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抱團抗美?特朗普給盟友上了一課:老大是靠不住的!

5月2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開啟了訪華之旅。這是她任內第11次訪華,也是其第四次連任後的首次訪華,恐怕也是最弱勢的一次訪華。

最近這半年,組閣幾經周折、國內掣肘增大,法國試圖挑戰德國的歐盟領導權,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咄咄逼人,尤其是後者,讓默克爾撓頭不已。輿論普遍認為,默克爾此次訪華,是寄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來緩解美國帶來的壓力,為自己、為歐洲紓困。

被逼抱團抗美?特朗普給盟友上了一課:老大是靠不住的!

▲ 當地時間2018年4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聚焦貿易議題。

中美貿易爭端告一段落,但歐洲國家還在“掙扎”。歐盟委員會18日公告,已通告世貿組織一份未來可能對美國加徵關稅的產品清單。如果美國對歐盟加徵鋼鋁關稅的措施生效,歐盟將採取報復措施。

在特朗普貿易保護的大旗下,德國是歐洲最大的“受害者”。鋼鋁、汽車等面臨美國製裁的多個產業,都是德國的支柱產業。正因此,德新社評論稱,默克爾訪華是“希望中國能站在歐盟一邊,共同對抗美國的保護主義”。

被逼抱團抗美?特朗普給盟友上了一課:老大是靠不住的!

眾所周知,默克爾來華之前訪問了俄羅斯。在關鍵時期,歐洲領導人走訪美國的兩大戰略競爭對手,雙方嫌隙可見一斑。

被逼抱團抗美?特朗普給盟友上了一課:老大是靠不住的!

▲ 當地時間2018年5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歡迎德國總理默克爾到訪,並送上鮮花。

歐盟與美國漸行漸遠,兆頭早已有之。2017年3月,默克爾同特朗普的第一次會晤就發出了不和諧聲音。

特朗普對歐盟重視的“G20”不怎麼上心,還就北約“份子錢”(成員國軍費佔GDP2%)敲打默克爾,而默克爾對美方“催賬”相當不滿。

特朗普抱怨美國在全球貿易中受到“不公平待遇”,而默克爾暗懟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

至於移民和難民議題,特朗普強調移民是“特權”而非“權利”,默克爾則說全球化應以開放和公平方式構建……

在許多問題上呈現出來的價值觀分歧,已讓世人看到了美歐關係弱化的一面。而現在,鋼鋁關稅制裁威脅和伊核協議制裁通牒,更讓歐盟認識到:老大是靠不住的。

這些年,美國說敲打盟友就敲打盟友,說“退群”就“退群”,不斷帶給全球盟友“暴擊”。除了德國,美國的其他盟友也明裡暗裡心生怨懟——韓國拒不多付駐軍費用,韓美同盟遭質疑;日本方面已通知世界貿易組織,準備好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的關稅採取反制措施;澳大利亞總理也一改往日面目,想要今年訪華。

被逼抱團抗美?特朗普給盟友上了一課:老大是靠不住的!

▲ 美國優先!

冷戰結束後,美國人一度認定“全球化”就是“美國化”。到特朗普時期,則直接打出了“美國優先”旗號。種種跨大西洋關係的尷尬,已經表明美國在世界更多地面臨著“離心力”而非“向心力”。如澳大利亞梭鏢,美國對盟友的“任性之舉”打出去又彈了回來,傷害著美國自身。

對默克爾的第11次訪華,我們表示歡迎,並仍應報以信心。畢竟,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德、中歐合作給了世界一顆“定心丸”。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