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十大工程”實施貫徹鄉村振興戰略

村振興大會上獲悉,《關於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意見》已擬定,將實施“十大工程”,深化農村土地制度、人才培育機制等改革。

無錫“十大工程”實施貫徹鄉村振興戰略

多年來,無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走在全國前列,但仍存在農業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程度不高,農村環境和生態壓力較大等發展短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短板、塑特色、創優勢,開創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是有效出路。”市委農辦人士說。

無錫敲定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時間表”: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發展深度融合;到2050年,率先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圍繞綠色化、品牌化,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今後5年,無錫將圍繞提質增效,高質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無錫將通過規劃引領提升工程,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推進產鎮協同化、田村融合化,為農業農村穩步發展拓寬空間。無錫也確定了農業提質增效工程“內核”,即通過“一村一品”等形式,推動優質稻米、精細蔬菜、精品園藝、特色漁業、生態牧業等優勢產業加快清潔化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步伐,並加快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加大打造名特優農產品品牌力度。到2022年,全市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要累計達14個,培育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的農產品品牌18個,超億元的農業區域公用品牌4個。

市委農辦人士說,無錫將實施產業融合創新工程,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加快興起。到2022年,全市農業電商銷售額要達22億元,省級休閒觀光農業示範村30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2個。

加強生態宜居建設,打造和諧美麗新家園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的最大優勢。無錫鄉村振興戰略明確,要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使鄉村成為宜居宜業新家園。

前幾年,無錫已對9079個村莊進行整治,村莊環境面貌得到提升,但部分村莊生活汙水仍未得到有效治理,農民住房改建步伐不快導致農村風貌不很美觀,農村道路、通訊等“毛細血管”尚未完全打通等問題仍存在。

無錫將實施生態宜居建設工程,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每個市(縣)區、每個鎮(涉農街道)都要排出一批農房更新改造試點並加快推進。一般村莊要加快改善環境,規劃發展村莊要全力完善配套、提升功能。村莊汙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土壤修復等舉措將全面展開。至2022年,全市農村要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打造10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50個左右省級特色田園鄉村,30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示範村。無錫還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開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鄉風文明提升工程,形成鄉村振興強大的精神力量。

無錫將推進鄉村治理創新工程,積極開展城鄉社區協商民主建設,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機制,深入推進“一門式辦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推進“互聯網+政務”、“互聯網+執法”等改革。

加快改革創新,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

無錫城鎮化、工業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多年來,通過以工補農、以城帶鄉,農業農村得以穩步發展。但這也導致耕地分散,資金、人才外流,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困難加大等問題。“建立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改革創新,激活農村內部動力是最有效的出路。”市委農辦人士說。

農村土地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核心資產。無錫將完善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制度,探索放活經營權新機制。為提高農民從土地中獲得的增值收益,無錫還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支持村集體以出租、聯營、入股等方式盤活閒置農房和宅基地,並積極拓寬設施農用地範圍。無錫還將對集體股設置過高等改革未到位的村開展二次改革,並對已撤村建居、難以繼續按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運轉的村集體組織探索退出機制,進一步推動村級經濟穩步發展。為更好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無錫還積極探索通過鄉村振興發展基金等有效形式,5年通過財政資金5億元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50億元左右,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先進技術、高端人才等要素流向農村。無錫還將推進黨建強基固本工程,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