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为什么中高层主管都比较随和,反而基层主管都比较严厉?

互动话题专栏

我们常说越是厉害的人,态度越是谦和;而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是容易发脾气。这在管理中也是这样的吧。中高层主管觉得随和才能更拉拢人心,况且他们也是从基层上来的,了解大家的不容易。

其次是因为中高层主管的权力比较大,而低层主管的权力比较小,即使低层主管想要帮助你,但是没有权力。假如你的工作没做好,低层主管放过你了,他的主管未必会放过他。所以,底层主管看起来比较严厉,这都是现实所迫。

最后,你看到的只是片面的态度。中高层主管不管你,他们好不容易见到基层员工几次,自然是态度和蔼。即使是发现你们工作上有失误,也是告诉你的直接领导,让他们来管教你们。所以,之前有个问答很火“下属打碎了公司的玻璃,大领导安慰他,但是让我给员工说要赔钱,我该怎么办?”高层管理人情卖了,但是难题留给了基层领导。

领导都是对自己直接管理的人员严厉,这样才能树立威信,员工才会听自己的,做事才会有效率。还有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一个公司总要有人看着很好,有人很坏,不然大家都会觉得这个公司很冷血,没有人情味。

其实基层主管也不一定都是严厉的,中高层主管也不一定都是对基层员工温和的,这也要看人、看情况。比如说我的一个同学在物流公司上班,他的主管就对他很好。另一个同学在销售部门上班,他的主管对他也很好。

综上所述,在职场中,多数中高层领导对员工比较温和,可能是因为他不是直接管理你的,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什么失误被他发现了,不是很大问题的,他会告诉你的直接领导,让他来处理。


——END——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这是职场上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存在即合理,既然普遍存在,那就相当合理。合理之处在哪里,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分成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说直接领导很严厉是合理的?其二,为什么说高层领导比较随和也是合理的?下面就分开进行简要讨论。

1、为什么说直接领导很严厉是合理的?因为这是工作需要。

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基层主管及其所带领的团队,一般都处于商业竞争的第一线,注定的作风就是奋力拼杀,如果平时不严格要求,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在竞争中失败,被对手团灭。就像战争影片中的情景那样,战场里前线上的班长、排长,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时,他们对士兵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甚至残酷的,但从来没人说他们做得不对。

部队里流行一种说法,“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越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平时的训练越是严格。放到职场上也是一样,越是能力强大的团队,平时的管理越是严格。基层主管对员工严格要求,其实是在鞭促员工成长,要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严要求,基本上很难达到高标准。

另外,普通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对公司的愿景、价值观、使命感等虚头巴脑的东西看得不是那么重,倒是对实实在在的奖励和惩罚比较重视,这也使得基层主管在管理方式上偏向于简单粗暴。业绩突出的,就奖励;业绩不行的,就惩罚。这样的风格,当然就会给人很严厉的感觉。

2、为什么说高层领导比较随和也是合理的?因为距离产生美。

在职场上,“越级管理”从来都不受待见。一名普通员工,越级向上汇报,是很不妥的;同样的,高层领导,越过基层主管直接管理员工,也是不妥的。一个人能走到高管的位置,对这类事情多多少少是有一定认识的,因此不是危急时刻,高层领导是不会越级管理员工的,他们对员工一般来说都是客客气气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高层领导不严厉。以前我看过一个例子,说某企业高管,在早上上班的时候都会守在公司大门口,向每一位员工问好,即使是迟到的员工,也是满脸笑容,甚至主动询问“今天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才导致迟到”。可是,回过头就把迟到员工的直接领导叫到办公室,一顿痛斥,严厉惩罚。

可见,高层领导也是很严厉的,只是他们只会对自己的直接下属严厉,不会对下属的下属严厉。在高管的理解里,管理基层员工,是基层主管的事情,自己越级管理是不对的,有可能把小问题复杂化,不符合公司的整体利益。

3、无论何时,切记一点,在职场上,自我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明白了上述的逻辑,就不要因为直接领导对你严厉而去怨恨,严厉的领导是你成长路上的助推器。也不要因为高层领导对你客客气气而骄傲懈怠,他们对基层员工都是很客气的,并不是对你青睐有加。只有当你的能力越来越强,做出的业绩越来越好时,你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陈向东

那不过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罢了。

我认识一个国企的副总,他对普通员工非常和善,去车间检查工作的时候,好像跟每个员工都很熟,见了谁都是热热乎乎的,脸上永远是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发现了问题,也不会当场指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所以,底层员工都说他是一个好领导。可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对手下的中干管的挺狠的,开会的时候经常把中干骂的狗血喷头!与在普通基层员工面前对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我在国企和私企工作多年,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与段长/线长、班长打交道。不容否认,很多基层管理者作风粗暴,对员工挺狠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国企的时候,有一次车间出点事故,我们按文件要求考核车间300元。其实,这点钱不多,几个责任者分摊一下,每人也就是几十元!没想到,有一个员工来办公室找我,希望能法外开恩!后来一了解,我大吃一惊!我总共考核300元,可是段长考核每个人2000元!那时,生产线员工每月工资才1700元左右,也就是说,人家的工资都不够扣的!太TMD狠了!

