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是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1636年,比利时画家弗兰斯·弗兰肯二世所画“奇珍室”一角。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博物馆的代表,近些年也正在不断探索新的契机。
伊娃-玛利亚·森教授
法治周末记者 于伟力
博物馆最初产生的时候并非作为教育学范畴下的实体概念,更多的是贵族用于收藏甚至炫耀自己的私产而设立的,直到17世纪,私人收藏家开始公开其珍藏文物供一般民众参观,私人博物馆才开始出现,随后公共性博物馆也开始慢慢诞生。
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是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如今依旧是众人趋之若鹜的殿堂。
如今,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在世界各地为大家展示着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博物馆也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逐渐演变成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方法、新的收藏对象也不断地出现。
3月28日下午,受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之邀,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首席教授伊娃-玛利亚·森女士做客北航“高研论坛”,为众多在场的校内外师生做了题为“博物馆——从欧洲现象到全球制度”的专题讲座。从古代到现代,从欧洲到中国,博物馆在成为文化重地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
探寻博物馆的现代意义
伊娃-玛利亚·森教授的研究领域涵盖建筑理论与历史,以及16至21世纪的城市发展,尤其关注17至21世纪的教堂建筑。此外,她还涉猎文化遗产、历史古迹的保护、修复、重建和复原等方面的研究。
早在2017年,她就曾受邀访问清华大学,就有关德国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研究方面进行过学术交流。
当时,伊娃-玛利亚·森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已经逐渐产生了全新的变化,但是这也随之引来了一些非议。她以德国博物馆为例,德国法兰克福历史博物馆的展示模式为了侧重于教育和学习,提供了许多解释性的说明文字,因此展览很快被批评为仅为阅读展览,而不是观看。而从1971年至1994年在德国国会大厦举办的展览“德国历史的问题”,则大量利用包括挂图在内的图示化演示方式,因而吸引了大量来自德国国内和其他国家的游客前往参观。
对此她强调,目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向公众深度开放,这就需要博物馆从业者重视博物馆的教育目的,同时还必须继续强调藏品文物自身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核心地位。未来博物馆从业者要重新思考和设计文物藏品的展陈模式,大胆引入数字化的先进科学技术,将展陈方式扩展到无形的嗅觉、声音等感官层面,从而增强博物馆展览的互动性与娱乐性,这些无疑都构成了博物馆提升自身吸引力的重要方式。
而这次前来,伊娃-玛利亚·森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影响力日益增加的中国博物馆之上。她不仅讲述了欧洲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梳理了博物馆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在此次“高研论坛”上,伊娃-玛利亚·森以精准的数据统计,系统阐释了1949年以来,中国博物馆建造发展的数量和观展人数的增长。1978年,中国共有349个文化历史博物馆,到2009年,这个数字增长了8倍,达到2970个公共或私人博物馆。
据2014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开资料显示,从2009年至2014年间,中国博物馆数量增长了40%。同时,2008年,中国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加到近2.68亿人,这个数据在2003年至2008年间,增长了一倍以上。国家文物局曾提出,到2020年,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
伊娃-玛利亚·森进一步指出,由于大量新博物馆的成立,相关的机构需要能够配备充足的展品,还要让馆藏人员训练有素,尽快熟悉工作内容,制定长期或临时的展览主题,把对公的私人物品和文化传播带给更多的人。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的迁移、保护和收藏方面,伊娃-玛利亚·森谈到,中国博物馆拥有各个朝代的收藏品。这些藏品为中国的收藏历史提供了资料、凭证。而收藏品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清代乾隆时期,当时,这些收藏品首次被编入到国家的历史文物类目中并系统扩展。这个过程中,它们(如青铜器物等)除了作为艺术作品本身,还保持了仪式性,让收藏品在被收藏的过程中得以世俗化,为公众开放。
此外,伊娃-玛利亚·森还以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为例,向现场师生展示了博物馆建造的特点和珍贵的皇家收藏品。
她介绍,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皇家的那些藏品被转移到正式开放的故宫博物院内,才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些珍宝。
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这些藏品在南京、重庆、成都等地颠沛流离,依旧在艰难的环境中进行过短暂的展出。
博物馆最初起源于欧洲,伊娃-玛利亚·森也为现场的观众介绍了欧洲博物馆的发展史。自16世纪中叶以来,欧洲王室贵族建立了以展示珍贵收藏、古物的好奇屋和珍品柜,这成为后来博物馆机构的雏形。
18世纪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现代性公共博物馆开始出现,其基本功能是教育使命、教学和审美享受。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博物馆中所展示的文化,成为促使欧洲各民族国家产生的重要推动力,民族精神在博物馆文物的展示和研究中得以凝聚。与此同时,建筑师们也展开了关于博物馆在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的讨论。在19世纪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欧洲国家出现了如技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工业商业博物馆等新型的专题博物馆。
20世纪以来,得益于时代发展的浪潮,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博物馆数量急剧增加,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建筑作为重要元素,也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和文化焦点。因此,在展览方式、内容和建筑设计上也开始转变。
在伊娃-玛利亚·森看来,博物馆的改变与城市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发展密不可分。
在此次讲座尾声,她总结到,时代呼唤新的思考,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机构,成为了文化记忆的场所。教育与博物馆相联系的理念,及其理性与知识相关的定位和意义,博物馆不是为了弥补传统,而是为了从传统制度走向新的科学理性。
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
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的形态,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核心。博物馆的开发、利用、保护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就此法治周末记者专访了伊娃-玛利亚·森教授。
法治周末:你曾提到博物馆在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经验,请问在德国博物馆在公共教育功能方面,如何通过制度和立法予以保证?
