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上梁山后,为何和武松关系好,和林冲反倒疏远了?

手机用户64053014451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鲁智深和武松属于一类人,而林冲则属于另一类人。和武松属于兄弟之交,和林冲属于君子之交。

鲁智深性格和武松更为接近

鲁智深喜欢见义勇为,其人爱憎分明,慷慨大方,而且脾气火爆,粗犷直爽。

无论是救金家父女,还是救桃花山下被抢亲的家庭,或是救林冲等,无不体现出他的性格。

武松同样属于爱憎分明之人,做人正直大气,任侠仗义。杀西门庆,杀蒋门神,都说明了他的为人。

而林冲一向谨小慎微,瞻前顾后。是典型的体制内人,有一身好武艺,却还是被官高N级的高俅欺负。

性格的相近,使鲁智深和武松更近,和林冲只是成了君子之交。



鲁智深和武松都擅长步战

鲁智深善于步战,而且战力惊人,因此坐上了梁山步军头一把交椅。

武松也是善于步战,无论是打虎,还是杀西门庆,或是杀蒋门神,都是以徒步战斗解决的。所以,武松坐稳了梁山步军第二把交椅。

而林冲步战、马战都可以,但更擅长于马战。

因此鲁智深和武松,关于步战的话题更多。林冲和鲁智深也能探讨关于武功方面的问题,只是不如鲁智深和武松那么密切。



鲁智深和武松在二龙山一起当过匪

鲁智深和林冲,最大的交集在于鲁智深救了林冲。没有更多的并肩战斗。

武松则是二龙山的头领,是鲁智深小弟。两人为了二龙山同甘共苦,两人为了二龙山呕心沥血。这样的感情远非林冲能比。

就如现在人所说,最深的感情是: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同过窗。其实,意思就是共同经历过一些艰难岁月,这样的感情很深。

所以,鲁智深和武松感情更深。



鲁智深的住处被林冲暴露过

鲁智深曾经救了林冲,而林冲无意中暴露了鲁智深的所在地,致使鲁智深流落江湖。

虽说依鲁智深的性格,也不会太当回事。可是鲁智深的人生里,从不喜欢过于谨小慎微的人,比如打虎将李忠,鲁智深曾经在救金家父女时,向李忠借钱,李忠不情愿地借了二两,气得鲁智深轻蔑地说道:“真不是一个爽利的人。”

鲁智深对林冲开始印象不错,自从鲁智深的住处被林冲暴露后,鲁智深多少有些不舒服。



还是那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鲁智深和武松是相近的一类人,而林冲却不是。


蓝风破晓

其实为什么鲁智深到后期跟林冲疏远了,主要原因还是林冲出卖了鲁智深!

杨角风最近接连推出四期杨角风的视野看《水浒》,反响不错,今天再接再厉,推出第五篇。

前情回顾:1、武松打不过老虎、2、鲁智深拔不动柳树、3、高衙内得到了善终、4、丫鬟害苦了林冲。(超链接见文章尾部)

5、林冲出卖鲁智深:

前面讲到,林冲被丫鬟锦儿和高太尉等人算计了,最终犯罪被刺配沧州。而鲁智深作为林冲的好朋友、好哥们,好兄弟,不可能见死不救,于是一路暗中追随。但是为什么水浒后期鲁智深却疏远了林冲,只因为他好心在野猪林救了林冲的命,而最后林冲却无意中出卖了他,最终导致他在相国寺的逃亡!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水浒传原著中,自从鲁智深与林冲在离沧州还有70里的地方一别后,再次见面就到了“三山聚义打青州”那一章了。

(梁山泊中大摆筵席为)呼延灼、鲁智深、杨志、武松等共十二位新上山头领(庆贺)。坐间,林冲说起相谢鲁智深相救一事,鲁智深动问道:“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

这里有个疑问,林冲是继史进、李忠、周通之后,鲁智深结实的第四个好汉,并且一见如故,很快就拜了把子兄弟。平常两人称呼都是兄弟相乘,而这里却直呼教头!而且按照前面剧情发展的套路和鲁智深的性格,好不容易见面,鲁智深应该特别热情的首先打招呼,而不是被动的被林冲先相谢!

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鲁智深心里面有一条梗,过不去的梗,这条梗是什么,再往下看!

