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日行万步毁全身?

小鱼饼yz

不知道你是听哪儿位专家说的,日行万步会全身。

日行万步到底有没有改变

我们衡膳营养+(原大连市营养师俱乐部)曾经组织过五期的“运动100天,每天一万步”的活动。每期100天,每天至少主动运动1万步,否则视为无效。这几期的活动收到上千人的报名。只要认真坚持,100天后都收获了不同程度的健康。

第一期的减重冠军减重18.5斤,我和我妈妈也受益于此活动。我妈妈有小肚子,并且血脂有点儿高。她听话,每天午饭、晚饭吃完半个小时后就去公园走步,每天保证至少1万步。三个月后由中度脂肪肝变为轻度脂肪肝,并且肚子小了,并且身体抵抗力也好了很多。

我純粹为了活动而活动,三个月过去了,我居然不怕冷了,而且一个冬天身体都挺好,没有发烧、感冒。

所以,你说的日行万步毁全身,专家说走路千万别超这个步数,我没办法认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指出,要吃动两平衡。根据自身的能量消耗来不行,而且是主动的运动,平时走的路不算哦!

运动的好处

无论是快速步行,还是跑步,打羽毛球,游泳都有几下这次有益之处。

  1. 增进心肺功能,改善耐力和体能。
  2. 提高代谢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3. 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酥松。
  4. 增加肌肉与耐力,减少脂肪。
  5. 调节心理平衡,血压和血糖水平。

虽然运动的好处这么多,但仍要按照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而走路适合的人群比较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越来越喜欢走路的原因,你觉得呢?

国家公共二级营养师

王兴国特训班5期学员】


营养百事通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请看我们北方农村网8月3日刊发的一文:

心血管专家:日走万步, 走了17年,走掉三高脂肪肝

2017-08-03 · 北方农村网

  日走万步伤关节?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我不同意!他走了17年,还走掉三高脂肪肝!

  步行到底走多少步好?走路到底有多少好处?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胡大一教授,日行万步,走了17年,告诉我们:走路原来那么重要!

  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 胡大一

  

  日行万步,一走就是17年

  2000年元旦,意识到自己存在健康隐患(肥胖——身高1.78米、体重93公斤,餐后血糖高,甘油三酯高,好胆固醇低,脂肪肝)之后,我下决心改变自己。

  健康从我做起,万步路一走就是17年,无一天懈怠。

  

  结果是:

  体重下降了22公斤,17年没有大的反复。

  重度脂肪肝走没了。

  升高的甘油三酯下降了。

  父母和弟弟都有高血压,我至今血压正常。

  血糖保持正常了14年,近三年有轻度升高。

  每天一万步,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些,在我国都以亿计数的疾病或危险因素的患者,不仅仅可改变化验单上的相关指标,而且显著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可降低总死亡率,延长寿命。

  走路会不会伤关节?

  日行万步路至今13-14年过去了,膝关节很少有不适,2005年右后脚跟骨刺引发的疼痛完全消失,腰椎间盘问题无明显加重的症状。

  

  久坐比跑步更伤膝

  何况,我提倡的是健步走,应既保护心脏,也保护关节。

  我认为,坚持日行万步路,尤其走平路,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大多数人膝关节是安全的。我分析,由于坚持运动,肌肉强有力了,对关节还有保护作用。跟骨骨刺随着走路可缓解疼痛症状。

  怎么走路才最好?

  1、有效步数一定是一次走30分钟

  各种有氧运动指南一致推荐,每日中等程度有氧运动30分种,高强度有氧运动每日15分钟,每周五次。

  有效步数30分钟应一次完成,而非“零敲碎打”,走走停停。老年人每分钟100步,30分钟3000步。中青年可走的更快些。

  连续完成的有效步数才可实现有氧运动的效果——有利于减少体内过多的脂肪,降血糖,降血脂(尤其甘油三酯),一定的降血压作用,控制紧张,减轻焦虑抑郁症状。

  2、强度多大合适?

  人的极量运动的最大心率是220减去年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达到的心率是最大心率的60%-80%。

  也可“跟着感觉走”,快步走30分钟时,会有适度心悸气短,在适度气温下出微汗。

  健步走时,上肢也应摆动,一方面可增加有氧运动量,更好体现有氧运动效果,二是有利于锻炼上肢与胸部肌肉。为更好做好上肢运动,也可用行走手仗。手仗还可做为支撑,尤其对老人行走上下坡,成为安全辅助。还可用手杖编排各种动作,做为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放松活动。

  

  3、每日总步数应多少?

