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机械的线条里
我是写代码的,有一些写代码的经验可以先分享一下。
一般来说,为了实现某种功能,都会有一些通解,例如要求你得出从1加到100的和,并且显示出来,这时候会有哪些做法呢?一个通解是写循环,我用伪代码写一下:
数字等于1
如果 数字小于等于100
那么 和等于和加数字
数字加一
输出和
这是一个会循环一百次的条件判断,是一个无可挑剔的解法,不仅可以算从1加到100,从1加到10000也是可以算的,任何一个有代码基础的人都能写出来,这是一个通解。
但是,如果用高斯算法,这个问题就有另一种解法
数字等于100
和等于(数字+1)*(数字/2)
输出 和
没有循环,只需要做几次计算便可得出结论,省时省力,我们把这看作为一个妙解
在某些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这么写
输出5050
这样一来,程序都不用做任何计算,都可以直接输出通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很多步计算的结果,虽然这样的写法会有很多问题,例如如果要求你求从1到1000的和,就完全错了,而另外两个却可以得出正确结果。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在要求的情况下,它是得出了需要的结果的,我们把这种事实上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某种情况之下的权宜之计,叫做hack
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没有语病的句子是通解,颇有文采的句子是妙解,而鲁迅的这句话,是hack的句子
有的人可能不太明白,我用程序做比喻所想讲的意思,在这里再解释一下,写一句话,不管这句话写得好不好,都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那么,只要把意思表达出来了,不管这句话是如何表达的,都可以看作是达到目标了,而在不同的情况下,某种特定的方法,是最好的,却不一定是理论正确的
超级王登科
这是病句吗?来分析一下:
1、非病句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单看这一句,以通常的眼光来看有点啰嗦。但是,当你看完全文就可以理解了它非病句。
2、文章的主题
这篇文章是《秋夜》,文的主题是描写高怪寒冷的夜里的枣树。夜晚光线不好,发现一棵枣树又发现一棵枣树,从逻辑上看是合情合理的。枣树是本文重点,所以文章开头也由枣树展开。
3、深层含义
文中的枣树含义是什么?一是,一棵枣树指作者自己;二是另一棵枣树指和自己有一样目标的人。所以在鲁迅看来,两棵枣树是有区别的。
4、时代不同
现代人单看这句确有病句的嫌疑。想象当时的社会,鲁迅这篇文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看懂他文的人,尤其是和鲁迅有同样思想的人。
所以说,“明白人”都能看懂这句话。他们不仅不会把它看成病句,反而看成妙句。这大概也是它变成名句的原因吧。
作者用《秋夜》当武器,用冷峻峭拔的语言,着力渲染萧瑟森然、幽远清寂的秋夜氛围。在这冷寂深邃的意境中,既蕴藉又强烈地表达了一个既彷徨又执著的孤独的求索者的心绪。
枣树的枝杈“死命的”刺向寒冷高怪的鬼魅秋夜,寒月吓的苍白,鬼魅的寒夜瑟瑟发抖。
表现了作者与“志同道合的人”的坚定和不畏艰难的满腔热血。
在此,深深地感谢这些勇敢的人。因为你们,我们才有美好的生活环境。
紫藤讲故事
鲁迅家后园的“两棵枣树”,因为在鲁迅的文章里被写成了“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而成为议论的焦点,有的观点认为“这是病句”有人认为“这是妙句”。
究竟是病句还是妙句呢?
先说说“病句”吧!其实定义为“病句”本身也是不对的,就纯粹的字词句来讲,鲁迅的这句话“主谓宾,定状补”,都挺合适的,至多就是显得啰嗦和重复。
“病句说”比较牵强,写的重复啰嗦似乎有道理。但为什么要写的这么重复,啰嗦?
