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水乡,竹泉在望


梦里水乡,竹泉在望

文:王莉

每个人,梦里都有一座水乡,这水乡,是江南。匆匆的几日游或者撑一艘乌篷船都无法真正抵达,你根本走不进水乡的梦。你只是过客,不是归人。江南,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竹泉,尽在咫尺,与你毗邻。踩着长长的青石板路,竹风绕径,涉水而行,它用亲切与质朴将你抱在怀里,拂去你身为过客的迷茫,给你一种归人的暖意。

竹泉,顾名思义,以竹和泉而著称。古村泉依山出,竹因泉生,村民绕泉而居,砌石为房。竹林隐茅舍,清泉石上流,田园瓜果香。

(一)竹林

竹是竹泉村的灵魂。从明朝南竹北移,竹子就在这方贫瘠的土地上生根,栉风沐雨,耳濡目染,它的性情也变得和我们沂蒙山人一样吃苦耐劳且又胸怀万里。这里的竹子不像南方的雨竹那样铺张浩荡,却有着白杨的挺拔,不惧风沙,有着小草的坚韧谦卑。

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气度,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东坡词以豪放而著称,东坡肉也是世人皆知,可见东坡嗜肉到了何等程度,然而他又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青青翠竹为我们沂南县增添了一抹灵动脱俗的气韵。

穿行于茂密的竹林,竿竿清欲滴,个个玉生凉。踩着细碎斑驳的光影,耳边蝉声清越悠长,脚下泉水淙淙。“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在僻静的幽径里蜿蜒前行,或行或止,即可天马行空,也可静静憩息,真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闭上眼睛安然遐想,仿佛时光就此停留。行走间,尘世的喧嚣早已随风而去,仿佛可以一瞬千年。

(二)泉水

如果说竹是竹泉村的灵魂,泉则是竹泉村的生命了。竹因泉碧绿青翠,泉因竹妩媚灵动。

据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路过沂州府,也就是今天的临沂市,沂州知府深知乾隆皇帝喜欢饮茶,便派心腹到沂州各处收集优质的矿泉水。乾隆皇帝在品尝了竹泉水后大加赞赏,细询它的出处,知府一一告知。第二天乾隆便微服来到此处,当他看到此处翠竹成林,清泉涌流时便题写了"竹泉"二字。

有屋的地方便有路,路边必有小溪淙淙,流水清澈见底。村庄盖到哪里,泉水就留到哪里,沿着门前屋后流过。无论是青石小路,还是苍翠竹林,或者茅屋小舍顷刻间便与这泉水融为一体。入耳尽天籁,恍闻清泉与竹语。凝眸皆太古,朦见醉樵荷薪归。自然和谐的尘外之景,心游其中,每一颗浮躁的心都会得到净化和升华。

(三)水街

竹泉村有两条长长的水街,秀水街和丽水街。五行理论中水与金相生,水流不断寓意财源不尽,这两条街就是金银财宝之地。以前居住在街边的村民每天下午都会放水冲街,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路两边的翠竹萦绕在水雾里,脚下溅起的水花,不时打湿你的衣襟。生长在墙角石缝和铺展在石板路上的青苔寂静无声,散发着岁月的宁静与沉香。

秀水街上汲水的辘轳,不辞辛劳地向你诉说着岁月的古旧与遥远。街边还保留着一些手工作坊,像草编、竹编、针线坊,弓箭作坊等等,里面有人为你演示各种实物的制作过程。或卑微或灿然,都已刻在时间的拓片上,那一片片用心编织的情缘。

丽水街两侧零星分布着陶艺作坊,竹泉书院,水磨油坊,煎饼、粉皮作坊等等,你可以随时吃到我们本地新鲜出炉的土特产。刚踏上这条街,浓郁香醇的酒香就扑鼻而来,未曾品尝,已醉意朦胧。酒香不怕巷子深,闻香寻去,拐角处有一座酒坊,用竹泉水和本地种植的纯粮酿造,好不好喝,还是请你自己品尝吧。春酒暖尝三数杯,晓琴闲弄十余声。看着这些古老的石磨、泥陶、鏊子等农用家什静卧在岁月深处,心里撒落一地暖阳,仿佛回到旧时光,温暖而悠然。

梦里水乡,竹泉在望

(四)故居

竹泉村有两处有名的故居,就是梅缘和驸马府。

明崇祯年间,李自成围攻开封府,高明衡以巡按身份率领开封军民抗击李自成,因此晋升为兵部右侍郎。退休后在竹泉建竹林茅舍,植红梅暂避红尘,以求颐养天年。高明衡也是风雅之人,在此学王羲之曲水流觞晏饮好友,汉上忘机乐钓竿,竹边有兴调琴轸。高明衡喜爱梅花,将此处命名为“梅缘”。

梅缘内亭、轩、阁、榭、厅、堂,都以梅命名:像寻梅馆,暗香堂,梦梅斋,醉梅驿,栖梅舍。内植梅树数株,每年梅花开时,绿竹红梅相映成趣,竹影横斜,暗香浮动。真可谓:今世有缘梅做伴,他生无悔竹为林。如今,梅妻鹤子虽已驾鹤西去,梅缘的故事却随着一年一度的梅香再次复活。

驸马府是高炯的另一府邸。高炯原是竹泉村的一介布衣,通过比武招亲成为明青州衡王府的女婿。后来高炯与他的妻子在此修建茅舍,取名为"静庐" 。植翠竹,饮清泉。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竹乎间,偃息乎竹荫,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

(五)茅舍

如果说竹是竹泉村的灵魂,泉是生命,那么这些茅舍就是盛开在竹泉村里的花朵。竹泉虽没有江南古镇的精致婉约,却有着自己的小家碧玉之态。家家泉水户户竹,虽无江南古镇的书香气,却多了一份古朴亲切。石砌的墙壁,茅草的屋顶,小巷交错,清溪回转,翠竹环绕。

绿树掩映下,偶有几朵野花向游人眨巴着眼睛,一脸的顽皮。这些竹篱茅舍多以“居、园、斋,堂”命名。一条街道上,房屋名字的后缀几乎是相同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像养心居,静心居,澄心居;筛月圆,竹韵园,琴声园;倚翠斋,鸣凤堂等。

推开竹篱门,院内或有一架丝瓜、葫芦、葡萄在攀爬,细细的颈子伸向蓝天;或有一墙芸豆在开花结豆,用露水的语言窃窃私语。屋前有两株芭蕉、一棵石榴、一畦青韭,绿的绿,红得红,全然不管你是否驻足,更不会刻意挽留你决绝而去的脚步。它们兀自生长着,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

从外边看是竹篱茅舍,里面却别有洞天。玩累了,你可以在此小憩,也可长住。净涤心绪在此间,石板小桥隔俗喧。钓台隐隐临曲水,长忆流觞忘提竿。

竹泉美景胜江南,何必舍近去求远。行走在中国最美乡村,在这个四面青山泉是诗,一窗美景竹为鱼的竹泉村,太多的风景让人流连。

穿庭的竹风轻拂你的长发,梳理着你久浸凡尘浮躁不宁的思绪 ,沿街缓缓流淌的溪水洗去心间最后一抹喧嚣。“一袭青翠萦流水,但居竹泉不思归”。你早已忘却了时间,只想衔一缕乡村的炊烟,将自己交给这素朴的光阴。此生,我来,与你同在,这样的时光,就是欢悦的节拍。

梦里水乡,竹泉在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