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写了一个大龄剩女傅秋芳,有何用意?

润杨阆苑

很多读者由傅秋芳第一个就联想到宝钗,这个先放一放。我倒是由傅家两个婆子想起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宝玉挨打后傅家遣了两个婆子过来探望。回去的路上两个婆子因为宝玉烫到手的呆傻表现取笑了一番,先来看看原文一段话:

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

这段话提到的避雨事件应该是龄官画墙无疑,我们回放那天场景:

且说那宝玉见王夫人醒来,自己没趣,忙进大观园来。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刚到了巨被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果然架下那边有人。

满耳蝉声,静无人语!周围只有宝玉和龄官两人,如何两人之间的发生的小事却传到了贾府之外一个婆子的耳边?



是龄官自己说的吗?不会,因为龄官到最后还在叫宝玉“姐姐”,并没看清对方是宝玉。以龄官孤僻清高的性情,回去定不会跟伙伴们多嘴提及。所以当事人龄官可以排除。

那么是宝玉吗?更不会了,宝玉虽然呆傻,对女儿也天生欢喜,平日里说话兴奋处也会祸从口出。但这种让人取笑自己性别模糊的事他倒不会去做。而且事情小到不值一提。

但这么一件小事却有人知道了,而且还当笑话去讲,说明贾府的一举一动都在被人监视。再联想赵姨娘和贾政说话时墙边跳走的人,想想背后就发凉。

故而,宝玉和袭人的怡红细事,和蒋玉菡的基情密事等等都被有心人了如指掌。

其次,由宝玉对傅家两个婆子的态度也再次体现宝玉的怜香惜玉。宝玉厌恶婆子们的浊臭,却因傅秋芳这颗明艳丽彩的珍珠暂时容忍这浊气逼人的鱼眼珠子,虽然还未曾见过傅秋芳。这说明宝玉这天下第一意淫之人对待天下女儿是一视同仁的。



再次,就是作者借傅家兄妹抨击当时社会一种现象。

傅秋芳的哥哥傅试(附势),作为一个暴发户却毫无自知之明,一心只想趋炎附势,寻找富贵根基之家攀亲,然而他看上的别人看不上他家,看上他家的他又看不上人家,来来去去耽误了妹妹的大好春光,这时的傅试已经不是一个怀有亲情兄长,而是一个利令智昏的商人;傅秋芳也不是一个备受宠爱的妹妹,而是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可惜这件商品不是古董,她是有保质期的,古代的女子过了十五就是婚配年龄了,傅秋芳却整整待过了八年,秋天肃杀,百花凋残,一生春景付与秋天。



傅秋芳的结局我们很遗憾看不到,但这位女子却只是当时社会一种丑陋现象的缩影。《红楼梦》中想利用鸳鸯出人头地的哥哥金翔;还有因为女儿彩霞嫁与来旺家欢天喜地的彩霞父母;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如何,看不到我联系宝钗,是不是很意外呀?


微影窥人生

傅秋芳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没有正面描写,只是侧面提及。她的出现是在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她为何成了剩女,以及作者写这个女子的目的,在我看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书中的交待,都是很清楚的。至于在这个人物中,有什么样的暗示?我觉得,在读《红楼梦》时,把所有的人物都理解成有所隐喻,有所暗示,硬要找出它背后暗藏的意思,以及人物的原型等等,这样读书的方式,有点舍本逐末了。《红楼梦》是一本小说,我们分析和欣赏小说的时候,更多的是应该立足小说的文字本身,做为一个文学形象来读。而不是试图解读一段隐秘的历史。这样恐怕更能好一些。

许多读者之所以觉得傅秋芳的形象有所暗喻,大概是受到索隐派研究路径的影响。有人认为傅秋芳是影射宝钗的。我认为这种理解似乎没什么意义。首先,傅秋只是在三十五中,简单提了一下,人物没有正面出现。她的性格才情等等,做为一个艺术形象,是很单薄不完整的。红学研究中有个著名的观点“袭为钗副,晴有林风”,说的是袭人的性格与薛宝钗有相似之处;而晴雯的脾气很像林黛玉。于是,许多人在研究中就直接把袭人和宝钗,晴雯与黛玉混为一谈了。其实性格相似,并不代表他们就是一个人,或是一派。因为中国文化中在阴阳相生相克的理论中,还有“自性相克”的说法。袭人虽是钗之副,但和钗又有很大不同。晴雯与黛玉也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晴雯虽然厉害,可是,仔细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发现,晴雯在与其它人吵架斗嘴的时候,几乎没赢过。她性格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正直,光明磊落。而林黛玉除了这一点与之相同之外,在与人斗嘴方面,却从未输过。就是文学大师塑造人物的功力。既要相同,又有区别。付秋芳做为一个仅仅提到的形象,是无法与宝钗做性格对比的。

