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菜都有哪些特點啊?哪些地方的比較好吃?

半城煙沙斷橋雪

浙江菜的烹飪理念,就是對鮮味的追求。這大概和浙江的特殊地理條件有關:浙江曲折的海岸線和廣闊起伏的山林,讓浙江人能夠到山林海洋裡去尋找生計。然而下海和進山有著嚴格的季節限制,帶回來的食材不醃製起來就容易腐敗。美食也正是在此物產基礎上演化出來的。

過去,浙江人過年的餐桌上最上臺面的一道菜鰻鯗(xidng),就是這種飲食文化的終極體現。鰻鯗以新鮮海鰻晾乾而成,食用前加入料酒、精鹽、蔥姜等上鍋蒸制。這道菜在烹製和上桌時仍然帶著海腥氣,是東海風味濃郁的佳餚。

但對很多外省人來說,浙菜可能確實偏鹹了。醃製的食物為了保鮮,必須擦上很多食鹽。即使浙江人強調鹽不可放得太多,那也只是對他們來說不太多而已。

即使不算脆制的肉品,浙江人對山珍蔬菜的處理方式也帶有濃重的成味。梅乾菜作為浙江寧紹地區的特產,本身就已經是放鹽脆制的了。在烹製梅菜燒肉等菜餚時,廚師還要往鍋裡倒上很多醬油,讓整道菜都顯得鹹味很重。

不過對浙菜過鹹的評價還是不算客觀。浙菜的總體基調,還是追求食物本質的鮮味,並非強調鹹味。自南宋以後受到官菜品味影響深遠的杭幫菜就不怎麼使用鹽和醬油。西湖牛肉羹、西湖醋魚、幹炸響鈴、龍井蝦仁等杭州名菜,都和鹽沒有太多關係,反而使用了大量新奇的烹飪方法和調料。放了醬油的油燜春筍、東坡肉等菜餚,醬油鹹味也並非人們關注的重點,春筍的植物清香和肉塊的豐富口感才是菜餚的精髓所在。

相對獨立的溫州菜也並非鹹味的支持者。魚丸湯是溫州的美食門面,那就是一道講究湯頭吊出魚肉鮮美的菜品。如果說浙菜裡真的有什麼讓外人覺得難以接受的奇葩的話,那可能就是他們對臭味的接受力。臭菜裡最核心的,是用莧菜梗脆制的臭莧菜。莧菜梗本身有硬皮難以下嚥,醃製後算是一種廢物利用,輕輕一嚼就能擠出中心的肉質。醃製剩下的滷水,則能用來泡臭豆腐、黴幹張吃。其餘的臭冬瓜、臭毛豆等也都是常見的臭菜。外省人走進喜食臭菜的寧紹人家 裡,總會覺得是走進了茅房。


天馬行文




杭州菜 簡稱杭菜。集全省各地菜餚精華融為一體,以製作精細、清鮮爽脆、淡雅細膩的風格,集中體現出浙菜的主要風味特色。繼承了南宋古都流傳下來的“京杭大菜,發展演變出一大批引人入勝的杭州傳統菜




寧波菜 簡稱甬菜。包括浙東沿海地區的風味特色菜餚。以海鮮為常用原料,以蒸、烤、燒、燉等烹調技法見長,注重原汁原味,講究鮮嫩、香糯、軟滑,由於愛用雪裡蕻鹹菜和苔菜作輔料,菜味大多鹹裡帶鮮,形成一種鮮鹹合一的特殊風味。甬菜品種繁多,最著名的有;冰糖甲魚、苔菜拖黃魚、全蝦仁、彩熘黃魚、苔菜小方烤、網油包鵝幹、黃魚魚肚、鍋燒鰻、火瞳全雞、虎皮全鴨,被人們譽為寧波十大名菜。用雪裡蕻鹹菜和新鮮大黃魚烹燒的鹹菜大湯黃魚,不僅是寧波的傳統名菜,而且也是浙東沿海民間筵席常用的上菜。另外,奉化搖蚶、三絲拌蟶、舟山炒鰻鯗絲、梭子蟹、海寧熘黃蛋、寧式鱔絲,也屬甬菜中的佼佼者。




紹興菜 簡稱紹菜。以烹製河鮮家禽見長,有濃厚的江南水鄉風味,用紹興酒糟烹製的糟菜、豆腐菜又充滿酒鄉田園氣息。講究香糯酥綿,鮮鹹入味,輕油忌辣,汁濃味重,且因多用紹酒烹製,菜餚醇香雋永。清湯越雞,據傳是越國流傳下來的紹興菜,被稱為菜中皇后,另外著名的紹菜有:乾菜燜肉、白鯗扣雞、糟熘蝦仁、蛙魚燒豆腐、清湯魚圃、豆豉燒魚、紹蝦球、紅乳滷蒸筍雞、糟熘魚白等。




溫州菜 簡稱甌菜。屬浙菜中的後起之秀,以海鮮入饌為主,口味清鮮,淡而不薄,烹調講究輕油、輕芡、重刀功,菜餚製作細巧雅緻。代表菜有:三絲敲魚、爆墨魚花、錦繡魚絲、雙味蝤蛑、橘絡魚腦、蒜子魚皮、馬鈴黃魚等。

去過浙江的遊客都會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江南美是無法重造的美麗詩畫。在沒有去之前我也是十分的嚮往,,想象自己在那古色古香的小河邊看著自己和那些亭臺樓閣在水中的倒影,斟一壺小酒,品二三浙菜;或靜靜地走在青石板磚上,最好還有幾滴碎雨撒落下來,那一定很美,然後再撐一把油紙傘,豈不妙哉。


大風廠工會


我沒去過浙江旅遊泳品嚐過,在網上介浙江注重:品種,季節時令,家禽,海鮮.魚類,蔬果等選材,要新鮮生猛,講究部位,以特產為主。

分四時之序:①精細,注重選取原材料精華部位,保持菜的品質上乘。②特產,選用當地時令特產,以突出菜品的地方特色。③鮮活,注重蔬果新鮮,家禽,魚,海鮮現殺等材料。以確保菜味的純正。④要嫩,注重新嫩原料,確保菜品的口味純正。

烹飪獨到,以“炒。炸,燴,熘,蒸,燒”六類最擅長,“熟物之法,注重火候”。

杭州,寧波,紹興這幾個地方最好吃。以上所有來自網上。本人沒去過以上地方,只是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