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巨头悄然复出 酷派胜算几何?

沉寂许久的酷派(02369.HK)在近日重回公众视野,但是将酷派推向台前的并不是其在4月份发布的多款新品,而是公司与小米的专利纠纷案。由于此次起诉时间节点恰巧处于小米赴港IPO的关键期,因此市场对双方的博弈也格外关注。

否认“碰瓷”小米

小米当日也作出回应,称并未收到来自法院的任何通知,目前公司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各手机机型如常热销。同时,小米方面还对酷派相关专利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并针对酷派主张的几项专利提交了无效请求。

中国区受“重伤”

作为国内老牌的手机企业,酷派在运营商时代出尽了风头。然而随着互联网手机的兴起及运营商补贴的消退,酷派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连续两次选错队友——“大神”品牌出走、被乐视拖累,错失了自身变革的行业窗口,2017年乐视系的整体崩盘则成为了压倒酷派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7年8月,刘江峰从酷派离开,“五年三个一(即5年内酷派销量过亿,酷派手机重回行业第一,酷派集团市值过千亿)”的愿景化为泡影。资金链断裂的酷派在2017年只能忙于处理各类债务危机,几乎没有任何新机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初蒋超曾公开表态称未来酷派会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美国市场,然而从4月份至今,酷派已经连续推出了四款新机,其中三款为运营商定制机、一款为线上产品,目前的酷派也依旧难以对中国市场说“不”。

张科表示,酷派今年的“小目标”是依据下游客户的需求所定制,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运营商,这类定制机的需求依旧存在;酷派目前不会跟头部企业去竞争,先保证自己的生存。另外,张科强调,自今年4月以来酷派中国区已经依靠产品实现了盈利,而且公司的5G产品也准备就绪,预计明年5月左右即可面世,由于跟运营商有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因此5G时代酷派是有能力、也有机会抢先的。

“美国化”加速

2017年的最后一天,蒋超在微博上表示,2018年酷派会在美国的土地上生长,并重新伟大。

与中国市场相比,美国市场上绝大部分手机均是通过运营商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在美国,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或其他购机优惠政策,使得用户能买到远低于市场价的手机产品,这是运营商始终牢牢把控美国手机市场的原因。而且长远来看,这一模式在美国已经根深蒂固,运营商对手机渠道的把控力还将长期存在。也正因此,有着天生运营商基因的中兴、酷派能够在美国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蒋超表示,美国市场两极分化极为严重,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占比为67%,200美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则占据着27%的市场份额;这27%的份额基本被出海的中兴、酷派、TCL(阿尔卡特)所瓜分。此前中兴曾占据这块市场过半的份额,酷派与TCL(阿尔卡特)占有率相当,但是目前中兴陷入禁售旋涡,因此酷派获得了不少市场空间,2018年酷派美国市场的增速预计会达到60%,出货量也有望突破500万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