其实,鲁迅写《秋夜》是有感而发。鲁迅先生写文章不会是无病呻吟的,因为他反对的就是“无病呻吟”。
鲁迅的文学作品,总体上是对中国封建落后的现象,民众被压迫的麻木,苟且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及对于北洋政府的封建统治的反抗。
《秋夜》里写了高怪寒冷的夜,挺着受伤的枝杈拼命刺向高寒鬼魅的黑夜的枣树,在寒冷中挣扎开放的细小花朵,还有不顾生命扑向光明的不知名的飞虫。
这些寓意是很深刻的,高寒怪鬼魅的黑夜,实际上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挣扎开放的细小花朵是被压迫的人民,飞向光明的小虫,是追求“光明的世界”的年轻一代。
《秋夜》里的枣树,实际上是鲁迅心目当中的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样抗争的“仁人志士”,换句话说,那两颗枣树,一颗是自己,一颗是“志同道合之人”,所以在鲁迅眼里,两棵枣树是有区别的。
枣树的枝杈“死命的”刺向寒冷高怪的鬼魅秋夜,寒月吓的苍白,鬼魅的寒夜瑟瑟发抖。
这就是鲁迅《秋夜》里点睛之笔,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步武堂
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散文集《野草》中的《秋夜》一文,写于1924年9月15日。题主引述的与原文略有出入,原文为——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算不算病句?
这取决于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严格按照现代文法的要求,你可以说这是病句。注意!题主所说的方式反而不是病句。具体原因,可以详细参考“另”与“还”的用法差异。
事实上,如果严格按照现代文法的要求,鲁迅文章中的很多语句,都可以说疑似病句,很多文字,也可以说疑似错别字。比如,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但通常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认为鲁迅写的是病句,或者错别字?这里我们抛开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就事论事地讨论。
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
鲁迅生活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很多与白话文相对应的现代文法尚在摸索和完善中,不少词语也没有形成所谓的标准写法,或者当时的标准与现在不同。
如果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那鲁迅写的就疑似病句和错别字,但在当时这是正常用法。而且这种现象并非只在鲁迅的作品中出现,同时代的其它文章也同样的出现。
比如,郭沫若的《石榴》一文中——
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这些话我们今天读起来感觉有点怪,但不能一言蔽之就说是病句。文字,语法都是与时俱进的,不符合今天的标准,不见得不符合当时的标准,符合当时的标准,也未必一定就符合今天的标准。
比如,古文中经常遇到的“通假字”。在创作该作品的当时,这些字的确就是写成“通假字”的样子,只是后来标准有所改变。同理,也许一百年后用字标准有了改变,那时的人看我们今天的作品也会发现有大量的“错别字”。
这种情况并非中文独有。你要拿现代英语语法去衡量莎士比亚和乔叟,也能找出一大堆错词和语病,可是要没有这两个人,今天英语的语法和行文规范都未必能出现。
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
创作不是考语法
文学创作不是考语法,并不要求必须符合语法标准。甚至有时候为了追求效果,艺术家会有意识的打破语法规则,以组合出更有意境的文字组合方式。
比如,方文山的歌词,你要搁在语文老师手里当考试题,得有50%以上都是病句,但丝毫不影响其优美的意境,以及艺术性。
不能用语法简单的衡量文学创作!
算不算名句?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对艺术的鉴赏本来就是个主观判断。有人觉得这话含义深刻,有人觉得这话狗屁不通。这就好比有人觉得毕加索的画艺术价值极高,有人觉得纯属瞎画。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鲁迅这样写,那是有意而为之的。在《秋夜》一文中,类似的处理方式多次出现——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
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通过反复铺陈,让文字的意境更加悠远,这叫笔力。
比如,一姑娘对你说:“世上我只爱仨人,一个是我爸,一个是我妈,另一个不是你。” 就比直接说“我不爱你”更有味道。
月下没有花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说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大家既然说它是病句,那么我就想反问一句它又具体病在哪里呢?其实在我看来这句话它并不是什么病句,它只是多说了几个字而已,让人们感觉到它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渐渐地人们就觉得它是一种病句的存在。鲁迅众所周知他是一个名人,他写了这样的句子只要有一个人说它是病句就会产生一种蝴蝶效应,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就开始了。
第二点我认为这句话里面存在一个名人效应,我相信大家上学的时候都学过文言文吧?那么你就肯定知道“通假字”这个名词吧,凡是古人写错的字我们都统一认为是通假字,从来没有人说过古人名人写的文言文里有错别字吧。所以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也可以用这个道理来理解吗,既然是名人写的语句会有病句吗,当然是不会啦,那只是他的一种风格吧了。
第三点我认为时代的不同,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观点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出生在鲁迅的那个时代我们也许对这句话就又有一个不同的看法了。
关注“华夏教育百科”谢谢大家今天的观看
华夏教育百科
答案很简单,因为写这句话的人是鲁迅!
