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制裁矽谷巨頭,背後的理由讓人心酸

今年的7月18日,歐盟給谷歌開出了43.4億歐元的天價罰單,處罰的原因是谷歌通過手機操作系統的壟斷操控歐盟的手機廠商以及網絡運營商,損害了市場的自由競爭。具體表現為谷歌強制要求歐盟境內的安卓設備流量流向谷歌自帶的搜索引擎。面對歐盟的天價罰單,谷歌非常的不滿,在提出上訴的同時,甚至還放出來一個讓全球安卓手機廠商顫抖的消息——谷歌可能將對安卓系統進行收費,這也是谷歌想通過全球安卓用戶向歐盟施壓。

歐盟制裁硅谷巨頭,背後的理由讓人心酸

硅谷巨頭折戟歐盟

倒在歐盟腳下的硅谷公司,谷歌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後一家,我們來盤點下最近幾年歐盟處罰的美國公司有多少,2013年歐盟處罰微軟5.6億歐元;2016年歐盟處罰英特爾1.6億歐元,處罰蘋果130億歐元;2017年處罰facebook1.1億歐元,處罰亞馬遜2.94億歐元,處罰谷歌24億歐元;2018年處罰高通9.97億歐元,最後是谷歌的43.4億歐元。

歐盟制裁硅谷巨頭,背後的理由讓人心酸

其中我們重點來說說歐盟處罰蘋果130億歐元的事情,2016年8月30日,歐盟委員會要求蘋果公司補繳130億歐元的稅款給愛爾蘭政府,愛爾蘭是蘋果公司歐洲總部的所在地。歐盟給出的處罰原因是蘋果在愛爾蘭的納稅協議是違反歐盟法律的,蘋果公司依靠和愛爾蘭政府簽訂的協議,長期享受超低稅率的特權,損害了歐盟其他成員國的利益。蘋果公司需要補繳過去10年的稅款,累積金額達到130億歐元之巨,要知道愛爾蘭2017年的GDP總量才3337億美元。按理說愛爾蘭政府應該很開心能得到這筆稅款,結果愛爾蘭政府卻站在了蘋果這一方,抗議歐盟給出的天價罰款,理由是不想逼走蘋果這個大金主。

歐盟制裁硅谷巨頭,背後的理由讓人心酸

處罰的背後是歐洲之殤

說到科技和互聯網巨頭企業,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蘋果、谷歌、臉書、阿里巴巴、騰訊等等,但是好像沒有歐洲公司,再細想一下,歐洲確實是沒有一家能上得了檯面的互聯網公司,歐洲在互聯網行業集體失語。但是像蘋果、谷歌這些互聯網公司的產品又是現代人生活所必備的,所有隻能放任這些互聯網公司在歐洲肆虐地撈錢,這當然讓歐盟痛心疾首,所以各種天價罰款紛至沓來也就不難理解了。

歐盟制裁硅谷巨頭,背後的理由讓人心酸

為什麼號稱現代文明起源地的歐洲在這場互聯網革命中掉隊了呢?首先來說說是客觀因素,首當其衝的就是歐洲的大分裂,歐洲的小國確實太多了,而且很多國家的文字和語言不統一,這就讓歐洲缺乏互聯網巨頭產生的聚集效應,在中國你只要開發一款中文軟件就可以推廣到13億人的用戶,在歐洲不存在這種市場。而且歐洲的老齡化程度比較高,智能手機普及率不高,這樣的土壤也不適合互聯網企業發展。

歐盟制裁硅谷巨頭,背後的理由讓人心酸

其次就是主觀因素,歐洲是以高福利待遇出了名的,這就導致了歐洲必然是高賦稅的,尤其是企業和富人的稅徵得特別高,這就導致絕大多數的歐洲人不願意去創業當富翁,而去選擇當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在這樣沒有掙錢的想法和創業衝勁的歐洲很難出現互聯網巨頭企業。再來就是歐洲各國是歷史傳統強國,國內的金融業、汽車製造業、機械加工等實體行業實力強大,而且歐洲的企業生性保守,很難出現跨行業拓展業務的,尤其是互聯網這樣的高風險行業,所以有資本的大佬們不願入局,自然產生不了新的巨頭企業。整個歐洲的互聯網市場都被美國企業壟斷,自己家的企業起不來,美國的企業也禁不掉,想想真的挺可悲的。

但是在中國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強大和創新能力和複製能力,讓美國互聯網企業沒有在中國橫行的資本,美國出現了亞馬遜,中國就有了淘寶,美國有推特,中國也有微博,甚至說亞馬遜的Amazon Go無人超市還沒普及,中國國內就湧現出了無數像豆便利這樣的無人便利店。可以說在即將到來的互聯網新時代,能和美國爭霸的,只有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