押送林冲的衙役,董超、薛霸被高俅收买,准备在野猪林结果了林冲性命。这时候鲁智深出现,救了林冲的性命!后来又一路护送到沧州附近70里处。原著中是有对话的,其中董超、薛霸问鲁智深:“不敢拜问师父在哪个寺里住持?”

鲁智深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叫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叫他吃三百禅杖。”

这里可以看到鲁智深虽然口口声声说不怕高俅,但是最终也没有说出自己的来历,说明他还是有点忌惮高俅的,不敢透露自己的身份,而董超、薛霸也不知道这个野地里冒出来的大和尚是谁,不然不会问。而且鲁智深非常聪明的是现身的地点离东京已经非常远了。

最后离开时展现了一把武艺,把一棵松树直接砍断,并警告他们,如果敢对林冲不敬,你们的脑袋就跟这棵树一样。

再看看林冲是怎么没脑子说的话:

鲁智深走后,董、薛二人尚且余惊未定。林冲见状,道:“这个值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果然,董、薛二人回到东京把上面的事情告诉了高俅,鲁智深也因此不得不离开大相国寺,漂泊江湖。就像后来他对杨志说的那样:“不想那两个防送公人回来,对高俅那厮说道:‘正要在野猪林里结果林冲,却被大相国寺鲁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沧州,因此害他不得。’这直娘贼恨杀洒家,吩咐寺里长老不许俺挂搭;又差人来捉洒家……(因此)逃走在江湖上。”

从后面的对话中,可以得知,鲁智深是非常震惊的,他用了“不想”二字,说明他非常谨慎的隐瞒自己的身份,而最终身份却还是泄露了,他又不傻,只能想到一个原因,就是:可能是林冲“出卖”了他!

当然林冲绝对不是故意的,他也是好心,想在两个衙役面前夸赞一下自己的好兄弟鲁智深,却不知不小心泄露了他的行踪,导致鲁智深再也无法在大相国寺停留,而逃路。

所以后面鲁智深跟林冲在梁山遇见后,林冲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但仍然向鲁智深表示感谢,鲁智深虽然心里面有一条梗,但最终念及兄弟情义,而没有说破!毕竟自己没有亲耳听到,只能算怀疑吧!

所以林冲真的好心的无意识的就把屡次救他性命的鲁智深“出卖了”!

前情回顾:1、武松打不过老虎、2、鲁智深拔不动柳树、3、高衙内得到了善终、4、丫鬟害苦了林冲。(直通车)

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另外只是个人观点,请大家指正!


杨角风发作

林冲上梁山原因:林冲身为京都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有身份的人。只因高俅的干儿子看上了他妻子,便被设计陷害发配沧州。在发配途中本想秘密杀死林冲,却被鲁智深搭救。高俅又不死心,派陆谦等人杀林冲,又点火烧掉大军草料场,使林冲再无存身之地,无奈上了梁山。林冲是最典型的被逼上梁山。

鲁智深上梁山原因:开始因为弱者打报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只得落发出家五台山逃避官府追捕。后因酒醉大闹僧堂安身不牢,长老只得让他去东京大相国寺讨出身。到了相国寺后在那里看菜园子而认识了林冲。后因林冲被诬陷,发配沧州,高俅想在途中杀死林冲,被鲁智深搭救。高俅便派人抓捕鲁智深,鲁智深只得逃走。后和杨志、武松等人一起在二龙山落草,三山大聚义后,上了梁山。可以说,鲁智深因不见容于恶势力社会而上了梁山。

林冲是梁山的元老,鲁智深很晚才上的梁山。上了梁山,鲁智深和林冲这对多年未见的好兄弟,显得并不是那么的亲热,甚至有些生分。他们见面之后,鲁智深只说了一句话,他说,“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可知阿嫂信息否?”

这句话太奇怪了。兄弟见面,鲁智深不先问林冲好不好,倒只关心兄弟媳妇的境况。这是其一,其二,鲁智深之前和林冲明明是称兄道弟的,可这一次久别重逢,鲁智深却称呼林冲为“教头”,明显生分了许多。

从此,全书林冲和鲁智深再没说过话。施耐庵虽然没有说,但只要是读过《水浒》的人,都不免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二人关系,好像的确没有之前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是林冲得罪了鲁智深。说是林冲说话没把门,变相向高俅泄了密,使高俅知道鲁智深藏身相国寺,害得鲁智深在相国寺呆不下去,不得不亡命天涯。鲁智深因此对林冲有意见。但鲁智深即便知道林冲泄了密,也不会深怪林冲,因为鲁智深不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然而,林冲到底有没有出卖鲁智深呢?


