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北省很多地方对河北没有认同感?

罕默德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让人伤感。作为河北人,静夜史深感不仅仅本省人对河北省没有认同感,外省人也对河北省一脸茫然,我的一个海南同学认真地问我:“你们河北省省会是不是保定?”

河北省作为古冀州所在地,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省份之一。然而,今日的河北省却渐渐地默默无闻,连本省人都缺乏对河北省的认同感。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历史渊源:河北省区划一直在变迁

从元朝创立行省制度以来,为了加强统治,省界的变迁无可厚非,但是像河北省这样从元朝变到建国后的情况,真的不多见。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从元朝之后,河北省一直是京畿之地,因为元朝以后北京就是中原王朝的都城,为了加强北京的安全性,防范各个方向的潜在威胁,河北省的边界一直不断变迁。

元朝时期,河北省属于中书省,此时的中书省包含了今天的河北省大部、山西省、山东省全部、河南省北部、内蒙古中部以及蒙古国的一部分,面积之大前所未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大都。

明朝之后,经历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的变迁,河北的地位也随之提升,从北平行中书省升级为北直隶,河北省开始成型。

明朝时期,京师辖区有:顺天府、延庆州、万全都司、保安州、永平府、保定府、真定府、河间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其中河北北部属大宁都司,张家口蔚县、保定涞源属山西大同府,石家庄元氏西部属太原府,邯郸涉县北部属辽州,邯郸丘县和馆陶属山东东昌府,沧州吴桥属济南府,邯郸涉县大部、武安、磁县、临漳属河南彰德府。

清朝入关后,沿袭明朝旧制设置直隶省,先驻大名府,后驻保定,设总督。此时的直隶有11府:顺天、保定、正定、大名、顺德、广平、天津、河间、承德、宣化、永平,还有六个直隶州,分别是遵化、易、冀、赵、深、定。雍正、乾隆后将承德、张家口以及内蒙古科尔沁等地设置州、县,划属直隶,直隶省辖境空前扩大。另外,邯郸涉县、武安、临漳县仍属河南彰德府;张家口阳原以西属山西大同府;石家庄元氏以西属平定州;沧州吴桥属山东济南府;邯郸丘县、邢台临西属临清府。

民国建立后,省界再次变迁,主要是热河、察哈尔省的设置,将北平以北地区全部划出。1928年2月28日,改直隶为河北省,废道及京兆区,北平成为河北的一部分。

建国后,河北省区划再次变迁。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政府成立,省会保定。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武安、涉县、临漳划归河北;

1952年察哈尔省撤销,赤城、怀来、宣化、涿鹿、万全、怀安、阳原、崇礼、张北、沽源、康保、尚义、蔚县、张家口划归河北省。

1956年1月,热河省撤销,承德、隆化、围场、丰宁、滦平、平泉、青龙、兴隆、承德等划归河北省,昌平县划归北京市。

1958年2月,天津市划归河北省,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等县划归北京市。

1967年1月,天津市重新成为直辖市。

1973年7月,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5县划归天津市。

1996年,衡水地区撤销,设立衡水地级市。

可以说,正是由于河北省区划的不断变迁,特别是北部的变迁,使得河北省更像是一个被强行糅合在一起的省份,所以各地对河北省的认同感很低。

2、地理碰撞:河北省始终是民族融合前沿

河北省属于古冀州地区,是九州之中位置最靠北的地区,也是中原地区和北方游牧民族碰撞最为激烈的地区。

历史上,河北省一直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的主要地区,也是民族融合最为激烈的地区。

河北省是全国唯一一个集合了几乎所有地形的省份,在这个面积为18.8万平方公里的省份内,河北省有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以及海洋等几乎所有的地貌形态。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奇观,最主要的原因是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太过特殊。

河北省的北部,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高原,蒙古高原的地形向南延伸到张家口、承德地区;

河北省的西部,隔着太行山脉和山西陕西相望,这让河北省和黄土高原以及西北地区特别亲近;

河北省的中部和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向南直通中原地区,和华中、华东地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河北省的东南部,是山东丘陵和渤海地区;

河北省的东北部,隔着辽西走廊直通东北地区,距离东北仅仅是一个山海关的距离。

所以,河北省虽然不大,但是却很巧妙地坐落在各个地理单元的交汇处。

所以,虽然大家都是河北省,唐朝、秦皇岛人更加豪爽,有东北人的特质;张家口、承德,更和内蒙古亲近;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西部地区,口音带着山西味;邯郸地区有着河南的影子,而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东部则带着山东人的豪爽。

这些多样化的特质,共同构成了河北人的特质。由于河北省的特殊地理位置,河北省除汉族外,还有满族、回族、蒙族、壮族、朝鲜族、苗族、土家族等55个少数民族,河北省成为一个民族的大家庭。

因为巨大的差异,所以河北省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省内文化,自然也就难以形成对河北省的认同感!

