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修行,不必跋山涉水,只安于当下。

看窗外,微风细雨,云来云往。穿过荆棘遍布的人生丛林,前方已是一路平川,天远地阔。

放下执我,随缘自在。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心真,则大地皆清净;心善,则行事皆顺畅;心美,则众生皆可爱;心诚,则天下皆平坦。

有意识地去重复,是修行,是锻炼;无意识一再重复,是轮回。

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修行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关注你的心, 除此别无他事。 你的父母,你的伴侣, 你的孩子,你的朋友同事, 你周围的一切人, 都只是帮你修行的“角色”, 或是让你看清自己的“镜子”。 你无法要求他们改变, 因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不要在心外寻求解决之道。

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身若浮云, 心如水月。 不动而应, 无言而说。 呼之有声, 觅之不得。 凡有苦求, 皆得解脱。

有的人会发觉:怎么我一坐下来,想要观修菩提心,偏偏脑中出现的都是一些跟菩提心相反的事?

这就表示:你在生活当中太少思维佛法了,你并没有去习惯、去思维、去观修慈悲心。 修行,就是随时要锻炼自己的心,透过生活的情节随时训练自己。

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日和夜相约成痴,人间有了喧嚣和静谧;风和雨相交成趣,人间有了欢笑和泪滴;云和月相伴成奇,人间有了诗情和画意。花谢花开,月缺月满,长戟一挥,时光碎裂,人若还在,自当心安。

修行,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祥和。

世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毕竟很少。你若计较,没有一样让你满意。

来世,愿化生莲台,坐弥陀身下听经。用菩提悲心,度我如莲众生。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心宽似海,风平浪静。

笑看花开,宁静喜悦;

静赏花落,随缘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