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談談書法的發展歷史進程,交流一下

簡要談談書法的發展歷史進程,交流一下

一是搞清漢字的起源問題。書法發展歷史進程問題,也是說書法源流問題。這也是搞書法必須搞清楚的基礎性問題。

書法就是漢字書寫表現出來的一種藝術。這就是涉及文字問題,也是我國文字起源問題。

古代文獻記載,傳說伏羲氏仰觀天象,俯察萬物,創太極八卦,《周易·繫辭》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戰國時期,《荀子》《韓非子》等書有倉頡造字之說。

文字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產物,事實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社會實踐生產生活中,發明、發展和豐富了漢字。漢字也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文字,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

文字起初就是畫畫。到甲骨文時期就是刻了。

自象形畫到甲骨文抽像線條組合起來,就證明進步了。

先秦和漢代的學者們,分析總結古人造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六書”,也為了解書法打下基礎。

簡要談談書法的發展歷史進程,交流一下

二是書法源流問題。按照書體演變過程來說,應該是篆、隸、草、真。先產生了篆書,當然甲骨文屬於篆書體系。由篆書發展到隸書,之後出現草書,最後出現楷書。

楷書寫得連貫一些,就是行書。

一般來說,書法四體是大家熟知的真、草、隸、篆。

之外還有行書,行書在楷書和草書之間。

三是簡單說一下每種字書法作品證明。篆書狹義上指籀文和小篆。廣義指隸書以前甲骨文之後所有書體,如甲骨文、金文、六國古文及小篆等等。金文是商周時期青銅器上銘文的統稱,屬於大篆系統。還有涉及石鼓文,指戰國時期秦刻字在石頭上的文字。小篆是與大篆相對而言的篆書。系秦朝統一文字以後規範的新書體。還有漢篆就是漢代書家的篆書,還有唐代書家寫的唐篆,筆畫細如線而勁如鐵的鐵線篆。急速而寫的篆書稱草篆。

隸書繼小篆之後通用的漢字書體。古隸與今隸對稱,廣義包括秦隸和漢隸。楷書也叫正書、真書。有大楷、中楷和小楷字,極大的稱榜書。魏碑指盛行北魏時期的書體,屬於楷書範疇。草書廣義上講各個時期的草書,如草篆、草隸、章草、今草、狂草等等。大草就是指今草中字形體較大,筆畫更簡,如懷素狂草。等等。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王羲之蘭亭序被公認天下第一行書。

希望對你的認識有幫助。

簡要談談書法的發展歷史進程,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