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P2P:見識一下什麼叫普洱茶本位,歎服中國人的智慧!

據說現在流行用區塊鏈割韭菜,作為P2P行業的一員,很是羨慕。但是區塊鏈什麼的畢竟太高大上,P2P草根行業根本搭不上邊。不過凡事總有例外,P2P行業總也會出現大神,幣圈雖然搭不上邊,但是幣圈的精髓加上金融的底子,發個幣也是很輕鬆的。

這很P2P:見識一下什麼叫普洱茶本位,歎服中國人的智慧!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偵破一起涉案金額超過3億元的集資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該公司名為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有一家P2P平臺——趣錢網,經調查發現,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通過互聯網、社交軟件等平臺對外宣稱:其公司發佈的“普洱幣”(後更名為“普銀幣”),是一種自稱以海量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臺“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警方偵查發現,所謂買賣價格的變動系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操作實現的,一度將普洱幣的價格從0.5元拉昇至10元。公司為吸引更多投資人,在發佈會上承諾將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通過兩次拆分,使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價值擴大100倍,並宣稱補充更多藏茶作為支撐。但實際上,該公司只有少量的庫存藏茶。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損失慘重。

天才也不過如此了!公司名字佔了“區塊鏈”,搞的卻是P2P,再來個普洱茶本位的“普銀幣”,這可是幾百年前銀行乾的事(金本位),牛逼是真的牛逼!

說真的,P2P之所以會從一個普通的名詞變成當下略帶負面的詞彙!除了騙子公司的功勞之外,很多明知道會受騙還想著要在受騙之前撈一筆的投資人也絕對逃不開干係!說白了就是大家都認為自己太聰明瞭,絕對不會出問題,但結果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這很P2P:見識一下什麼叫普洱茶本位,歎服中國人的智慧!

問:你們老闆是幹嘛的!?

答:開廠的嘛,一年下來也有幾百萬的利潤!

問:這有點難啊,你們有團隊嗎?

答:不就是搞個網站嘛,反正能投資就行,這應該不用多少人吧?

……

對了,那個時候APP什麼的還不是平臺必備的,智能機也才剛剛出現在市場上。在很多中小企業土老闆的眼裡,P2P就是一個網站,給足利息,做點宣傳就會有人投資,這樣就可以給自己的企業輸血了,算盤打的不可謂不響。當然了,這種狀況真的還算是比較靠譜的,不靠譜的那就是純純的開個P2P網站,那時候也沒有所謂的合規備案,基本上平臺就只有第三方支付、風險準備金、擔保公司等,平臺信息披露幾乎沒有,而且新聞媒體這塊也沒有對互金有什麼管制措施,隨便什麼廣告、新聞都可以發到一些權威媒體上(儘管也不是那麼權威)。結果呢!這類小平臺捲到幾百萬,老闆(騙子)就跑路了。回頭想想,傳統企業的老闆只是抱著給企業輸血的想法入行P2P,比起騙子簡直不知道要好上幾萬倍。

當然了,很多企業老闆最終還是打了退堂鼓的,因為在P2P遠古時代,平臺年化收益不到30%,那簡直不算是P2P平臺。身為實體經濟的一員,一年下來賺的還沒那麼多,看到這樣的收益,不知作何感想!

這很P2P:見識一下什麼叫普洱茶本位,歎服中國人的智慧!

總的來說,現在P2P行業雖然收益下降了很多,但投資人的幸福指數卻比以往高出太多太多。其實這才是P2P應該有的正常狀態,國家的監管加上整個行業的高度自律,應該會在未來給P2P行業重新正名。

最後,願這個行業少一些聰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