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佩服哪位民国女子?

二二相偶

当然是民国奇女子余美颜啦!

上世纪30年代一本叫做《摩登情书》的书籍曾风靡一时,作者在书中大爆性事,声称与3000余人有过关系,引发广泛热议,一时街头巷尾无人不知。

而其作者正是风月场上大名鼎鼎的奇女子-余美颜。

余美颜是广东台山县,1900年出生,父亲是当地的典当商人,母亲也读过书,余美颜的家庭出身在当时相当不错,1918年余美颜和开平一位姓谭的公子成了亲,老公是跑船的,由于长期不在家,余美颜同学香闺寂寞,一气之下跑到广州做起了交际花。

来到广州不久的余美颜赶上了民国海军总长程璧光遇刺案,由于余美颜太招人眼,被当做嫌疑犯送进了看守所,虽然后来获释,但婆家就此与她解除婚约,父亲也十分震怒,把她送进培训学校学习,希望可以对她加以管束。

但余美颜不但没有改变,还就此堕落,破罐子破摔,她出入于舞厅、赌场、酒会,为了招人眼,每次都在头上戴一朵大红花,遇到中意的男子,无论有钱没钱,立马开房,不中意的,即便有钱,也别想沾边。一时成为广州交际圈知名人物,各种富商公子都想一亲芳泽。

但此时的余美颜却悄悄嫁给了一个有钱的港商,给人家做了二房姨太太,移居香港。但没过多久就关系恶化,港商在香港登报与她脱离关系,还说她:“放荡不羁,挥霍无度”。

再度离婚的余美颜回到广州,索性堕落到底,和三个姐妹组成四大金刚,横扫广州夜总会,期间还和南海县县长的儿子同居了一段时间,以分手告终,此后她还到达美国旧金山,希望和跑船前夫重修旧好也被拒绝,1927年生无可恋的余美颜遁入空门,但因为六根不净被师傅撵出。

1928年4月,余美颜在从香港至上海的轮船上跳海自杀,据说在跳海前已时哭时笑喜怒无常。她对身边人说“既无人生乐趣,不如逃离这个污浊世界,在此黑暗社会偷生,毫无生趣,非寻死不可。”遗言中写道:“来世或可做一纯洁女子,得到真正自由。”

民国奇女子众多,余美颜绝对是独树一帜!



日慕乡关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不输于男性,在近代民国涌现出许多令人佩服的女中豪杰,在此着重分享著名的革命烈士,优秀共产党员,我们小学课本所学习、所熟悉的刘胡兰烈士。





刘胡兰,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叛徒的出卖,年仅15岁英勇就义,是维一受三代国家领导人题字的英雄。

刘胡兰一生经历过两次订婚,一次是恋爱,一次是冥婚,她追求自由恋爱,反对婚姻包办,1946年秋,解放军一团连才王根固得了传染病疥疮,怀着对革命的热情与向往以及对病人的同情,不惧传染,悉心照顾,为王根固做饭、换药、照顾起居,接触久了,日久生情,两人擦出了爱情火花,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婚姻父母作主,恰是一种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体现,并互赠订情信物,王根固赠送毛毯、一幅眼镜、一根钢笔给刘胡兰,因作战争需要,归队时送给刘胡兰手帕留作纪念。


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将反动派村长石佩怀处绝,后遭国民党阎锡山匪军采报复,上级决定转移,刘胡兰以本地人、年龄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向组织要求留下来照顾伤员,精心照顾与保护伤员,将伤员隐蔽在一军属家中,用自己省吃俭用下的钱为伤员买药治伤,精心护理,直至伤员痊愈返队,后来敌人频繁出击云西周村,形势越来越恶势,家人劝其撤退转移,但刘胡兰坚持等待上级的通知。

