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到底要不要告诉孩子?

宇妈带娃经

“夫妻离婚应该告诉孩子吗”?我尝试为大家做个分析和解答。

我认为是应该告诉孩子。为什么?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个方面:确定感

每一个小孩在心理发育和心理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有确定感,这种确定感对他独立的人格、他自己感觉到的自尊、他自己的价值及安全感都具有积极意义。

如果一个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他内心里面是诚惶诚恐、虚无缥缈、没有确定感的,犹如丧家之犬的状态,这是不好的。

夫妻离婚了,你装得再像不告诉孩子,孩子也可能会觉察到。因为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感情很细腻,他们实际上是能够感受到一些东西的。他们感受到了不对劲,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他们感觉到事情朝着不好的方向在发展,但又不知道会坏到什么程度。

这就仿佛一个人被仍在水里边,他不会游泳、没有抓手、非常恐惧,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成长是及其不利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坏事情打败,而是被不确定打败。

就像有一些被审判的犯罪分子,他们在没有被判刑时,他们是非常恐慌和焦虑的;还有那些没有被抓到的逃犯,他们长期处在恐慌和焦虑之中,有些人终于经过三、五年或十几年被公安部门抓获了,他们面对镜头时坦然的说:好了,从此我再也不用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给我个了断吧,无论是枪毙,还是是判刑。

所以人最怕的不是那个结果,结果无论怎么坏,即使是死其实都不可怕。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不确定。

在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让孩子产生确定感,不要因为这个是我们自认为不好的事情会影响他们,就不告诉他们,从而让他们生活在一种不确定、恐慌的状态中。知道事情会变怀,但不知道会坏到什么程度;知道不对劲,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这是很糟糕的。这是对一个人的人格的摧残,是对一个人心理的巨大伤害。

爸爸妈妈离婚了,就是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就是爸爸妈妈彼此不相爱了;爸爸妈妈不相爱了,并不代表爸爸妈妈不爱这个孩子了。

所以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离婚了。

虽然这不是最好的结果,我们表示遗憾,虽然我们知道孩子会痛苦,但是我们要告诉孩子,事情就是这样发展的,就是发展到了现在这样了;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没有爱情了,我们不在一起了,但是我们还会努力追求我们各自的美好生活和人生;同时,我们也会用心的对待孩子,让孩子感到,我永远还是爱你的爸爸,我永远还是爱你的妈妈,我们都会像过去一样、甚至比过去还要更用心对待他。

建立确认感,首先是让他知道事情发生了,是怎样发生的;让他知道,发生了以后是什么结果;让他知道,这个坏的结果能坏到什么程度;也让他知道,这个结果接下来会怎样发生,会怎样发展。

这个确定感他一旦有了,那么,事情无论怎么坏,其实都不是最可怕的。

大家想一想,我们人生中,很多时候不是被坏结果打败的,而是被不确定打败的,所以我们不能让孩子生活在惊恐当中。

很多夫妻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是爱孩子;其实不是爱孩子,是伤害了孩子。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对在上海某高校工作的教授,他们离婚了,不告诉他们的孩子,两个人商量好还继续在一起。看似相安无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和妈妈显然已经没有办法用统一的思想去教育孩子了。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各自的影响,而不是统一的影响,就造成了我们心理学上所谓的“双重束缚”。这是家庭教育里面的一个名词,即两种观念影响着一个孩子。

我们不能让孩子不确定,同时也不能让孩子冲突,要让孩子感到信息是统一的。

所以我们不要自以为是的说对孩子好,不告诉孩子。

也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多大的孩子应该告诉呢?我说:只要他听懂大人的话了,甚至听不懂都不要紧,3岁也好、5岁也好、6岁也好,尤其是6岁以后的孩子一定要告诉!因为他们需要确定、需要知道,他们知道了,有了确认,他们就会慢慢的走出来。

其次是适应。

我们为什么不告诉孩子呢?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害怕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阴影、创伤。

但如果不告诉孩子,它的不确定感带来的心理创伤和心理毁灭可能比这个还要大,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去适应这个创伤。

在婚姻经营当中,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会选择分开。既然我们选择了分开,就等于说选择了接受分开之后带来的一切结果,也有了愿意接受这一切结果的准备,尽管我还不知道未来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结果也包括,我们的孩子成长中所造成的心理的影响。这是我们人生中,很多时候不得不面对的选择问题。就像我们无法面对生老病死一样,我们决定不了。

我们不能改变婚姻中的另一个人,有时候不得不分开。分开之后我们的孩子务必会产生心理创伤,无论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我都认为离婚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是绝对有的。它的层次,它深度影响的消极面和积极面,不同的家庭比例不一样。

请父母亲不要自欺欺人,一定要做好接受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的准备,不能因为自己逃避,也让孩子去逃避,何况你不能代替孩子去逃避。他要接受他所生长的这种家庭,接受他的爸爸妈妈,他需要去面对。

也许他不够勇敢,也许他会悲伤,也许他会痛,但是这是他人生要经历的。谁让他生在这个家庭?谁让他有这样的爸爸妈妈?

