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才能更全然地安住于那种纯粹的状态之中?

我怎样才能更全然地安住于那种纯粹的状态之中?

学人:你说见证者是旁观的,看着觉性中的一切展现,但对我来说,似乎见证者和被见证的是同时生起的,所以无法分离。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在说的是带有感官的,或者说个体的见证者。
我所指的见证者是纯然的见证者,它不是个体,不被觉受能觉者所影响
纯然的见证者超越识心,因此不可能从思维心中升起。其实恰恰相反。
识心在纯然的见证者中升起。你说的个体的见证者只是识心的另一种样子而已。

学人:我怎样才能更全然地安住于那种纯粹的状态之中?

“你”是不可能住于它的!你从一开始就犯了个错误,错把自己认同为一个独立自主的
实体之“我”
这个“我”的概念只是出现在识心中的念头,就是识心。你提问中暗示的是“无念”,而一个念头无法努力去成为“无念”
作为独立实体的“你”,无非是个概念。你在暗示这个概念可以努力去成为实相,无作的真谛。
你只能是那个。你说的纯然状态就是你的那个自性。你就是那个!必须在内心坚定地确立这一理解和认知。这样,你自然会了知真相。

学人:所以要成为那个,“我”没什么能做的,也没什么需要做的是么? 听到你刚才说的,我不太确定我是感到彻底绝望了呢,还是如释重负。

谁感到如释重负或绝望?请马上花几分钟自己厘清这一点。
向内看;回溯这个问题,直至源头。千万不要着急。
先由真正的安静开始,看着内心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再来,谁感到绝望或如释重负?

学人:现在我胸口里说不出哪里感觉非常不舒服。

所以内心出现了一种感受,它被解读为某种绝望。
如果你不去认同或判断这种感受,而只是让它在那里,会发生什么呢?
目前,你专注于感受,赋予了它重要性
但现在我要你把注意力收回到觉知到感受的那个上。切断向外追逐体验的习气。只是安住为知觉本身。

学人:那儿什么都没发生。

没错!什么也没发生。因为要体验“发生”,你必须向外进入“身体-识心”的活动领域。
有没有对这个发现感到失望?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等着下一步发生些什么?

学人:你看透了我的心。

要有“下一步”,就必须有识心。“下一步”意味着注意力在搜寻过去、未来、活动、感受、念头等等。
所有这些都被识心所见并赋予了真实感。而识心,无论是作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活动,反而也是被看到的。
不要认同于“所见”;成为究竟的观者,一切都在其中发生。
注意也不要去想象这个观者,因为这也会是识心的创造。不带诠释或想象地去看,剩下的只有寂静,只有空阔。

学人:当我在萨特桑中……

这也是个念头。你触及这个念头的瞬间,沙特桑就落入时间,被你的识心挟持了。实际上,沙特桑只是自性的镜子。
而你何时不是自性?觉性自然而然地与注意力认同,因为习气,你的注意力一直不停徘徊,寻找对境,很少安歇于它的本源。
当注意力向外投向对境,比如念头或者感觉时,这就是散乱。当注意力安住于本源之中时,才是真正的专注。
这种专注会渐渐与本源融合,成为一体,与本源无别,它超越专注与散乱;它无名亦无形。成为那个!

学人:你一直处于那种状态中?

是的,毫无造作,自然地,我安住为那个。
但要了解,在这本然中并没有什么实体可以去达到或安住的。你已经是那个了。我们就是。用纯净的心识去了悟这点,就是要深入去看,直接体验,这就是唯一要做的了。
其它的都是幻相。我这么明确地告诉你,因为你还存有许多疑惑。

学人:那么疑惑一定也是幻相。

是的,那个怀疑者也是。[笑]

穆吉开示

我怎样才能更全然地安住于那种纯粹的状态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