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創新“四統六化” 發展現代農業

近年來,蒼溪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發展現代農業的決策部署,在傳承發展生態庭園經濟的基礎上,以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特色優勢產業為主導,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創新“四統六化” 模式,加快現代農業重點縣建設,有力推進了小庭園經濟向大園區規模經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鄉村振興」創新“四統六化” 發展現代農業

四統籌 發展基調縣域統一

「鄉村振興」創新“四統六化” 發展現代農業

圍繞現代農業重點縣建設,著力推進“四個統籌”:

統籌規劃。堅持規劃引領,突出區域化和特色化,對產業發展進行全域、全程、全產業鏈規劃,把產業基地建設與村莊建設、工業發展、鄉村旅遊有機結合,實現城鎮與鄉村、一二三產業互動相融發展。

「鄉村振興」創新“四統六化” 發展現代農業

統籌資金。

推行以一個重大項目為依託,配套其他項目的“1+N”涉農項目整合機制,建立“財政項目+農戶投入、社會投入、金融支持”相配套的“1+3”農業投入體系,近三年整合涉農項目6億元,帶動農民投勞籌資和社會投入10億元。

統籌力量。建立“一項產業、一位縣級領導、一個推進辦、一套專業技術隊伍、一套考核辦法和一張責任清單”的“六個一”工作機制,用好用活村民“一事一議”,引導群眾參與產業規劃、建設、管理。

統籌管理。建立產業風險調節基金,創新“土地換社保”模式,有效規避農業發展風險。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檢測體系、監管體系,成為全省首批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規範化建設縣和國家級出口獼猴桃質量安全示範區。

六帶動 發展路徑全域推廣

園區帶動特色產業規模化。圍繞發展蒼溪紅心獼猴桃、蒼溪梨等富農增收特色產業,按照“1+X”模式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即每年建設1個萬畝園區,整合資金帶動發展千畝百畝小園區,特色產業進一步集聚發展。累計建成16個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區,千畝現代農業園區59個,帶動發展獼猴桃39萬畝、蒼溪梨16.5萬畝,較2009年分別增加161%和10%,綜合產值分別達到25億元、3億元,較2009年分別增加303和50%。

“四網”帶動基礎設施規範化。因地制宜科學佈局水網、路網、田網、電網“四網”基礎設施,做到田成方、地成型,灌、排、蓄功能齊全。建成高標準農田22萬畝,生產基地耕地質量全部達到標準農田三級以上;建成各類水利工程11.8萬處、機電堤灌站419處,配套渠系6600千米,機電堤灌面積12.4萬畝,較2009年分別增加36%;擁有機耕便民道1.7萬公里;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13.7萬口,改造農村電網18萬戶。

科技帶動農業技術現代化。深化“四新”示範和“六良”集成推廣,農業新技術推廣面達95%,較2009年增加12%;推進農機農藝融合,農機綜合作業水平達58%,較2009年增加100.6%。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和農業科技創新團隊4個,選育高效優質產品7個,推廣循環農業模式和農業新技術16項,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47%。大力發展智慧型農業,開發了“農業智慧農場管理系統”和“農事作業APP程序”。

品牌帶動生產經營產業化。實施“品牌帶動”戰略,蒼溪紅心獼猴桃和雪梨多次獲得農博會、農交會金獎,並獲中國馳名商標,超過30個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完善5個農產品批發市場,舉辦獼猴桃訂貨會、採摘節等系列營銷活動,與歐盟、東南亞、日本、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常年合作關係。實施省級農產品初加工項目,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著力發展“農業+生態+文化+旅遊”四位一體特色鄉村旅遊,蒼溪縣被譽為“中國雪梨之鄉”,雪梨栽培文化系統成功申報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堅持以花為媒,將“大農業”和“大旅遊”有機結合,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二屆“中國·蒼溪梨花節”,建成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1個,星級“農家樂”180家,成功創建為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創業帶動經營主體組織化。試點成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區,出臺支持返鄉創業20條措施,培育“五有”新型農民3000人,回引成功人士、大學生、科技人員747人回鄉創業,累計投資7.6億元。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規範有序流轉土地25萬畝,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流轉率達到41%,其中流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佔70%。農業規模化經營組織達1243個,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606個,註冊家庭農場190家,糧油生產大戶322家,超過60%的農戶與專合社和龍頭企業簽訂生產銷售訂單,“訂單農業”覆蓋全縣90%以上。

標準帶動產業服務體系化。建立了1個縣級農技推廣中心和39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配備專業服務人員555人,建立包村聯戶、公開服務、多元合作、績效考評機制。制訂區域性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17部,年均發放各類標準化生產資料50餘萬份。建成全縣特色產業登記管理系統,主要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到95%。採用“互聯網+”模式,實現監管人員入戶、監管設備入場、監管信息入網和監管履職網格化、監管過程透明化、監管評價適時化的“三入三化”目標,確保從 “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控制。

「鄉村振興」創新“四統六化” 發展現代農業

蒼溪堅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經營為手段,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力助推脫貧攻堅,確保在全省同類縣率先實現全面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