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曾给清华考生出题,上联为:孙行者,仅有一人对出标准答案

陈寅恪曾给清华考生出题,上联为:孙行者,仅有一人对出标准答案

实际上,在当时的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卷批阅工作中,每年都会有陈寅恪的身影,而在他的认知当中,真正的好题是不会出的所谓的高深莫测的,而是追求精炼,也就是形式简单但内涵丰富,如此一来才可能极大的考验考生的语言功底,所以在1932年的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中,陈寅恪就为国文考试代拟试题,与以往试题不同的是,这次的试题出现了一个看似奇怪的对子,其上联为:“孙行者”。

陈寅恪曾给清华考生出题,上联为:孙行者,仅有一人对出标准答案

当考生看见这道题目时,因为平时在对对子方面缺乏练习,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考生都不知所措了,而也有一部分的考生挣扎过后,还是无奈的不知如何下笔,甚至有些人还在试卷上写下“猪八戒”、“唐三藏”和“牛魔王”等答案的,显然这些答案与标准答案是差的十万八千里了,那么“孙行者”的标准对子又是什么呢?

当时陈寅恪为该题定下的标准答案为“胡适之”,首先“行者”和“适之”两字在言韵和意义上都可相对,其次“者”与“之”都为虚词对应,实际上陈寅恪所出的这对对子的创意是源于苏东坡的一句诗句,其诗为:“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陈寅恪曾给清华考生出题,上联为:孙行者,仅有一人对出标准答案

不过在这些考生当中,还是有一位叫做周祖谟的人答出了“胡适之”这个标准答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考生答出了“祖冲之”和“王引之”等还不错的答案,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的考生还是栽在了这道题目上。

最后不知各位看官看到这个“怪题”时,其心中又有何更好的下联呢?

陈寅恪曾给清华考生出题,上联为:孙行者,仅有一人对出标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