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呂蒙殺了關羽之後,呂蒙也突然死了?

徐小仙說歷史

臺上一束燈光,有書君閃亮登場!今天我們來講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殺之後,為什麼不久呂蒙也死了。



關於呂蒙之死,道上那是眾說紛紜啊,聽得有書君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只能說大家的腦洞太大,有書君想給你們補一補都找不到那麼大塊補丁。


那麼接下來就讓有書君從不靠譜到靠譜的排列順序給大家依次講講。


首先是鬼神派說法。此君認為關羽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就這樣被殺掉怎麼能甘心呢?於是化作孤魂野鬼附在呂蒙的身上把他活活折磨死了。


聽到這個理由的時候有書君感覺這位爺絕對是鬼片看多不能自拔了,我也只能評價個“呵呵”。



第二種說法是瘟疫派,此君按照當時的歷史實情分析,戰場上的環境都是屍橫遍野,就算活著的人也會受一些刀劍傷。因為當時醫療條件極差,所以難免傷口不能癒合,再加上太多的屍體不妥善處理,腐爛之後汙染環境形成疫病也是極有可能的。


另外呂蒙是北方人,對南方的氣候也存在一些不適應的現象,所以兩者結合使其致死也有可能。



第三種就是根據當時的國家局勢分析的了。此君認為呂蒙奪取荊州是合理之舉,但是殺掉關羽父子為東吳引來劉備傾國兵力討伐就是亡國禍水了。


明明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你丫給辦禿嚕了。所以孫權能不急麼?在面對劉備攻打的情況下指望魏國來助是不可能了,人家就等著坐收“漁翁之利”呢。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吳國的CEO最有可能做兩件事:1、停職,把呂蒙兵權奪下,然後弄死。就說是呂蒙不聽號令,手下殺了關羽邀功,其不能及時制止,屬同罪!2、嫁禍,把關羽的頭顱送給曹操,轉移禍水。不過不管是嫁禍於人還是奪取兵權,在呂蒙的角度來看都將難逃一死!



第四種認為呂蒙是累死的,這和關羽的死亡時間就是一個巧合而已。


呂蒙常年征戰,積勞成疾,尤其是荊州一戰,因為對手過於強大,呂蒙徹底透支了。一般來講,文臣的壽命相對會長一些,大約在50—70歲左右;而武將的話,就算沒戰死在沙場之上,身體勞累程度和傷病也會導致他們身損減壽。



關於呂蒙真正的死法,史料上沒有記載,再加上他死於關羽之後,所以很多人都自然把他們聯繫在一起。以上這些版本各位更認同哪一版?或者說你們還聽說和知曉過什麼不同版本,歡迎交流。



有書共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趁孫權發兵攻合肥、曹操將部分兵馬調往淮南作戰之時,荊州守將關羽見時機難得,於是立即留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他自己親率主力大舉進攻樊城。8月,襄樊連降暴雨,漢水猛漲,關羽乘“水淹七軍”之機,率戰船猛攻魏軍,逼降於禁,陣斬龐德,數萬曹軍被俘。接著,關羽乘勝派兵圍攻襄陽,一時間“威震華夏”,唬的曹操“幾欲遷都以避其鋒芒”。曹操穩下神後,派徐晃率部增援襄樊,又採納司馬懿之計,利用孫權和關羽的矛盾,派人對其曉以利害,攛掇孫權派兵從背後襲擊關羽。孫權正擔心關羽攻取襄樊後會染指整個荊州,於是答應派兵西上偷襲關羽。

正在關羽揮兵圍攻樊城時,吳國大將呂蒙給孫權寫來密信,認為偷襲荊州的絕佳時機已經到來,建議孫權公開調他回建業養病,使關羽放鬆對吳軍的警惕與戒備,吳軍則可乘虛襲奪南郡。孫權接信後果然公開召呂蒙回建業治病,私下裡卻與他秘密策劃襲取荊州的作戰方案。孫權任命足智多謀的書生陸遜做偏將軍、右都督,接替呂蒙守陸口。陸遜一到任,立即寫信恭維關羽,關羽被其美言給侃暈了,果然將後方的部分軍隊調去襄樊前線以為援軍。此時,關羽因俘虜了于禁的數萬人馬,軍糧難以為繼,就強取東吳囤積在湘水以東的糧食供養降軍。孫權以軍糧被關羽搶奪為由,命呂蒙率部突襲江陵。