鲁迅不是别人,所以他说的话即使有语病的嫌疑但也是名句,因为他是名副其实货真价实有作品有格调有风骨的名人!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棺木上覆盖着一面雪白色的绸幛,上书“民族魂”三字。
我想没有哪位近代文人能配得上这三个字的,所以即使两棵枣树有点语病,但因为他是可敬可爱的鲁迅先生的写的,我们就把它当成一种个人的风格,一种调皮。
而且对比现在网络上充斥的各色名人警句,挂羊头卖狗肉,断章取义,张冠李戴的大有人在。
还有一些流量鲜肉更离谱,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语气词在粉丝眼中都是圣经一样的存在,又由于他们的脑残粉实在是太多,所以网络上充斥着例如鹿晗经典语录,李易峰经典语录等等。
那样的经典语录也能叫经典语录吗?毫无营养,毫无价值,充满了自怨自艾自怜自叹,和小家子的忸怩做作之态,我认为远不如鲁迅先生的这两棵枣树,可他们也被能冠之“经典语录”“暖心语录”,相比之下,高下立见!鲁迅先生的自然就是名句了!
从来都是各花入个眼,文学艺术这东西没有普世的高雅标准。也没有人能真正完全客观的去评价别人的作品。所以各自喜乐就好了,爱鲁迅的就爱鲁迅,爱鹿晗的就爱鹿晗,毕竟谁也改变不了谁。
大家生活不易,烧脑又很累,有时候沦为视觉动物烧点钱参与点造星运动,娱乐至死,多轻松。
谁能否认“葛优瘫”不是最舒服的?
异域少女小渔
很像病句,但不是病句。——重复是病句吗?
没有文学欣赏力的人才会说这是病句,用一句成语形容这种情况就叫“焚琴煮鹤”。
鲁迅在散文诗(非虚构)《秋夜》的开篇中写到: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看到了吧,不是“我家门前有两棵树……”而是“在我的后园……”,别小看“门前”和“后园”的区别,偷换一下方位,不仅曲折通幽的意蕴全无,而且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秋夜》这篇文章写于1924年9月15日,当时鲁迅居住在北京阜成门宫门口西边一个普通的小四合院。(见下图这个样子)
看到了吧,这样的门前能种枣树吗?所以在后园里有枣树才是正常的。
可惜的是,这两株枣树早已枯死,建馆后,虽经补种,在1981年博物馆扩建时,又被移走,现在只剩下鲁迅手植的丁香。(见下图)
确实,鲁迅是人,不是神。但这两句话之所以能够流传,无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本身写的好。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从意思上来看好像重复了,但是正是这种“重复”,是不是让你感到平添几分韵味呢?况且本文就是散文诗,是一种文体创新,不是纯粹杂文或散文体裁,自然有诗的韵律在里面,诗歌中的重复是一种写作手法,如“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一种重复,但重复不是啰嗦。除此之外,“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还有一种层次感,就像电影镜头,先给个全景,然后再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推进特写,是不是很有画面感,让你觉得更加身临其境呢?假设没有这两句话,只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可能就会显得干巴巴,没什么韵味和画面感。当然,更要结合《秋夜》全文的风格与结构来理解这两句话,实际上起到了统领作用,为后文的各种景物、意象描写打开了一扇窗。
第二、鲁迅名声的加持。
也不能完全否认鲁迅名声对这篇文章乃至这个句子的影响,每每在一些文章当中,鲁迅总有一些独创的东西出来,像这样的重复,就是他的特有风格,如果其他作家或个人使用这样的句子,就会让人感到风格不搭或者不协调,这就是所谓的东施效颦了。
总之,我们要真正理解一句话,要对整个文章乃至背景(个人的、时代的)都要搞清楚,否则只能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理解就妄下断言,这不是扯淡吗?