为什么高层对员工随和,而基层主管都比较严厉呢?

一,高层为什么对员工随和?

首先,高层领导跟普通员工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且身份差距巨大,领导没必要跟一个普通员工一般见识。

然后,高层领导都懂得为官之道,基层员工的管理是基层管理者的事,自己只要管好手下的中层干部就好了,这是组织原则问题。

其次,大领导都知道,直属中层干部,怎么骂都没事,因为他们考虑自己的官帽。而基层员工不太好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搞得自己下不来台。

二,基层主管为什么对员工比较严厉?

首先,需要立威。基层员工不好管,如果不严厉一点,队伍不好带!

然后,很多基层主管都是从生产线操作工成长起来,有的文化素质不高,不懂得什么管理。

其次,做人肤浅,当个小官就忘乎所以,正所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管理那点事

这是个职场存在的普遍问题,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是:

一,中高层主管他的立威对象是下层分管,没必要在职工面前显山露水的,况且他们与底层职工见面机会也是少得可怜,而且当他到下层来调研或是考察时,下层管理为自已在领导面前有个好影响,所到之处,早已准备得妥妥贴贴,一派祥和,生机勃勃的气象了;在这样一个喜气洋溢的气氛里,谁又还会是愁眉苦脸,而不是和谐可亲呢。
二,中上层领导,既便是底层职工有什么不悦之事反映到自已面前来,自已也不是他们的直接领导者,既便反影问题使自已确实恼怒,或是觉得就是无理取闹,这种得罪大多数人的事,也没必要自己抛头露面,下面不是还有分管吗?在说这种事情想管也只要把分管叫来训斥就夠了,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敷衍了事。

三,基层主管面对是庞大的职工群,文化与素质参差不齐,要整合他们只以和善是往往不夠的,为了整体利益,有些事还真的得来个杀鸡敬猴,以敬效忧。

四,基层主管本身素质也不会高到那去,处理问题容易喜怒于色。他一方面要迎合上层领导,一方面又要维护好自已的即得利益;又要压制下层职工的一些反叛心里。在这样一个夹缝里求生存,注定他做人就必须要有两面性,在职工面前表现的是严厉,甚至是很不通情达理;而在上层领导面前又是那样的毕恭毕敬。五,其实,这一切的表象都是权力终结者们的用人之道,人们眼里所看到的严厉与随和都只是职场中的一个假象而已。


度言秀119671231

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工作环境作用

中高层的主管由于有更大的权力在手,往往能够做到不怒自威,即他本人的权威只需要一个头衔就能让属下服从,而基层主管由于每天面对的都是基层员工,根据“给英雄刷马桶的佣人觉得英雄也是凡人”这一原理,基层员工往往觉得基层主管没什么了不起,管理困难的情况下,基层主管必须用严厉来弥补管理效果。

同时,中高层主管要解决的战略谋划问题,基层主管是接触不到的,基层接触的是最具体的问题,其中的复杂程度往往难以想象,长期在这样处理复杂事物的第一线,再好的脾气都有可能会被磨得暴躁。

二、个人品性使然

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其实题目中有因果倒置的嫌疑——你可以理解为,正是因为一些主管的品性脾气不是很好、能力不是很突出,所以才一直留在了基层无法得到提拔。而无法得到提拔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脾气越来越坏,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三、企业形象要求

相比基层主管来说,中高层的主管牵扯到企业的形象问题概率较高,在电视媒体上露面更多,如果跟基层主管一样严厉难免会败坏团队形象,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舆论口碑。

最后,充分理解你的领导,将重心放在做事上,不论他严厉与否,用自己的成绩去说话,让他心服口服才是上策。

名片:墙笑裂
搓衣板上练劈叉的职场探索者,外逗慧中,让小墙教你做职场上打不死的小强。

墙笑裂

这是一个工作目标管理、期望管理、patronize心理的问题。

1)工作目标管理

基层主管的对下属的要求来自于他上级对他的期望,但上级的期望是什么是很难量化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只能去猜,这种情况下,只有对下属狠一点再能保证不令上级失望,比如其实他上级只要70分,但他猜不到,就只能要求自己下属做到90分。

而中高层主管清楚知道目标和及格线是什么,他们有大的容忍空间,所以对基层员工会更加包容。

2)期望管理

中高层主管已经身处高位,看问题会开阔很多,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样的事,对基层员工自然期望比较低,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自然会温和很多,单基层主管,他所接触的只有基层员工这个层面,基层员工的好与坏都看在眼里,所以会去比较谁做得不好,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3)patronize心理

英文中有个词叫patronize,很多词典都翻译成“傲慢”,但其实是不对的。看柯林斯词典就解释得很好:

If someone patronizes you, they speak or behave toward you in a way that seems friendly, but that shows that they think they are superior to you in some way.