呂蒙率軍進至尋陽,將精銳隱藏在大船中,命搖櫓和把舵的士兵都換上白色的衣服,扮成商人模樣,晝夜划船,溯江西上。船隊抵達夏口(今武漢)後,呂蒙命蔣欽率水軍逆漢水而上,阻止關羽荊州水軍南下。船過巴丘(湖南嶽陽)進入蜀境後,吳軍出奇不意地將沿江崗哨全部襲佔,使關羽耳目失靈,不知吳軍西進。接著,他利用蜀將糜芳、傅士仁和主將關羽之間的矛盾,收降了二將,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公安、江陵這兩座軍事重鎮。陸遜則往西攻佔夷陵、秭歸,切斷了關羽失敗後西上逃往四川的退路,同時也遏制住了劉備發兵增援荊州的來路。

幾乎就在同時,徐晃率曹魏援軍趕到樊城,隨即對關羽的部隊發起反擊,蜀軍抵擋不住,關羽失利。關羽得知南郡已經失守的消息後,被迫率軍南撤,曹軍卻不追趕,坐觀吳、蜀相爭,只想當那個最後得利的漁翁。11月,關羽心知兵敗而勢單力薄,不敢回軍去奪江陵,只好率殘部西走麥城(湖北當陽以東),準備取路回川。12月,關羽逃至章鄉(當陽東北),卻發現去路已被吳軍截斷,關羽、關平父子拼死搏殺,無奈寡不敵眾,身經百戰的關羽力戰不支,被吳將潘璋部下無名小將馬忠俘獲 ,關氏父子後被孫權下令處死 。220年秋,蜀國上庸守將劉封和孟達不和,孟達獻城投降曹魏,劉封回成都後被劉備“賜死”。至此,荊州全部被孫吳奪取,蜀漢在大巴山以東的領地全部淪陷。

221年,劉備親率大軍出三峽,大舉伐吳,企圖重新奪回荊州,同時為關羽復仇。次年,吳軍大將陸遜用火攻大敗劉備於夷陵,蜀軍殘部狼狽退回四川。至此,吳蜀爭奪荊州的戰爭正式結束。在小說《三國演義》裡,為奪回荊州立下大功的吳將呂蒙在關羽、關平父子死後不久就被關羽的英魂附體索命而死。而在正史《三國志》的記載中,呂蒙是病死的,歿年42歲。值得一提的是,他死在孫權吳宮的內殿裡。因此,也有人說,呂蒙功高震主,為孫權所忌,遂被其下毒給害死了。

【寫作答題不易 剽竊必究】【網絡配圖】







鐵馬冰河wu

首先,如果你說的是演義版本,那麼答案很簡單,呂蒙是被關羽顯靈誅死的。詳細可見第77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大意無非是收取荊州之後,孫權犒賞三軍,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之際,忽然關羽顯靈了,將酒杯扔在地上,一把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 輩!還識我否?”東吳眾將急救孫權,關羽(呂蒙)便兩眉倒豎, 雙眼圓睜,有這麼一段臺詞:“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 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而後,呂蒙便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當然,這個純屬作者虛構,到2018年若是還有人真信這個是史實,那就啥也別說了。

《新三國》裡,呂蒙是這樣死的。奪荊州後,呂蒙病重,孫權讓張昭帶陸遜看看呂蒙,然後張昭說了這麼一句:”主公讓大都督去奪荊州,拿下荊州不要 傷害關羽,大都督一意孤行,把東吳逼入危難之中,他的死也算上天報應吧。“而陸遜掀開被子一看,呂蒙臉色鐵青——也就是說,呂蒙因違抗君命,被孫權毒殺——這個,也是新時代編劇的習慣性胡編亂造,也不想多說了。

其實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這些編劇就是不願意好好讀讀書,就算是編,也編得靠譜一點好不好?

事實上,真實的呂蒙,他的死與一場席捲江東的大瘟疫有關。時間是219年到220年,死的不獨他一個,還有蔣欽和孫皎。219年,荊州戰事結束後,蔣欽班師返程,病逝於途中。同一年,孫權的堂弟孫皎,也因類似原因病逝。呂蒙,僅比他們多活一年不到而已。

瘟疫,實際上在漢末三國發生過多次,東漢末年本有5000多萬人口,但到三國末年只剩下了560多萬,削減十分之九,死了這麼多人,主要因素是戰爭,瘟疫也不可小覷。

從史冊看,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戰中敗北,瘟疫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而在漢末三國時期,正好是一個人口大規模向江南遷徙的階段。包括陸遜,很多人認為他是土生江東人,其實也是在東漢末年整個家族從北方遷到江東的。正是隨著人口的大規模遷徙,疾病便也傳播到了南方,加上南方氣候溫暖,水多蚊蠅,傳播更加便捷,瘟疫在江東也大規模爆發——當然,最好的爆發地點是在戰亂頻發、屍橫遍野的所在:荊州!

