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家河》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勵志教育的“鮮活教材”

《梁家河》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勵志教育的“鮮活教材”

王群燕副教授:我在第一時間拿到這本書,將它通讀了三遍,對書中的精彩章節多次反覆研讀。書中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幕幕生動的場景立體展現了習近平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幹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每讀一遍,總書記那種艱苦奮鬥精神與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都深深打動著我,使我倍受鼓舞和啟發。

印象深刻的片段很多,這裡僅舉幾例:“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學問”指的是什麼呢?如總書記所言“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鍊很大。最大的收穫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

書中提到,“作為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裡,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現在我看到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啊,我確實是發自內心地同情他們,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我們一定要把他們放在心上,真正地為他們辦實事,否則我們的良知在哪裡啊!”這些片段告訴我們,總書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老百姓做好事。我們從中看到,總書記的初心和使命源自梁家河,在那裡總書記是與社會最底層甚至在中國農民裡頭最苦的一群人牽手共度時艱中,催生了他為鄉親們多辦些實事的信念。可以說,總書記的初心和使命是從心底裡長出來的,是鑄入血液的信念。

王群燕副教授:1969年1月,習近平來到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村時不滿16歲,他青年時期的黃金時間是在插隊歲月中度過。他的所思所想與廣大青年人能在心靈上相契合,併產生共鳴。習近平總書記在他插隊時期,在條件最苦的環境中,始終心繫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立志用奮鬥改變老鄉們的生活;在最落後的農村懷著對知識的渴望,發奮讀書,立志用知識改變命運,用知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他在青年時期的所作所為為廣大青年人樹立了“標杆”,為青年人指明瞭勵志的方向。

年輕人在人生道路選擇和放飛夢想的過程中,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感悟到,如何把自己的個人夢想與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如何把堅定理想和努力奮鬥結合起來,都能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人生經歷中得到很多啟發。

王群燕副教授:《梁家河》揭示了梁家河在習近平總書記人生歷程中的重要地位,可以用三個“地”來概括,即中國夢的誕生地、初心的發源地、治國理政實踐的奠基地。一句話,在這插隊的7年中,習近平總書記為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繫好了“人生第一粒釦子”。因此,總書記插隊歲月的艱苦歷練是對黨員幹部進行教育的“活教材”,非常值得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學習。

首先,學習總書記從心底裡熱愛人民,把老百姓擱在心裡的情懷。從梁家河開始,總書記愛民的情懷始終未曾變過,為老百姓做實事的決心始終未曾動搖過。書中多處都彰顯了他的這種情懷,尤其讀到“習近平時常關注、關心著梁家河的父老鄉親。不管走多遠,也不論分別多久,有一種牽掛總能穿越千山萬水。”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總書記的為民情懷是打心底裡長出來的。他要求廣大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最大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他本人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模範。

其次,學習總書記在艱苦環境中頑強拼搏的精神。當時,陝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極苦,梁家河最苦。在這樣苦的環境中習近平讀懂了中國這部“無字之書”,明白了群眾最缺少什麼、最需要什麼、最期待什麼,明確了自己該做什麼。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接地氣了。我們也明白了他為什麼會帶領群眾創辦代銷點、鐵業社、裁縫鋪,打淤地壩,辦沼氣池。在這樣苦的環境中,習近平總書記的意志、品質、性格、立場、情操、境界,包括接觸人民、跟群眾的溝通等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歷練,為他以後從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總書記所言“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幸福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要使群眾幸福就得“擼起袖子加油幹”。

再次,學習總書記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下保持學習的熱情,堅持不懈讀書。他在梁家河待了7年時間,沒有離開過書本,沒有放棄過讀書。如老鄉所言,習近平酷愛讀書,讀書有“書癮”。我特別佩服的是,總書記當時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同齡人都跑出去玩耍,他還能餓著肚子坐得住,能安下心來看書、閱讀、思考,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熱愛知識,不可能在那麼艱苦的情況下堅持讀書,也不可能7年都堅持讀書。總書記在插隊7年,堅持讀書學習,積澱了豐厚的知識文化素養、道德理論素養,這成為他終生受益的寶貴財富。我們黨員幹部要向總書記那樣把學習作為一種態度、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境界,孜孜以求,苦學不倦,在學習中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增強本領。

王群燕副教授:《梁家河》這本書對黨員幹部錘鍊黨性、提升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對廣大青年立志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總書記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歷練是我們無數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的共產黨人的“精神路標”,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勵志教育的“鮮活教材”。這本書對三個旨向作了有益探索,我把它概括為,“美起來”“多起來”和“活起來”。

第一,提供了“彰顯陝西新形象”的新路徑。這本書通過習近平插隊歲月的真實故事激勵陝西廣大青年,在潤物無聲中講好陝西故事,彰顯陝西新形象,凝聚追趕超越的磅礴力量,必將促使陝西在新時代“美起來”。第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新形式。黨的十九大明確大會的核心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求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梁家河》這本書緊扣這一要求,是進行主題教育的最好教材,必將推動合格黨員和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多起來”。第三,是“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有效方式。弘揚延安精神是新時代陝西工作的神聖使命,振興陝西、發展陝西迫切需要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這本書把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意志品質貫穿到黨員幹部教育的過程中,用延安精神這一紅色基因塑造人,促使延安精神“活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