  我每日不少于万步路,近半年大多13000-15000步(约10公里)。一些国际心脏学术机构也推荐日行万步路,中国膳食营养指南建议日行6000步。近又有一些说法15000步更好。

  我理解不必过于刻板。要个体化,循序渐进。兼顾有氧运动的安全与效果。

  我从有氧运动的17年收获了健康与快乐。但我个人的经验并非适用于大家。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的常翠青教授就多次劝导我每天走路不要超过12000步。

  我理解,有效步数之外的步数除增加运动效果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人的活法,即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从见椅子就想坐下,改变为更愿意更习惯运用机场车站候机候车、茶歇、开会早到各种碎片时间累积步数,逐渐养成能站时不坐着,能走动,不静着。久而久之,把万步路变成睡觉、吃饭、工作、学习同样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

  

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

  人的健康与寿命,后天选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占60%,而得病后的医疗卫生贡献仅有8%。所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

  1、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四大基石: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2、美国心脏协会理想健康的七条简要标准

  ●不沾染焑草或戒烟超过12个月;

  ●每周5天有氧运动(每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分钟或高强度有氧运动15分钟);

  ●健康饮食;

  ●理想体重;

  ●无需服用任何药物,长年血压低于120/80mmHg;

  ●血糖低于6mmol/L;

  ●总胆固醇低于5mmol/L。

  3、有氧运动之父库珀博士的健康箴言:

  ●有狗的每天溜狗,每天至少两次,没狗的溜自已;

  ●岁月过的可快可慢,寿命可长可短,取决于你自己;

  ●无论从什么年龄开始运动都为时不晩,越早效果越好;

  ●运动是没有终点的生命旅程。

  4、胡大一健康百岁三字经:

  ●管住嘴,迈开腿;

  ●0吸烟,八杯水;

  ●好心态,莫贪杯;

  ●睡眠足,别过累;

  ●乐助人,心灵美;

  ●家和睦,寿百岁。

  ★90活不过、那是你的错不到99、轻易不要走;

  ★健康是1,其他都是0;

  ★命没了,票子、位子、妻子、儿子……都是人家的;

  ★请从现在开始,保持及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参考资料:微信公号胡大一大夫(Hu-dayi)《日行万步路 护了心脏 ,伤了关节? ——NO》《说说日行万步路》《行为决定健康,行为决定命运》

十星科技

“日行万步毁全身?专家:走路千万别超这个步数”这个说法,只能说它有一定道理,但是片面的。

实际生活中,有的人每天走了一万步也没有什么损伤,比如,中长跑运动强国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山区的孩子每天何止万步,还经常光着脚,这也是他们能够在中长跑运动中优势明显的因素之一。这就是说每天能走多少步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量力而行。

科学研究表明,普通成年人确保每周5天,每次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益健康。一般认为每分钟110步以上,130步以下(4.8km/h-6.4km/h)的步频是比较合理的中等强度标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运动也就够了。以感觉不疲劳为限度,如果还想继续增加步数达到减脂的目的,也该等身体适应后循序渐进。中年人下肢的关节更需要保护,更不能盲目上量,以减少发生损伤的几率。


昊体育

“一起吃饭,不如一起出汗”日渐盛行,走路这种最实惠的养生法,已经成了健康生活的象征。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最新调查显示,46个国家和地区居民日均步行4961步;中国香港地区排名第一,为6880步;中国大陆位居第二,为6189步。

在走路这件事上,中国人的积极性稳居首位。

受访专家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社会学教授 卢元镇

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 苟波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副教授 汪军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赵之心

快步走,每天别超6000步

现代人在运动上,存在两极化问题。很多中青年上班族,习惯了开车出行,运动量大幅下降,以至于体力虚弱、体重上升;另有一些人则热衷于每天晒步数、拼名次,导致运动过量。

“晒走族”在朋友圈比拼步数

为了健康,每天要走1万步,但这个1万步也要分情况看。

如果是慢步行走,包括每天零散的步行,1万步的运动量可以接受,但如果选择快步走,每天6000步足矣。

人人都犯的5个走路错误

走得多

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时,会使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大大降低,致使淋巴细胞中细胞活性大大降低。

速度快

对于走路和跑步而言,强度就是速度,强度过大容易发生运动伤害。比较常见的有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及腰部的疼痛和损伤。

早起猛走

不吃早餐或不补水就出门“狂走猛跑”,会导致血糖过低。早起时,人体血液更黏稠,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运动风险更大。

此外,凌晨是心血管病高发期,高危人群应避免清晨剧烈运动。

严寒酷暑无阻

研究表明,极端温度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一热一寒,是心脑的“大敌”。目前早晚温差大,一定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避免过度运动。