於是,呂蒙中招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歷史總是充滿了懸念和未知,吸引後人不斷追尋探索。呂蒙在關羽死後突然暴斃,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另有陰謀?對於呂蒙的死因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壇,其實我更願意相信呂蒙死於自身疾病,並沒有三國演義中那麼玄乎。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裡面講述的呂蒙死於關羽魂魄附體,在孫權為呂蒙準備的慶功宴上,呂蒙突然神情失常,大聲吼道

“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話音剛落,只見呂蒙七竅流血倒地而亡。

對於這個說話,大家也不必太過認真,畢竟演義不是歷史,羅貫中之所以這麼寫,似乎是為了更加突出關羽的形象,也就是“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另一種說法是呂蒙死於孫權之手。呂蒙在周瑜死後,成為東吳的頂樑柱,由於他生平最敬佩周瑜,所以發誓一定要為周瑜報仇。而當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呂蒙對關羽窮追猛打,最終逼的關羽自盡而亡,呂蒙還下令割下關羽首級。

表面上呂蒙斬殺關羽立了大功,可在孫權眼裡,殺關羽實在是沒有必要,能夠奪取荊州已經達到了目的,可如今殺死了劉備的結拜兄弟,劉備豈會善罷甘休,定然會不顧一切為關羽報仇,到時候蜀國和東吳打的兩敗俱傷,曹魏則得漁翁之利。

孫權為了推卸責任,命人將關羽首級送給了曹操,而且對於一意孤行的呂蒙,孫權暗中命人將其殺害。當然,這種說法也是猜測而已。

我認為呂蒙的死純屬巧合,他既不是死於關羽附體,更不是被孫權密謀殺害,而是死於自身疾病。據記載公元219年曾發生過一場瘟疫,這場瘟疫令江東損失慘重,在呂蒙死之前,蔣欽、孫皎皆因瘟疫而死,呂蒙由於帶兵打仗,整日裡面對的都是屍橫遍野,於是也不幸感染瘟疫。

古代醫學條件並不發達,只要感染瘟疫肯定是凶多吉少,雖然孫權不斷請人為他醫治,但最終呂蒙還是一命嗚呼了!《三國志》中記載:“蒙疾發,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因此,呂蒙在殺了關羽後突然暴斃,這僅僅是個巧合而已,大家認為呢?


讀史知天下



呂蒙究竟是怎麼死的?

呂蒙字子明,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阜南呂家崗)。《三國志》記載: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權將,數討山越。鄧當去世後,張昭推薦呂蒙接任,封為別部司馬。後隨孫權討伐黃祖,並且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區起事的山越族,呂蒙因功被任命為平北督尉。建安十三年孫權進攻夏口,大勝,呂蒙功勳卓著,被任命為橫野中郎將。後來周瑜佔領了江陵呂蒙被任命為偏將軍。然而呂蒙趁關羽攻打樊城之際,於建安二十年(215年),率軍偷襲了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被呂蒙殺害,關羽死後,呂蒙也未長久,離奇死亡。呂蒙離奇之死眾說紛紜,他的死是人為還是天意,以下簡要分析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呂蒙殺害了關羽,劉備必然興師問罪,孫權害怕吳國蒙受損失,故而秘密將呂蒙殺害。《三國演義》中記載,孫權讓呂蒙偷襲荊州,並囑咐事成之後不要殺害關羽,但呂蒙因為好大喜功,並且對關羽早就恨之入骨,所以乘勝追擊,孫權害怕有失,又遣陸遜親自責令呂蒙勿殺關羽,只可惜遲了一步,關羽死後劉備義憤填膺,發誓與東吳不共戴天,擇取時日攻伐東吳,孫權因害怕殃及東吳,在慶功宴上,下毒殺害了呂蒙。