山坪居士

简单的说下:

道不同不为谋!

鲁提辖和林冲对人生目标的认识是不同的!

一大一小!一浅一深!一公一私!

1、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从内心深处他不恨朝庭!恨的人是高衙内!他甚至是不敢恨高俅的!世代混迹朝庭军队的基层的林冲只是想安稳的过生活!没有阶级仇恨!在和朝庭派来的围剿的军队作战时林冲就是出工不出力!在打祝家庄、曾头市、方腊时倒挺卖力!因为这帮人和朝庭干系不大!这充分说明了林冲的思想认识只是停留在报私仇上!

2、鲁提辖本身就是军队工作的干部!感觉应该是个营级干部或正连级!他放弃朝庭的高官厚禄!始终战斗在与朝庭的斗争前沿!

他首先在思想意识深处已经放弃了对朝庭会好起来的幻想!他更是积极参与到推翻朝庭的工作中!鲁提辖最后混到梁山上,不是因为自身的私仇所致!都是再助人为乐中渐渐的与朝庭决裂的!也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经历是他认清了朝庭的腐败!他誓与那些不曾有私仇的国家公敌为仇!有推翻旧制度的想法!这是大智慧、大理想!

3、综上所说,林冲和鲁智深是不会走到一起的!再有就是鲁智深也是瞧不起林冲没有快意恩仇的品性的!


和鲁智深差不多的人是武松!人生经历基本相似,所以两人越走越近!加之又都是步下的将官,配合也多!

4、再有就是梁山上也是派系林立、山头主义很严重的!林冲是老梁山派的!(虽然势力最弱)、鲁智深是二龙山派的(势力第二)武松更是二龙山派的代表人物!


从宋江的角度出发也不会让这两个山头靠在一起,威胁他的霸权地位!


杜陵闲人

大家都被林冲和鲁智深骗了!

林、鲁二人的生疏,是环境使然,也是宋江乐于看到的。


第一,我们要看到林冲在梁山那尴尬的地位

首先,林冲曾经火并过王伦,在纲常上有逆上的阴影,干掉自己的老大,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让人觉得此人不可靠。


其次,林冲火并王伦之后,是把梁山的头把交椅让给给晁盖的。林冲有自知之明,无论是自身势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都无法与晁盖相比,他心甘情愿。


但是,在宋江眼里面,难免会觉得林冲是晁盖一派的。晁盖在曾头市中箭而死,疑点甚多!所以,宋江难免猜忌晁盖。


再者,林冲个人的武力,在梁山属于超一流武将。而宋江的嫡系心腹,高手不多,一流高手几乎没有,在以武力为尊的乱世,

谁能真正地拿捏得住豹子头林冲?


所以,林冲在梁山的位置是相当尴尬的。以林冲的武艺,职务、排名太靠后了。


第二,我们得看看二龙山集团的人员构成

二龙山集团,分别是鲁智深、杨志、武松以及操刀鬼曹正,包括金眼彪施恩。

曹正是林冲的徒弟。有勇有谋。鲁智深是林冲的师兄、救命恩人,武功、名望均是一流。

武松更是能力过人、单挑几无对手,江湖之上从来没有吃过大亏。而孟州孙二娘、张青与武松是结拜兄弟。

杨志更是可与林冲匹敌的一流高手。此外,再算上当年林冲的同事、王进的徒弟史进,更别说史进和鲁智深还有过一段。


在那个年代,结拜兄弟义重如山,而师兄弟关系更是牢不可破。二龙山集团的武力和人脉,已经异常惊人了。

那么,如果再加上一个林冲,敢问梁山能与二龙山集团抗衡的还有几人?

林冲若是成天与二龙山的兄弟们在一起称兄道弟,

难道那黑厮没点想法?

难道他不怕二龙山火并了及时雨?