1947年1月1是1日上级通知刘胡兰转移,然而敌人已将云西周村包围,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敌人千方百计,软硬兼施,软的是许诺只要供出革命同志就给刘胡兰土地与金钱,刘胡兰不为所动;硬的是大刑伺候,朋友们应该能想像有些什么非人刑罚,年仅十岁的刘胡兰硬是挺住,没有叛变革命,百般不从,敌人见问不出什么,就将刘胡兰,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女孩给杀害,英雄就义。


想想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女孩能坚持信念,威武不屈,从容就义,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于是挥笔写下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耳熟能详的八个大字。

邓小平同志题词: “ 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

1994年2月2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 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


大风起兮云飞扬y

“不惜千金耍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说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秋瑾。秋瑾出自官宦家庭,父亲和丈夫均在清末朝廷做官,然而她却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自发前往日本求学,积极参加革命,最终从容就义。虽为巾帼,但极为令人佩服。

放弃锦衣玉食,甘愿投身革命

秋瑾出生于福建厦门,生长在浙江绍兴,她的父亲在清末朝廷做官,清末百姓困苦,秋瑾的生活倒还算不错,而且接受了较为良好的教育。

1895年,19岁的秋瑾跟随父亲到达湖南湘潭。在这里她结识了湘潭首富、曾国藩的表弟王殿臣。后经王殿臣提亲,秋瑾于1896年4月20日嫁给王殿臣之子王廷钧。婚后秋瑾为王家生了一儿一女,但由于两人性格、爱好均不相投,秋瑾对王廷钧没有任何感情。

(后排左二,日本留学时的秋瑾)

1904年7月,秋瑾只身前往日本求学。在日本她结实了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并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活动,并和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

(秋瑾影视形象)

1905年,秋瑾回国,又结识革命人士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同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在冯自由的介绍下,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

回国之后,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1906年,由于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政策,秋瑾愤而回国。回国后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3月,秋瑾前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在此期间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

(萍浏醴起义局势,红色为起义军,蓝色为清军)

在国内教学期间,利用暑假,秋瑾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积极准备起义。在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但由于萍浏醴起义失败,响应之事告终。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起义失败,英勇就义

1907年,由于母亲去世,秋瑾回绍兴奔丧。在此期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并应邀前往大通学堂主持校务,并以大通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

(徐锡麟)

在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的联络下,秋瑾为安庆起义起草檄文、告示,编制光复军制,并协助制定起义路线和作战方案。

1907年7月6日,安庆起义爆发,徐锡麟组织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攻占军械所,在与清军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而徐锡麟的弟弟徐伟供词中却牵连到了秋瑾,再加上绍兴坤士胡道南的出卖,秋瑾暴露。

7月10日,秋瑾已经得知起义失败的消息,但她拒绝了劝自己离开绍兴的劝告,并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

(秋瑾影视形象)

7月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面对清政府的审问,秋瑾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用来答对。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秋瑾是华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女权,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由于她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贡献,她与吕碧城被称为“女子双侠”,与唐群英被后人誉为“辛亥革命的孪生女儿”,与唐群英、葛健豪誉为“潇湘三女杰”,与鲁迅和周恩来合称“绍兴三杰”。


香茗史馆

民国期间有很多著名的女子,如小凤仙,林徽因,陆小曼,秋瑾等等,有的文笔出众,是为一代才女;有的江湖豪情,侠肝义胆;有的爱得你侬我侬,拥有众多的绯闻。而众多的女子之中,最佩服的当属雏妓出身,最终却能享誉中法的著名女画家和雕塑家潘玉良。

凄惨身世!潘玉良原名张玉良,一岁丧父,8岁丧母。后来被舅舅收养了六年,可是在她14岁的时候竟被自己的亲舅舅卖入青楼怡春院,年纪轻轻就成了雏妓,身世非常的凄苦。可即便身陷囹圄,也挡不住她身上散发出的才气和天资。