孫權殺害呂蒙的原因有:消除大都督之職位,大都督一直都在孫權之上,周瑜就不怎麼聽孫權的話,孫權也曾說自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公;殺了關羽,毀壞了桃園三結義,劉備必然閥吳,呂蒙若不死,只會害了吳國;荊州已經得到。最主要的是,關羽被無名鼠輩呂蒙殺掉,眾人都想讓呂蒙死。



第二種說法:呂蒙被關羽的陰魂附體,是關羽顯聖,將呂蒙殺害。當然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死後曾多次顯聖,救了關勝等人,而呂蒙之死,就是關羽的第一次顯聖,書中這樣記載:“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日:‘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所以在《三國演義》中,呂蒙的死被神話了。



第三種說法:呂蒙死於當時的一場瘟疫。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據史料記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這場瘟疫席捲整個江東,荊州戰事結束後,蔣欽班師,病逝於途中,同一年孫權的堂弟孫皎,也因類似的病因逝世,呂蒙僅比他們多活一年。

瘟疫在漢末發生過多次,東漢末年有五千多萬人口,到了三國只剩下五百六十多萬,除了戰爭因素之外,瘟疫也不容忽視。而曹操赤壁之戰大敗據說也是因為瘟疫,三國時期,人口大規模南遷,加上南方氣候溫暖,而戰亂頻繁,屍橫遍野的荊州,就成了最好的瘟疫發源地,隨後席捲整個江東。



關於呂蒙之死,眾說紛紜,由於史料中沒有具體的記載,加之死在關羽之後,後人大多都把二者的死聯繫在一起。你的怎麼看待呂蒙之死的?


三國逐鹿

呂蒙,死於孫權的謀殺。證據見如下分析:

第一,東吳大都督 (孫權稱帝后,為上大將軍) ,一個高危崗位,善終者寥寥,“病”死者眾多。

歷任東吳領軍者:

  • 1.周瑜,卒年:36歲;死因:病死。
  • 2.魯肅,卒年:46歲;死因:病死。

  • 3.呂蒙,卒年:42歲;死因:病死。
  • 4.陸遜,卒年:63歲;死因:捲入太子黨爭,所孫權所忌,憂死。
  • 5諸葛恪,卒年:51歲,死因:被吳主孫亮處死。
  • 6.孫峻,卒年:37歲,死因:病死。
  • 7. 孫綝,卒年:28歲,死因:被孫休捕殺。
  • 8.施績,卒年:不詳,死因:病死。
  • 9.陸抗(陸遜之子),卒年:49歲,死因:病死。

(關羽的死,就是呂蒙的催殺令)

第二,直接證據分析。

先看《三國志》的記載。

《呂蒙傳》說: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蒙固辭金錢,權不許。封爵未下,會蒙疾發, 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 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 為下赦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 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這段記載是相當奇怪的,稍加分析,細節可疑之處太多!

1.天價的醫酬其實已經預示了呂蒙的死訊。

孫權賜呂蒙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呂蒙生病了,有能治好他的,賞千金。獎高級將軍五百,獎醫生一千,這是什麼情況?要知道當世名醫華佗,曹操徵召他時,華佗說妻子有病,曹操送“ 四十斛小豆 ”!(《三國志》)。而演義中,華佗為關公刮骨療傷,關羽重謝華佗,取“百兩黃金”,這是演義,但也能說明一個問題,治病重謝,百兩黃金已經是天價中的天價!賞千金是個什麼概念?“賞千金、封萬戶侯”!這在三國時代是一個高得離譜的酬勞。事出常規必有妖!這個妖就是孫權的“鬼”,可以肯定地說,孫權已經斷定呂蒙必死,神仙也救不了他,故此開出天價,“不惜一切代價”,一可以秀主上之隆恩,二可以堵路人之口舌。

2.為了給呂蒙“治病”,孫權的表現也非常奇怪。

2)孫權欲觀察呂蒙,“常穿壁瞻之”,就是在牆上打個洞,這麼大動靜,呂蒙豈能不知?這不是給病人施加天大的壓力嗎。

3)孫權見呂蒙“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咄唶就是嘆息的意思,孫權喜、笑、嘆息、睡不著,是要做給天下人看嗎?

