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留在农村和县城,找到女朋友的几率将会越来越低

继续留在农村和县城,找到女朋友的几率将会越来越低

山川网:今天是520,小川想了想,还是觉得今天的话题,应该和大家聊聊恋爱与婚姻相关的一些事情。

在准备和打算“逃离”某城时(一般为一二线城市),男性与女性的思维方式,以及扮演的角色,究竟有何不同呢?这是我前段时间在考虑过的一个问题。

近期我重点对身边一些存在城市迁徙状况的朋友,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大致得出的结果是:在城市迁徙这件事情上,男性几乎扮演了绝对意义上的计划者和推动者。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离开大城市时,男性多半是有计划,有主动性的,以权衡房价和收入为最主要考量标准,最终做决定要离开的。而女性离开大城市,更多都是出于家庭原因,要么是家里各种催促施压使其返回,要么是因为恋爱和婚姻行为选择离开。

而从近几年的小川来往全国各地的实际体验来看,一座的城市年轻女性指数(这个名称是我临时想起的,你大致可以理解成为一座城市年轻女性的数量情况,增量情况,消费力情况,收入水平情况的综合体)越高,那么该城市的当下经济活跃情况就越好,且还会在接下来长期值得看好。

继续留在农村和县城,找到女朋友的几率将会越来越低

一、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衡较明显,其中尤以农村为重

按照目前网络上能够找到的关于中国人口男女比例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男性总量比女性总量多出3000~4000万人,新生儿的男女比例至今也仍旧位于115:100(男:女)的比例附近。

但是这份数据非常初级,有几个重要点并没有说清楚。

其一,众所周知,人类女性的平均寿命是明显高于男性的,这与男女先天的生理情况息息相关。而在中国,这点同样不例外。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看看你身边熟悉的老人,8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的占比是多少,你心里就会一目了然。在女性寿命明显高于男性的前提下,中国男性总量还比女性高出这么多,这意味着男女失衡情况比官方数据更严重。

其二,还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中国的重男轻女状况,虽然在近些年始终在改善,但是状况较好的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区域。在广大经济偏落后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维距离肃清起码还有很远的距离要走。通过各种手段提前获知胎儿性别,人为扼杀女性胎儿的情形,在很多地方依旧屡见不鲜。

继续留在农村和县城,找到女朋友的几率将会越来越低

二、中国的农村和小城市,对待女性显然并不十分友好

这又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经济情况决定一个人的地位和命运,中国农村女性的地位始终不高的根源,就在于她们无法掌握生产力。

在以农业为主导的农村中,女性在生理上有非常明显的劣势。加之普遍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养育压力,农村女性的生存环境一直不容乐观。

但是到了城市里,尤其是大城市里,女性生产力的优势就会被极大的释放。因为在大量的第三产业脑力劳动工作中,女性的价值得以很好的彰显,可以获得完全不亚于男性的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的不断提升和视野格局的不断扩大,使得女性不再会出现在农村时因为“婆媳不和”、“家庭暴力”即轻易走上一些偏激道路。女性的心理健康与情绪健康状况,同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在“逃离家乡”这场行动中,女性获得的幸福感指数其实更强。

继续留在农村和县城,找到女朋友的几率将会越来越低

三、在恋爱匹配中,女性更像是主变量,男性更像是因变量

在本文开篇时,我提到了一个城市女性年轻化指数的概念。它的最浅层应用情景是什么呢?就是在恋爱与婚姻情景中,男性更多是扮演追求者的角色,女性更多是扮演选择者的角色。

对应的,就是女性其实是一种主变量,而男性则是因变量。最简单的,就是关于彩礼这件事。随着社会的推进,中国各地彩礼的负担几乎是在逐年加重的。比如房、车、礼金这些事物的支出,男性其实能够主动选择的机会很少。因为当你无力承担和接受这些支出时,自然有愿意和能够承担的其他男性取而代之。

进一步延伸这个思路,但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凭借接受高等教育得以留在城市,并且不愿重新回到农村的时候,这就是一种非常强劲的社会趋势。在原本就男女比例高度失衡的中国农村,如果农村女性还在进一步加速外流,那么农村男性的适婚对象就会更加匮乏。

那离开农村的女性去了哪里呢?去了大城市,并且在那里工作就业,扩展了新的社交圈。而如果农村男性想要脱单,客观现实就在逼迫他们离开农村,加速进行城镇化。

继续留在农村和县城,找到女朋友的几率将会越来越低

四、对女性而言,大小城市的生活成本是相近的,但男性的层次却是相差悬殊的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就是上文中我们提到的,男性为什么会是扮演主动“逃离”某城市的角色。因为在综合成本上来说,男性坚持留在大城市所要持续付出的成本,要比女性大得多。

最常见的成本,就是所谓的购房成本。目前的中国国情下,婚房几乎都由男性来提供。而大城市的房价过高,这对于很多适婚男性而言是完全无力承受的。所以继续留在这里,很有可能在多年之后,依旧无法完成婚姻。

而女性则不同,因为不用考虑购房这件事,所以女性在大城市的痛感明显要弱于男性。且在社会舆论上,30+的单身女性在大城市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不会受到太多的非议。

更重要的是,女性在大城市里能够遇到的男性类型更多,可供女性选择的机会也就相应更多。这对于下面要讲到的一点,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支撑。

继续留在农村和县城,找到女朋友的几率将会越来越低

五、中国的婚姻匹配方式,是女性的升阶过程

截至目前,中国的婚姻匹配方式,仍旧没能改变女性升阶式的本质。

举例说明,如果我们把适婚男女按照家庭条件,学历背景,工作情况,收入情况等等要素综合起来,然后给出个一到十层的划分。

那么在中国实际的婚配情况中,一般会是怎样的结合方式呢?绝大多数情况,四层的女性,一般会和五到六层的男性结合;六层的女性,一般会和七到八层的男性结合;少数情况,是同阶男女结合;极少数情况,是女性跨越多层向上结合或女性向下降层结合。

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一件什么事情呢?就是身处最低层一二层的女性,同样是进阶和三四层的男性结合的。而身处最低层一二层的男性,则成为这一生态链系统的最下层结构,即等待被淘汰的部分。他们如果不提升自己的层级,那么注定就是没有人会选择的状态。

那么这些人,目前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县城,年龄普遍在30岁+,他们是无从匹配婚姻对象的那3000多万男性的构成者。

而依照目前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未来农村和乡镇的年轻女性还将进一步加速流向大中城市。而对于当地的适婚男性而言,这无疑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想要表白,你得先弄明白,你的表白对象人都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