伊娃-玛利亚·森:德国所有的博物馆,都会有一个类似标签的功能。当博物馆有了这个功能后,就能够保证其具备公共教育的功能。而德国在制度和立法方面还比较模糊,只有在一些法律上,如国家法和州法中提到相关博物馆功能的规定,这其中就包括公共教育,但目前并没有国家层面的,与博物馆具体相关的法律。
法治周末:对于博物馆的开发与利用,在实践中存在哪些困难与约束?
伊娃-玛利亚·森:在欧洲,有很多不同的博物馆,如州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城市博物馆以及其他类型的博物馆。它们可以自由选择,决定收集怎样的展品,做什么主题的展览,以及人员配置上的安排。学生毕业后,也可以选择在博物馆中当志愿者。然而,这些事情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规章制度或者机构、人来控制。
法治周末:从德国到欧洲,许多博物馆与建筑关系密切,在历史建筑、文物的开发与利用中,如何兼顾保护?
伊娃-玛利亚·森: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在新的展览条件和保护原始展厅外观方面始终存在困难。我认为有三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在每个房间里建筑新的空间,不改变它的原貌;第二,尽量去使用部分古建筑延伸扩建的房间;第三,以不改变古代建筑为原则,在整个原始的房子里,再设立新的展厅,把它们隔离起来。
法治周末:你此前已经到过中国,是否去过中国的博物馆?如何看待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现状?在你看来,德国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伊娃-玛利亚·森:我大概去过6次中国博物馆,我认为所有的博物馆都应当联合起来,交换经验、互相学习。对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也注意到,中国开放了近百家各种主题的博物馆,但在馆内人员的配备方面,还应当加强,如管理、运营、向导这方面,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
欧洲有200年的历史,博物馆中的教育功能是重要的功能之一,如度过休闲时光、娱乐等。在德国,博物馆在人员配备方面投入非常多,他们可以决定举办怎样的新展览,如柏林博物馆,有多达上千位工作人员。很多研究人员在大学期间就到博物馆,专门从事展览、教育、反馈等各方面的工作。这在中国或许只有故宫博物院可以做到,其他博物馆都无法实现。
另外,中国博物馆在展览背景的设计上也有待加强。如很多展馆对展出环境缺乏介绍,甚至根本没有介绍,尤其是多语种的介绍。观众在看到展品前,应当最先知道处在怎样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就包括展览本身的描述、装饰等,而不仅仅是展品。
法治周末: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做出了很多的创新,引发许多关于博物馆开发与利用限度上的争议。你如何看待这种争议?
伊娃-玛利亚·森:对于故宫博物院的创新,如灯光秀、火锅宴、文创产品等,我都有所了解,但我始终不明白,故宫博物院为什么要做这些。在我看来,它已经有足够好的展品,所获得的关注度也足够多了。它应当更专注于展品本身,而根本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创新方式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在欧洲也有类似的活动,如博物馆夜游等。很多游客选择观光的目的,不仅限于对馆内展品的兴趣,同时还想要享受这种不同的体验过程。
法治周末:近年来,在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博物馆,但民间博物馆的生存往往较为艰难。在欧洲,民间博物馆的生存现状如何?
伊娃-玛利亚·森:欧洲有很多民间博物馆,它们中有部分会通过捐赠等方式,让藏品进入公共或国家博物馆,来达到呈现自己展品的目的。事实上,公共博物馆并不愿意接受,因为这些捐赠藏品的质量,影响着公共博物馆的主题,甚至有时候不得不改变展览的主题。
我比较反对民间博物馆的这种行为,因为很大程度影响了公共博物馆的发展。
法治周末: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将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在此基础上,许多旅行社推出了“博物馆路线”来招揽游客,你如何看待这种博物馆旅游业态的发展?
伊娃-玛利亚·森:这是一个问题,如游客去卢浮宫,只是为了欣赏“蒙娜丽莎”,事实上有更多好的展品被忽略了。因此,我建议游客去任何一个博物馆,也要关注到其他的展品,而不仅限于最著名的那些展品。
由于游客对西方文化和历史了解不足,因此才会过于依赖旅行社制定的“旅游线路”,让他们决定旅行的方式。当游客对西方或中国的文化、历史有足够的了解,他们完全可以自主选择旅游的方式,而不再通过旅行社来决定。
法治周末:在德国,博物馆的馆长通常扮演怎样的角色?
伊娃-玛利亚·森:德国的博物馆馆长通常要决定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在其中作出选择和决定。他不仅要是一个艺术史学家或历史学家,还应当积攒多年的博物馆经验,对博物馆有深厚的研究。
法治周末:你提到博物馆应该保持非商业性,秉持对外开放公共学习教育使用的特性,请问,倘若博物馆非商业开放,如何才能良性循环持续运营?
伊娃-玛利亚·森:博物馆不应该商业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国家来支撑博物馆的运营,坚持使用国家或城市的基金,而不是通过私人捐款的方式。倘若通过私人捐款的方式,就不能保证博物馆的非商业性。
閱讀更多 法治週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