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抵毁太平天国运动?

风之子一内少

太平天国运动是整个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遍及18个省,有上千万人因这场运动而丧失了生命。

在20世纪,我们受到革命话语的影响,都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顺应时代潮流,是一次反对清政府的农民革命。更有许多革命先驱,比如孙中山,对太平天国运动和领导人洪秀全崇拜得五体投地(可以参看著名学者黄宇和先生的相关著作)。

但是,我要说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乏善可陈,不论是从施政纲领还是施政措施,其实都是落后和野蛮的。有人说,不对吧,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不是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么。没错,但是考察真实的太平天国历史,这两个政策没有一天得到实施。洪仁玕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晚期才从香港辗转回来,他有新的思想,但是那个时候,太平天国早已病入膏肓,回天乏力。

至于说太平天国的腐化和野蛮,我可以举几个例子。第一个就是著名的点“天灯”,这个刑罚让我想起了商纣王。点“天灯”就是把人绑着,从脑袋上面开始烧,最后把人活活疼死和烧死,想想都疼。还有就是,太平天国动不动就砍掉人的脚趾头,据说东王杨秀清就曾把一个女童的脚砍断。还有“跪火练、烙背”等等不一而足。

至于统治者的腐坏,那就更可怕了。有关洪秀全的个人私生活已经说得很多了。这里可以说一下杨秀清。杨秀清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据说杨秀清的岳父做轿子在路上走,所有人看到都要远远的下跪。秦日纲的一位马夫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就被砍头,可见有多可怕。

后来西方传教士听说中国出了一个信奉基督教的政权,就派人来考察,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简直是邪教(洪秀全自称是耶稣的弟弟)。所以,最后才帮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

所以,虽说太平天国运动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是不能因此就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过高。


兮兮说事儿

诋毁太平天国的无非就是满清余孽,国民党蒋匪余孽,美狗和日狗。为什么他们要反对?因为对他们不利。满清余孽就不说了,反对是正常的。国民党在孙中山时期也是大力赞扬太平天国运动,但是到了蒋介石时期为了丑化共产党就开始丑化天平天国运动。这几乎是蒋粉余孽为了争取舆论的手段之一。美狗,日狗向来跟蒋粉余孽一起,因此他们反对也是一样的。

因此,什么邪教,总没有现在西方动不动就喊着上帝保佑一边大屠杀邪恶吧?美狗日狗,蒋粉余孽,满清余孽又是什么东西?不过是逆历史潮流死不退出,被美国以罪恶的鲜血浇灌出来的邪恶而已。他们不反对就不正常了。


slience36896972

建国初期,为了扫清封建遗毒,树立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氛围,强调人民历史观,我们的历史教育倾向于放大农民起义与农民运动的进步性,对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与农民运动都持肯定性,而对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弱化,或者列入次要研究,太平天国运动也是如此。

当时主要强调太平天国在清末反封建反殖民的主要进步意义,大书特书了起义中的英雄人物。其他则作为历史教训列入次要研究,对清政府史书中的贬低内容大部分视为污蔑与谣言!

这样做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意义,因为封建王朝长期污蔑农民起义与运动,否定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将人民起义妖魔化,打造王侯将相天命说,以方便维护封建统治。

建国后的人民历史观有效打破了封建历史观,让中国人民进一步意识到自身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意义,推动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人民积极性。

而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时期,在古代历史研究上逐步倡导全面客观地评价农民起义和农民运动,以前一些避讳的观点或历史材料允许再研究,那么太平天国的宗教性、高层矛盾、洪秀全生活作风、对人民生活的教条式破坏等等往往成为民间重点研究内容。

在得知以前不知道或没注意到的细节后,于是某些人便矫枉过正,将缺点当作主要特点来研究,而将太平天国的贡献与进步性当作次要因素乃至完全加以否定。

加上少数学者对文革中压制知识分子的不满,往往要拿出与政府主流教育截然不同的观点,以引发注意,强调非官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展现非官方独立历史研究者的个性,只有差异越鲜明,所谓“重要性”才表现得越突出。

所以还是一个矫枉过正的老问题,让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前后差异如此之大,出现如今这个问题!


网络文学作者东旭鹰

160多年前,广西金田,一枚落弟书生振臂一呼,从者云集,建号太平天国。这个曾经占有中国的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十八个省,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二十三个州府,总面积一度超过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割据政权,在十三年的时间里与清朝分庭抗礼,甚至差点取而代之。

为什么诋毁太平天国运动,是因为叙述和解读历史,或者说我们熟知的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解读方式立场不同,利益不同。历史需要多元解读,不能只是一种声音,是否诋毁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得看看太平天国做的事情有多么荒诞。


国学大师钱穆说:“太平天国这一个集团里,太没有读书人”。可能真是因为领导层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太平天国最终仍是走向覆灭,其在历史上更是留下的诸多荒唐作为,绝对让后世无数翻阅青史的人咋舌,尤以其首洪秀全为甚,做下许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是在让人唏嘘。