喻派胡言
这句话,鲁迅根本没说过
原话是这样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句话是病句吗?
你要明白这是写的秋夜。
你站在窗户向外看,诶呀有两颗树,再一看一颗是枣树,再一看哎呀另一颗还是枣树。
这没问题吧!
如果换成我家后园有两颗枣树。
那么我就要问了,有没有杏树?有没有梨树?有没有桃树?
你只说有两颗枣树,没有说没有其他的树对不对?
那么你又要说了,可以改成我家后元只有两颗枣树。
这句话还是有问题,只有两颗枣树,还是不能排除有其他的树。有两颗枣树,两颗梨树,也可以说成是只有两颗枣树。
所以,是我家后圆有两颗枣树有问题呢?
还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有问题呢?
鲁迅的话明确告诉你,有两颗树,就说明,后园只有两颗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就是告诉你,后园只有两颗枣树。
那么你只能这么改了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两株都是枣树。
马上就失去了原先句子透露出来的单调滋味。
最后要是你,你会选择哪一句最棒呢?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两株都是枣树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另外这句话有没有深意建议看完鲁迅的秋夜再说,别瞎说话,胡扯好不好!
以上
文
目西
目西
这句话无论是谁写的都不是病句,说他是病句,那么语病在哪里?但是以通常的眼光来看,有点啰嗦。如果死板教条的崇尚语言要简洁,那么这句话确实应当被小学老师批为“语言欠简练”。不过如果你结合全文来看这四句才是是整篇文章最文采斐然的四句,一字不能删,也就无所谓啰嗦了。至于为什么,容我道来: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上面说的四句,一定会笑我不识数,但是不得不说题主的原文引用有误,这句的原文是这样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当然是四句,而且还要说一点,鲁迅不光是语言文字的大师,标点也是大师,正是配合这样的标点才越发不是啰嗦。
阅读文学作品必须具备想想力,要理解这四句话的妙处,不妨闭上眼想象一下这是怎样一幅画面。
这篇文章名叫秋夜,顾名思义,光线不很亮但也不太差,其主要写的是夜而不是枣树,这也可以从秋夜的名字推断出来,如果秋夜是一幅画的话,那么枣树是其焦点所在,所以全文由枣树展开,也因此这四句正是全文开始的四句,在写完了这四句之后,作者另起一段写道: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
看出来了吧,枣树是其参照系,天空由枣树展开。
之所以要说这四句好,必须参照上下文和标题。
在明确了秋夜是主题之后,作者在自己的眼前打开了一副画,视线无论从左向右还是从右向走必然逐一的扫过两棵树,其看到的必然正是一株,还有一株。这样的四句写出了视线的慢慢转移,这样的转移在实际上符合夜晚的光照条件,但是最根本的是其中逐一扫过两棵树,缓慢移动目光,慢慢悠悠的或是留恋或是深思的意味一下子就出来了,全文的节奏也舒缓下来,适合夜晚深思慢慢的展开思绪的节奏。试想这个节奏如果短平快想起一件马上又另一件那不是深思,那是在想钱包究竟丢哪了。
如果你不信,不妨可以改一改,改的简洁点,在我家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枣树,是不是一下就没有了移动目光缓慢凝视的味道。但这不是最麻烦,最麻烦的是你这么写以后和后面的天空接不上,还是强调一下,这是全文开始的四句,如果写成有两棵树,那么接下来自然应该写树,才不显得突兀,可是一旦开始写树和天空接不上不说,缓慢的节奏乱了也不说,视线缓缓转移的味道没了不说,这和秋夜的主题有啥关系,不如把标题改成枣树。如果非要硬接下面的天空则视线断了,思绪也断了,而读者读着尤其乱了,这人到底要写啥?
