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35真的吊打麒麟970嗎?

麻花與西瓜我都要

3、麒麟970:全球首發Mali-G72 MP12,目前沒有確切跑分數據。但從去年麒麟960的G71 MP8的成績(安兔兔3D單項52690分,GFXBench曼哈頓1080P離屏24fps)來看,G72 MP12的性能不會超出8895的G71 MP20太多,極有可能維持在30-35fps。拋開主頻差異,需要注意到G72的核心數仍然沒有點滿。

因此,驍龍835在GPU性能方面依然是具有絕對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高通驍龍835處理器可以在手機遊戲方面獨領風騷。

華為麒麟970處理器最大亮點在於內置引入了AI技術。麒麟970的AI技術來自中科院寒武紀有限公司。華為將其芯片集成至麒麟970中正式進行商用,並命名為NPU。該技術可以自動調配手機資源,大幅提升圖像、語音識別等AI需求的運算速度,華為mate10拍照的場景識別用的便是該技術。不過這些特性體現得並不明顯,需要長期使用才能感受得到。華為麒麟970處理器和高通驍龍835各有千秋,前者在絕對性能上稍弱於後者,但並沒有網上說的那麼不堪,所以消費者在網上查詢相關信息時不要被某些人“注資”的水軍和大V而矇蔽的雙眼,畢竟手機買來還是自己用。本人堅決支持國產華為!


海浪

作為兩款應用於不同品牌智能手機的高端處理器,在性能上要說誰吊打誰還真不好說了,畢竟高通提供的是處理器方案,而華為除了處理器之外還有手機,所以華為可以針對處理或手機其它硬件與系統層面進行適配優化。即使在使用專業跑分軟件對這兩款處理進行測試,其實成績也是不相上下的,無論是CPU的數據處理能力還是GPU的圖形運算能力,差距都極為輕微了。

在規格方面,海思麒麟970芯片採用TSMC 10納米先進工藝,集成多達55億個晶體管(高通驍龍835為31億),功耗相比麒麟960降低20%。CPU部分由4核Cortex-A73+4核Cortex-A53組成8核心,大核主頻2.4GHz,小核1.8GHz。圖形處理器方面,麒麟970採用12核Mali G72 MP12 GPU,圖形處理及能效分別提升20%和50%。視頻編解碼支持HDR10以及4K@60fps、4K@30fps視頻編碼。麒麟970的更大亮點在於集成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絡處理器,它的NPU為專門設計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高通驍龍835採用了10nm工藝,封裝尺寸相較驍龍820減小了35%,並降低了25%的功耗。搭載高通自主Kryo 280架構的八核心設計(4大4小核心),大核4 x 2.45GHz(性能叢集)+小核4 x 1.9GHz(效率叢集)。圖形處理器上,驍龍835搭載的Adreno 540 GPU,支持4K分辨率顯示,其3D圖形渲染性能提升了25%。


作為應用於高端智能手機的兩款處理器,性能指標只是其中一方面,對用戶整體使用體驗的提升比單純的跑分測試來得更重要,而麒麟970作為主打AI人工智能的處理器,在這方面其實是超越了驍龍835的。


科客

關於驍龍835和麒麟970孰優孰劣呢,我來一下參數圖




製作工藝

製作工藝方面驍龍835採用三星10nm製程工藝,而麒麟970則採用的是臺積電的10nm製作工藝。

CPU



關於,麒麟970集成了四核CortexA73

和四核CortexA53,就性能來說提升並不是很大;