得遇贵人!潘玉良17岁那年,新上任的海关监督潘赞化在给自己设的接风宴上听到了她弹奏的曲子《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去。南宋营妓严蕊的这首凄凉之词道出了潘玉良的悲哀,更让潘赞化心之所动。后来两人私下相处的时候,潘玉良苦苦的哀求潘赞化留下自己。而潘赞化也因为潘玉良的真诚和才气将她纳为小妾,由此实现了由妓女向小妾的转变,还改了夫姓。

小妾兼引起无数风波的大学生!成为潘赞化的小妾不久潘玉良就被丈夫送到了上海,她在画画上的付出和天赋,让她在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时候得到了丈夫和老师的坚定支持。虽然考试成绩优异,但是因为此前的妓女身份让她榜上无名。后来还是她的老师极力向校长抗议举荐,才得以由校长在榜单上加上名字。考大学的经历,让潘玉良经历了从满怀激动到身心冰凉的绝望,又到喜极而泣的欢欣。

远赴重洋,饿着肚子上课的女人!由于原配的强势,和自己给自己画的一幅裸体素描所引发的众多轰动和非议,为使心爱的丈夫免于尴尬,也是谋求更大发展的她不得已远渡法国求学。期间,一度因为潘赞化失去工作而没有生活来源,潘玉良只能饿着肚子上课。即便这样,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得到名师的指导。通过几次知名的画展,她成了享誉中外的著名画家和雕塑家。

其后潘玉良经历了回国又再度出国的人生,还拒绝了学生王守义对自己展开的追求。因为她的心永远都是大洋彼岸的祖国和那个心心念念的潘赞化,穷尽一生只爱一人。她渴望回到故土,回到她爱人的身边,可是即便收到周总理的口信,也因为时局因素求而不得,最终遗憾的客死他乡。

从一个雏妓成长为一代大家,其人生之悲苦和分分离离让人心酸,其心志之坚,其才能之众,用情之专又让人敬佩!


二二相偶

在2018年4月11日,纽约时报补发了一份林徽因的讣告,纽约时报之所在补发讣告,是因为以往纽约时报多是发布白人男性为主的讣告。纽约时报为弥补没有发布女性讣告的缺憾,开始补发著名女性的讣告。

讣告中提到,中国现代建筑起源于20世纪初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可谓是群星璀璨,林徽因和梁思成就是其中的翘楚。


事实上梁思成和林徽因不但引领了中国近代的建筑,更为发掘和保护古代建筑做出了卓越贡献。早在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就着手开展了对中国古建筑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令人遗憾的是在发掘前,很多古代瑰宝都已经坍塌。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但是现在很多人喜欢对她的感情史评头论足。将林徽因包装成一个周旋于一群男人中间的文艺女性。人们往往关注于她的情史,而深入偏远地区考察古建筑的艰难之路,却鲜有提及。

事实上,对古建筑的考察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他们想保护的建筑通常都年久失修,而且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的旅途没有浪漫,却充满了虱子,肺结核,崎岖泥泞的的山路。

他们通常只能用骡子或者步行来完成这段旅途,这对于林徽因和梁思成来说并非易事。梁思成曾有一次车故,他的腿脚一直不好,走路只能一瘸一拐的。林徽因则患有很严重的肺结核。而他们住的客栈也通常很脏,而且充满了虱子。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林夫妇二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考察了2738处古建筑。很多古建筑都是通过他们的发掘为国人所知,走向世界,并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山西的应县木塔和五台山佛光寺等。

也正是他们深入偏远,多次考察,梁思成破译了中国古建筑的奥秘,完成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为了确定佛光寺的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爬进了最令人生畏,令人遗忘的地方,梁思成不顾自己的腿脚不便,亲自爬到房檐下。那里住着成千上万只蝙蝠和无数的臭虫,充斥着尘土和蝙蝠臭虫的尸体。


史景迁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一书写道:他们迈出了对中国古建筑考察的第一步,他们最辉煌的成就就是成功确认,测绘并拍摄了在五台山的一座建于公元857年的木质结构寺庙佛光寺。 但这仅仅是汇集在他们的杰作《图像中国建筑史》中众多惊人发现之一。