3、人文因素:河北省会变迁消耗了认同度

河北人对河北省没有认同感,首先就是对省会没有认同感。

河北省省会是石家庄,是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之一。而在1968年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省会之前的55年时间,河北省的省会变迁高达11次,这还不算河北省在抗战期间建立的流亡政府。

清朝时期,直隶省的省会经历了从大名府到保定府再到天津的变迁。

1913年,民国初建,直隶省省会在天津;

1928年10月,直隶省改河北省,省会迁至北平;

1930年10月,在张学良要求下,河北省省会迁至天津;

1935年6月,日寇侵略加快,省会迁回保定;

抗战期间河北省会居无定所;

1945年11月,省会迁往北平;

1946年7月,从北平迁回保定;

1947年11月,从保定又迁回北平;

1949年7月,河北省会为保定;

1958年2月,天津市成为河北省省辖市,省会迁往天津;

1966年5月,天津重新成为直辖市,省会迁回保定;

1968年2月,省会迁往石家庄,并延续至今。

人们说“搬家三年穷”,河北省频繁的省会变迁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更严重消耗了省内对河北省的认同感。

再加上政治的需要,北京和天津相继成为直辖市,河北省如同被挖去心脏一样,区划变得支离破碎。

北京和天津的设置使得河北首尾不相顾,特别是北京北部的承德地区和天津东部的唐山和秦皇岛地区,这些地区因为北京和天津的阻隔,对省会的认同感微乎其微。包括其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作为两个直辖市的经济腹地,而不是省会石家庄的经济腹地。所以,经济联系如此薄弱,在认同上的认同就更加尴尬。

而且,因为石家庄是河北省不得已的选择,所以包含了河北省的太多无奈。石家庄位于冀中南,在地理位置上太偏南,对于北部和东部的联系和带动几乎没有,这使得石家庄的地位非常尴尬。

由于历史的原因,唐山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省会石家庄,这让石家庄地位更加尴尬。

因为对省会的认同感几乎不存在,所以整个河北地区的认同感更像是一盘散沙。

所以,尴尬的河北必将继续尴尬下去!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做为土生土长的河北人,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点点发言权的,首先河北环抱京津两大直辖市,其对河北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唐山和北京天津接壤,承德,张家口,保定和北京接壤,沧州和天津接壤,这些地方的老百姓出门旅游,购物,看病求医,求学也基本都去这两大直辖市,口音上沧州话也接近天津话,保定的涿州,承德又偏京腔,除了身份证上写的是河北以外,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和两大直辖市交织在了一起,加之现在交通方便了,北京的公交车也通向了河北,所以京津的影响力仍在加大。

其次,做为省会石家庄,位置处于河北省的南端,辐射能力有限,对河北省的影响也有限,做为好多河北人基本没去过石家庄,但是不一定没去过北京,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又被京津给隔到了河北的北部,除了必须去省会以外,他们基本没理由越过直辖市。

综上所述,河北人之所以不认同河北,主要还是两大直辖市的影响。



东晋大家


唐山人有钱、石家庄人有权、廊坊人有房、保定人有谱、张家口人穷……这是流传在河北各个城市之间的一条“鄙视链”。老实说,作为一个河北人,确实对河北缺少整体的认同感。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



1:历史原因。

在历史上,河北一直处在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的交界之地。时至今日,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依然相对“独立抱团”。而且,在民俗文化、地方方言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举个例子:河北唐山人更接近东北人,河北邯郸人更接近河南人。


2:现实原因。

打开一张中国地图就能发现:河北省的地图可以说是“相当奇葩”了。整个河北省没有区域中心,或者说,河北的中心位置被北京和天津占据,而在京津之间形成了一块巨大的“飞地”。整体来说,河北各个城市之间被行政区划割裂开来,依附于北京与天津两座大都市。



在北京与天津的巨大光环影响之下,河北人自然也就是失去了对“河北”的认同感,转而偏向于靠拢北京与天津。所以,提起东北人豪爽、山西人精明,而提起河北人,很多人却想不起一个词来概括。



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见解,当做是“抛砖引玉”。欢迎更多的人留言补充、多多指正!我是头条号“背着女儿去旅行”,足迹遍布100座城市。欢迎关注、吐槽,有问必答,有评必回!


背着女儿去旅行


在外面当兵的,都很抱团的,一提山东,东北福建,一说老乡,老表,都或多或少都会照顾一下。河北的凝聚力就差好多了。没有太多的认同感。我不止一次的遇到过这种情况,遇到当兵的老乡,很热情的过去聊天,结果人家奥,河北的。呵呵了。声明一下我是河北沧州人,11年的兵。其实不止是当兵在外打工的也差不多这个样子的。当然这只是大部分,也有那种很热情的老乡,只不过太少啦!


