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要賺錢,一定要記住這幾點:你是幹農業,不是當農民!

給大家講這麼一個案例:

山西臨汾,一位做煤礦起家的朋友,看到農業的大好機會,以為幹農業就跟開煤礦一樣,於是租了800畝地,建了若干大棚,投資接近兩千萬。等到蔬菜豐收的時候,每天光從大棚裡面採摘出來又順手扔掉的就有七八噸。好景不長,後續資金跟不上,資金鍊斷裂了,目前農場已閒置。

農業要賺錢,一定要記住這幾點:你是幹農業,不是當農民!

這是轉型農業的典型案例,但其實,即便是一直從事農業的朋友情況也並不會好到哪去:

某合作社搞水果種植,經營了三年,第一年賺點小錢,第二年受災了,賠了錢,到第三年理事長幹不下去了。因為他實在不知道該咋幹了:不幹,沒收入;幹,怕再賠得更多……

問題出在哪兒呢?許多人搞不明白。

道哥給大家講道:農業是啥?往大了說,是關係所有人生活根本的大產業;往小了說,是每個幹農業的朋友的飯碗。幹農業和幹企業道理是一樣的,幹農業不是當雷鋒!你不掙錢,飯都吃不上,那還搞啥產業?

所以,咱幹農業,一定要記住這幾點:

1.你是幹農業,不是當農民。你得有企業的思維,而不是成天就盯著那一畝三分地。光看它是長不出金子的。

2.不要想當然。有些人覺得幹農業挺簡單,種然後收,然後賣,就賺錢了。實事上,你去問問實際乾的人,是這樣嗎?種可能種不好還遇災,賣可能賣不出去。

3.光談“模式”害死人。在任何領域“模式”這個詞主要是用來喊口號用的,你做成了你就是“模式”,如果模仿別人的“模式”,你還沒開始就意味著結束。

那應該怎麼辦?

農業和別的產業不太一樣,既大又雜,裡面的門道特別多。那怎麼能把這些門道集中說清楚?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有人把中國現代農業模式講清楚了,這個人就是中國現代農業之父——劉振邦教授。在他的集大成之作《現代農業論》裡,就清楚地講明瞭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及未來。

很可惜現在這本書已很難買到,但我們經過許多周折再次找到了這本書,同時,道哥進行了詳細的精心解讀。然後再次呈現給大家,內容更加清晰易懂,解讀也更加詳盡。大家看後,會從這本博大精深的,預言了中國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的鉅著中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