴大因素外,居高不下的產品開發和運營費用也成為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財報顯示,攜程2018年Q1的產品開發費用為22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0%、環比增長4%,主要由於產品開發人員相關費用的增加。這一數字佔到了淨營業收入的32%。

除此之外,攜程還在Q1增加了營銷相關的活動支出,以增強其市場競爭力。財報顯示,Q1銷售與市場營銷費用為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這一數字佔到了淨營業收入的31%。

負面消息對攜程本季影響不大

攜程近幾個月來負面纏身,持續爆出親子園事件、購票捆綁銷售、機票退票難等負面新聞。在本季財報發佈之前,投資者便很關注負面消息對攜程Q1季度業績的影響。

負面消息爆出後,攜程開始對業務進行整改,承諾不從退改簽中收取費用,並下線多家違規機票供應商。有攜程高層表示,整改可能會在短期內對攜程的機票收入增長帶來不利影響,這種影響已經體現在Q1的業績結果和Q1的業績指引之中。

但目前看來,攜程本季在業績方面似乎未受到太大影響,營收增長達預期最高值,每股收益也超出分析師預期。而在本季財報發佈前,分析師已多次調整對攜程的財務預期,平均目標價為52.60美元:

  • THCapitalLLC分析師TianXHOU將攜程美國存託憑證的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目標價設定為50美元,比最新收盤價高16%;

  • BidaskClub在其最新的一份報告中,將攜程公司的股票評級從“賣出”評級上調至“持有”評級。

  • 德意志銀行給予攜程“持有”評級,設定股價目標為50美元。

  • 富國銀行給予攜程“於大盤持平”評級,設定目標價為50美元。

  • 摩根大通給予攜程“中性”評級,將目標價由45美元下調至43美元。

  • 據彭博社統計,共有32名分析師接受彭博調查,有22名分析師給出“買入”評級,佔比68.8%;有10名給出“持有”評級;沒有分析師給出“賣出”評級。

    攜程預計,2018財年第二季度淨營業收入年增長率約為12~17%。該預測是攜程根據當前形勢所做出的初步判斷,並有可能發生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