凹凸曼打败了小怪兽SSS


有意思,张家口自认为是塞外人,唐山人可能忘记自己是河北人,廊坊人总认为自己是北京人,秦皇岛感觉自己是关外人。邯郸人最是四不像,不像山西人、不像河南人、不像山东人,也不像河北人。最有意思的事火车拉来的省会石家庄硬是送不回去了呀!


Manufacture2025


河北虽有燕赵大地之称,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风俗习惯和方言体系。张家口,石家庄西部偏晋文化,承德廊坊接近北京,秦皇岛接近东北,唐山自成体系,沧州接近天津,邯郸接近河南。大概保定属于最正宗的燕赵核心区吧。还有石家庄作为省会认同感低。说起语言,反正邯郸,邢台,石家庄非城市人之间说话,作为北部的河北人基本一句也听不懂。再加上京津在中间的隔断,你说这样的河北省是不是一盘散沙?


云中漫步


河北省属于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地方,即便是在中国,省份众多,但是也很少有像河北省这样,固执地将每一步路都走得破绽百出。

河北省没有认同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河北省做出的众多选择,都在加剧隔阂,而目前来看,河北省没有任何想要去解决的想法。

清末之时,直隶省的岁入与岁出在各省份中位列第三。

等到了1980年,排除掉天津的河北省,位列第11,而2015年,位列第8。

河北是一个走下坡路的省份,经济上行阶段,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分蛋糕,等到了经济下行阶段,利益纠纷加剧,前景不明朗,自然是各走各的路了。

经济增长无力,是河北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1950年代的时代,河北省在省会保定市确定了许多新的街道名称,例如裕华路,寓意“富裕繁华”,此外,还有“三丰路”,寓意——粮丰、棉丰、钢铁丰。

当时的河北省,算是很有进取之心的省份,对于整个地区的估量,也十分准确。

河北省并没有将眼光局限在保定,因为三丰——粮、棉、铁,保定市都并不属于高产区。

保定作为河北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有上百年的时间,同时也是沟通河北南北的重要的交通要道。

河北众多地市与天津同处华北平原,保定与这些地方比起来,资源禀赋优势不是很强。

河北的粮食产区,主要位于河北省的石家庄与邢台。

一定程度上,这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位于太行山偏东一点点的石家庄与邢台地区,比起其他地方,更容易发生高温现象。

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使得农作物的生长,更加有利。

而河北省的棉花产区,则集中在了衡水、沧州、邢台和邯郸等地。

这些地区是棉花主产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土质原因,这些地方,由于古黄河流经,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是盐碱地。

种植棉花这种经济作物,是一个折中选择。

而河北省的钢铁资源,毫无疑问,以富含矿产资源的唐山地区和邯郸地区为代表。

除此之外,在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廊坊、石家庄都有大型钢铁厂的布局。

1950年代的河北省,借助棉花产区的优势,发展起了纺织工业,借助钢铁资源的优势,发展起了钢铁厂。

但是,这也是如今河北省广受弊病的最重要的原因。

60多年过去了,河北省仍旧停留在了“三丰路”的思维中,但是可惜的是,河北的粮丰,没有抵抗得住河南;而棉丰,最终面临了纺织工业的纷纷倒闭;唯一剩下的一张钢铁牌,又有着特别强的对内对外的依赖。


如今仔细思考,会发现一点,地处河北中部的保定地区,与廊坊南部地区,没有粮、棉、钢铁高丰的优势,河北省虽在保定透析了河北的经济走向,但是却没有规划出保定的经济走向。

而河北的政治中心从保定搬离后,保定与河北就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保定与廊坊南部,和河北的主流经济格局,长期处于各自为营的状态。

从这一点上看,河北的经济发展不仅受阻,河北的中部地区,也成为了真空地带,看起来和河北有关,但是实际上和河北无关。

河北的经济,面临着严重的滞后性,几十年过去了,仍旧是老一套。

而除此之外,保定与廊坊,又天然与河北经济格格不入,导致河北中部弃逃河北,加剧了河北经济的断裂。


从经济上面来说,河北的经济在不断下降,共同利益少了,自然认同感也就降低了。

而河北中部经济模式与南北经济模式的差异,则加剧了河北认同感的降低。


除此之外,河北省的交通,也可以看出,这个省份没有远见。

河北省中部经济的独特性,也使得河北省中部的保定与廊坊,在河北省丧失了话语权。

这种局面,导致了保定与廊坊,很难在铁路建设上争取到河北省主动与被动的支持。

河北东部的唐山、秦皇岛,一直围绕北京、天津、东北修建铁路。

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与承德,一个围绕北京、内蒙修建铁路,一个围绕北京、东北修建铁路。