下面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

一部文学作品,是有主题的,如果说《红楼梦》的主题是争论不休的问题,那么换一个说法,这本书最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情感,作者从始终自终所关照的问题是婚姻与爱情,这样说,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红楼梦》是通过对贾宝玉爱情与婚姻的故事,对爱情与婚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进而深入到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作者的这些思考,是通过贾宝玉这个人物不同凡俗的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态度中,表达出来的。书中的情节设计,都是为了主题服务的,而表达主题的重要人物就是贾宝玉。所以,书中大多数人物节的设计,都与贾宝玉相关,都是为了展示贾宝玉的性格。付秋芳这个人物,也是一样。

付秋芳的情节,出现在宝玉挨打之后,宝玉挨打,是与“情”之一字相关联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与琪官的友情,这种友情是超越与普通男人之间的友情的。其二就是金钏之死。这也与情字有关。与情有关本身已经说明,贾宝玉已经慢慢长大,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从元妃省亲结束之后的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开始,贾宝玉就进入青春恋爱的时期,直到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时,是因为贾宝玉这种自由恋爱的做法,与传统所推许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道德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而受到的承罚。而在贾宝玉挨打之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表现,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态度,以及他们最后的结局。比如,宝钗也为宝玉流了泪,这种心疼是青春小女的真实表现,绝不是做作。但是薛宝钗是真心希望贾宝玉能够改掉因之挨打的那些毛病的。这是宝钗的特点,她是自觉认同当时的伦理道德的。所以,她受到大多数长辈喜爱是正常的。这与现在一样,长辈大多喜欢懂事的,守规矩的。林黛玉也为贾玉哭红了眼,但是,黛玉的心里并不认为宝玉做错了。她说的“你改了吧!”更象是一种对宝玉的试探。而宝玉说,为这些人死了也值得,是对黛玉的一种表白。因此在荣国府里,只有宝玉与黛玉是真正的性情相投的。就算是晴雯与贾玉的情感,与远远达不到这个境界。

付秋芳的哥哥傅试是贾政的门生,“历年来都赖贾家的名势得意,贾政也着实看待,故与别个门生不同。”所以,知道贾宝玉挨打之后,派两个家人老婆子来慰问一下,本质上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去看望宝玉是一样的。虽然各自都有爱情的因素,但是探望的名义还是因为亲戚的情分。但是,因为贾宝玉已到谈婚的年龄,年轻女子们与贾宝玉有所交集之时,难免会有情感的联想。

傅秋芳当时已经是二十三岁了,其时贾宝玉顶多十五六。年龄差得多。与贾宝玉之间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傅试有点想头,恐怕也是难免,两个老婆子来看望,是免不了有些打探的意味在内。因为书中写的很清楚:“那傅试原是暴发的,因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傅试的这“一段心事”其实是很明白的,能与贾家结上亲,当然是最好的。可是,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谁都看出,傅秋芳与宝玉是不可能的。毕竟年纪差的太大。但问题是,书中所写的这一切,都是其它人的想法,与傅秋芳本人的想法无关。她自己是自己想的,书中没有交代。

从这个情节当中,可以看出,在封建的婚姻制度中,女子本人的意见根本不重要,自己也不可能说了算。但宝玉毕竟与别人不同。他本身只喜欢年轻的姑娘。傅试家的两个老婆子他本来是没有兴趣见的。可是最后还是见了,原因说起来很好笑。就是因为贾宝玉听说了傅试的妹妹傅秋芳是才貌俱全的。既然是这样的一个女子,那么就要给她面子。于是,见了两个老婆子。而两个老婆子见宝玉的时候,恰恰又发生了白玉钏给宝汤的时候烫了宝玉的手。而宝玉自己不知道疼,反而去问玉钏烫着了没有。这是贾宝玉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他的多情,博爱,二是他身上体现出了对女性的尊重。这种尊重恰恰是贾宝玉高出流俗的地方。是他的思想超超越于那个时代的地方。可是,贾宝玉的思想是不可能被当时的一般人所理解的。这两个老婆就更不用说了。