让他适应他所经历的痛苦、困难,是我们对他的尊重,也是他自己在人生的旅途最开始的时候,要去面对的心理创伤和阴影。

也许心理创伤和阴影会伴随他一生,甚至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但是这都是事实,我们不要逃避,我们不要在欺骗自己的同时再去欺骗孩子。

第二个方面:适应性

创伤并不可怕,任何一个人,在人生的经历中都会遇到挫折。

有的小孩在学校里被老师骂了一句,说他没有出息,批评他了,他长大后就有了创伤,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用;有的小孩记着要做一个努力的孩子,最后成为有抱负的、成功的人士;有的小孩在温暖的环境里长大,但是也不见得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未来。

所以哪一种人生的经历都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接受和面对。

没有哪一个人,从小到大全都是一帆风顺、不经历创伤的,问题是和我们一辈子同行的。

今天所有有心理障碍的、过得不幸福的人,也不是因为他们遇到了问题;过的幸福的人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问题。

幸福与不幸福关键是因为他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有没有勇敢地坦然接受,有没有与问题同行,有没有从自己的问题的废墟上站起来,这是根本的区别。

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我们今天才遇到多少创伤?我们人类历史上的祖先在远古的时候,一条蛇咬住他,也会死,没有抗蛇毒血清;一个感冒病毒也会死,是因为没有抗流感病的消炎药;因为生一个孩子,母子也可能会死掉。也就是说,人类在面对自然界的时候所经历的创伤,我们一路进化下来,早就适应了。

汶川地震时,举国哀悼。可是现在,当时失去了家人的人,依然满脸阳光,要相信人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他们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一定有能力把创伤变为第一生产力。不要帮我们的孩子去掩盖、逃避,要相信他们一定可以从这个经历中走出来。

两个关键词:确定感和适应性。这两个原因让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告诉孩子,而且要科学地告诉孩子。我们需要首先让自己走出来,而不是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受害者。

离婚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能不能够重新开始我们的生活。孩子也是一样的,爸爸妈妈离婚不可怕,可怕的是爸爸妈妈还会不会爱他?自己还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吗?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夫妻离婚应该告诉孩子。

做到了这两点,我们对孩子的伤害就会减少,而且还可能会起到正性的作用。避免了父母把孩子作为工具来攻击对方,或否定自己的人生,甚至不敢面对未来,反而可能把自己和孩子都解放出来了。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和态度,希望所有在婚姻当中,面对这样问题的父母都能够妥善处理。



一苇渡心

个人建议通过以下几点来跟孩子讲述这个事实。

一、应该和她前夫商量一下,找个合适的机会,两个人当着孩子的面把这事告诉孩子。父母双方一致的口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因为别的原因而分开,并不是他的原因。这样的方式才是最适合的。为何这样说呢?再怎么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即使不在一起生活了,是他父母的这个事实也不会改变。爱他的心也不会因为分开了而改变

。把这个意思传达给孩子明白。

二、如何把离婚这件事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孩子的快乐是来自于父母陪伴的家庭氛围。离婚这件事虽然是大人之间的事,但是,家庭不光光只有夫妻两个大人存在,还有一个孩子的存在。孩子是独立的社会人,并不是谁的私有物。但是,孩子又是有思维的,别小看孩子对大人脸色的揣摩能力。如果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孩子知道父母离婚的事实而整天说着谎言面对孩子,还不如一开始就大大方方地对孩子坦诚一切。孩子的心理世界结构很简单、直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这个大人认为是难题的事,对孩子来说,也许很容易理解。没有过多地去修饰的词语,用孩子能听懂的话来告诉他事实。

三、在和孩子沟通之前,先自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父母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对这件事的想法。不管怎么说,孩子都是最在意自己父母的,不管是否直接养育着他。正因为在意,所以,父母跟孩子的沟通才更为重要。孩子并不是不讲道理的,只要父母正面回应了孩子的提问,才能得到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父母作为大人,也许有自己对孩子下意识的保护心态,总认为孩子心灵很脆弱,很难接受。熟不知,孩子恰恰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父母。好的父母相处状态,坦诚以待,反而不会让孩子去多想;遮遮掩掩,最后还以一句:都是为了你不难过,才不告诉你事实。这才是最伤害孩子的方式。

最后,“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要想孩子容易接受父母分开的事实,就不要用修饰过多的理由去编织一个孩子并不需要的美丽谎言。因为孩子的世界是最纯粹的,就是爱他而让他感受到最真实的爱。美梦总有醒的那天,还不如一开始就让他知道事实发生了,不可改变。但爱他的心永远不变。


航墨麻麻

  心理专家,您好!

