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异教国家:历史比基督教还早一千多年,入教则终身不退

如果说宗教的影响力,那欧洲的基督教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不论天主教或东正教,都万变不离其宗。因此,欧洲国家可以达成欧盟或北约类的组织,有趣的是,在这两个组织里居然还存在一个异教国家,并且从1386年持续至今。

欧洲异教国家:历史比基督教还早一千多年,入教则终身不退

立陶宛,历史上曾经是个有过辉煌文明的巨无霸国家,因盘踞波罗的海又扼守欧亚通道的重要地理位置,巅峰期曾将白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和部分俄罗斯国土纳入囊中,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早在19世纪初期,欧洲历史学家深究波罗的海文明进程的时候就发现,包括英语,意大利语,亚美尼亚语以及孟加拉语等语种的源头全部出自立陶宛语,换句话说,立陶宛文明衍生出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是印欧人的祖先。

欧洲异教国家:历史比基督教还早一千多年,入教则终身不退

所以,当经济并不发达,军事能力更为孱弱的立陶宛提出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时候,却被成员国一致通过。立陶宛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洛姆瓦教也因此不被排斥反而变成正统的宗教文化之一,比基督教进入欧洲的时间还早了一千多年,甚至在基督教成为欧洲主流宗教之后,仍得以延续完整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俗。因此,虽然大部分欧洲人将立陶宛称之为“异教国家”,却又不得不承认其历史更为悠久。

欧洲异教国家:历史比基督教还早一千多年,入教则终身不退

实际上,12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期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都被同化转为基督教徒,只有立陶宛顽强的坚持洛姆瓦教。直到百余年后的立陶宛大公为了迎娶波兰女王,才宣布天主教可以进入立陶宛。有趣的是,如今的立陶宛仍有超过10%的国民依旧坚持信仰不被同化。

洛姆瓦教也因此在立陶宛乡间野外得以繁衍,直至如今仍以信奉太阳和蜜蜂两大类为主。立陶宛国内有过多次有关洛姆瓦教的考古工作,挖掘出了大量的民谣与古迹,将其拼凑起来后能明显的证明,连立陶宛语都是洛姆瓦教最先使用的。

欧洲异教国家:历史比基督教还早一千多年,入教则终身不退

欧洲异教国家:历史比基督教还早一千多年,入教则终身不退

2017年,在立陶宛第二大城市考那斯郊外森林中发现了一座有关太阳信仰的古庙,其内部的木雕以及壁画均与古迹记载和民谣所诵吻合,再次证明洛姆瓦教的历史远超基督教。立陶宛人类学家还在这座古庙内发现了一个“蜜蜂女神”的小祭坛,虽然有关的历史资料只有16世纪的一本史书有记载,但当地族人却纷纷表示已口口相传数十代人之久。

欧洲异教国家:历史比基督教还早一千多年,入教则终身不退

欧洲异教国家:历史比基督教还早一千多年,入教则终身不退

立陶宛语言学家多维拉斯曾亲自参与过“蜜蜂女神”的祭拜仪式,她将洛姆瓦教徒使用的语言形容为最接近梵语,而梵语是印度语系当中最为古老的一种书面语言,虽然至今仍在仪式中使用却早已流失大半。通过多维拉斯不断的考证,洛姆瓦教的行事风格以及教义也逐渐明了:教徒们入教则终身不退,一夫一妻终身不可离婚,一年一次祭拜“蜜蜂女神”的时候皆不统一,由祭司计算得出后方才公布。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立陶宛的宗教历史会被改写,甚至成为欧洲宗教的发源地都有可能。有趣的是,当地人声称基督教才是“异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