傅家的两个婆子见到宝玉之后的反映是这样的:“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在他们的眼里,贾宝玉做为贵公子,对家里的丫环们如果颐指气使的,是正常的,平等的把他们当人看,反而是傻瓜了。在这个“准相亲”的活动中,不断贾家对傅家不和有意思,傅家对贾家也失去了兴趣。只所以说傅家,不说傅秋芳。就是因为,这个情节中所有人的活动,都未必代表傅秋芳的意思。他之所以成为剩女,只是因为她在哥哥功利主义的婚姻观念之下,高不成低不就。她是家族兴旺的寄托和工具。在这一点上,她与薛宝钗确实有相似之处。


七月流火140400643

红楼梦的作者写了一个大龄剩女付秋芳,她也是一个虚写,是宝钗的一个影子。首先说她的名字“傅秋芳”,也就是“付秋芳”。一般看来都是春花繁华艳丽,秋芳经霜零落,所以她的命运也是凄凉凋零的。

她没有父母,所以婚事须由她的哥哥作主。而她的哥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是贾政的门生,他的名字叫做“傅试”,实际上就是趋炎附势的“附势”。


因为妹子有些才,有些貌,所以他必然是一心的想要用自己家的妹子和豪门贵族联姻。因为素来女子们本就是权贵联姻的牺牲品,我们看后来的探春远嫁也就明白了。

我们看文章的开头,作者写薛蟠送妹进京待选,不也就是趋炎附势,想要妹子走后宫路线?更加之待选不成,竟又住在贾府不走?这是何等的居心?古代女子年十五就必须闭于闺阁,也就是必须“待字闺中”,不得抛头露面了,而宝钗却是久居贾府不走。作者虽然没有写完,但是我们看宝钗的判词,是知道宝钗嫁给了宝玉的,可惜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而我们从宝钗的诗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是可以看到她胸有大志的,我们看她更是温柔端方的,又知书达理善能理家,这样一个人儿,无论是嫁给哪个努力上进的好男儿,她必然也是能助夫兴家,一展才能。可惜,她被“金玉良缘”所葬送,终究是“金簪雪里埋”。

傅秋芳她有才有貌,并且她听说宝玉的异样名声,就打发婆子来看。显然她也是有才有能的,可惜她也是被哥哥耽误了。因为她的哥哥一心想要将她嫁入豪门,自己便可附势,但是想他的家世,如贾府这般的,能看得中他的妹子吗?如是不讲门第的,他又看得中么?所以因为他哥哥的原因,她被生生的耽误成了大龄剩女,大好的青春就那么葬送了。

所以,她和宝钗是一样的,虽然她们门第不同,遭遇却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体现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主旨,在那个时代,女孩子们无论自己如何,都是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的,因为她们的命运总是掌握在父兄,夫,子的手中的。傅秋芳同样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那个社会,不管是豪门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她们的悲剧都是一样的。


荷唯洛之恋

傅秋芳是《红楼梦》中的神来之笔,书中只在贾宝玉被打后,傅秋芳的哥哥派了两个婆子来贾家看望贾宝玉。通过这段描写才知道有傅秋芳这个人。而傅家作为暴发户,想要攀附贾家的势力。贾家一旦落败,求到傅家,傅家将何以自处?



一,傅家有女名秋芳。

傅秋芳也是个传奇女子,二十一二岁未嫁(通行本为二十三岁),在当时都不能以老姑娘称呼她。要不是傅家有点势力,估计都要有官媒上门逼婚了。

傅秋芳的哥哥叫傅试,附贾家之势。作为贾政的学生,做了个通判的官。相当于副市长的实权人物。这明显是一个新兴的贵族,暴发户。没有底蕴,需要贾家这样的老牌势力提携。这与当年的刘姥姥亲家王家,孙紹祖家基本一样。

傅试的妹妹二十一二岁未嫁主要是高不成低不就。这不是傅秋芳的原因,而是傅试心比天高。他仗着傅秋芳长的漂亮,就想借此攀附豪门,不想豪门看不上他这样的暴发户。就一拖再拖,耽误了傅秋芳的青春。


贾宝玉是素闻傅秋芳名声的。这显然与傅试的炒作有关系。贾宝玉对傅秋芳“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从这也能看出贾宝玉对女孩子的心意,脂砚斋说贾宝玉多情不情,也是由此而发。

二,傅试附了谁的势?

