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要降低了,我们买车能便宜多少钱!举个例子给你算算

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详情如图:

关税要降低了,我们买车能便宜多少钱!举个例子给你算算

该消息也引来众多豪华品牌车企的回应。

宝马:对中国下调汽车进口关税的公告表示欢迎;

奥迪:将仔细评估影响并采取措施;

保时捷:已开始评估中国汽车关税新政,将稍后宣布调价措施;

沃尔沃:为最大程度地惠及消费者,正积极开展评估;

特斯拉:所有未交付车辆将会按照新关税下的车价交付;

……

关税要降低了,我们买车能便宜多少钱!举个例子给你算算

关税要降低了,我们买车能便宜多少钱!举个例子给你算算

1. 消费者购车成本降低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影响。对广大消费者而言,降低关税能获得一个低于过往的进口汽车终端售价。为此,笔者特地查询平行之家APP,发现已有不少网友振臂高呼,欲提霸道、X5、揽运……

计算方式如下:

进口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进口消费税=(完税价格+进口关税)÷(1-进口消费税税率)× 进口消费税税率;

进口增值税=(完税价格+进口关税+进口消费税)× 增值税税率;

最后,平行进口车购车价={到岸价+关税(到岸价的15%)+消费税(到岸价+关税)/(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增值税(车价加上前两项税费的16%)+经销商必要开支(加速采车、通关、认证、环保,以及仓储物流人工)+经销商基本利润}*(1+10%的购置税)*(1+观望期通货膨胀率)

以购买一辆4.4L排量的进口车为例:

下调前完税价格为50万元人民币,进口消费税税率为40%。进口关税=50×25%=12.5万元,进口消费税=(50+12.5)÷(1-40%)×40%=41.67万元,进口增值税=(50+12.5+41.67)×16%=16.67万元,计税价格=50+12.5+41.67+16.67=120.84万元。

下调后,其进口关税=50×15%=7.5万元,进口消费税=(50+7.5)÷(1-40%)×40%=38.33万元,进口增值税=(50+7.5+38.33)×16%=15.33万元,计税价格=50+7.5+38.33+15.33=111.16万元,可以少花费9.68万元。

关税要降低了,我们买车能便宜多少钱!举个例子给你算算

2. 消费者受益幅度主要还看车企是否调整指导价

可能不少朋友疑问了,关税下调,难道厂家没反应?其实主要还看车企是否调整新车指导价。对于部分车型,关税下调在终端市场的价格变化上未必非常明显。假如厂商指导价未降,消费者受益幅度也将受到影响。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车企首先考虑自身的利润,其次考虑对经销商提供补贴,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最后才考虑让利于消费者。

更确切地说,并非关税降了以后所有进口车的实际成交价(非指导价)就都会降,只有处于供求关系相对平衡状态的车型才会降价。而那些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车型实际成交价是不会受关税影响的;另一方面某些过去报关比较"灰色"的平行进口车很可能随着这一波调税以后国家的渠道收紧导致价格反涨 ​​​。

比如,不愁卖的品牌(保时捷),最终产品线价格调整的幅度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反倒有可能进一步催生供不应求的现象;而一些急于扩大市场份额的品牌(比如林肯、英菲尼迪),可能会在价格上作出更大的让步。一切市场现象,都有待观望。

关税要降低了,我们买车能便宜多少钱!举个例子给你算算

3. 关税下调,谁最受影响?

答案无疑是豪华车市场。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关税下调短期内对车市的冲击不大。至于最后市场有什么样的变动,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笔者还想补充一下国外汽车关税的情况,以便大家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对比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的汽车整车关税要高一些。比如,欧盟是10%,美国5%,日本更低。而对比一些非发达国家,中国的汽车关税水平又并不高。比如俄罗斯是30%,土耳其更是达到40%。所以对我国的汽车关税不能一概而论。

对比最早的1985年以前,我国整车进口关税为120%—150%,且在整车关税上,还加征80%进口调节税。所以,几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有目共睹。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依旧"任重而道远",尤其是中高端汽车市场上,中国依旧有很大提升空间。

关税要降低了,我们买车能便宜多少钱!举个例子给你算算

4. 刺激进口车市场销量的增长

以平行进口车市场为例,2017年,平行进口汽车进口量持续增长,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9.7%。而前五大平行进口汽车品牌分别是丰田、日产、路虎、奔驰、宝马,约占总进口量的89%。此番关税下调,对进口车总量的提升,足以预见。

关税要降低了,我们买车能便宜多少钱!举个例子给你算算

总结:

关税降低,最直观的影响是进口汽车的价格较以往更加"亲民",这对消费者是好事。但市场开放程度的加深会使竞争更加激烈,不仅是国外车企之间,对国内车企更是严峻的考验。掌握核心科技,提高制造水平,打造更优秀更先进的汽车工业体系任重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