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硅谷對中國科技市場的兩大誤解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的科技產業在西方媒體的眼中因“山寨”而名聲大噪。

“這種觀點已經非常過時了,這是硅谷對中國的誤解。”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集團的副總裁黃明威最近在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很明顯,現在的中國是創新大國。”

美國硅谷對中國科技市場的兩大誤解

黃明威認為,中國市場會影響硅谷的企業去創造出與新興市場相關、適用的產品。

他指出,中國在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領域的創新無疑是影響巨大的。支付寶被超過5億中國人使用,幾乎控制了中國16萬億美元的移動支付市場。許多中國年輕人已經過上了無現金的生活方式,大多數交易都使用移動支付。

外媒消息稱,最具創新性的莫過於中國大規模用戶正在採用的基於生態系統的技術平臺。與美國的科技公司相比,中國的科技公司更傾向於滿足各種功能的集合應用。

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未來的品牌將不再由產品或服務來定義——它應該由用戶群體來定義。”

黃明威認為,硅谷對中國的第二個誤解是認為中國的科技市場“是威脅而不是機遇”。他說,"中國威脅論"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中國經濟主要以低成本出口為主。

“但如今,中國經濟已轉向消費驅動型經濟。中國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向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向投資和消費一起拉動,中國從出口大國轉向出口和進口並重的大國。這對美國的企業來說也迎來了重要的機遇。”黃明威說。

但黃明威也表示,對於那些想要抓住機會的美國人來說,他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中國市場和中國文化,而不是“在標準的功夫電影和華人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