中文的意思是,表面上他看上去客客气气,实际上是因为他觉得他“高你一等”刻意展示出来的一种高素质的表现。

最低级别暴发户总是想要通过炫富来展现自己的优越感。

高级别的展现优越感是展现自己的高素质,比如待人和蔼、有爱心、做慈善。

我当然不是说所有的高级别的人展现出来这些特征是想要展现自己的优越感,比如所比尔盖茨,他做慈善就完全是因为钱多到花不出去了。

但确实存在很多人,实际上就是觉得自己比你高一等而展现高素质,比如很多老外来中国,实际骨子里压根都看不起中国人,但还是要通过高素质来维持他老外的优越感。

比如我很多中国人去越南、非洲等国旅游,感觉自己一下子从一个发达国家来到了第三世界,为了展示自己和当地人野蛮人不同,自己是来自高等国家的文明人,高素质还是要展现一下的,比如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和别人说话总是面带微笑。

这些老板也是这样一副心态,我可是做到了总监和副总的地位了,我比你们都要高级很多,当然我就不能和你们一样见识了。


史蒂芬的专栏

中国古语“阎王好见,小鬼难缠”。造成这种管理模式有三层因素:

其一:大政府、大公司、大单位、大企业、大集团,往往都是分层管理。一个董事长见一个员工工作不上心、操作不规范、上班打瞌睡、工作不合理,他一般不会直接去训斥员工,这一方面有中层或基层领导在管,即使出错也是中层或基层领导有错。比如上班打瞌睡,看似是严重错误,但是如果这个员工连续几天加班的话,也情有可原,掌握情况的是这个员工的直接上司。如果董事长贸然批评或勃然大怒,都会让董事长的威信直线下降。所以聪明的董事长一般都会找主管了解情况,即使批评、惩治或辞退,也不能轻易由董事长作决定。

其二:基层领导管的往往是具体工作,从公司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说,一个部门出错,部门主管往往难辞其咎。可是基层领导权力有限,有些员工鼻眼通天,根本不把基层领导放在眼里。基层领导往往有来自上层的压力和下层员工的窝囊气,出问题时基层领导往往又首当其冲。所以基层领导难干是不争的事实,以致有“宁做鸡头,不做牛尾”的官场箴言。所以基层领导往往十分难缠。

其三:下棋有一个最基本的招式叫“丢卒保车”。可是如果有基层领导和员工闹矛盾而需要董事长出面解决时,董事长往往会“丢车保卒”。这在董事长看来,员工一般不会与顶头上司闹僵,一旦闹僵,员工也是处于弱势。这种情况下,董事长也会通过解决矛盾深入了解基层领导和员工间的问题,所以他们一般批评领导,袒护员工。一方面在广大员工面前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让基层领导嚣张的性格有所收敛。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在政治管理模式中,如果出现群体性事件,上层领导不问对错,一般都会选择向基层领导施压,以平息民愤为目的。这种情况下对错根本不是主要症结了。

难缠的基层领导往往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一个基层领导如果天时地利人和占全了,再加上超强的工作能力,往往职务地位会同步上升。一旦升为高层,就会顺风顺水。所以基层领导是职务晋升的瓶颈。一个公司里的管理模式一般有三至四层,现代管理模式强调扁平化模式,只设两层管理层。但是政府部门就有所谓的九级十八岗。比如县级相对于地级而论就是基层领导,相对于乡村级就是顶层领导了。


沙洲孤鸿24331826

因为基层主管需要树立威严,否则难以管理下属!

高层亲和主要是树立亲民形象,保持在基层员工中伟大形象。

如果基层主管不树立威严,和员工打成一片,员工就会和你嘻嘻哈哈,你说的话就没人听,你的处罚也都不当回事,所以你也就失去了权力,我们看到越是随和的基层主管,也是有强势的员工和他对着干,让他的管理很困难。

如果高层主管,你本身和基层员工离得就远,所谓天高皇帝远,如果这个时候你不保持随和态度,只会让大家更加远离你,你就是去了下面基础,往往这样的领导也很容易被架空。你随和大家就认为你是个好领导,你严厉大家都会认为你是个暴君。


职场升迁术

答: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

1、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就是这个道理,官阶越往上,往往越随和,官阶越小,往往越难相处。这是每个职场中的通病。既然是病,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如何在病态的现实中立足呢?

