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絕不僅是價格層面的變動。

據國家財政部在5月22日發佈的一則重磅消息: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重大利好消息一發布,人人奔走相告,買進口汽車更便宜了!此時,各大汽車品牌也在加緊制定最新的產品定價,尤其是進口車業務佔據較大比重的品牌,均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公佈最新的零售價。

汽車品牌相繼官宣價格調整,奧迪搶第一

5月22日,奧迪品牌率先表示將同步調整相關產品價格。值得一提的是,奧迪是首家響應並快速降稅的汽車品牌,繼5月10號針對增值稅稅率下調的“良心”舉措後再度讓利,足以證明其對中國市場、中國用戶的重視。這種快速動作的底氣來自於奧迪三十年深耕中國市場的經驗,也來自於“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經營理念。

5月22日,特斯拉宣佈調整了Model S和Model X中國大陸在售車型的價格,並已經傳達到銷售網點。並且,特斯拉所有未交付車輛均按照新稅下的車價交付。

5月23日,Jeep官方宣佈價格調整消息,熱銷車型大切諾基最高降幅達6.5萬元。

5月24日,沃爾沃宣佈即日起下調在售全系進口車型廠商建議零售價格,其中旗艦級豪華SUV沃爾沃XC90最大降幅達到10.02萬元;豪華越野旅行車V90CC最大降幅4.5萬元。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5月24日,三菱宣佈旗下熱銷進口車型帕傑羅最高優惠提升至6萬元。以關稅提前享的噱頭,進一步吸引消費者購買。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5月24日,梅賽德斯-奔馳宣佈即日起下調進口車型廠家建議零售價,涵蓋梅賽德斯-奔馳、梅賽德斯-邁巴赫、梅賽德斯-MAG及smart品牌。目前調整後的具體價格還未公佈。

5月24日,福特旗下多款熱銷進口車型紛紛更新關稅下調後的新車指導價。同樣的,消費者不用等到7月1日關稅政策正式實施,即可立即享受此次調價帶來的優惠。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此外,包括寶馬、大眾、保時捷、豐田等品牌也紛紛表示將積極評估中國汽車關稅新政,儘快宣佈調價措施。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汽車整車稅率從25%將至15%,究竟能便宜多少?這可能是廣大消費者最關心的部分,以一輛70萬左右的進口汽車為例,進口關稅下調10%後,車輛的下調幅度在4萬元左右。明面上看,4萬元讓購車者省了不少錢。但事實上,一些車型的日常優惠幅度也來到這個水準,如果經銷商按照下調後的指導價賣出來,也不見得會有多大的優惠。

說到底,進口汽車的降價空間還是要看4S店終端銷售。軲轆哥建議現在有意買車的消費者,一定要了解清楚這款車此前的售價,以免落入“撿了個大便宜”卻沒有享受到多少優惠的陷阱中。同時,也不能抱著廠家指導價降多少4S店也會降多少的心態。

消費者不是最大贏家,豐田才是?

雖然消費者未必是最大獲益者,但是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卻能在本次汽車進口關稅下調中獲得不菲的利潤。眾所周知,市場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國內消費者對進口汽車的追捧,對某些車型過渡偏愛,會造成供需關係不平等。當供不應求時,儘管進口關稅有所下調,一些車型的價格依然堅挺,甚至會出現加價的可能性。那麼,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就能分得進口關稅下降帶來的紅利。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據乘聯會的提供銷量數據,今年1-3月整體進口車市場出現微增長,第一季度中國累計進口汽車27.8萬輛,同比增長5.5%,其中3.0L以下排量的進口車份額達到了89.9%。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大受歡迎的平行進口車反而是3.0-4.0L排量區間提升明顯。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前面也提到,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將會獲益良多,尤其是進口汽車業務佔比較大的汽車品牌和尚未國產的汽車品牌。說到這裡,雷克薩斯的身影出現了。儘管雷克薩斯尚未國產,但其在豪華汽車市場中卻始終佔據重要地位,2017年累計銷量達到13.29萬輛,同比增長22%。步入2018年後,雷克薩斯依舊保持著高速增長,在剛過去的4月份銷量逼近1.5萬輛,同比增長35.6%。本身勢頭足夠猛烈,加上關稅下調的利好,雷克薩斯旗下車型的競爭力還將進一步增長,最終也會反饋到銷量和利潤空間上。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另外,從中汽協發佈的2017年中國汽車平行進口市場分析報告中,豐田同樣以超過43%的比重在平行進口汽車中佔據重要地位。豐田旗下普拉多、蘭德酷路澤等車型十分熱銷,助力豐田的進口車業務遙遙領先。

進口汽車關稅下調釋放重要信號

當消費者正沉浸於計算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後能節約多少購車預算時,一場即將席捲中國汽車行業的鉅變已經來臨。

在2018年博鰲論壇上,儘快放寬汽車行業等製造業外資股比限制和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兩大重要指示成為焦點,可以看出,汽車行業的變革早已被提上日程。而這兩大變革均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發展。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一旦汽車合資股比政策放開,部分在技術和生產利潤方面均處於下風的自主品牌或喪失更多的話語權,屆時十分依賴合資品牌的部分車企沒有大量的資源輸送給自主品牌,很可能加速死亡,被市場所淘汰。基於汽車行業現狀來看,日系、德系等強勢企業的話語權將會擴大,而韓系和法系等車企也有機會成為被“吞”的一方。

另外,不能忽視跨國公司獨資建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給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的影響。以特斯拉為首的車企正積極敲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門,獨資建廠等規劃不時有消息傳出,這對於尚在技術方面較為落後的中國車企來說,又是一記重拳。走過了相當長的一段保護時間,中國新能源產業究竟是為跨國公司做嫁衣裳還是夯實了基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會給出最忠實的答案。但無論如何,中國汽車自主品牌都將面臨更大的考驗。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奧迪最先響應,進口車降價潮擋不住

汽車進口關稅下降有機會擠壓國產汽車的生存空間,汽車合資股比開發也將對中國汽車品牌發展帶來顛覆性的變化,可想而知,中國汽車品牌的生存壓力將會越來越大。從好的方面想,汽車市場競爭越激烈,消費者有可能因此受益,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車。那麼,不妨坐山觀虎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