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少年成名、擁有天才作家光環的蔣方舟自曝以前是“討好型人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蔣方舟說,直到去年才發現自己身上的“討好型人格”。
她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舉了好幾個例子,認為自己過於注意別人的反應,迎合別人的期待,在很多時候沒有原則和底線。
無論是普通的人際交往,還是在親密關係中,她總是儘量避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害怕起衝突,害怕讓別人不高興。
別人侵犯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的時候,明明自己已經很不愉快了,但還是不會表達出來。
這一段分享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人們發現,在人際關係中,自己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討好的成分存在。
1
內心脆弱,敏感;
2
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
做事小心翼翼;
3
害怕跟人起衝突、產生糾紛,
在集體裡總是刻意營造和諧的氛圍,
不惜為此放低姿態迎合別人;
4
沒有能堅持的觀點,
沒辦法表達自己真實想法,
害怕他人不認同;
5
不懂得拒絕別人。
以上5條是張玉潔為討好型人格做的集體畫像。
如果中了其中三條以上,那麼你很可能是討好型人格,如果五條全中,那已經是“骨灰級”討好型人格了。
“討好別人”謹防“失去自我”
討好型人格並不是一成不變,在張玉潔看來,它僅僅是一種思維和行為的模式。在年幼時,因為外在或內在原因,逐漸形成,在不同年齡階段反覆強化就固化成內在的一種行為模式。有時我們只在某個時刻討好,比如有人看到老師等權威人物時啟動討好型模式,但在家裡依然是小公主、小皇帝;有員工在老闆面前是討好型,但回到家裡立馬變成大男子主義。
“討好”會給當事人帶來一定好處,比如孩子更容易得到老師、家長的喜歡,更容易當班幹部、獲得榮譽,從權威人物處得到認可和好處。他們看起來是人見人愛的“乖孩子”,但心理學老師會對他們格外擔憂:因為如果把握不好度,這類人可能為了迎合別人,犧牲自己的需求,內心壓抑,不快樂。表達力強的孩子,可能跟父母傾訴,如果不強,或者與父母關係本就不好,則容易壓抑自己,甚至產生極端思想。
張玉潔舉了兩個真實案例:
犧牲自我,成全別人的小安
思想空洞,缺乏活力的小明
初中遭遇親人突然離世的小明有著嚴重的社交焦慮,他跟同學的交往談不上平等,更像是一種討好。同學讓他請吃東西,他無法拒絕,用來買書的錢也拿出來請客。平時大家對他的印象也是自卑、膽小、怯懦。張玉潔與他對話,小明常說的話是“沒什麼想法”“你說的都對”“隨便”,缺乏一個年輕人應有的活力,更像是一個缺乏靈魂的“空殼”。
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看起來像是美德,實際上是對自我的戕害。當今時代需要的人,是具備創新意識、有個性有獨立精神的個體,一味迎合別人,只能讓自我變得模糊。
恐懼、懶惰
——討好型人格的兩個潛意識
我們為什麼討好?張玉潔認為,根源在於嬰兒時期就有的“恐懼”。嬰兒要迎合父母,才能獲得食物,活下去。如果嬰兒時期、童年時期,孩子沒有得到無條件的愛,那麼他的潛意識中就會恐懼失去父母的愛。他的思維邏輯就會變成:
只有我很優秀,別人才會喜歡;只有我對別人好,別人才會認可我。這種有條件的愛,會泛化到成年之後的人際關係中。“軟柿子”,還是“硬桃子”?
——建立自我價值感
有討好型人格的人更容易成為“軟柿子”,一味地成全別人,卻忘了成全自己。張玉潔認為,要學會做裡面有“核”的東西,比如桃子,別人不能隨便捏,因為捏到“核”會疼。
這個“核”,就是你的自我價值感。我們的自尊、自信、自強,來自生命本身發展完善的渴望,只要認定我們所做的事對他人、世界有價值,不必因為他人意志,就懷疑自己,放棄自己,隨意改變方向。我們有需要堅持去做的事和堅持認為正確的觀點。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武志紅
家長最擔心孩子不自信,張玉潔認為,自我價值感是比是否自信更深層、更核心的問題。
怎樣建立自我價值感?張玉潔建議從這幾方面入手:
首先,在孩子0-3歲這個階段,一定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充分的安全感是價值觀的前提;到了3歲,讓孩子適應幼兒園規則時,也要不斷肯定、放大孩子的優點,讓他時時刻刻體驗成就自我價值的感覺;再大一點,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在分擔成人的事情中感受自己是被需要的。
如果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已經出現問題。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梳理從小到大最有成就感的事,幫助孩子重建自我。生活中,家長要學會示弱,讓孩子幫忙,讓孩子體會到自己行為產生的價值。還有建立社會支持系統,給孩子創造條件,多跟同齡人、親近的長輩一起玩,從親密的關係中獲得心理支持。
文丨胡敏
圖丨網絡
川教之聲
教育導報
閱讀更多 教育導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