第三,林冲心思之细腻、历事之丰富,非常人可比

林冲父辈即为军职,武艺过人,林冲等于是接了父亲的班,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但是这并不代表林冲不通世务。

傻子是无法成为绝顶高手的。


林冲遭逢巨变,历经了朋友背叛、亲人被害、家破人亡,一颗心早已经不动如山、细腻如丝。他早已经看透了宋江的为人,隐忍不发而已。

鲁智深,外表粗豪,内心之机变,实不下于林冲。杨志,著名的倒霉蛋,所有倒霉的事都碰上了,早被锻炼出来了。


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大家心照不宣,早已经达到了默契。

表面上维持着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挺好。

既是做给别人看,也让宋江放心。


拉帮结伙,不仅仅是因为兄弟义气,更是因为利益相关、身家性命。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下,风波险恶,稍一不慎便是生死相见啊!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在某一次执行任务期间,二龙山集团的核心曾经有过密谈,并结下了生死同盟、共同进退、守望相助。


别看他们表面疏远,真要是有大事发生需要站队了,你再看看!


脂肪故事

原因看似有很多,比如林冲口误出卖鲁智深,但说到底就一句话,鲁智深看出来林冲没脑子。


看到这可能有些读者要骂我,咱们先看看金圣叹是怎么说的。

金才子评鲁智深是“人中绝顶”,评价武松是“天神”,这两个人都是上上之人。

二狗看,鲁智深有佛性,武松有大智慧,而林冲只是小聪明。

举个例子,火并王伦这件事,看上去是王伦没有容人之心,但仔细看书就会发现,林冲上山之前就在朱贵的酒馆里留下一首诗,最后两句是这么写的: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

你一个前来投靠落草的,还没上山坐稳就要威震泰山东,你让人家王伦怎么想,这事就是林冲考虑不周全。


所以之后王伦提防疏远他,是情理之中。

这一点,吴用第一次看到林冲的时候也发现了,他对晁盖说“我看这人,倒有顾眄之心,让我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并”。

林冲就这样成为了吴用手中的一把刀。

而且林冲这个人,出身朝廷体制内,骨子里性格本能的畏惧权势和官僚。

比方说,两个人都在柴进府上做过客,林冲遇到的是洪教头,而武松遇到的是宋江。

林冲被洪教头处处压制,卑微如尘,直到最后柴进丢了银子,才敢把真本领使出来。

而武松,面对比洪教头更尊贵的宋江,不爽了就劈脸揪着,哪似林冲那般畏首畏尾。


好汉们都有过被押解的经历,林冲和武松的处理态度也大不相同。

松则是告诉差拨,要钱没有要拳头有一双,就算有钱我也要留着买酒吃,就不给你。

也别问我有没有患病,我一路上好吃好喝好酒好肉。

你要打我,我要躲闪一棒就不算好汉,而且你出力点打,别打的我不够快活。

而林冲先是拿了柴进的引荐信,还要被差拨指着头臭骂,最后送银子赔笑,只为了用患病的理由免去一百杀威棒。

林冲会因为对方的身份、权利而低头畏惧,而在武松只听从本心。

当然啦,雪夜上梁山、夜奔这是水浒中最为精彩的章回之一,这个是无法否认的。

一句话,武松比林冲活的要更纯粹更磊落。

这也是为什么鲁智深更亲近武松的原因吧,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花和尚一辈子就讲究爽利两个字。



二狗扯读

《水浒传》在创作上有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好汉们在上梁山前个性鲜明,细节有声有色,上梁山后除了宋江、阮小七、李逵、李俊等个别人物,基本都成了九宫八卦阵里的甲乙丙丁,除了旗号兵器外几乎没啥特别之处,如果这个人物在上梁山前就写得比较苍白,那么他即便排名靠前也会毫无特色可言——比如在某副水浒扑克中是Q级、和杨志等人并列在马军八骠骑里的没遮拦穆弘算是大将了,后期经常擒斩敌将报功,可你们找遍全书能找到他在马上是用什么兵器的记载么?

鲁智深在东京只认得林冲一个江湖朋友,两人往来自然密切,上梁山后彼此都有各自的团队和许多交流对象,当然不可能只是点对点互动,加上《水浒传》的前述毛病,自然就会看着冷清。即便如此,《水浒传》还是吝啬地添了一笔鲁智深上山后林冲感谢他昔日护送之情,和他询问林冲妻子下落后唏嘘不已的情节,算是招呼到了——我们对比一下其他人吧,孙立孙新是兄弟,顾大嫂、乐和和二解是亲戚兼死党,二邹和石勇、邓飞、杨林是好朋友,武松和施恩的关系更非同一般,但他们上梁山后有哪怕一笔的互动交代么?这当然不是说他们彼此疏远了,而是作者认为没必要去写这些。

