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南宁博物馆看国宝!63件国宝惊艳亮相

昨日,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心仪广西 六十国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物博物馆事业成果展》巡展启动仪式暨首展开展仪式在南宁博物馆举行,在为期一个月的展期中,观众可以一次性欣赏到广西区内10多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珍藏的63件文物精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国宝级文物,更不乏各馆的镇馆之宝。

走,去南宁博物馆看国宝!63件国宝惊艳亮相

广西山川秀丽,人文历史悠久,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经过60年的努力,广西在古生物、古人类、史前文化以及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为构建广西历史发展序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文物则是大自然演变和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重要物证。

目前,广西收藏文物的国有单位有264家,文物97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284件、二级文物3785件、三级文物36029件。此次展览汇聚了广西区内10多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的63件文物精品,并从考古发掘、藏品体系、保护修复、场馆建设、陈列展览、学术研究、文创开发7个方面,为公众献上一个展示成就、欣赏国宝、共庆华诞的文物精品盛宴。

据悉,该展览在南宁博物馆展出时间为5月17日至6月17日,完成首展之后将继续前往桂林博物馆、柳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进行巡展。

走,去南宁博物馆看国宝!63件国宝惊艳亮相

镇馆之宝

推荐

羽纹铜凤灯

——自治区博物馆 藏

年代:西汉

该灯采用了汉代分铸法,纹饰采用西汉时期流行于岭南地区的一种新兴錾刻花纹工艺。灯作凤鸟形,顾首回望,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足与尾形成鼎立之势以支撑灯身。各部位轮廓清晰,比例匀称,通体细刻羽毛,精致美观。

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烟尘。当蜡烛点燃,烟灰由颈管导入腹腔,最后溶入腹腔水中。这种将环保思想应用于灯具的设计制作,是汉代首创。类似功能的灯具还不断地被发现发掘,如河北出土的长信宫灯等,说明利用清水净化烟尘的科学思想在西汉时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走,去南宁博物馆看国宝!63件国宝惊艳亮相

青花人物故事图罐

——南宁博物馆 藏

年代:元代

在传世与出土的元青花瓷器中,除一批绘有飞禽瑞兽、花卉莲池等构图严密、笔法工整,且体量颇大的制品甚为精美外,另有一类绘有人物故事图的器皿同样精美绝伦,但却传世甚少,该罐便是全世界公认的9件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之一。

其画面取材于元代尚仲贤的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讲述的是单雄信打败段志玄后,欲追杀秦王李世民,尉迟恭策马持钢鞭赶来救驾的情景。青花采用元代以后逐渐失传的苏勃泥青,将画面的宏大和细微之处完美诠释。

走,去南宁博物馆看国宝!63件国宝惊艳亮相

羽人铜灯

——梧州市博物馆 藏

年代:东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