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一个产品经理的商业决策心法

何小鹏:一个产品经理的商业决策心法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

本文来源,2018艾瑞(北京)年度高峰会议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表的主题演讲《一个产品经理的商业决策心法》。何小鹏分享了其在十几年创业过程中,关于战略决策、人、细节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创业路上的你们有帮助。创客猫受邀作为合作媒体到场进行图文直播和报道。

今天主要结合我在过去创业过程中间,一些决策的关键思考跟大家做下分享。

什么叫有限的信息?比如拿看一座山来举例,第一你要从高空看这座山,你站的高就望得远;第二你要环绕这座山,有足够的广度,你才不会管中窥豹、不会盲人摸象;第三,你要深入山中的细节,从地基角度看这座山。从这三个角度看到的山你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但是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做到,所以信息永远是有限的。如何用这样有限的信息,加上原来的思维模式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是做出错误的决策?这是我们做企业,以及个人做决策的时候,要反复思考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样思考?

赢在格局,输在细节。

创业我们需要去抓住一个大的方向,需要抓住在这个方向上快速成长的公司,需要抓住在这个公司里面最核心的人,这个核心的人会把控整个局面,在正确的局里,想做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第四第五都是正常的,但在错误的局面下,你想做到第一名很难。

关于局的思考举个例子。十四年前我第一次创业,我当时非常相信移动互联网会是下一个时代机遇,当时有很多人都会问我们,为什么你们要做手机上的应用?手机那么慢,上网速度那么差,手机的交互还那么差(当时是按键的),为什么你们相信移动会改变世界?但那个时候我们就非常相信,这些所有的东西都会有变化,所以我们当时选择在移动互联网创业。

我是去年重新创业,从互联网进入到汽车,从软件进入到硬件,从一个原来只用做好自己的公司,现在需考虑整个生态链、考虑整个市场资源的公司,这是非常大的一个跳跃。我们怎么看这个市场?非常简单。我们一直都认为,现在所有的汽车,甚至包括很多人正在做的电动汽车,都还是当年的功能汽车。它可以开,但它只是个工具,有一个简单的系统,有简单的网络,却根本不能满足我们如何产生新的产品,如何在汽车上产生新内容的需求,今天小鹏汽车就在干这个事情。当我们在这个方向能做到70分或75分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AI跟互联网对于汽车的变化将是巨大的。

格局方面我还想举两个例子。第一是决策的进阶需要持续修正方向。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该不该专注,该怎么去专注?我在UC 13年里面,做了四次战略转型,从企业软件到产品软件,从做Java和塞班的到做Android和iPhone,从工具平台到内容跟社交平台的转换。我想说的是,很多公司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在方向上要专注,在一个点上该如何去进行一定层次的平衡很重要。后来阿里巴巴买了UC,我到阿里巴巴有非常强烈的感受,我们所有的变化都是被迫的。我所知道的,阿里巴巴起码在2014年,他们已经做过15次主动的战略调整。所以决策的进阶需要自己自发地、主动去做,这是第一点。

第二,很多创业者或者进行重要决策的人,会把现在当做起点,把想做的事情当成终点,这是一条直线,直线往往在抉择里面都是互通的。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做抉择的时候,往往是从A点走到B点,我们会走在一条尽量少的曲线。也就是说可能是一个16宫格,但我们不希望把16宫格都走完,走出尽量短的曲线很重要。

商业决策里面有很多是来自于企业决策,而不是来自于个人决策,

企业决策从战略角度,核心就是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你该不该做什么?和你不做什么?绝大部分的人不会去想,我不该做什么。创始人想做什么,特别是当他有情绪的时候,会把想做的事情放大很多倍,而在这个企业里面,如果没有一个体系去制衡他,这个时候创始人的想做到最后变成去做的过程很多时候会出错。所以每一个做商业决策的重要决策人,不管你是企业的创始人还是部门负责人,都要一定程度的决策体系跟决策制度去相制衡,不然有时你的决策会被自己或者被体系摧跨。

再说说人。我们经常说一张图、一颗心、打一场仗。一张图指未来的愿景,规划很清晰的一张图;一颗心最主要的是人,人的因素是商业决策成功非常关键的因素。确定一个正确的决策看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找到这个决策实施的步骤、实施的路径、跟实施的人才是最难的。想跟做、什么时间做、用什么方法做,后者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觉得人是非常重要的,关于我想讲几点:

合适的人还是最好的人?有一些人在创业过程中会找最好的人,我们叫做大萝卜小坑,也有一些人找合适的人,合适的萝卜合适的坑。

我们认为要尽量找认同你文化的大萝卜,放到相对较小的坑里面,这才是我认为找人最好的方法。因为你要知道,人的成长往往比坑的成长要慢。绝大部分情况下,当你的企业因为市场快速变化,坑在一年两年后变化很大,但是这个人很有可能没有坑变化的速度快,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找适合的大萝卜放在比较小的坑里,当坑在发展的时候,萝卜也在发展,这个非常重要。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在找人里面要建立的是头部的民主集中制。过去做UC的时候,当时永福、梁杰和我三个一起决策,我们经常吵架,后来为了防止吵架打起来,我们定了金手指模式,每两年有一次机会,这个事情就我认同,你们都不认同,公司一样可以支持。在我现在的创业里面,我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一定要找到人去平衡我,我希望不同领域的人能够平衡我决策的错误。不同的人会给我们不同的平衡,而这个平衡一定是有利的,为什么是有利的?可以说no,这个非常重要。