  我是个单身妈妈,女儿现在两岁零三个月,在她一岁半时,我和他爸爸离婚了。现在她见到小朋友的爸爸就发愣,有时候她还会用疑问句说出“爸爸?”这个词。虽然她说不清,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问为什么她少了个爸爸。而我有时候看到动画片或儿歌里讲爸爸的地方也发愣(连婴儿画报上都有爸爸的内容)。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同女儿说。偶尔上街也会有人对她说:“哎呀,好可爱的宝宝啊,你爸爸呢?”现在我越来越焦虑了,也很内疚,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受到伤害,但是我想,她肯定会受到伤害。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意见:

  这位妈妈,来信里能感受你的困惑与焦虑。确实,现在的单亲家庭儿童的心智发展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但是单亲家庭不一定就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影响,事实上,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双亲家庭的还要好。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发展好需要一些条件。如:1、孩子的母亲必须是成熟的人,个性独立、开朗、快乐,并且乐于照顾自己的孩子;2、母亲要有良好的社会身份与不错的经济收入,居住环境要宽敞一些,这样容易形成孩子与母亲各自的空间;3、孩子生长的环境(幼儿园、小学等)不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4、离婚的父母彼此要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冷漠与隔绝,双方在孩子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5、有一个和睦、扩大的亲友系统,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阿姨等,他们都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6、父亲要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并承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父亲。

  你的女儿很小就离开了爸爸,没有与爸爸的亲密感,在孩子心中爸爸只是个象征,也许更像个玩具。建议你和蔼、自然地告诉她父母离婚的事,这样不会给孩子形成太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在告知孩子离婚事实的同时,要给孩子适当的保证,对她说自己非常地爱她,不会离开她,一定会照顾好她等。讲故事或做游戏,隐喻的让孩子接受父母分离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在告诉孩子离婚事实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有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用什么情绪在说。有的人会表现出自己很可怜、伤心,或被抛弃的感觉,这样都是不可取的。

  2、 不彼此抱怨,让孩子感觉离婚后的父母更开心幸福,自己也更被关心。事实上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对离婚仍然是否定的。所以,这一点不要说的过火,要用行动让孩子感觉到。

  3、 不要让孩子卷入离婚事件,比如说离婚是因为她不听话、不乖,或者父亲觉得母亲没有教好她等等,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内心留下永久的伤痛,甚至无法再信任亲人。

  4、 另外,如果母亲还年轻,努力寻找合适的对象再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因为孩子很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接纳新来者,到了七八岁以后就困难一些,十二岁以后基本不愿意融入新的家庭。让一个青春期后的孩子接受继父或继母是件很费脑筋的事。作为母亲,最好争取在孩子5岁前有新的家庭,孩子接受起来要容易很多。

  在这里,也提醒单身母亲们,孩子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她只是你爱与职责的一部分,你还有更多的职责。首先要让自己成长,善待自己,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机会,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理发展就越好,因为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就是孩子长大后对生活的态度。


听说吧心理咨询


孩子大了就应该告诉他,告诉孩子离婚时父母双方都有过错。我有教育局的一个朋友,他离婚时,孩子正好七岁,父母坐在一起,直言不讳对她说:“宝宝,爸爸妈妈离婚了。”

孩子不懂。

于是改口告诉她:“就是爸爸妈妈不在一起生活了,但我们依然爱你。”洽谈的就像讨论明天的早餐一样,我们吃白粥还是油条哦!

这样孩子还是很容易接受的。

那么孩子大了,成年了,该不该告诉他呢?