往大一点说,从企业角度来分析,往往是国有企业的领导比私人企业的领导更平易近人,私人企业是大企业比小作坊更平易近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修养。因为大企业的领导见多识广,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所以,一般的小员工职员范了什么错误,在他眼里就是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是违法乱纪,影响严重的事情,都觉得没什么。比如有些小矛盾,大企业的领导基本没有任何感觉,即使闹到最大的领导那儿去了,面对着员工和小主管的当面对质状态,大领导也会呵呵一笑,不置评否,因为在他的眼中,这些都是小事,都算不上什么大事,要是非要争个谁对谁非,大领导心理也有数,两个都有问题,都不对,正常情况下,心理是偏向弱势一方即员工这边的,因为在大领导面前,所有的人都是职员,小主管拿的钱多,待遇高些,小员工待遇低些,有抵触和不平衡心理,是正常的。当然,不正常的领导除外,那种奸诈的企业领导除外。所以,像小矛盾闹到大领导那儿去,大领导基本的采取方式是,不要再闹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不要这样子,有事好商量,还会安慰最底层的员工,顺便把小主管也批一翻,此事基本作罢。所以,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一种越是大领导越是好说话的印象。

2、为什么国有企业的领导比私人企业的领导更随和呢,主要是企业文化决定的,一般地,国有企业的文化是党文化,是正统文化,他们的精神和觉悟相对的比私人企业的唯利是力的老板要高得多。他们长期在职场中,看透了很多东西,官再大,大不过党,所以,他们没有必要什么都上纲上线,再说,他们勾心斗角,而心计的要争斗的也不是什么基层员工的一些工作上的小事情,他们没有心思来争论和打压基层员工,因为他们的心思不在这儿,所以工作的鸡毛算皮的小事,即使闹到他们那个层级去了,也觉得无所谓,都是小事情,也不会谴责员工,所以,会让员工感觉到很随和。

3、权利问题。越是小主管,越把权利看得重,生怕别人没给他面子,所以处处都要体现自己是管理者。大领导因为要管的事很多,而且都是方向性的东西,所以,他们几乎都不把员工的问题当作是问题,他们要作的决定是决策层的问题,所以,在遇到员工的问题上,他们基本不作判断和谴责,有事情讲清楚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影响不了大局,影响了不方向性的东西,而作为小主管,这些东西都是他的主管的东西,哪一样没做好就是自己工作没做好,所以格外上心。


尘都迷路人

在一个企业里,总需要有人唱黑脸有人唱红脸,才能让员工在感到轻松愉快、受尊重的同时防止自我膨胀,继续踏实努力地工作,为公司创造效益。答主认为,中高层主管和基层主管所站的角度不一样,才导致对待基层员工的态度不一样。

管理范围不同:

一个分工明确的公司应该是这样的,每一个上级只管理自己的下级,每一个下级只对自己的上一级负责,只接受上一级分配。

普通基层员工见到中高层领导的时间通常比较短,而且不会收到中高层的直接领导。通俗地说,你会随随便便对不熟的人表现出严厉的一面吗?当然比较客气,所以显得随和。

而基层主管是基层员工的直接上级,他们的责任就是保证基层员工的工作质量能够达标,工作要求他们必须严厉。况且,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能互相见面,既然大家很熟,那么你有什么做得不好的,作为主管都会直接指出,也就自然而然给人一种严厉感。


分工不同:

中高层领导所做的是成果管理。结合答主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过的“结果导向思维”来看,中高层所要考虑的问题是企业应该“做什么”,即制定战略目标。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其著作《成果管理》中提到,高层的工作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1、分析“企业的现实”(了解企业)
2、把握机会和需要(确定方向)
3、建立有目的的绩效机制(战略制定)

其实中高层是目标的制定者,在职场的金字塔上,他们属于塔尖的部分,负责总体策略的制定,并不关心工作如何具体落实到基层员工手上。所以在一般员工看来,他们显得比较随和。

再看基层主管,他们所做的是行为管理。行为管理通常是将总目标和策略分解为部门、团队、个人的分项目标。行为管理将目标落实为具体工作任务,将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部门、团队和个人。基层主管是中高层所制定目标的总实行者,他们的任务就是保证这些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所以对直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层员工比较严厉。

所面对的压力不同:

前面说过,一家企业的中高层领导,通常都是处于职场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每天面对的压力是企业如何在市场中与其他企业竞争?企业的今日和未来如何往什么方向发展?关乎企业生死存亡。

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对基层员工展现自己严厉的一面。

基层主管就不同了,上头下达的指标必须完成,而指标的完成必须依靠基层员工的努力工作。基层主管处于一种夹心饼干的状态,他们的严厉,也是一种努力工作的形式而已。能够微笑的时候,谁愿意板着脸呢?

以上种种不同,造成了中高层领导和基层主管对普通员工的态度不同,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