上梁山后除了燕青、李逵这种浑身是戏的,其他好汉要想“同框”就必须在战场或其它重要场合互为搭档,比如徐宁和花荣以前毫无瓜葛,但因为都是八骠骑和金枪、银枪相得益彰,就几乎形影不离,同样,两位原本抢山仇家吕方、郭盛也因工作需要总是“在一起”。相反,彼此是亲戚且感情非常好的徐宁、汤隆,就因为工作岗位相距遥远,连环马后再无同框机会。同样,林冲和鲁智深的工作定位也相差很远,前者是马军五虎将第二,后者是步军头领第一,两人互不挨着,当然也就没办法同框,因此林冲后期常常和欧鹏、邓飞等马军小彪将们同出入,而鲁智深和李逵同框的机会都比和林冲多,遑论和排名步军前后脚,同属二龙山系统,扮相又怎么看都那么搭配的武松了,这并不能说明鲁智深和林冲后来就没了私交,或他和武松的关系更铁——怎么看他和杨志也应该更像“革命战友”,和史进更志同道合吧?可《水浒传》里有他们上山后互动的描写么?

顺便说,《水浒传》原书里鲁智深和林冲间的密切互动到沧州为止,后面人们熟悉的情节,则是评书、京剧、电影等“周边”衍生出来的。


陶短房

首先要看这三个人是哪一个类型的人。

林冲的父亲和岳父是老同事,都是京城禁军教头。这种家庭出身的背景类似现在的教师家庭,从小过的就是平淡的日子,长大后也没有大的梦想,依旧是想过安稳日子。京城的官多,教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低级官职。和现在一样,随便丢一块砖头,就能砸死几个高级官员,而林冲则不过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职。

鲁智深在军中任职提辖一职,何谓提辖?“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也就是说平时训练士兵,维持地方治安,督捕盗贼。鲁智深任职的地方,基本上北宋的边境,平时做的打打杀杀的活。这种地方,一般正经人是不肯来的,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大宋明将狄青就是因为犯罪才被流放于此,后因建功立业,才最终成一方大员。从上可以看出鲁智深不过是一个粗鲁汉子,草莽人物,没有多少文化。

武松则是另外一个类型,从小家贫,父母双亡,从小被哥哥带大,又入少林寺学艺,后因回家时打伤人而流亡江湖。经过景阳岗打虎、杀死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火烧鸳鸯楼之后加盟二龙山,与鲁智深杨志结识。整体经历和鲁智深比较接近,没有文化,出身草莽,都是武艺高强,没有什么心眼的汉子。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林冲和其它二人不是一类人。

林冲从小在京城长大,有文化,又见过世面,从小结交大概都是差不多经历的文人或武人。从内心深处,他应该是看不上鲁智深这种没文化没修养的人的。不仅是鲁智深,就算在梁山之上,林冲的朋友也基本上没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象林冲这样的人,不管是梁山,还是其它小地方,是找不到朋友的。出身不一样,经历也不同,说话也说不到一起,彼此之间容易出隔阂,最后慢慢关系也就远了,感情也就淡了。

在林冲心中,最好的地方就是京城的家中,有娇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许多从小一起长大做差不多工作的朋友,平时可以切磋武功,说说诗文。这才是最好的生活,奈何心比天高命比低薄,老天把他送上一群江湖禽兽聚集的梁山。他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又没有胆量自己干一番事业。家破人亡后,他就和死了没有区别了,只有混日子,勉强活一条命而已。

而在梁山之上,能和鲁智深聊得来的人就比较多了,反正整体上梁山上都是这样的人。大家平时用粗话相互聊天骂人,大碗喝酒吃肉,再比比武艺,就是他们最幸福的生活。而林冲的心中却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其它人不过是眼前的苟且罢了。

林冲和鲁智深两个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社会认知不同。

就象现在的互联网运营的人和传统行业从业者在一起,相互之间是根本 谈不来的。都认为自己代表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把对方视为另类,不要说做朋友了,没有打起来就不借了。

我们在生活交往也是如此,不要和认知能力低的人交往。这里边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彼此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对话。

同样的一个意思,在林冲心中和鲁智深心中想出来的东西就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话中的深意也是不同的。两种类型的人强行呆在一起反而不是什么好事,有可能起更大的冲突。

因此鲁智深和武松关系好,和林冲反倒疏远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反而是比较正常的事。


新知传习阁


问:鲁智深上梁山后,为何和武松关系好,和林冲反倒疏远了?