4)呂蒙“病中瘳, 為下赦令,群臣畢賀”, 中瘳的意思是病好了一半,孫權為此下“赦令”,赦免罪犯,群臣全部來祝賀,唯恐天下不知。

5)呂蒙“後更增篤”,就是醫不好了,孫權這才親自臨視,然後“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向老天爺要命。


(孫權的厚黑不亞於曹操)

3.檢視這些細節,各位不能發現點什麼嗎?孫權在彰顯為主隆恩的時候,不也在掩蓋著什麼嗎?況且,呂蒙置於內殿之中,處於孫權的嚴密監視之下,他與外界完全隔絕,有關他的一切消息都出自孫權之口,說他病好了一半,是孫權;說他病死了,也只能出自孫權。總之,呂蒙生死,孫權說了算,外間連猜猜的機會都沒有。

第三,進一步的分析

(呂蒙之死,是關羽顯聖的一個里程碑,關羽走向神壇的墊腳石,實際上這塊“石頭”是孫權一手打造。)

所以,我們就能理解孫權為呂蒙治病所做的一切表演。自此,呂蒙死於孫權的謀殺,可謂在情在理,證據充分。

關注(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分享“歷史都是新鮮事”。


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

現在更多人願意相信的歷史事實是“巧合”

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呂蒙死於關於附體,魔怔而死,原文描述如下

於是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 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 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只 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比較神話,但是也怪不得羅貫中會這麼描述,歷史記載,呂蒙確實在殺死關羽之後,死的比較蹊蹺

“蒙疾發,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突然之間就暴斃而亡。

關於陰謀論說法:呂蒙死於孫權或者小人的下毒毒害。

但是我們知道,當時呂蒙殺死關羽取得荊州,是吳國的一大有功將領,孫權都將他跟周瑜、魯子敬作比較,可見呂蒙當時在吳國的聲望地位,對於這麼一個重要的人,在吳國,在老巢,如果還能被宵小之人毒害顯然不可能。

那麼有沒有是孫權殺害的勒?

同樣不是,周瑜對於呂蒙的看重或者說倚重之情在《三國志》裡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封爵未下(也就是剛殺了關羽不久),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什麼意思勒?就是呂蒙病發之後,懸賞千金醫治呂蒙的病,還偷偷的從牆壁的洞觀看呂蒙,見呂蒙能稍稍吃點東西就高興,對身邊的人有說有笑,否則嘆息不止,夜不能寐。

可見孫權確實不是逢場作戲!

那麼關羽死後,呂蒙就死了,現在認為更多的是巧合,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


笑嘗歷史百態

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呂蒙也確實是關羽死之後,就突然死了,不僅如此,連曹操也是緊接著就去世了,那我們從演義和歷史的兩個方面來說吧。

三國演義的說法

關羽被殺之後,陰魂不散,一路飄著,就飄到了荊州當陽的玉泉山,然後在山上碰到了普淨,這個普淨就是關羽過五關斬六汜水關鎮國寺的那個長老,提醒關羽小心,救了關羽。

普淨認出是關羽的陰魂,就對他進行了感化,關羽感悟就在玉泉山上顯聖護民。

而呂蒙那邊呢,在呂蒙拿下了荊州之後,孫權就設宴賞三軍,讓呂蒙坐到上位,跟諸將說,我想拿荊州很久了,而如今輕鬆拿到,這都是呂蒙的功勞呀,呂蒙很謙虛說,不敢當。

然後孫權就跟呂蒙討論起了周瑜,魯肅的功勞,還親自給呂蒙倒酒,這個時候,呂蒙突然把酒杯扔了,一把抓住孫權,大聲的罵道,孫權,你這個碧眼小兒,還認得我嗎?

其他將軍大驚一起,一起來救,呂蒙這時候推倒孫權,然後大步向前,坐到孫權的位置,大喝道,我是漢壽亭侯關羽。

孫權大驚失色,連忙率眾將士,拜到在地。這個時候發現呂蒙已經倒在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那麼這個說法,顯然就是關羽顯聖,上身於呂蒙,罵了孫權一頓之後,呂蒙就死了。

歷史的說法

歷史上,呂蒙確實也是在關羽死之後,不久就死了,甚至有一種陰謀論說,孫權看到拿下了荊州,就害死了呂蒙,但說實話,這種說法完全完全是臆想一點事實根據都沒有的,從孫權關心呂蒙的病情來看,就可以看出,這個肯定是假的。

荊州之戰,孫權就任呂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賞錢一億,黃金五百斤,劉備拿下益州之後,也就賞了諸葛亮關羽他們每人五千萬錢,呂蒙這次的功勞確實很大。

