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先行先试勇当全市改革尖兵

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市开展新总规框架下的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填补城总规与法定图则之间的“断层”;“自下而上”,由区发起图则修订更改,上报市规土委审核;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及监管新模式;探索推进历史遗留问题疏导政策研究;探索土地整备实施新模式……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与龙岗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规划国土管理改革与实践合作框架协议》(下称《框架协议》)共涉及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土地管理、土地整备、违建查处、生态线管理、田园综合体建设等六个方面内容。龙岗区将在多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思维,对规划国土工作“深水区”“攻坚区”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为全市全面深化规划国土改革勇当尖兵、树立典范。

龙岗先行先试勇当全市改革尖兵

创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传导实施实践区

内容:龙岗区政府依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对龙岗区的新定位、新目标和新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市规划国土委委托龙岗管理局组织开展编制和优化完善分区规划、法定图则及各类专项规划。

意义:龙岗区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市开展在新总规框架下的分区规划编制工作,将改变以往分区规划以组团的形式进行编制的模式,破除人为区域化分,全区一盘棋,统筹规划,便于在全区范围内有力保障公共设施落地。龙岗区将发挥区政府统筹职责,坚持高水平大发展,强基础补短板,调布局留空间,优环境重管理,为勇当深圳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排头兵找准路径。

创新法定图则编制和实施机制

内容:将龙岗区打造为法定图则实施的先行区,探索形成“市规划国土主导、区政府实施”的法定图则编制工作新模式。具体包括:龙岗区政府牵头,选取大运枢纽站及周边地区、宝龙科技城、横岗老墟镇地区为试点进行法定图则修编工作,完成现状调研报告及初步方案后按程序报批,共同探索构建法定图则修编工作新机制;共同探索推进公共项目实施新模式。

意义:可根据辖区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法定图则修编工作流程,充分发挥区政府及规划区内街道、社区及股份公司的主体责任,加强区一级在法定图则编制过程中的参与度,实现法定图则修编的制度化及常态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图则的实施率和后期管控。通过制定龙岗区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实施台账,可提前发现各项目用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按“梳理”、“推送”、“批量”原则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推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审批提速增效。

龙岗先行先试勇当全市改革尖兵

龙岗先行先试勇当全市改革尖兵

探索城市设计实施路径,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内容:龙岗区政府先行开展坂雪岗科技城、大运新城、龙岗河“一河两岸”3个片区的城市设计,市规土委给予技术支持。并以此为试点,探索城市设计成果与法定图则相衔接,通过土地出让、用地规划许可和方案设计等重点环节管控推动落实。

意义:弥补传统的法定规划在三维空间统筹层面的不足,从城市设计编制、法定化路径、实施保障制度层面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设计管理实施体系。龙区可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全面提升龙岗城市空间品质,凸显龙岗山水风貌、客家文化特色,激发城市活力,高标准打造东部中心核心区,塑造东部中心新形象。

龙岗先行先试勇当全市改革尖兵

创新产业用地供给与监管的全链条机制

内容:龙岗区先行先试,探索“重点项目遴选、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新型土地供应模式,制定产业用地租赁实施细则,并加大对已租赁用地监管力度,分阶段、分时点对产业项目的履约情况及用地开发建设情况进行监管,实施区产业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国土、市场质量监管、水务等“全方位、全周期”的多部门联动监管机制。

意义:强调产业项目“谁引进谁监管”“一企业一协议”,进一步夯实监管力度;建立产业项目退出机制,真正实现产业项目的供地精准化、用地集约化、监管责任化以及产业优质化,充分保障产业空间发展需求,并为全市保障产业空间发展提供新思路;探索M1、M0建筑功能混合建设新模式,保障“轻型智造”等高端产业的发展空间,鼓励空间创新,实现产城融合。

探索枢纽核心地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新机制

内容:以大运及平湖枢纽站为试点,探索枢纽周边核心用地地上、地下统筹开发模式,重点研究枢纽立体开发模式应用,统筹地下、地面、地上三维立体空间规划建设,建设竖向分层立体、横向互联互通的城市空间系统,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空间资源,打造龙岗区东西两个城市综合体标杆。

意义:转变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空间资源,将单一功能的城市交通枢纽向功能高度混合的城市综合体转变,是实现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关键,在深圳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真正实现站城一体,再造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片区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打造龙岗东部中心、辐射周边“3+2”片区具有重要意义。

龙岗先行先试勇当全市改革尖兵

探索土地整备实施新模式

内容:龙岗区为试点拓展土地整备规划研究范围,将项目范围内及周边的“边角地”“插花地”“零星地”一并纳入研究范畴,编制土地整备规划研究。结合现行土地整备政策及辖区现实情况,以实施为导向,探索土地整备工作实施新模式、新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建议,报市规划国土委转化为新政策在全市推行。

意义:“统一规划、政策联动、主体协同、分步实施”的片区统筹开发新模式,有利于片区整体土地价值的提升,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可以较好地理顺征地拆迁、城市更新、利益统筹等不同项目间的计划规划关系,实现成片开发,最终可以实现社区经济的转型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探索落实查违共同责任的新路径

内容:龙岗区政府严格落实查违主体责任,率先对辖区内存量违建手续完善、烂尾违建处理、非商品住宅建设、历史违建综合整治、危房拆除重建等历史遗留问题开展疏导政策研究,市规划国土委给予政策指导,形成可操作、可实行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试点成熟后在全区推行,为在全市推广提供决策依据。

意义:有效疏导违法建筑是保障城市发展安全、满足民生需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为全市乃至全国其他城市开展同类型工作的有益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前瞻性指导价值和改革意义。

探索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新模式

内容:以坪地街道为试点,梳理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后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完善基本生态控制线动态优化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清退与线外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的联动实施机制;探索以引导扶持线内已建工业区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综合整治新方案。

意义:在正确把握基本生态控制线铁线管理的基本原则下,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有效保障生态线的实施管控,促进当地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龙岗先行先试勇当全市改革尖兵

探索现代都市田园保护利用新模式

内容:共同探索、全力推进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保护利用新模式,充分发挥耕地的景观生态、农产品生产、农事休闲、农业创新科技等功能,龙岗区政府从设施配套、使用权利、保护补偿等方面创新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深圳都市田园新名片,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

意义:作为全国首个没有农村、没有农民的城市,提升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效率,充分发挥都市耕地的多重功能,高标准建设现代都市田园示范区,打造“深圳都市田园新名片”,发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验场所的示范效应。

龙岗先行先试勇当全市改革尖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