靠走路减肥

人体一天中摄入的热量越多,器官负担越重,但如果再进行超负荷的运动,器官的负担则翻倍,久而久之,加快器官衰老。

5种走法,花式养生

1

倒着走治腰疼

对久坐的人来说,通过倒走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疲劳和腰背酸痛。

倒走时应尽量选择平整的路面,周围人比较少的环境,可以采用正走和倒走结合的方式,每天走半个小时,使身体各部分肌肉都得到锻炼。

2

走一字步缓便秘

走一字步的要领是左右脚要轮番踩在两脚之间中线的位置,左右脚掌着地的同时,分别向左右两侧扭胯,上身保持放松。

这种走路方式会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能有效防治便秘,每天走500米就够了。

3

踮脚走能护肾

踮脚走路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按摩足三阴可温补肾阳。

每天踮起脚走10分钟左右,中间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

4

边拍边走呼吸畅

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双手向身体两侧打开,在左脚落地的同时,右手轻轻拍打左胸,左手则向右侧后腰处拍打。然后换方向,一边前进,一边拍。

坚持可锻炼肺部,有助呼吸通畅。

5

走走跑跑燃脂肪

运动时,可以先快跑15秒,然后走路45秒,这样交替运动20分钟。也可以快跑60秒,然后快走3分钟,这样交替进行30分钟。

这种运动强度更高,并且能减少运动后的酸痛和疲劳感。

美国出版的《走路!不要跑步》一书中,作者史塔曼博士指出:行走健身要求迈大步,速度较快,双臂摆动,抬头挺胸。

不要以为健步行走就是简单的下肢运动。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规律的健走可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

头脑——促使脑部释放内啡肽,使心情愉悦。

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烟者对吸烟的渴望。

背部——加强背肌力量,且对背部伤害较小。

腿脚——行走相当于对骨骼进行力量训练,能明显增强腿脚骨骼和肌肉力量。

一周步行三个小时以上,就可以降低35%~40%的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以降低20%的乳腺癌罹患率,对II型糖尿病有50%的疗效。

1.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2.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地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5.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应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6.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据专家测定,当烦躁、焦虑的情绪涌向心头时,以轻快的步伐散步1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紧张,稳定情绪。

7.定时坚持步行,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8.步行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9.步行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10.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11.步行能减少激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

12.步行还可以保护环境,消除废气污染,强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再多一点点解释

作为一名每天与养生保健方面工作打交道的职业工作者来说,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合理的判断。

首先,步行对于身体的改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有以下数据统计:

步行时,人体的60%-70%的肌群参与活动,得到锻炼;

步行时,对增加下肢力量和韧带都有好处;

步行时,对增强关节灵活性有好处;

步行时,能促进四肢、五脏功能、内脏器官及全身的血液循环;

步行时,能提高身体的有氧能力;

步行时,能积极调节人的精神及心理状态,有助于心情的开朗与精神的放松……

但是,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叫作“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其实,任何事物,适量都是好的,超量都会带来危害。那么如何判断适量还是超量呢?这就要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情况去判断:

1、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每日行走“步数”,有相应健康标准。

中老年人——一天走路最好不超过1小时,不快不慢为佳。

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骨骼会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步出现退行性病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质增生。时间过长,尤其是快速暴走,有可能加重骨关节滑膜损伤,形成关节炎、半月板损伤、膝关节软骨磨损等问题,得不偿失。

成年人——除了日常必要的行走步数,额外增加用于养生保健的行走步数,以正常行走速度,5000-6000步为佳。在关节不吃力的情况下,7000、8000步都是可以的,不建议超过10000步。

这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标准下的统计。

2、对于不同目标的人群,以下数据可供参考:

想要增强身体代谢速度,的青壮年人群,每天1万步30分钟以上;

身体乏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每天8000步20分钟以上;

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的改善,每天7000-8000步,注意步速要缓,以不吃力为宜;

心情不佳,郁闷难抒的情况,每天4000-5000步,能有很好的舒缓心情的作用。

3、曾经有新闻事件证实过,步行确实是对身体脂肪的代谢、循环功能有重大作用;

多年前武汉曾有一位“暴走母亲”捐肝救子的故事。讲得就是武汉的一位母亲,儿子身患重症,继续一半肝脏移植抢救,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来源。

这位母亲,原本患有脂肪肝,是不适合移植给儿子的,但是情况紧急,为了保住儿子性命,她开始了每天2万步的“暴走运动”,7个多月来,日复一日每天10公里残酷“暴走”,终于达到了移植的标准,成功挽救了儿子的健康。

成年人的步幅大概是65cm,每天10公里,相当于每天走了一万五千多步,连续7个多月这样的锻炼,还是非常需要毅力的,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

而普通人出于保健养生的目的,每天2万步就太多了;

比较安全和适合的范围,应该是在5000-6000步即可。

以上内容,供大家参考!


