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貿易戰的理論基礎——周其仁讀薩繆爾森

美国对华贸易战的理论基础——周其仁读萨缪尔森

編者注:美國對華啟動301調查後,很多學界業界討論全球化浪潮的終結。這讓我們想起2006年周其仁的一篇小文《在臺州讀薩繆爾森》。文章從薩繆爾森一篇論文講起,娓娓道來薩翁關於經濟學中兩國貿易模型的思考,提出,當一個國家在以前並沒有比較優勢的行業,突然取得生產力的巨大進步時,貿易未必會再是雙方受益的,很可能有一方受損。這種思想在2004年震驚業界,直到現在還在討論。毋庸置疑的是,美國政商學界許多人正在意識到,美國的對華貿易正越來越成為一個幫助中國崛起的工具,對美國的全球領導核心、經濟的競爭力都在產生挑戰。

站在中國的立場,通過不斷學習、創新,在原先並不存在優勢或者根本沒有的產業,迅速積累起競爭力。通過貿易、引入外資,持續學習對手的技術和知識,是中國改革開放崛起的重要手段。通過對文章正反兩面的閱讀,我們得以思考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原因,也有助於理解美國的戰略焦慮。尤其是我們已經發現,美國對華貿易調查,針對的基本上都是中國列入“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的行業,其核心目標即是阻擊中國的後發優勢產業的崛起,從而達到遏制中國的目的。

周其仁教授的文字深入淺出,分享給大家。

在臺州讀薩繆爾森

周其仁

四月初到浙江台州,路上帶了薩繆爾森(Paul A. Samuelson)的一篇論文。是和幾位同學約好的,要討論一次這篇備受關注的大文。說來也是平生所愛:帶一點可讀之物,在真實世界裡走走、看看、讀讀、想想。“行萬里路,破萬卷書”是太高的要求,但是出差一趟讀上篇把文章,還是可以做到的。

薩文的背景是中國、印度經濟崛起,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其間的利益得失怎樣看,引起一片爭議。該文發表在美國著名學報JPE的2004年夏季號。薩翁本來就是世界級名家,加上論點似乎與支持全球化的流行看法大相徑庭,要不轟動也難。同學查過的,自薩翁這篇大文發表到今天,國際上的辯論不斷。

不愧是純經濟理論的大師,薩繆爾森一上手就把紛紜繁雜的貿易世界處理得條理分明。當然首先借助了李嘉圖和穆勒的傳統來發問:要是兩個各產兩種產品、生產率不同的經濟,彼此封閉,老死不相往來,結果如何?互相開放、自由貿易,又如何?結論當然就是著名的“比較優勢說”——

兩個經濟各自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自由貿易就可以提高兩國的福利水平,因為這樣的經濟總產出水平最高

薩翁接著問,要是上述兩國的生產率發生了變化,自由貿易增進兩國總福利的推論,變還是不變?為此他區分了兩種情況:其一,一個國家在具備比較優勢的領域,大幅度提高了生產率;其二,一國在原本不具備比較優勢的領域,意外地提升了生產率。讀到這裡,我們要當心了:假如生產率提升的兩種情況都一樣,薩繆爾森這樣的學者為什麼要故作高深,非把問題分開來處理?這樣兩種生產率進步的情形,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還是拿“襯衫換飛機”來當實例。薩翁設想的第一種情形,造襯衫為中國的比較優勢,當中國造襯衫的生產率大幅度提升(薩文假定“提高到原來的4倍”)之後,中國繼續以襯衫換美國的飛機,會損害美國利益嗎?當然不會。因為中國造襯衫的生產率提高,美國造飛機的生產率沒變,因此中國襯衫的相對價格就變得更加便宜。就是說,美國的貿易條件因為中國襯衫生產率的提升而改善了。

至於中國的貿易條件又如何了?薩翁的分析是取決於需求。“在穆勒需求下”——即穆勒假定的兩國都把收入平均花費在飛機和襯衫這兩種商品上——襯衫的技術進步也提高了中國這一方的福利。加到一起,薩文的推導“有力地證實了”支持全球化的經濟學家們的觀點。

但是薩繆爾森設想的第二種生產率進步,情形就迥然不同了。請注意,這種生產率進步不是發生在造襯衫部門,而是發生在中國原本毫無比較優勢的飛機制造!這當然是一個大膽的設想,因為中國只從事具備比較優勢的生產,向來只造襯衫、不造飛機,從何提升自己造飛機的生產率?薩翁當然明白我們的疑問,所以他才指明,中國在自己的進口部門發生的技術進步,完全是“外升的”。作為一個思想實驗,假設中國就在飛機制造部門無端端出現了驚人的技術進步,那樣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如何?

