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週期”來襲:“賣了虧錢,不賣更虧”

農業農村部5月3日信息顯示,豬肉行情持續下跌,活豬均價同比下降超30%。

專家預測,豬肉市場低迷行情近期改觀可能性不大,將持續到8月前後,一方面,市場調整行業洗牌是必經階段,不必太過驚慌,另一方面,要在豬肉低谷期嚴防疫病暴發,發生衍生性影響。

“豬堅強”跌落谷底

養殖戶賠錢出售

國家農業農村部信息顯示,全國500個農村集貿市場仔豬平均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9.9%。河南省畜牧局檢測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河南省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從1月份的14.99元/公斤,下跌至4月25日的9.81元/公斤,創下了2010年5月份以來近八年的新低。

“猪周期”来袭:“卖了亏钱,不卖更亏”

“去年年中,豬價就有下跌跡象,持續了兩年多的‘豬堅強’現在算是趴在地上了。”養豬22年的吉林省梨樹縣養豬大戶王亞芹說,“現在已經是2014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了,價格谷底還得徘徊一段時間。”

“幹豆腐還每斤5元呢,比肉都貴。”梨樹縣四棵樹鄉三棵樹村養豬大戶吳昊的豬舍裡有200頭生豬面臨出欄,“現在生豬價格每斤四塊六七,每頭至少要賠300多元”。吳昊的存欄規模約為500頭,今年2月已經賣掉了300頭,“當時生豬每斤5.4元,一頭賠了100元”。

“賣了虧錢,不賣更虧。”鄭州市養豬大戶劉鐵山說,現在豬價一斤只有4塊多,賣一頭豬至少要賠200塊錢,賠錢也要賣,因為留著成本也高,越養越賠錢。生豬市場一直波動較大,就是沒想到今年降價這麼厲害。

“豬週期”波動大

多因素疊加加速下跌

“猪周期”来袭:“卖了亏钱,不卖更亏”

專家分析,本輪豬價持續走弱,主因是生豬市場產能持續加大,但實際銷量減少,春節後消費轉淡和生豬產能過剩、養殖戶恐慌性出欄等因素疊加,出現階段性供過於求。

消費需求疲軟也是下跌因素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飲食更加註重膳食均衡,豬肉的需求量被水產、禽蛋、蔬菜瓜果代替而削減,豬肉需求逐漸進入節後階段性疲軟期。

豬價低迷加速行業洗牌

規模化仍是發展方向

專家預判,目前生豬市場總體仍供大於求,豬價下行至低點,價格低迷現象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在供給沒有大幅波動的背景下,豬價將維持窄幅震盪波動。

安徽農業大學教授、安徽省現代生豬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殷宗俊建議,對於養殖從業者來說,在享受價格波峰盈利的同時要接受波谷的存在,減少存欄量,把性能低下的母豬儘快淘汰,壓縮存欄量,主動調整優化結構。

“猪周期”来袭:“卖了亏钱,不卖更亏”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生豬養殖行業正處於由小規模養殖向規模化養殖的過渡期,建議未來種養業需在規模化進程、種養結合、建設大數據體系等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保持供需有序調整,避免價格大起大落。

此外,可通過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健全大數據等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符合國情農情的監測預警體系,加強事前主動服務。吉林省農產品價格專家梁琦表示,該省小規模養殖佔比在60%左右,盲目跟風現象普遍存在,應加強信息服務,破解大市場與小農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防止“豬賤傷農”。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