位于河北中部的保定与廊坊,除了围绕北京,便只能围绕河北修建铁路了。

但是,河北省对于保定与廊坊,采取的态度十分难堪。

京津城际跨越廊坊,一直是不少廊坊人心中的痛处。

而津保铁路被河北省拖延20多年,也让保定人最终对河北失去了信心。

而张家口想要联络上河北省,除了北京,便只有保定一条路可以走,但是河北省的规划里面,从未有过这项提议。

总之,河北中部的塌陷,与话语权的丧失,使得河北省的铁路交通,不再具备省份沟通能力。

津保铁路的开通使得秦皇岛和唐山终于可以就近到达河北中部与南部,而对于张家口与承德来说,他们仍旧与河北东部、中部、南部没有联络线。

河北省爱将这些事情说成是北京的过错,但是即便是河北内部,做做纸上谈兵,似乎也没有这方面的意图。

怪北京很容易,但是真正做点事情,似乎很难。


目前的河北,面临着经济的落后于下行,也面临着交通的支离破碎与没有打算。

从直隶时期的八督之首,到如今的GDP第8,河北省没有了荣光,也没有了存在感。

没有方便的铁路可以沟通交流,也没有做大的蛋糕作为共同利益,河北省的路似乎没有走正确过,即便河北地区的人没有意识到河北的错误,他们也能感受到这种错误的路子导致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少共鸣。

最终,这个省份,也就丧失了认同感。


林一行


这个话题就有意思,历史上的原因影响比较大!

最近的封建王朝清朝时代,河北叫直隶,北京从地理位置上原本就是在河北省内,从蒙古统治开始,北京就被定为国家的首都,不论从哪方面都抢足河北的风头!

每个省份对外都需要个代表性的城市集中代表本省的经济历史特色。河北省到近现代,先后崛起的很多城市,例如天津、保定、承德、石家庄等等,各子在不同的时期都代表过河北的整体形象!特别是天津、保定。不论历史沉淀,经济发展水平都足够作为省会代表。石家庄因为新中国重新发展部署的原因成为省会,历史底蕴不够,省内其他兄弟城市多少都轻视它的心理,毕竟中国人从骨子里骄傲于厚重的文化历史!河北省会变化迁移多次也加剧了这种不认共同感!

不论如何,河北始终都在帝都周围环绕,中国越强大,北京这个名片越闪亮。围绕在祖国心脏的旁边,天下还有谁人不识君呢!


青山秀水叠幽谷


首先我得对这个说法提出疑问,不知道真的有这么多地方对河北没有认同感吗?就我个人而言,外地人先问我是哪儿的,我肯定先说是河北,再问河北哪儿,我接着会说保定。但少部分河北人对河北没有认同感,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一,河北省各市的地理位置分布有间接的影响。河北省许多个城市被北京还有天津分隔开,导致河北北部和南部形成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语言文化还有饮食方面上,例如张家口,就好吃羊肉,口味和东北相雷同;而南一点的城市,比如邯郸,跟河南还有山东那边习惯等方面就挨得近一点;保定、唐山、石家庄等就比较能代表真正的河北,所以这些就导致了各城市之间没有真正的融合,如果要求这部分地区对河北有强烈认同感也是不太现实的。

其二,在离京、津距离较近的地方,也很难对河北有强烈认同感。为什么呢?将心比心而论,你要买个东西或者生病想去大一点的地方去,到北京天津开车半小时,到河北省会一个多小时,你选择哪儿?北京还有天津这两个大城无论在医疗设施还是在经济发展上都和河北相隔久远的间隔。不过说到这一点,我想说一句,河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并没有依靠北京、天津捞得到多少的好处,所以能在自家解决的事情还是自家解决的好。

最后一点不知道有没有人认同,可能很多河北城市对河北省会“石家庄”没有太大的感觉,这可能在认同感方面也有一定影响。石家庄的这个省会的兴起在新中国发展新部署之后才发展起来,虽说在数几十年时间里也发展了不少,但是还是会有不少人觉得“差点意思”。

以上观点皆是我个人观点,不代表哪个地区,咱们也不以偏概全,很多人都是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自己家乡发展更好,我们都能引以为傲!


保定事儿


从河北几百年历史来说 河北目前是一个拼接起来的省 直隶 热河 察哈尔 热河 察哈尔是蒙古地区不属于长城内 而热河是东北的 不信翻看历史 张家口 承德应该划归内蒙古而不是河北 这两地的人生活习惯与内蒙相差不大而与河北其他省的相差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