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感觉,主要是过度解读原著了。

在分析鲁智深和武松、林冲友情疏近、浓淡之前,先举一个奇怪的水浒现象,只要弄明白了这个,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水浒传》男一号宋江的第一次亮相,书中是这样介绍他的:“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显然,宋江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江湖老大式的人物。

可不?劫取生辰纲事初泄,他表现不俗,“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却自槽上了马”,“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骑术精湛,动作干练,分明是身手不凡的高人。

“杀惜”情节中,一言不合,立刻拔刀杀人,全然是江湖黑道作派。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还收有徒弟——白虎山下孔家庄的两大恶霸“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在吊打武松时,宋江适时出现解救,得意洋洋地对武松说:“因他两个好习枪棒,却是我占拨他些个,以此叫我师父。”

还有,路经浔阳镇,在街头观看卖艺的“病大虫”薛永表演枪棒,宋江和地头蛇“小遮拦”穆春发生了摩擦。穆春刚要开骂,宋江立时象只被点燃了的炮仗,挥拳向穆春挑战。

……

单看这些情节,宋江可是个武林高手。

现在,宋江的“家乡”山东郓城有许多冠以宋江之名的“宋江武校”,可不就因为这个?

但是,就在宋江准备与穆春“放对”单挑的时候,穆春的哥哥穆弘来了。宋江仿佛象换了个人,赶紧和两个公差鼠窜逃命。逃上了张横的贼船,遭到了张横的勒索,又象条鼻涕虫,体若筛糠,跪拜哀求。张横不管,喝令他们跳水。宋江乖乖听话,和那两个公着抱做一团,准备跳水。

这种跪地求饶的糗事,以后还出现多次,地点分别是揭阳岭、清风寨等等地方。

其中最离谱的是,众好汉在江州劫法场、智取无为军后,浩浩荡荡地返还梁山。路经黄门山,遇上了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这四个小毛贼领三五百喽罗出来劫道。宋江身后明明有众多英雄好汉撑腰,但他的膝盖就是软,连马都骑不稳,扑通跪落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申诉说:“小可宋江被人陷害,冤屈无伸,今得四方豪杰救了性命,小可不知在何处触犯了四位英雄,万望高抬贵手,饶恕残生。”

看看,这个鼻涕虫宋江和前面那个充满老大气质的宋江还是同一个人吗?

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

原因很简单。

《水浒传》并不出自同一个作者,而是民间集体智慧的结晶;《水浒传》原先的格局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由一个个单个故事或单个人物传记连缀而成的。

《水浒传》故事主要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传说。南宋末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中就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也记录有当时流行的《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说书篇目。从记载上看,这些话本尚都是些各自独立的英雄故事。到了元朝初年出现的《大宋宣和遗事》,才把晁盖、吴加亮(吴用)等三十六人的故事做了一个串联,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

现在我们读《水浒传》,也还可以明显分开为鲁、林十回,武十回、宋十回的故事段落。

毫无疑问,经过历代说书人的反复加工焠火锤炼,这些故事段落情节精彩、人物形象刻划是极其成功的。但将这些独立的故事焊接成一个长篇,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

唠叨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回到上面鲁智深和武松、林冲友情疏近、浓淡问题上来了。

鲁智深和林冲的故事安排在鲁、林十回里,两人的关系当然你侬我侬、好得像同性恋。但是,按照民间故事框架,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桥段是非常悲惨,这,就不能允许鲁智深这尊保护神一直都守在林冲身边,所以,《水浒传》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bug,即鲁智深护送林冲到了沧州地界,就极不负责任地离开了。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个bug,也有人故意解读成林冲恨鲁智深没有“送佛送到西”,因此向董超、薛霸两公差出卖了鲁智深。

当时,鲁智深押着董超、薛霸二人前行。这二人想方设法地打探鲁智深的底细,好回去交差,试探着问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鲁智深瞪眼怒骂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去教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董超、薛霸两个因此不敢再问。临分别时,鲁智深轮禅杖把一棵松树打折,恶狠狠地警告说:“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等鲁智深转背走远了,林冲对董超、薛霸说:“这个直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鲁智深在相国寺倒拔杨垂柳,名扬一时。董超、薛霸回到东京,从而轻易查明鲁智深的来历。鲁智深无法再在相国寺安身,落草到了二龙山。