傅试因为和贾政的关系,别人看不起他,贾家对他还不错,就“心中有了心思”,这心思不外将傅秋芳嫁入贾家。很遗憾我们无缘见到八十回后关于傅试和傅秋芳的描写。但显然他们一定会有出场。

傅试心心念念要将妹妹嫁入贾家,是不是贾宝玉?我认为是。不过显然贾家也不太可能娶傅秋芳。可事情总有转机不是。八十回后。贾家江河日下,濒临破落。贾家是急需靠联姻来自救的。那时候像傅试那样的新兴家族可能反倒炙手可热起来。这从贾家的对头忠顺王也能看出来。显然当今皇帝更喜欢新兴势力,而不是老牌势力。


不论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到底是支持金玉良姻也罢,支持木石前盟也罢。我们一直都忽略了一个人,就是贾政。关于贾宝玉的婚姻,最有决定权的人是贾政。贾政坚持想要谁,这是其他人不可反对的。贾政说他看好了两个人要给贾宝玉和贾环,也表示,贾政也是有关注自己儿子的人生大事的。而他的话,分量才最重。

我认为贾家一定会有求娶傅秋芳的一刻。这就是家族兴衰,形势逆转。贾家下,傅家上。但那时候傅家可能根本不愿意将傅秋芳嫁给贾家了。

按照之前推断。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失玉(林黛玉)而疯,贾家需要一个冲喜的儿媳妇。这时候求到傅家,被傅家拒绝。迫不得已之下,才由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很多读者觉得贾宝玉取了薛宝钗贪图薛家有钱。大错特错了。贾家都不行了。薛家早已经江河日下。两个破落的家族还想抱团取暖?怎么可能,贾政都不会愿意。我认为,贾政后来的第一人选应该是傅秋芳这样的新型家族势力。至于薛家,贾政可能从没考虑过!你们认为呢?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我们的阅读习惯应该改一改了。

总是内容后面一定有深刻含义,读书就是寻找主题。

作家的思考尤其是曹雪芹那样伟大的作家的思考无疑是深刻的,但他们首先是感性与真实的。作家不是理论家,不是学者,他们写小说不是要证明某一个主题。作家笔下,首先是忠于他们感受的真实,不是为证明某一观点去杜撰,过去评论某些伟大作家即使越写越证明自己阶级的没落和自己的错误,照样写下去。所以,真正的作家首先是一个正直的人,说真话的人,甚至是一个安徒生童话里的儿童。他们的写作,使用直觉多于使用思考。

我对《红楼梦》里的付秋芳,毫无印象。

曹雪芹人生中,或许有过付秋芳,让他终身难忘,就像鲁迅人生中,有过祥林嫂和杨二嫂,不过鲁迅时代的作家,已经开始用人物来证明什么。

生活是怎样的,作家生动地再现它,或者荒诞地再现它,对于生活的看法,伟大的作家却是写得包罗万象的,尽量客观的,他不会轻易下结论,更不会强加于读者。

记得鲁迅写过沈四太太(省事太太)、衍太太(凡事敷衍),有评论说是讽刺小市民,不错,鲁迅时代尤其鲁迅的小说是可以那样读的,但曹雪芹时代尤其曹雪芹的小说不能那样读。

我曾经说过一句愚不可及的话:“所谓文学,就是对一切的理解与同情。”

这话尽管愚蠢,但作家其实都是些“潦倒不通庶务”的傻瓜。

真正的作家只在乎真善美,甚至只在乎真和美,没有真,哪里来的善?