驍龍835用的方案是,採用8個Kryo 280,

CortexA73大概呢和Kryo 280處於處於同一水平的

的核心,而Kryo 280卻比CortexA53性能要強不少,所以說就CPU方面,總體應該是差不的的。

GPU

麒麟970則在GPU部分採用和上代處理器一樣的方案,選擇MAli G72取代上代處理器麒麟960MAli G71 ,GPU核心數為12個。

GPU比上代麒麟960,的圖像處理性能方面提升

20%,能效提升50%,玩大型3D遊戲更加流暢。



驍龍835 GPU部分也是比較不錯的,Adreno540

圖形渲染速度比上代提升25% ,性能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基帶方面,

麒麟970支持最先進的通信規格 LTE Cat.18

能達到1.2Gbps峰值的下載速度。

而驍龍835方面支持上傳速度規格為Cat.13

支持1Gbps 的Cat16的下載速度。

所以在基帶方面,華為麒麟970還是要領先一籌。

總得:麒麟970最大的突破就是,首次集成NPU,

專業的硬件處理單位,設計了HiAI 移動計算構架,華為稱,其AI密度大幅優於CPU和GPU。


總結來說呢,驍龍835和麒麟970性能方面,功耗方面都是頂級的水平,各有所長。

歡迎大家評論關注。


花間辭君

題主對國產CPU是有多麼的不待見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兩者都是去年非常熱門的10nm旗艦芯片,綜合性能方面基本持平。

在專業跑分軟件安兔兔測試中,驍龍835和麒麟970分數非常接近。

當然,麒麟970晚上市半年多時間其實也是華為憋足了想要趕超當時風頭正勁的835,而事實上970的確帶來了不少驚喜。為了方便各位小夥伴詳細瞭解,下面就兩款處理器主要參數做一對比。

CPU性能方面兩者差異不大,有測試機構測試兩者單核跑分相差無幾,只是多核跑分970要略好於驍龍835.

GPU方面不得不承認驍龍835佔有優勢,畢竟高通採用的自家的Adreno系列.

基帶來說970基帶可以支持通信規格 LTE Cat.18,測試中峰值下載速率1.2Gbps,而且可以在高鐵等高速移動狀態下保持穩定速率,相比驍龍835基帶方面落後於麒麟970.


AI技術是當初麒麟970發佈時候最大的亮點,其搭載了號稱世界上首款ASIC智能芯片(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運算能力達1.92TFP 16OPS。來自人工智能領域的中科寒武紀有限公司。麒麟970搭載的NPU是一款面對未來各種神經網絡應用的“通用”神經網絡處理ASIC芯片,結合HiAi移動計算架構,帶來的將是智能應用生態圈層面的想象力。

而高通驍龍的神經處理引擎(Neural Processing Engine)就是一套SDK(軟件開發工具包),底層還是走的GPU+DSP的老套路。


總結:作為2017年兩款旗艦之芯,兩者綜合性能持平。驍龍835的GPU表現的確要好於麒麟970,在圖像顯示、視頻、以及遊戲運行等方面會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而970在AI技術的突破應用更適合給追求AI體驗的用戶,以及對手機通信網絡要求高的用戶。


熙小堯

這兩款處理器,我們通過數據對比一下,看看誰到底很強。

驍龍835,10nm製程,主頻為1.9GHz+2.45GHz,並採用了八核設計,大小核均為Kryo280架構,大核心頻率2.45GHz,大核心簇帶有2MB的L2 Cache,小核心頻率1.9GHz,小核心簇帶有1MB的L2 Cache,GPU為Adreno540@670MHz。



在看麒麟970,同樣10nm製程,八核心+微智核i7,主頻2.36GHz,4×A73+4×A53架構,CPU和上一代基本保持了一致,GPU為MailG72MP12,特別加入了寒武紀的NPU。



單從參數上也許我們並不能看出來什麼,下面我們直接看GeeBench的跑分,上面麒麟970,下面驍龍835。




綜合看CPU性能,兩者差距非常小,至於GPU方面,GPU性能測試軟件GFXBench中,驍龍835配備的Adreno 540曼哈頓離屏測試成績為61.8fps,而霸王龍(T-Rex)則是達到了114.9fps。對應的麒麟970配備的Mail G72MP12為65fps和125fps,同樣差距很小,都在10幀之內幾乎可以忽略。



就安兔兔跑分來說,搭載兩款處理器的手機跑分都在17萬分,所以單論性能而言兩者旗鼓相當,但是麒麟970有寒武紀的NPU,個人感覺麒麟970的綜合能力更強👍。


IT通

目前來看在CPU方面兩款芯片不相上下,GPU方面其實高通是要強於麒麟970的。但是在人工智能方面以及通訊基帶方面麒麟970處於無敵狀態,總而言之一句話,GPU麒麟處理器不敵驍龍835別的方面都已經超越了。