孩子到了18岁,法律上都已经成年了,有自己的主见,独立的思考能力了。要相信你儿子不会连这点接受能力都没有,告诉他吧。再说,他有权知道真相,毕竟早晚都要让他知道的。现在的孩子都很早熟,你不告诉他不代表她自己不会看出来,与其让他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还不如你找个时间跟她好好谈一谈,开诚布公的把这件事跟他说了可能他更能接受。免得他担心,你们之间的关系又怕你伤心不敢问你,这种情绪会扰乱他学习的心。


1、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告诉孩子。

2、父母最好聚在一起,诚实的告诉孩子两人的决定。

3、已经告诉孩子离婚的理由或决定。

4、给孩子关于未来的保障和保证。

告诉孩子,让他以后更懂得爱,让他平和地看待一切,离婚不可怕,是生活的一次小波澜。生活还在继续,孩子还要成长,他会比别人懂得更多,但不一定会承受更多的压力。所以引导好孩子的思想,是最关键的。



大伽猫

很多人认为离婚不告诉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仍然觉得自己的家庭是完整的,是为了孩子好,以为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这是一件充满恶意的事情!因为真正把孩子的未来和发展当成第一位的父母一定会在不得不走到离婚这个地步前共同努力去解决分歧,彼此护持。而能走到离婚这一步的,多半是夫妻双方或其中一方坚持自己的所谓个性和发展,不愿意去彼此磨合、各让一步,要去追求自己的天空。那么,只能牺牲孩子了。而所谓的不愿意告诉孩子,是爱孩子?还是因为不想承受孩子的绝望?以及孩子以后可能发展不好的责任?

其实,在夫妻双方顾虑要不要告诉孩子时,说明他们对孩子还是有爱的,既然敢离婚,那就要勇敢承担离婚带来的后果,要相信,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不是爱他远比父母是不是整天在一起更重要。所以,平静的告诉孩子,当时爸爸妈妈因为爱情而结婚,于是有了最爱的宝宝,虽然爸爸妈妈现在不能在一起了,但你仍然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孩子,爸爸妈妈会尽一切努力爱你。如果以后各自重组了家庭,他又会多出两个人爱他。同时,要告诉孩子,他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要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未来。

当然,说的再好听,离婚对孩子的打击是巨大的,毕竟,一回家就能看到爸爸妈妈比放学了都不知道该去哪里,哪里好像都能去,又好像哪里都不是自己的家要好多了,但既然事实已经发生,孩子要做的,也只能接受,适应,并在逆境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希朴羊



安静147358152

我觉得有必要让他(她)知道,虽然对孩子很残酷。因为,既使他(她)现在不知道,慢慢的长大了迟早有一天也会知道,这是很明白的事实,有如等孩子将来埋怨我们,不如现在让他(她)们知道并慢慢适应某些没有父亲或是母亲的陪伴会好一些。只不过,我们的表达方式要恰到好处而尽量不要伤害到他(她)弱小的心灵,相信有一天孩子懂事了会明白我们的苦衷。我现在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离婚的时候娃娃才一岁多就跟着我和我的父母一起生活,娃娃现在已经快八岁上二年级了。本来我是不想让前妻再看到孩子的,可是静下来这几年想想,婚姻是大人的错,与娃娃无关,我更不能干涉娃娃的自由,在一段失败的婚姻中他(她)毕竟是无辜的。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和他(她)在陪伴的岁月中,有一个健康阳光的成长就已足够。



啸青子

个人觉得要看孩子的年龄,如果孩子很小,几个月,主观意识尚未发展,那不告诉也可以。

但孩子3岁以上,就应该告诉孩子了。

有些父母为了顾忌孩子的感受,即便离婚也不告诉孩子。

表面上看,父母是顾忌孩子的情绪,但实际上,孩子从父母冷漠的日常相处模式中,根本感受不到一点爱意。

作家池莉在女儿亦池六岁的时候就离了婚,也是因为顾及女儿一直没有把离婚的事情告诉她,但后来女儿才告诉她,其实早就知道他们已经离婚了,只是一直没有揭穿。

父母离婚,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孩子,但是也不要低估孩子的承受能力。

要帮助孩子体会自己的感受,并为他们想做的事情制订计划。

在此期间,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也不应该有原则上的改变。

要帮助孩子理解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区别,并让他们从中受益。

孩子可以通过诚实地表达感受来维护自己,并说出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但也要理解别人可能不会对他们事事满足。

希望以上的答案,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陈妍妈妈

回复诚邀:应该不应该把事实真相告诉孩子?我想:依我之見,首先在此解释之前,是否要考虑到孩子有没有,这个承受您们之间已经离婚的事实。再則:孩子他/她是早晚要知晓得,更何况您们为这事一直耿耿于怀,在说与不说之间徘徊,与其痛苦不堪,不如从現在开始,慢慢的开始一步一步的,该考虑把事实公开说明。离婚,给孩子带来的痛苦,在此无法形容,事已至此,只希望您们能妥协,处理好这桩事情。把不好的结果降到最底。总之:虽然婚姻不复存在,但孩子还是您们之间,所要照顾到的,祝您们来曰方长各自为好吧。。


芳华自傲娇

最好别离?对孩子伤害最大!千年修得同枕眠?好好珍惜!大家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