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唐僧原型“玄奘”大师的出生地,发现中华民族的脊梁!


唐僧,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尤其是杨洁导演的83版《西游记》,凭借其经典的演员、舞美、编导、音乐等综合实力,让这部电视剧深入人心,而实力演员徐少华、迟重瑞等的倾情演绎,更让《西游记》中唐僧胆小懦弱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上的唐僧,也就是玄奘大师,可不是这样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是一位伟大的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他于唐太宗贞观元年,单人独骑,行五万里路,从印度的那烂陀寺,取得真经,并与其弟子翻译佛典75部、1335卷,他的艰苦执着的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

玄奘,属于洛州缑氏人,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偃师市缑氏镇人,其出生地缑氏镇,也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小镇,小镇为古中原四大名镇之一,因这里曾为春秋时期周灵王缑姓皇后的出生地而得名,著名的景点有玄奘故里、唐恭陵、玄奘寺、中华邱氏总祠、马蹄泉、泰山庙等。


玄奘大师的故居,就座落在缑氏镇陈河村,玄奘大师,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于公元602年出生在这里,来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玄奘故居门口,树立着一块颇有些年头的石碑,上下着四个大字“玄奘故里”。

玄奘故居大门口,拾级而上,一块高大的牌坊赫然屹立,两旁苍松翠柏,让这一代大师的故居显得庄严幽静。

整个玄奘故居,位于陈河村中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0平米,分为前后两院,前院分为东西厢房和厅堂,其中厅堂展示了玄奘大师17年只身赴印度取经的动人经历,以及他19年翻译的佛教典籍。

大门口左侧,有一口千年老井,据说能让人变得聪慧,据说玄奘大师就是长期喝这口井里的水,才如此聪慧,并最终成就了另后世敬仰的伟大事迹和不朽的坚持精神。

玄奘大师,不仅翻译了1335卷的佛经,而且犹为重要的是,他写了12卷的《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了玄奘大师历经17载求取佛经所亲历的110个国家、28个城邦的所见所闻及风土民情,对研究中古时期的中亚和南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大唐西域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玄奘大师西出长安,先后经过秦州、兰州、凉州、瓜州、玉门关,新疆哈密、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等你,并经过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最终抵达印度,行程5万里左右。

玄奘之路,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可谓是最艰难的路,玄奘坚持不懈和艰苦进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