天王洪秀全:一心沉迷享乐的老宅男

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就开始了奢华无度的享受生活,一头扎进深宫做起了宅男,神秘莫测。清朝《贼情汇纂》中说,从没有见洪秀全其人,每当喜庆节日,大殿上所坐的只是一个木偶。他从1853年3月进入天京,到1864年6月52岁时自杀(一说饥饿病死),11年中从未迈出过天京城门一步。只有一次坐64人抬的大轿出宫,去探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

虽然不理国政,但是享乐的事儿,天王一件没有耽误,在太平军进入南京城后的第二个月,规模宏大的天王府工程就开始了,洪秀全可能觉得明故宫不太符合自己的风格,所以在原江宁总督府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扩建,最终,方圆十里的天王府竣工告成,宫墙高三丈有余,宫殿重重叠叠,宫墙外面一道深宽各二丈的御沟,沟上有三孔石桥称五龙桥供行人进出往来。过桥迎面第一道大门为天朝门,门外悬挂着十余丈的黄绸,上有天王御笔手书5尺大的朱字诏令:“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太平军形容“杀头”的隐语)”。内有九重天庭以及天父台灯景观,北京故宫都会相形见绌。

天王府复原模型

御膳奢侈无度 枉求长生不老

据一位对太平天国并无敌意的英国翻译兼代理宁波领事富礼赐在其所著的《天京游记》中记录天王府的情景,提到有一次他在王宫前调查时,忽然间声音杂起,鼓声、钹声、锣声与炮声交作,原来是天王进膳的时间。直至膳毕,这些声音才停止。此时:“圣门半开,好些软弱可怜的女子或进或出,各提盘碗筷子及其他用品,以侍候御膳用。各种物品大都是金制的。”天王有王冠,以纯金制成,重八斤;又有金制项链一串,亦重八斤。他的绣金龙袍亦有金纽。他由内宫升大殿临朝,亦乘金车,名为圣龙车,用美女手牵而行。

很多古代帝王都追求长生不老,洪秀全亦不例外,听说吃珠玉可以长生不老,天王很开心,于是每天早餐一定要吃真主两颗,玉一方。具体烹饪方法是,挑选质量好而且圆的珍珠塞进豆腐里,放水蒸炖半天,去掉豆腐,珍珠会比原来涨大三四倍,变得软烂。用榆树根煮玉,不让国立的气外泄,这样玉就可以变得软而且烂,可以食用。

颠覆中国历史传统

太平天国破除旧里的事不胜枚举,定都南京后,其竟然取消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年节习俗,就是春节这样举国欢度的传统节日也不列外。在太平天国的“历法”里,只允许辖区内的军民正式过六大节日。

为此,公元1859年,即咸丰九年,天王洪秀全在改历诏书中规定:“正月十三日为太兄升天节,纪念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二月初二为报爷节,答报上帝派洪秀全“斩蛇妖”之事;二月二十一日为登极节,纪念耶稣与天王洪秀全同在此日“登极”;三月初三为爷降节,纪念上帝初次俯身杨秀清下凡传言;七月二十七为东王升天节,纪念杨秀清忌日;九月初九为哥降节,纪念耶稣首次俯身萧朝贵下凡传言。”其他节日,对不起,均不属于法定假日。私自过的,要小心脑袋。

“既吃天父饭,要替天父办事,不要记挂老公。天王打平了江山,一个人有几多的老公。”

早在金田起以前,洪秀全先生就颁布了“男有男行、女有女行”,在太平军中实行严格的男女隔离制度,这是在战事频仍时期的非常手段。但是在建都南京后,这种制度被推而广之继续执行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以都城天京为例,全城居民以25人为单位,分别按照性别被编入男馆或女馆,俗称“男营”、“女营”,民女入馆后,“无论老少,呼曰‘新姐妹’,聚二十余人为一馆”。 太平天国禁止夫妻同居外,还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天条书》第七天条就要求“天堂子女,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杂。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为变怪,最大犯天条。”犯第七天条,如系老兄弟定点天灯,新兄弟斩首示众。”“凡夫妻私犯天条者,男女皆斩。”“凡强奸经妇女喊冤,定即斩首示众,妇女释放;如系和奸,即属同犯天条,男女皆斩。”

太平天国《天条书》

天王府:禁锢女性的监狱

插画,可以看到女官的身影

虽然规定老百姓男女不可亲近,但是洪秀全自己可绝对不亏待自己,广选美女是天王最大的爱好,洪秀全曾下诏要求各地进献美女,诏曰:“即自今四周来朝,万方统一。东方贡大妹,西北献娇娃。太平天一统,天福尽堪夸。”又有安慰诏书一则,曰:“你们姊妹休违拗,肯来欢你是要好。受打受骂休悔恨,打是恩情骂是俏。”且不论洪秀全写歪诗的水平,其更绝的是让现在大多数男人不理解审美,其选择民间美女的标准,腰一定要直,肩一定要削,个子一定要高,但是重点来了,胸一定要平!