權威機構測試結果來看,soc性能驍龍835與麒麟970比較接近。但是下圖看看基帶和AI算法麒麟則有很大優勢。


自敘自述初小白

吊打是不存在的,兩者互有勝負


我們先通過一張圖瞭解一下兩者的主要參數:

可以看出,在架構上,麒麟970採用的公版A73和A53結構,而高通採用的是自研Kryo280。理論上Kryo280架構優於A73+A53的組合,但是不如此還需下面進一步深入。而在基帶上,麒麟的Cat.18(最大峰值1.2Gbps)理論性能肯定是強於Cat.16(最大峰值1Gbps),但現在問題是運營商支持不到這麼快的速度……這讓華為有力沒處使,有些難受

當然,麒麟970還內置的NPU人工智能芯片,至於實際效應,稍後會談


性能實測:

  • Geekbench 4:測試CPU性能

高通835:單核1944分,多核6609分

麒麟970:單核1933分,多核6834分

  • GFXBench曼哈頓:測試GPU性能

高通835:最好成績為64fps

麒麟970:最好成績為66fps

  • GFXBench曼哈頓ES3.1:測試GPU性能

高通835:最好成績為43fps

麒麟970:最好成績為38fps

小結:

  • CPU性能上,麒麟970無論單核多核都達到了17年安卓陣營的頂級行列。但隨著今年845的出現,這種狀況又要再一次洗牌。


  • 圖形方面,麒麟970相比麒麟960可謂有了長足的進步,Mali-G72 MP12的表現令麒麟芯片首次進入了頂尖圖形性能的行列。

NPU?人工智能?

麒麟970最大的亮點就是引入了NPU(全稱“神經網絡計算單元”)的概念,號稱是全球首款AI芯片,運算能力達1.92TFP 16OPS。而它的AI技術來自人工智能領域鼎鼎大名的中科寒武紀有限公司,後者在去年推出曾推出寒武紀A1處理器。華為將其芯片集成至麒麟970中正式進行商用,並命名為NPU。總之為了助力手機的AI需求計算

  • 而在手機上,AI又都用在了什麼地方:

華為說是提升手機在圖像識別、語音交互、智能拍照等方面的能力。而我們消費者最顯著的感受,還是人工智能拍照:通過1億張的圖像識別已經可以判斷相應的照片主題,攝像頭可以理解照片主題是什麼,自動進行相應的調整,幫助用戶輕鬆拍攝最佳照片。


TubeTech

歡迎評論關注


老趙聊數碼

970除了ai芯片以外,總體算是落後於835,其中cpu絕對性能差不多,但是gpu和能耗比兩方面,835明顯佔優。

實際上高通和麒麟這幾年一直行成互成犄角之勢,每一年的同代u相比,高通早半年,且gpu性能有優勢,但是麒麟在cpu性能和能耗控制這塊佔優,但這個局面被835給逆轉了,835相當程度地改善了之前810、820時期發熱高的問題。

高通明年3月會出845,大核魔改a75,看洩露跑分單核提高20%,多核提高28%,但是麒麟的a75核心要明年10月才發佈,所以這一年可能會是近幾年麒麟總體性能落後較多的一年。每個公司都有不一樣的產品長處,產品效果都是客戶體驗出來的,每個用戶的對產品的需求也不一樣,也有可能這位客戶喜歡這款產品的一些地方,也有可能客戶喜歡這款產品的其他地方。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為他們加油讓他們做出更好的產品,也便利大家。謝謝大家


螞蟻娛樂窩

2017年9月份,華為正式發佈了旗下最新的旗艦處理芯片:麒麟970 。集成度遠高於英特爾等廠商的工藝規格的它將國產手機芯片帶到一個新的高度。

隨著首款搭載麒麟970的華為Mate 10正式發佈,它的真實性能總算揭開了面紗。有網友放出了華為Mate 10的安兔兔跑分,總成績達到172305分。

目前高通驍龍835的安兔兔跑分均在這個階段,其中驍龍835最好在181萬分,最低165萬分,結合麒麟970的成績來看,基本上可以與當前頂級處理器平起平坐。

所以兩個處理器可以說是旗鼓相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