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心病”不好猜!

汪芳心语

生命是一个长途的旅程,我们要学会快乐而行。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和艰辛,都是幸福且饶有风味的。因为我们在经历旅途中丰富了人生,让生命变得更强壮。

自从久远的父系社会开始之后,女性群体就一直处于附庸和帮衬的角色。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开始给予女性更多的垂怜和尊重,甚至喊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然而女性所承受的生活、工作以及情感的压力也是空前的繁重,再加上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奉献的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困扰。如今,为了体现全社会对女性的关怀,各组织机构时常举办形形色色的纪念活动以鼓励和关爱女性。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个专场,作为嘉宾分享了关于女性心血管病防治的报告。在与大家答疑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事业有成的女性朋友们成天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在此我也就其中的一些要点跟大家做一介绍。

女人的“心病”不好猜!

女性危险因素更多

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危险因素”的控制得力与否是关键。对于女性患者而言,其危险因素非常多。首当其冲的是年龄,女性在60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加;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像一对难兄难弟,同样是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女性死于冠心病的危险度较男性高了近50%;众所周知烟民中以男性居多,但是调查发现无论是吸烟还是吸二手烟,女性吸烟患者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相对风险明显高于男性;精神抑郁也是老年女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之后,女性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高于男性;具体到心血管疾病本身,我们一直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是“好胆固醇”,当该指标<0.91mmol/L,意味着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这些情况都从侧面反映出,女性群体比男性群体更容易受到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攻击。我们不免要问:女性真的很脆弱吗?

女性血管很细

过往提起女性疾病,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乳腺癌、子宫肌瘤等妇科病,实际上对女性健康造成最大隐患的反而是心血管疾病。就全球而言,每年被心血管疾病夺走生命的女性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在女性群体的总死亡人数中占到了1/3。这一趋势和比率在我国如出一辙,且较于农村,城市女性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死率更高。

总的来说,女性在先天构造上似乎就存在一定的“劣势”,现实也显示女性虽然发病年龄比男性要晚(10-20年),但是致死率更高

女性特有的绝经

同样是心血管病,为什么体现在女性身上就有诸多不同?这与女性的基因、激素、妊娠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女性独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绝经

对于女性朋友而言,雌激素的分泌对心脏也是一种保护,其生理机制之一在于雌激素可以增加血液中的“好”胆固醇,消除“坏”胆固醇,减少脂肪沉积物或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再者,雌激素还能帮助血管保持强壮、富有弹性和通畅,使血液能够顺利地流通至心脏。一旦绝经,雌激素的分泌必然受到影响。

研究发现,女性绝经后的血脂异常发生率会明显上升(相关研究显示,我国50岁以上女性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同龄男性),考虑到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病比同龄男性更高发了。

女性患病症状不典型

一项调查研究指出,男性急性心梗发作症状很明确,主要是持续的胸痛大汗;而女性患者则主要是停经、腹痛、后背痛、恶心和呕吐等。来自门诊的患者描述统计也显示,70%的女性患者在心梗发作前一个月会有疲劳、失眠的情况,而感觉到胸部不适的还不到3成。这说明女性心梗患者的症状相对“不典型”,我们的临床大夫包括患者自己都要注意细枝末节。

女性更要关注“双心”

女性的情感是细线条的,似乎任何风吹草动都能激起心中的涟漪。然而女性的伟大也在于此,她们往往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因此,对待女性特别是更年期的女性,我们讲究“双心呵护”

。这里的“双心”是指心脏心理

50岁前后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朋友们,身体已经开始走向衰老,血压、血脂、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诸如失眠、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容易激怒等大小毛病接踵而至。尤其是情绪波动比较明显,轻者鸡犬不宁惹人厌烦,严重者甚至会对健康产生损害。相关共识也明确指出,“患抑郁症的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显著增加,女性冠心病抑郁患者长期死亡率增加,有抑郁情绪的女性更容易体验心绞痛”。

可能是因为过于忌惮更年期的自己,有些女性未雨绸缪通过额外补给激素来缓解,我认为这种做法需三思。之前在门诊接触过一些过早服用雌激素相关保健品的年轻女性,结果导致月经紊乱,甚至引发子宫和乳腺等疾病。

在我看来,客观规律总归是要适应的,大家不妨多从生活习惯入手,比如多吃富含

钙质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杜绝吸烟和加强运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