什么叫输掉细节?在决策里面,大部分决策最后成功或失败,取决于执行人的细心程度,细节决定成败。

我跟阿里巴巴的陆总有一次聊天,他跟我说绝大部分战役和战术成功执行出来的战略,不是一开始就想清楚了,绝大部分的战略都是正确的战役和战术形成的。在一开始想不清楚战略的时候,还不如把战役和战术打好,这个非常重要。

互联网拼长板,造车补短板

今天的一个变化就是,细节决策和个性化决策正在改变所有,也就是AI+大数据。很多人提大数据的价值,他们基本上没有完全了解大数据的价值,我们现在有更多的数据、更多的算法、更多的算力能够帮助我们进行个性化决策。我们以前用DATA让人判断事情,它往往是滞后的,往往是非个性化的,现在AI能帮助我们做到极度的精准,还可以预测我们下一步的行为,甚至帮助我们决策。比如说自动驾驶,它可以帮助我们决策是应该超车还是应该等待。所以大数据跟AI正在改变我们决策的细节,而这些细节会使我们产品、解决方案等产生巨大的变化。

在原来的互联网领域里面,很有趣的一个事情叫做快速迭代,快速迭代从某种角度讲也是快速试错,因为我们试错成本很低,试错效率很高,所以能够快速试错。当我想进入到汽车领域的时候,我记得我去找雷军找了好几次,雷军跟我说,做互联网你只要想几个月以后的事情,甚至想一个季度,但是做手机不行,我今天不能想清楚两年后的事情,我这个手机到时候根本就卖不出去。他跟我讲了一个案例,让我印象很深刻,他们当时做了一个不是很正确的决策,认为两年后的手机背后的壳会是塑胶的,但是这个决策错误了,导致有一批手机特别难卖。

我们现在汽车领域的人经常考虑的是三年到十年的决策,一旦你决策失败,就会产生巨大的时间跟金钱上的问题。小鹏汽车在14年成立,在去年的第一季度,我们决定第一款车要内部发售,不向公众发售,这样在这个基础上,做一款更漂亮、效能更好、体验更好、品质更好的汽车。我们为了做一个迭代,花了几亿美金,最高效的是21个月,我们不可能像互联网那样快速迭代,互联网开发我们都是自己开发,不求任何人,今天我们有几百家供应商,几百家供应商下面还有几千家供应商,你每次迭代,都要让你的合作伙伴跟着迭代。所以以前的逻辑放在一个新的大图里面,就要有新的变化,硬件的决策和软件的决策又是不一样。

这里面总结一下,互联网是长板模式和长尾理论。长板模式是指,我看到很多最近起来的企业,他们都能够很小,可能一个领域有50块板,他们把50块板中的一到两块板做到极致就很好。今天在互联网创业的人就应该这样做,不要考虑短板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哪两块板最长,做得早的人就能做出很不一样的企业。但是车不一样,硬件不一样,很多其他的行业都不一样,比如说汽车我认为它是有500块板,它的板首先很多,其中任何一块最短的板,都决定着我车的安全、品质、销售、品牌等一系列东西,靠长板不足以做好,短板也决定你的系统性。所以这是两种体系,也导致了两种不同决策模型。

所以我想说在细节决策里面,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一定要有不同的决策方式。

如何提高商业决策能力?

最后快速跟大家分享一下,提高商业决策能力的几个注意点:

第一,我认为最快提高自己决策能力的,永远是画一张自己的大图,多跟不同的好的机构或者好的人一起交流,把他们给你的建议跟信息,放到你的大图里面去,再做决策。

但要注意的是,别人给你的建议一般都是错的。因为他的阶段、他的高度跟你不一样时间轴也不一样,你要听,但是千万不要复制,复制就会死的很惨,你可以把观点接收到你的规划图里面,综合考量。

第二个企业越大越怕不决策。我以前是产品经理,我很成功,你越成功,你越不敢决策,因为你怕你败,这是非常大的问题。所以越高段位的人,越要敢决策,越要敢承认失败。很多高段位的人怕失败,你了解太多太广之后,你会不食人间烟火,我看到很多创业公司成为巨大平台之后,都有一个问题,领导人不决策。

第三,不要被情绪支配。有几个方法:

第一档,遇到一般的决策,如果有情绪,第二天再决策。90%几的情况下,我想骂一个人,第二天都会有变化,我发现在我身上测试结果非常明显;

第二档,做大决策的时候,首先让自己放空。因为在你原来的知识图谱里面,你做不到正确决策,这时你一定要放空自己一段时间,出去旅游,跟不同行业的人聊天,在他们面前你可以非常平等地向他们学习,他们也可以平等地给你不一样的建议。另外在情绪决策中,尽量多放弃。

最后决策的执行偏移度,大部分情况是,当决策执行人员希望更完美的时候,把其从一个小决策变成中决策,在企业里面,要通过项目和流程控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