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的地方有几样东西只能借不能还,你知道吗?

莽哥来了

农村的风俗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风俗人情,什么时候什么事该做不该做,大家都会心照不宣,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习俗。

农村人大多淳朴善良,生活中互帮互助是常事,所以有时难免会互相借用某些东西,但人们心中都喜欢互相讨个好彩头,因此有些东西借出去可以,还不还就有讲究了。

那么农村里,哪些东西只能借,不能还呢?

一、灵杠

灵杠就是抬棺材用的非常坚实的长木头。在我们老家,如果某户人家有人去世了,下葬的时候,就要到上一次有人去世的那户人家去借灵杠,用灵杠将死人抬上山下葬时,抽出那根灵杠,丢在路边,过了三天后,再去把灵杠抬回家,不用归还。

因为,如果你把灵杠还回去,就有诅咒别人家死人的的意思,这样会被对方嫌弃责骂的,所以,不必归还,如果村里有谁去世了,自然有人会来借走灵杠,如果没人去世,那么那根灵杠就一直要在自家保存。

二、药罐

药罐通常是瓦罐,容易摔碎,不好保管,少生病的农村人家里,一般很少买个药罐放在家里,但生病谁也难免,当生病了,万一医生开了几副中药,需要药罐来煲,就只好去借了。

我记得我妈妈曾经生病就去隔壁的伯母家借了一个药罐来煲药,等病好了,药罐用不上了,却一直放在家里,我问我妈妈为什么借别人家的药罐不还,不是有句话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吗?

我妈妈笑着说,你傻啊,药罐这东西是不能还的,还回去兆头不好,你伯母会不高兴的,我还给她,她心里会不舒服,以为我希望她生病呢,所以她们家要用药罐,自然会来再借回去,不用了就更好了,大家都健健康康的,用药罐干嘛!

三、笤帚

有些地方,如果谁借了别人家的笤帚,通常都不会还回去,解说有两种:一、笤帚是清垃圾的东西,被人家借用了,带有别人的脏污物;二、笤帚是扫屋子用的,借来的笤帚如果要还,就会扫走自家的财运。所以万不得已,有些地方的农村人不会将自家的笤帚借给别家用。

四、拐杖

拐杖这东西一般人家都没有,除非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才会有拐杖,特别是双拐就更少了,这东西是为那些行动非常不便,有重病或者出了什么大的事故的人准备的。

如果谁家有人出了什么事,需要用拐杖,去借别人家的拐杖,那别人肯定很乐意借给你,但千万别还回去,通常人们会觉得借出去的拐杖沾有别人家的晦气,而你借走了别人的拐杖,别人的晦气被你带走了,你还要送回去,别人还会高兴吗?所以千万别还了。

总之,这些可借不能还的东西,都反应出农村人的一种向善向好的心理愿望,虽带点迷信色彩,但能让人们心里得到安慰,让大家心里都更舒坦,这习俗也未尝不好。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有书共读

都说入乡随俗,看来风俗是以乡为单位的。开个玩笑,但是我国农村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差异极大,隔十里风俗不同的情况确实是存在。

都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是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有几样东西借了最好不要再换回去了,不然以后再借什么东西都会变得十分困难!

一、轮椅/拐棍

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卖车》当中,大忽悠是想尽办法将轮椅和拐棍卖给范厨师,硬是把范厨师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大忽悠为啥要卖拐?原话是这样说的:

高秀敏:这满大街都是腿脚好的,谁买你那玩意儿啊?

赵本山:你废话,不卖了,做这副拐又搭工又搭料,一天一宿没睡觉,不做不赔了么?

拐棍、轮椅这东西都不常用,单独去买又划不来,很多时候都是找之前有的人家借。被借的人也会很乐意,认为是把晦气送走了,也不需要还。

这些东西都是病人或残疾人用的,还了物主还以为你在咒他。如果实在觉得过意不去,可以给一些钱。

二、药罐子

许多村子里一共加起来都没几个药罐子,需要熬药都是相互借用,借了也不用还,哪家用完就放哪家。原因同上。另外药罐子用完,要放在家里比较显眼的位置,方便别人再来借用。如果实在要还,可在药罐子里放点小米,据说能去晦气。

三、丧葬用品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有时候人走得急,十里八村的又买不到,就会问有的人家借。借棺材,借纸钱,借寿衣历朝历代都偶有发生,而且都是只借不用还。但香、蜡却是不能借的,自家香火岂能外借?

办白事向邻家借的座椅板凳也要贴上红纸才能还回去,称为挂红。而且不管红白事,刀、剪子、碗这些一般都是不能借的。

农村以前还有抬棺匠这个职业,以前抬棺用的灵杠,也有地方称为龙杠,希望叫这个名字能辟邪。灵杠一般来说一村一根,谁家用了就放谁家,千万不能还。

四、婴孩用品

主要是学步车、摇篮、衣服之类的。都说穿百家衣好养活,小孩子长得快,专门给他做衣服的话很快就不能穿了,学步车和摇篮也一样,都只用的了一时,但借了也是不能还的,送点米面粮油什么的表示感谢就可以了。一是还了别人也没用,二是一些地方认为这些东西还回来对自己的小孩是不好的。

五、借点油盐酱醋手纸什么的不用还

做饭的时候发现少点油,等去村口买回来锅都烧穿了,去邻居家借点来用就行,不用还,因为下次他很可能也会找你借的。

六、借扫帚可以不用还


有的地方认为有人来借扫帚,是把家里的扫把星给带走了,怎么会让你还呢?


成都农商通

自古以来智慧的人们,尤其农村的老一辈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及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在鄙人的老家,流传着的习俗中有这么两种东西,只能借,不能还的。若是你用完了还给别人,弄不好原本关系挺好的两家会闹掰。以下两种东西在鄙人的老家中,只能借是不能还的,只等着用他的人来你家借用。

第一,熬药的药罐子

鄙人小的时候农村的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发展良好,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比较贫穷。农村生病了也没有现在这么琳琅满目的西药,大部分都是熬中草药吃。吃中药就需要熬药的药罐子。药罐子当时价格昂贵,用处也不大,于是乎呈现了借药罐子的习俗。一个村子中基本上没有几个药罐子。药罐子都是你借他借的,借了也不用还。等谁家需要的时候去药罐子的主人家借,主人回告诉你在谁谁家里呢,让你去拿。下一个借用的时候,主人回告诉他在谁谁家里。为什么不用还呢?因为大家怕将使用者的病带到送回家,这是禁忌,是晦气。

第二,抬棺材的灵杠子

灵杠子和药罐子一样,都是晦气的代表,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农村人喜欢用木棺材,一个棺材重几百公斤,需要几人通过灵杠抬动。一般一个村里就那么五六根,流到哪家算哪家,当然也是不能还给上一家的。


王鹏239672015

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一直到现在农村仍然忌讳很多。各个地方可能不同,就我们这里说像衣服,借了别人的肯定不能还,还有内裤,这些都是很忌讳的,还有比如说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碗筷不够用了,去借别人家的来用,也是不能还的。想拐杖,轮椅,这些东西都不用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