“我们戴着口罩,掩着口鼻,在完全的黑暗和令人难耐的秽气中经过几个小时的测量,绘图和用闪光灯拍照”,梁思成写道“当我们从屋檐下爬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发现背包里爬满了臭虫。我们被咬的也很严重,可是我们发现的重要性和意外收获,使得这些日子是我发掘古建筑中最快乐的时光。”

梁思成的手绘图

战后梁思成成为设计曼哈顿联合国大楼委员会成员,林徽因却由于要照顾家里,再加上身体原因,留在了中国。

梁思成和林徽因讨论国徽图案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被任命为北京市城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手术后摘除一个肾脏的林徽因卧床数年的林徽因,便迫不及待的投入到了了新中国的建设中。


渔耕樵读

民国女子有很多值得佩服的女子。一代才女林徽因,五四才女石评梅,作家才女张爱玲,革命女作家丁玲,文坛奇葩庐隐,电影皇后胡蝶,天涯歌女周璇,名门闺秀盛爱颐,民国才女凌叔华,上海滩交际花唐瑛,绝世名伶孟小冬等!最佩服的应该是民国才女吕碧城,吕碧城,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安徽旌徳县人,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父亲吕凤岐是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玉牒纂修,山西学政等。书香之家的熏陶,使吕碧城聪颖而早慧,“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相传诵”。吕碧城曾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凤毛麟角之才女”,著有《信芳集》、《晓珠集》、《雪绘词》、《香光小录》等十几本诗词集,其代表作被近代词学理论家龙榆生收入《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吕碧城终身未嫁,但感情世界并不是一片空白,曾言钟情于梁启超和汪精卫。吕碧城曾担任《大公报》主笔。在这期间积极提倡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吕碧成与“鉴湖女侠”秋瑾交情莫逆,为秋瑾创办之《中国女报》撰写发刊词,一起为提倡女权而奋斗。吕碧城还与严复、严范荪、傅增湘等有过交集,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吕碧城后来移居香港,于1943年1月24日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享年六十一岁。



来今雨轩39655858

我最佩服的民国女子就是冒着生命危险游过苏州河,把裹在身上的国旗献给守卫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的爱国女英雄杨慧敏了。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续写了淞沪会战最后的光彩。

10月28日午夜,她把一面国旗裹在身上,冒着生命危险游过苏州河,冲破日本侵略者的重重封锁,将一面国旗献给八百壮士的无畏壮举震撼了全国。

1992年3月9日,杨慧敏在台北病逝。

因此,杨慧敏无疑是令人佩服的民国女子。


反迷你狗先遣军军长

赵一曼、陈铁军、陈碧兰、陈善兰、刘耀梅、刘守玟、刘和珍、刘胡兰、刘群先、刘彩霞、萧月华、向警予、丘一涵、成本华、林心平、江竹筠、庄有义、赵云霄、沈玉琼、徐全直、淦克群、吴富莲、夏之栩、王经燕、胡秀芝、庄有义、戴柳英、芧丽英、唐群英、葛健豪、杨贵珍、杨之华、,杨子烈、杨开慧、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褔、郭隆真、缪伯英、银金花、冷云、黄骅、黄励、秋瑾、贺英、冯铿、甘棠、陶毅、游曦等。


君230835428

林徽因。知识确实会养人心性,与她同时美丽的陆小曼没有多长时间就枯萎了,而她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看的出知识雕刻出自信和美丽。同样风格的还有宋美龄、宋庆龄和奥黛丽赫本,但我最佩服的是平民化的林徽因。


直指见性

最佩服宋美龄,宋美龄是第一个在美国国会上演讲的亚洲人,其演讲才能受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欣赏,抗战期间吉利同美国上层斡旋,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其对开罗宣言的达成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开罗宣言是日本迫于压力最终投降。宋美龄算是个出色的女政治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