呂蒙一直推辭不敢接受,孫權不答應,這個封爵的公告還沒有頒佈,呂蒙就生病了,孫權就把呂蒙安排在自己的隔壁房間,還讓人在牆上鑿了一個洞,這樣能看到呂蒙的情況。

只要發現呂蒙能吃下飯,孫權就很高興,能跟手下人有說有笑的,如果看到呂蒙吃不下飯,孫權就很不開心,失眠睡不著覺。

最後呂蒙,還是病死了,孫權悲痛萬分。

對於呂蒙為什麼會死呢,也有兩種說法。

一種就是,建安二十四年,有一場很嚴重的瘟疫,像甘寧,孫皎,蔣欽也是在這一年就去世的。

還有一種就是,呂蒙很年輕就從軍了,一直很勞累,所以也是積勞成疾,荊州一拿下來,身體就病倒了。

所以,這個完全就是巧合。

關羽,張飛,劉備也是相隔沒多久也死了,這個也是一種巧合,也剛好驗證了,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吧。


歷史簡單說

呂蒙的死最主要的原因無視“皇權”

當然說呂蒙無視皇權不是太貼切,畢竟孫權當時還沒有稱帝。

作為東吳的大都督,掌握整個東吳的水陸兩軍,而東吳主公向大都督下達的命令呂蒙竟然視若無睹,毅然決然要追殺關羽,以報當年被看輕之仇。要讓關羽明白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道理,

我早已非當年吳下阿蒙了!



孫權自然不能忍,放到任何一位帝王(昏君除外)都忍不了,這是僭越,所以關羽死後呂蒙也非正常死亡也就不足為奇了。

孫權受大都督掣肘已經多年,總是感覺拳腳施展不開,自周瑜開始,很多將軍只知大都督而不知孫權。孫權所擅長者是決策、權謀,自己並不擅長打仗,所以還得倚仗大都督,但又得防著大都督。

掌握吳國水陸兩軍的大都督如果不聽話,那後果有多嚴重就不必說了吧。所以當呂蒙不聽話時,這個大都督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況且呂蒙與周瑜不同,周瑜做大都督的時候孫權剛剛上位,沒有能力去控制周瑜。而到孫權穩定後對周瑜也是又拉又打的。周瑜況且如此,何況此時的孫權已牢牢掌控大局,更不會容忍呂蒙了!



其次,呂蒙的死是給劉備一個交代。

關羽死在吳國的手上,劉備自然不會善罷甘休,而當時的形勢又不允許與劉備交惡。所以只能用呂蒙的死給劉備一個交代了

當時關羽是因為與魏(嚴格還不能稱為魏)交戰,被呂蒙襲取荊州,也可以說成是魏吳兩方共同害死了關羽。所以孫權把關羽人頭送給曹操,想把劉備的仇恨轉移給曹操。不得不說曹操應對的非常漂亮!以漢的名義厚葬關羽,孫權此計不成,也只能通過其他方式給劉備補償了。



演義裡表現的是被關羽附體暴斃而死,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小說之所以這麼寫有兩方面原因吧,一是在當時小說創作的年代,不可能把皇家權術、擅殺功臣寫進小說裡;另一個則是暴斃而死的結果是給天下人看的,而真實死亡原因是給劉備看的。

以上回答僅限於演義,歡迎補充!

我是的地胡言,專注回答文化和江蘇類問題,如果我的回答能另您滿意就賞個訂閱吧,謝謝!


的地胡言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對呂蒙的主要印象似乎就停留在白衣渡江。而對歷史上的印象也似乎停留在孫權勸學。


而每每讀到《三國演義》時,才突然發現,這個吳國大都督,在弄死了關羽之後,便也活生生被羅貫中給寫死了。

【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急救時,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於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見之,無不恐懼。權將呂蒙屍首,具棺安葬,贈南郡太守、孱陵侯;命其子呂霸襲爵。孫權自此感關公之事,驚訝不已。】

看到此處不免有點讓人嗤笑。

而歷史上呂蒙是病死的。

這個死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

很多人說呂蒙的死是孫權害的,但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呂蒙是孫權的人。是孫權一手提拔的。

他沒必要弄死呂蒙。

據分析、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呂蒙就很有可能染上病症。

大家知道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若染上什麼比較重的病基本可以宣告死亡了。

而關羽能這麼放心攻打樊城就是得知呂蒙得病,再加上自己這裡有了一定的防備,所以才去攻打樊城的。

呂蒙很有可能是帶病偷襲關羽的。當打敗關羽後,才油盡燈枯的,可以說算是迴光返照的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