众位想必都读过,枯藤老树昏鸦,这句话和这四句一样,简单的几笔顺序不能乱,既符合人眼识别的顺序,又符合忧思思绪的展开,而且意境极美。
以上。
司马牛腩
文章从来无小事 得失唯我寸心知
做为爱国作家的领军人物,鲁迅先生的文字功力是公认的“老大”,对此,本大仙也是五体投地的。所以说“病句”一说是不可能的,别说先生这么牛的大文人了,就算是本大仙的文章,想挑出个语病来也往往把网喷们憋得尿裤子。
既然做为国际问答达人,本着写作不跑题的原则,还是引用国际名人的实例,斗胆为先生正名,粗浅分析如下:
1、重要事情说三遍
当今世界超级网红、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经有一句名言,引发了全球网络的热议。当然由于翻译的原因,各家媒体爆料略有差异,但是大致的意思是:
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我很有钱,我真的很有钱!
这在修辞手法上说,是不是可以归结为“强调”?也就是网路上常出现的一句话-----重要的事情我说三遍!当然鲁迅先生那个年代没有网路,如果有网路的话,那么先生肯定也是独领风骚,成为一代超级网红。各种“网络鲁迅体”,也就能被广大网民迅速接受了。
或许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开始被灌输的东西太多,以至于每每提及鲁迅先生,立即脑海里浮现出一位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大教育家。不是吗?你看他写的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历次考试中的考点,谁敢想象鲁迅先生还这么时髦,还能跨越百年时空,暗合现今的网络流行语呢?
其实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什么不可能。这就是大家风采!
2、舍我无人入此境
提到当今世界超级网红,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是排第二,除了俄罗斯总统普京敢说第一,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三位了。
对普京大帝这句话,有不少网友上纲上线,觉得普京是在装逼。本大仙看来,首先你得足够牛逼,你才够资格装逼,否则你一辈子都只配吹牛逼!
鲁迅先生百年前写下这句话的心情,其实跟普京大帝30年前的心情有点类似,那就是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是一种在怀才不遇、大志难酬情况下的一种反讽和自嘲!
事实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鲁迅:“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梧桐另一棵也是梧桐,因为人中凤凰就居此地,所以除了梧桐长不出其他树种”。
普京:“当时两个孩子还小,我甚至考虑过去当总统,除了当俄罗斯驾驭者我能怎么办?”
可惜多数真牛逼的人都太过谦虚,所以才总被不知天高地厚的吹牛逼的人所鄙视和无视。能看穿这一层,你就见怪不怪了。
3、牢骚太盛防肠断
还有一位比特朗普和普京稍逊一筹的超级网红,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也是极其有个性的一位怪咖。
当年杜特尔特宣誓就职的时候,一家人纷纷登台亮相,那时候媒体就发现其次子是个帅哥。可惜的是这位帅哥却是风流成性,招蜂惹蝶。先后为老特添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但是他本人不管不问,甚至都没告诉老特孩儿他妈是谁,就又跑出去眠花宿柳了。最后逼得杜特尔特面对媒体采访隔空喊话小儿子:老子每月就这点薪水,还得替你养孩子,你到底跑哪去了,赶紧现身吧。
老特原话是这么跟他小儿子说的:
我整年见不到我儿子,你整年见不到你儿子。大概说句话的时候,老特总统跟鲁迅先生的心情其实是一样的,就是牢骚满腹、恨铁不成钢。只是由于慈父的一腔大爱,表达方式略显委婉,流露不舍。
鲁迅先生忧国忧民,但是满眼都是一群待宰羔羊般的国民,所以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我家门前有一片树林,一排是大雪压不弯的青松翠柏,一排是直插云霄的白杨水杉,而不是那种毫无骨气的歪瓜裂枣。
最后本大仙也要借题发挥一下。大仙曰:“我家头条有两种人,一种是大仙粉丝,一种是看完此篇马上加我关注”。
关注本大仙,让你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