梦在指尖游走

我来回答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2016年我225斤身高176,很胖走路自己都觉得累,下决心开始减肥,开始的时候想了很多方法,健身房,减肥药之前都用过,基本都是失败。于是这次选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走路加控制饮食,加上一些自我心理的调整,心里调整主要目的是让自己能坚持下去,于是每天从10000步开始逐步增加步数和配速。前期配合过几种跑步软件作用还是挺大的,后期由于自己已经就可以熟练掌握节奏就不用了。一直到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基本每天早晚十公里,基本风雨无阻的事。由于体重下降非常明显,大约六个月降低50斤左右,慢慢心态上也起了变化,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慢慢期待每天的锻炼,减肥期间我顺便把烟也戒了。做业务之前烟量很大,高峰时期三天一条吧,当然这里也有发给别人的烟,但同时也有别人给我的,总之大烟鬼一个。平时也保持两包一天。现在已经坚持一年半多了,早睡早起,已经可以跑步几公里了。回头看看去年的我,挺不可思议的。目前最麻烦的是去机场安检和银行等需要身份证核对的地方。变化比较大很多人说证照和本人不符。于是迫于无奈自己重新申办了一个。我只想告诉那些一直减肥减不下来的人们,其实减肥无难事,只怕没动力。没错 你缺少的其实并不是毅力,而是你为什么要减肥的动力。当有一个强大的动力在背后推着你前进的时候,一切都不是问题了。瘦下来真的整个世界都变了!


深邃的七子

任何事情都是要有度的,再好的运动过量都不好!这里的万步应该是个形容词,就是多的意思!

题中那句话所说的有可能会影响健康的“日行万步”实际上是有一定强度的健步走。对于不同年龄和身体素质的人来说,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自然不一样。不经常运动,突然加强运动量,或者明显超越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加上鞋子不合适,每天走一万步而最终导致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或是骨挫伤,甚至骨折的病人并不少见。

如果是强身健体的话,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给出了一个促进健康、提高体适能(体质)的最低推荐量范围:5400步至7900步/天。身体虚弱的人每天步行5400步就可以达到增进 健康的目的,而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人,则需要更多的步数,步行7900步就可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当然这个推荐量是有一定速度要求的,如果能以100步 /分钟的速度步行就可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即步行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

以一步0.7米计算一万步约合7000米,即7公里。女生大约0.5米约合5000米。参照物可选择室内比较大的地板砖,通常为0.5长宽。据统计完成一万步大约需要时间一个半小时。可以分成早中晚三段时间分别进行,效果比一次完成要好。万步内最好有400~600步为疾步为宜,要有喘气的感觉。400~600步约合400米左右,即标准跑道一圈。有操场就绕跑道跑,没操场就按时间跑,完成规定任务。疾步走完后可以慢走稍事休息。

走路把握好度,对强身健体还是有很好作用的,没必要因为走路而走路!


名老中医汇

散步、走路,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佳的运动。常言道:烦劳是想出来的,疾病是造出来的,肥胖是吃出来的,健康是走出来的。走路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走路可以降低高血脂,走路可以使动脉硬化变软,走路可以使脑子清楚,走路不容易摔跤,走路可防止痴呆,走路使人愉快……走路的好处太多了。

很多健身人士都说要“日行一万步”,但是,大家真的知道怎么“走路”吗?走路健身又有什么讲究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

吴敬梓“暖足”著书

现代研究也肯定,走路是一种最方便、最适用、最接近完美的健身运动。美国华盛顿一个走路健身中心在其出版的《走路年鉴》中曾介绍,目前约有9000万美国人正在为了健康而步行。实际上,世界上许多高寿的健康老人,他们最喜欢的运动就是经常走路。而吴敬梓的“暖足”则更是具有戏剧性。

据《中同文学家列传》载,吴敬梓生活豪纵,不上十年,田园产业变卖一空,时或至于绝粮。在创作《儒林外史》期间,甚至于靠卖书或朋友接济度日。当时冬夜十分寒冷,提笔困难,加之腹内无食,实在难熬。吴敬梓相邀汪京门等几个穷朋友,乘月光,出城南门,围绕城墙走几十里路,边走边谈论诗,一直走到天明,进入水西门以后,才各自大笑散去。夜夜如此,谓之“暖足”。回到家里,浑身暖和,神清气爽,灵感顿生,继续写作,就这样终于完成了《儒林外史》。