曹雪芹写的,是一段永不再来的时光,不是什么利害关系是非曲直,更不是为某一阶级拉偏架或者刻意歌颂、攻击某一阶级——这个,要到苏联文学进入中国以后了。

所以,你读到什么,就是什么,然后用你的人性去理解,就像曹雪芹用人性来写作一样。


大悔忆智冰

用意之一,傅秋芳也是女性,婚姻不能自主,再有才华美貌,也要听命于父母,没有父母听从于兄。其兄傅试为人想高攀,然而自身条件又不匹配高门第被人瞧不上。而他又不屑与低于他地位的人成亲。其妹被他高不成低不就耽误了。

傅秋芳婚姻之事出现在贾母去道观拒绝张道士提亲,宝黛争吵,金钏之死,宝玉挨打之后。也是宝玉的姻缘也正在提上贾家议程之时。贾宝玉及贾府几个姑娘的姻缘与人生婚姻去向最终也会与傅秋芳一样,也会身不由己,由家长做主。

不论生活中出现什么可意之人,都不以当事人意志为选择。姻缘是成是败,生命是蹉跎还是空度,都是被如风筝一样牵在家长之手。过程怎么热闹,终局是一样的,从傅秋芳事上可见。儿女是家长的工具一样,是父母在待价而沽,玉在匣中求善价,钗在奁内待时飞。儿女姻缘是培植家族势力门庭的砝码。父母不考虑儿女之情,之心,年岁,婚姻是冷冰冰的枷锁。儿女姻缘成为家长只为己谋利的随意摆动的棋子。


圃香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红楼梦》中,曹先生简直把伏笔用绝了。据载,文章经其“增删五次,批阅十载”,真是处处点情,字字珠玑,一字不可减而一字不需加,留下的全部是精华。

所以,作者是不会无缘无故的写一个大龄剩女傅秋芳的。她和慧娘一样,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想到的配角。且看:

“宝玉素习最厌愚男蠢女的,今日又如何又令两个婆子过来?其中原来有个原故:只因闻得傅试有个妹子,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闻人传说才貌俱全,虽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不命他们进来恐薄了傅秋芳。”


傅秋芳虽姿色才智过人,但因她哥哥傅试(附势)要借她联姻而耽误至二十三岁,奈何根基浅薄一直无果。是不是像极了薛宝钗?进京待选,虽才貌双全,但家里功勋不够硬,哥哥又犯了案,最后无奈落选。求其次想要转配宝玉,可贾母不同意,只是碍于面子一直拖着。后来也十八岁了,薛蟠已经娶妻,堂弟薛蝌也订婚了,堂妹宝琴待嫁,只有宝钗处于这尴尬境地。

那两个婆子评价宝玉“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果然有些呆气”,宝钗最初又何尝不是这样看待宝玉的。


而慧娘,“原来绣这缨络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她是书香宦门之家,原精于书画……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她的绣品是贾母最爱,心头之宝。她的出身和才情,也一如贾母最爱的外孙女_黛玉一般,命运更是和黛玉一样,“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

所以这些配角,虽未出场只得数笔描写,却依然形象生动,也留下了一点点暗示。


许寶萍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时还没有我感觉比较确定的解答。

关于傅秋芳这个人物,目前为止,我读到的唯一一种解读文字,是说她是对薛宝钗的暗喻。正如贾母带着家人去清虚观打醮那次,张道士对她提了一家亲事,我也读到过解读文字,说这也是薛家暗中所托。

对于这两个解读,我觉得有道理、和小说作者的笔法也比较符合。

但同时我也觉得,张道士所提的那一家和薛家比较相似,作者写这个情节是为了告诉我们,贾母和荣国府当时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巨大压力之下,家里有王夫人、家外有张道士,连本人的身份和地位都从属于贾府且本人命运也只能随着贾府的兴衰而起伏的这样两个人,都已经转变了立场、接受了金玉良姻之说、并且已经开始为之展开了游说和操作。

而傅秋芳这一家,——书中只提到哥哥傅试和妹妹傅秋芳两个人,是不是和张道士提亲一样,也是作者在暗喻薛家呢?我个人觉得尚不能确定。我还有另外一种解读,当然,也是目前还无法确定的。

还记得吗?《红楼梦》小说中,在比较靠前的一个章回,写了一个王熙凤在水月庵老尼姑静虚的串掇之下插手官讼、导致一对有情儿女(张家闺女金哥、李守备公子)自杀的故事。我个人以为,这个故事不会是单一、孤立、和小说中其它部分没有任何联系的。

那么对于这个人物,傅家和傅秋芳,究竟她是暗喻薛家和宝钗呢、还是另有所指?目前我还不能确定,暂时只能这么回答了。


TeaC


洛夏37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趋炎"附势"之家,也会生出芬芳清莲。然大时代,大环境使然,芳华到了秋季,即将老去,也是"万艳同悲"。


作者叹曰: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和任何个人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