有了这样的读解,就可以将之作为鲁智深上梁山后故意疏远林冲的理由了。

至于说鲁智深和武松感情有多深,其实并无具体情节来表现,主要是两人都来自二龙山,都是步军头领,“同框”机会多。

一句话,《水浒传》的著作者,是不会在书中刻意表达“鲁智深上梁山后,和武松关系好,和林冲疏远”这一现象的。

老实说,写这个,还远不如写杨志如何恨晁盖等七星、秦明如何恨王英和燕顺、王英和扈三娘如何恨李逵等等情节吸引眼球。

您想想,杨志如果护送生辰纲顺利,可不就飞黄腾达了?但晁盖等人却捣碎了他的梦,焉能不恨?

秦明的父母兄弟以及老婆孩子都是王英、燕顺设计害死的,虽说花荣赔了个妹子做妻子,但父母兄弟和儿子可是白死了呢,不应该找王英、燕顺报仇吗?

扈三娘的哥哥扈成原本是要降梁山泊的,李逵不许,一斧子将他砍跑,杀入扈家庄,把扈家庄上上下下、男男女女杀得人头滚滚,一个不留。王英和扈三娘夫妻能和李逵同一个锅吃饭?

所以,小说毕竟是小说,觉得好看就行,不必过度解读、走火入魔。


覃仕勇说史

如果你拼着抛弃前程,救了一个兄弟的性命,本来想着这会让你们结成生死之交,他却掉头把你卖了。你什么感觉,还会跟他推心置腹吗?

薛霸董超要杀林冲,被鲁智深救了,二人怕回去不能交差,所以想套出鲁智深的身份:〖不敢拜问师父,在哪个寺里主持〗?

鲁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

可以看出鲁智深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是不想增加危险也好,是不想丢掉逍遥自在的菜头的工作也好,他都不想暴露自己。但是林冲在他走了之后,都不等他二人问就说:〖这个直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起来〗。

无论林冲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给鲁智深造成的伤害,都会让他心里寒嗖嗖的。并且结合林冲之后暴露给他报信的李小二,打让他烤衣服的老庄客,杀收留他的王伦,杀起无辜的路人毫无心理负担(电视剧里将林冲美化成了不忍滥杀无辜)看,如此恩将仇报,自私冷血。林冲是故意卖了鲁智深,好让他俩不再找自己麻烦,自己服完刑好回去过小日子的可能性更大。

况且,林冲一直都没怎么把鲁智深当兄弟。

林冲偶然见到鲁智深使兵器喝彩了两句,鲁智深见他是个军官,又认识他爹,交谈甚欢就结为兄弟。坐下才喝了三杯,林冲就去解救林娘子,〖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要来帮他,林冲只是不冷不热地说了句〖师兄说的是。林冲一时被众人劝了,权且饶他〗,并没有多感激。注意,

林冲说的是师兄,而不是兄弟或大哥,他内心里还是嫌鲁智深脾气爆,怕闹大了影响自己,跟他保持距离的。

后来为了吓唬陆谦,林冲在他门口待了三天,〖第四日饭时候〗,还是鲁智深找的他。以鲁智深的武艺、长相吓唬人是最好的,林冲却一直不叫他,说明他内心里根本就不信任鲁智深。

但鲁智深耿直啊,仍真心实意地把林冲当弟兄,不辞劳苦地跟踪两个差役,救了自己“兄弟”的性命,谁能想到转头就换来了出卖。这让谁不心里寒碜碜的?

但武松呢,恩怨分明,恩怨必报,别人对他好,他对别人更好。

哥哥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大,他为给哥哥申冤,宁愿好好的都头不作了,斗杀西门庆。

施恩敬他是条汉子,对他礼遇有加,他对施恩舍生忘死,醉打蒋门神。


以鲁智深待人的诚挚,武松投奔入伙之后,他对武松肯定推心置腹,武松也会感激在心,投桃报李;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升华。

人都说感情最深的就是一起同过窗,一起抗过枪,两人经常一起上阵,更加深了鲜血凝成的友谊。

鲁智深霸气冲天,到哪都当大哥,而武松权欲不强,对以国士待他的人忠肝义胆,二人又不会起什么矛盾。

鲁智深上了梁山之后,跟林冲说完那句〖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之后,怎么会再跟他关系好,反而跟生死兄弟武松疏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