集中推敲一下吧。“有時”——就是在薩翁構想的中國突然大幅提升本來不具備比較優勢的造飛機生產率的情況下——中美兩國的相對利益,究竟會發生什麼變化?薩繆爾森的推理如下:(1)世界總產出的潛力大大增加;(2)美國造飛機的比較優勢下降,直到中國造飛機的生產率升到這樣一個位置,以至於“兩國從事與不從事貿易的境況相同,彼此再也沒有任何從事進出口的優勢”;(3)因此,美國自願地退回到不貿易狀態,自己既生產飛機也生產襯衫,從而導致人均實際收入的下降——也就是“利益被永久地損害”。中國呢,當然也貿易不成。不過此時的中國已經提升了飛機生產率,可以關門享受實際人均收入的上升。

我猜想讀者中喜歡這個推理的不會很多。我自己也不喜歡。可是在設定的前提之下,同學們和我怎樣推,薩繆爾森還是屹立不倒。另闢蹊徑吧。於是我們在一篇批評文章裡讀到,“作者假設中國在美國的出口部門突發一個巨大的技術進步是不現實的,因為在自由貿易狀態下,中美兩國的專業化分工只能導致各自加強其原來的比較優勢”。是的,倘若薩翁設想的前提子無虛烏有,他那些嚴密的邏輯推論還不就成了空中樓閣?

可是,我倒覺得薩繆爾森這篇論文最厲害的地方,恰恰就是他關於“後進經濟在原先不具備比較優勢的部門大幅提高了生產率”的設想。遠的不論,單就這次在臺州的所見所聞,就足以證明薩翁的構想貼近真實。我差不多年年來臺州做跟蹤性的觀察,歷史地看,這個據說每萬常駐人口就有1100家公司的地方,製造業生產率的進步驚人。追下去看,這裡發生了技術進步的領域,難道都是“強化原來的比較優勢”嗎?

以這次參觀的3家公司為例。第一家做摩托車和沙灘車的發動機,第二家出口帳篷、太陽傘和沙灘椅的面料,第三家制造電容用的電子薄膜。當然都還不是造飛機,可是這3個行當,短的一年半前、長的十年前,在臺州根本就不存在!它們不是“本來不具備比較優勢的”,又是什麼?實際經驗是,只要有人打了第一槍,成功失敗前仆後繼,摹仿創新兩手並用,彷彿不經意之間當地就包辦了相當一個比例的全國市場份額——不靠生產率相對更快的進步,還能靠什麼?退回十數年看,台州的比較優勢恐怕只有農副業!要是永遠只能提升原來具備的比較優勢部門的生產率,斷不會有今日之台州。

遠一點看,不但溫州、寧波、紹興、浙江、長三角、珠三角就是這樣上來的,而且當年美國對英國、後來的日本對美國,以及薩文提到的“經濟史上俯拾皆是”的無數例證,盡皆如此。這樣看,在原本不具備比較優勢的部門發生生產率革命,恰恰是後來居上經濟的共同特徵。因此薩翁的這個構想,不但真實,而且非常普遍。輕輕拿來充當一個高度簡化的分析模型的前提,簡直是神來之筆。

讀者或許要問:扳不倒薩翁構想的前提,其推論又無懈可擊,莫非你也同意“中國的技術進步可能長久損害美國利益”?是的,只好同意,因為在限定的範圍裡怎樣也找不到不同意的根據。惟一可以補充的是,真實世界裡的歐美、日本尚具比較優勢的玩意還很多,中國、印度等國在原本不具備比較優勢領域裡的生產率進步又不過剛剛開始,遠不夠普遍,更不夠快。因此,所謂“有時自由貿易長久損害美國利益”云云,還完全不是今天全局性的事實。

煮酒論英雄要加一點提前量。長程看天下大勢,我認為薩繆爾森的擔憂事出有因。要避免美國的利益長久被損害,根本出路就是不斷髮展更多具備比較優勢的產品和行業,同時加快調整越來越守不住的生產和服務。究竟還有多少時間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站在臺州看,美國要加一把勁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