正因为走路是如此方便、适用的健身方法,所以人们总结了许多步行健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快速走

每分钟走120~140步,心率为正常最大心率的70%,属中小强度的运动。对心肺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心脏每搏量和每分量都处在最佳状态。较长时间的行走可以消耗较多的热量,降低血脂,减轻体重。是适合中老年人和减肥者的健身活动。注意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道路松软而又安全的地方。鞋要舒适合脚,鞋底最好为橡胶底,柔软有弹性,以免对头部震动较大。活动时间宜40分钟以上。

2.中速走

每分钟走80步,保持平均心率在每分钟110~120次,属小强度运动。有利于大脑皮质放松,通过长时间练习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的黏滞性,并能使大脑产生内腓肽,使人精神愉悦。适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身体虚弱的人进行保健练习,也可作为高血压和高血脂病人的运动处方。活动时间1小时左右,病人最好有人陪同,以免出现意外。

3.前脚掌走

百会上顶,两脚跟提起,用前脚掌走路。主要受力部位为踝关节和脚掌前部,可促使脚心与小腿后侧的屈肌群紧张度增强,有利于三阴经的疏通,对脾经的原穴太白,肾经的涌泉、太溪,肝经的起点大敦和足底头部反射区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这对于滋肾补脾、调理肝气和醒脑宁神均有良好的作用。因为局部负担过重,行走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造成关节损伤。可以小量多次,并与快、慢和散步走等联合起来练习为好,另外要特别注意路面的平整松软。

4.矮身走

是以两膝微屈的姿势走路。要求人们在走路时百会上顶,身体直立,主要受力部位为大腿和踝关节,可有效锻炼练习者腿部和膝关节的力量,防止老年人钙的丢失和骨质疏松,防治髌骨劳损。练习者要循序渐进,量和强度都应随年龄、体质不同而异,一般不要太大。

5.脚跟走

跷起脚尖,用脚跟走路。主要刺激生殖泌尿反射区,加强锻炼小腿前侧的伸肌群,以利于疏通三阳经。对防治肾系疾病有一定的效果。练习时两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这样可以调节平衡。因为局部负担过重,行走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造成关节损伤。可以小量多次进行,与快、慢走组合为好,另外要特别注意路面的平整松软。

6.向后走

方向朝后的行走,行走时膝关节不屈,两臂前后自由摆动。可以有效平衡身体的用力部位,可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使平时负担较重、较为紧张的关节部位和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还可防治脑萎缩,对于腰腿痛有显著疗效。练习时因为完全改变行走习惯,要做到安全第一,最好有人协助。行走时间不要过长,另外要选择平整、松软、熟悉、行人车辆较少的路面行走。

7.弧形走

行走时围绕着一个圆心走。如八卦掌中的趟泥步等。弧形走可有效改善生命的内环境,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8.太极步

这是一种重心稍低,运动绵缓,以意识引导步伐的太极基本功练习。其要求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可有效地调节练习者的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加强其腿部力量,畅通足三阴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防止钙丢失和延年益寿的作用。练习者要注意动作正确,应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练习,以免动作不正确导致髌骨劳损。

9.爬行走

徐徐下蹲,两手着地,背与地面略呈半行,手爬脚蹬,缓缓前进。可增加头部供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对颈椎病、腰腿痛、消化系统病和下肢静脉曲张等多种疾病有疗效。又由于爬行走一改内脏对直肠和肛门的压迫,从而有利于直肠的蠕动和肛门静脉血的回流,可以起到防治痔疮的作用。练习者注意动作要缓慢,时间不宜过长。

10.走石子

在铺有石子的路面行走。因为石子可以加大路面对练习者脚底的压强,可以刺激各足底反射区,以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注意应赤足或穿较薄的软底鞋练习,走路速度不可太快,石子以大小均匀和没有尖利的棱角为好。

以上方法可选一种或几种进行练习,练习时无需意念,一般不会出偏差,是值得探究、推广的运动项目。

祝大家都能通过正确的走路方法,“走”出健康好身体!


悦读中医

我同事的父亲平时身体硬朗,据她说每天一万步已坚持二十几年了,年纪八十三岁,每年体检说是比四十几的还健康,有一天早上买完菜一到家说自己有点累,要再睡一会儿,她们也觉得没问题,等她们下班回家,心梗已去世多时,我只想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世事万物莫强求,锻炼也是因人而异的,莫强求


手机用户69815327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