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南京都市圈生活可行性觀察情況報告

中國城市的發展已經不再是改革初期的單打獨鬥的模式了,而今對於城市的建設和規劃來說,人口的流入和膨脹度遠遠的超出了城市本身可接收的能力,因此建設城市群,打造都市圈是未來的主要方向,那南京都市圈現狀如何,未來的發展可能性怎麼樣,且聽慢慢道來!

都市圈這個詞彙對於中國人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地區都已經有成熟的都市圈了,而隨著主城房價的上升,更多的人選擇在周邊城市買房而在主城生活。南京也在逐步擴大自己的都市圈。

軌道交通——決定城市溝通的關鍵因素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為中心的經濟區域帶,位於長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帶核心地區,地跨蘇皖兩省,是中國唯一的跨省都市圈。

我們都知道,對於環繞的都市圈而言,決定主城和周邊城市的繁榮和發展的就是交通。南京為了發展環寧的城市群,聯合各個城市,在近幾年內大力建設周邊交通,各種城際、地鐵以及道路頻繁施工,這也體現著南京打造周邊都市圈的一種魄力和決心。

“雙城記”:南京都市圈生活可行性觀察情況報告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南京半徑為100公里以內的城際線路的建造情況。

“雙城記”:南京都市圈生活可行性觀察情況報告

通過以上表格的發現,南京的城際線路以打造核心為主,發展第一個核心圈層為輔。在周邊最近的城鎮包括高淳、溧水、六合等,這些地區為南京都市圈副城,因此在十三五規劃中也是重點的建設對象。通過表格可以發現,這些城市的城際建設已經基本成熟,而且規劃通車時間也相對接近。

50公里的通勤圈以句容、儀徵、馬鞍山、滁州等為主,這一批城市與南京之間城際交通的建設預計將在2020年集中建設,很快也將成為南京都市圈的一部分。

此外半徑為200公里左右的,京滬高鐵、滬寧城際、寧常城際(南京-句容-常州)、寧杭城際(運營中)、寧安城際(在建)、寧合客運、寧淮城際(南京-洪澤-淮安)、寧通城際(南京-揚州-南通)也在積極的規劃中,待這些城際鐵路建成後,南京到鎮江、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巢湖、宣城、蕪湖、合肥的時間將分別縮短至19分鐘、30分鐘、60分鐘、16分鐘、19分鐘、48分鐘、25分鐘、30分鐘、47分鐘。

“雙城記”:南京都市圈生活可行性觀察情況報告

近日,有關於過江通道的消息也紛至沓來。3月29日,江蘇環保公眾網發佈龍潭過江通道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龍潭過江通道是江蘇“七縱十橫八聯”的高速公路網中“縱七路”的組成部分,南京——龍潭——揚州走廊沿線通勤通道,未來將成為儀徵至祿口機場高速公路的關鍵節點。

4月2日,江蘇環保公眾網發佈潤揚第二過江通道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信息。這座位於潤揚大橋下游僅15公里的新跨江大橋有望於“十三五”末開工,建成後將成為鎮江、揚州市“市區連市區”的快速連接線。

“雙城記”:南京都市圈生活可行性觀察情況報告

僅今年以來,短短3個多月時間內,就有常泰、張靖、龍潭、潤揚二通道4條過江通道啟動了首次環評。

“雙城記”:南京都市圈生活可行性觀察情況報告

交通的便利決定了生活的方便性,也加大了城市之間人口的流動性。人口無限制的增長只會讓城市超出承擔的負荷,固步自封只能讓一個城市成為一個無法流動的死水潭,最終喪失活力。而打造“一小時”的都市圈不僅僅保證了人口的流動,更是讓整個資源實現了城市之間的流動,帶動了周邊城市的發展,從人口到產業經濟最後再回歸人口,實現了一個有利的良性循環。

產業佈局——從製造業向高新產業的逐步變動的發展

南京都市圈的整體制造業發展水平很高,南京本身電子、石化以及汽車產業都在全國的產業整體中位居前三,揚州的化纖、馬鞍山的鋼鐵、蕪湖的建材以及鎮江的造紙業都在全國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第二產業是南京都市圈的重要產業。

“雙城記”:南京都市圈生活可行性觀察情況報告

而在創新空間的發展方面,都市圈中的各個城市也出現了分層的現象。南京、鎮江、揚州、馬鞍山以及蕪湖,這個五個城市佔據了整個都市圈的86.9%,尤其是揚州和鎮江,聯同南京一起佔據了整個創新空間的67.8%。

整體城市中以南京、揚州、鎮江為第一層,目前南京市的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等匯聚創新人才的創新活動單元分佈密度已呈現出由中心向外圍遞減趨勢,主城範圍內特別是老城內部企業分佈密度最高,而外圍郊縣的企業分佈密度則相對較低。

“雙城記”:南京都市圈生活可行性觀察情況報告

整體產業發展來看,南京都市圈的城市以汽車製造、通用設備製造等行業高附加值零部件製造業為主,在傳統的製造業的基礎上在逐步的向高新的產業轉變,這樣的轉變讓環繞南京的城市在根植自己傳統產業優勢的基礎上,可以擁有全新的發展和未來。

正如《雙城記》中說的那樣:“雖說路途遙遠,但已經上路,正在走來。告訴你,它決不會後退,也不會停下。”南京都市圈的發展也永遠不會停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