天王府设三千女官,大多数都是洪秀全个人的王妃王娘,氛围爱娘、嬉娘、妙女等十六个名位,共有二百多人,八十八个王娘名下,又有姹女、元女等七个名位,共有千人摆布。其他没有名位的嫔妃,还有一千多人,这些女人过的极为悲惨,动辄遭受打骂酷刑更是家常便饭。

那么,各位自己说,太平天国难道不荒唐吗?


聆雨轩史海探秘

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建国以来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建国到wenge时期,这一时期的评价基本上完全是优点,缺点不提。

比如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一方面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另一方面,抗击洋人,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灭亡。 太平天国颁布的,具有原始的共产主义思想。 太平天国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等等。 改革开放后,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逐渐开始理性分析,逐渐提出了缺点。而今天随着网络发达,人人都可以评论历史事件,不论正确与否,都可以各抒己见。

下面我也来谈一下我的看法,主要是谈为什么"诽谤",如下:

一,太平天国运动最大的不该或者说是错误的地方就是不应该拿儒家开刀,这直接导致了它的万劫不复。太平天国要灭掉儒家思想这个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正统思想礼仪政治制度,彻底激怒了读书人和士大夫,使这些人觉得跟腐朽落后的清朝相比,太平天国更像个怪物,所以基本上是无条件的诋毁和抛弃。

另外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的宗教形式起义(事实上就是基督教在中国的翻版),扬言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这在中国天然不伦不类,水土不服,时间一长,这面旗帜也就失去了向心力。 所以说得罪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要得罪读书人。

二,太平天国运动早期打出的"分田地,均富贵"的口号,吸引了很多底层老百姓,显示了它的强大的号召力,可是定都天京后迅速腐化堕落,领导层过起了封建帝王的日子,而进入天京的官兵纪律涣散,原形毕露,烧杀掳掠,无恶不作,逐渐失去了民心。

小结:以上仅是我一家之言,欢迎讨论,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历史中穿越过来的侠客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发起?发起之后又是怎么样的?客观从这两点来说,太平天国有其正义性,但不具备进步性,而且其破坏性大于建设性。

“薄赋税,均贫富”,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社会主义思想,却脱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锢辙,但沉重打击了满清政治的腐败。其失败后更多的汉族进入满清政府的核心圈内,汉族军事力量(湘军淮军楚军)开始建立,以及再后的变法和革新与其也有因由。其军事建设很有成就完全是有可能推翻满清的,但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却无所建树。企图以舶来的宗教思想改头换面后建立一个政治纲领,政教合一本身就是逆时逆势的,黄巾军太平道即是前鉴。诽孔焚庙,企图推翻中国的传统历史和民族文化,野心不可谓不大,但却又缺乏足够的建设能力破旧立新。在南京盘踞那么久,却不能进行像样的中央政府架构建设,而且此期间太平天国的封建程度更甚于满清,再就是长期的转战没有很好的建设地方和后方,百姓没有得到实际的安定发展,政治严重失分。同时还要打击外国势力为自己制造敌人,生怕自己死不透彻。只能说太平军内严重缺乏知识分子,无法进行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的建设或改革,所以太平军的分裂和失败是注定的。

太平天国运动三大正面遗产:

1、人口锐减,人均土地增加,人民生活压力减小。

2、满清中央被迫改革,造就同治中兴

3、汉臣集团崛起,造就大量汉人势力,直至政权平稳移交给民国政府

如果太平天国运动成功,新疆蒙古西藏云南甘肃等地极有可能分裂出去,这将是中华之大不幸。

edit @ 2018.2.8

关于人口锐减是否具有正面意义,作为被减灭的个体,固然是悲剧,但对于民族整体则不一定。要知道满清的人口基数一直以来都是建立在外来农业物种如红薯的基础之上,农民并不具备像大唐那样的生活质量。往远点看看,人口膨胀带来的生存压力始终会以不可预知的形式迸发,如明末李闯即因饥荒而起事,现代日德因资源窘迫而侵略,带来的动荡往往是倾国倾城的。太平天国虽动乱了小半个中国,但这种内源性的动荡并未震散形式上的统一国家,没有爆发国家裂解后势力互相倾轧而带来的全局性暴乱,如果真是如此,人口的减灭再加十个"锐"都不足以描述了,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莫不如此,而且这种动荡不仅仅是人口的灭失,伴随而来的还有文明的颓退,数十上百年都无法恢复。扭过头往过去看看,多数王朝的龙兴,固然因明政而致,但背景往往包含着人口基数太小生存压力很小的因素,龙兴之前逐鹿问鼎的世景就是人间炼狱。动物们都知道随着自然界气象变化而致的食物荒欠而节制生育甚至杀婴弃老,以保持物种的血脉传承。人固然很高级,但面对生产力无法提升以满足生存条件时,人类也是很无助的。

再,要知道,即使在智人时代,人类族群的自相残杀其实就是出于对有限的可利用自然资源占有分配的焦虑。即使进入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依然不高,即使建立了种种社会模式,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组织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依然是很弱的,生产力依旧低下。自然界于承载人类的繁衍而言是存在界限的,这就是一个临界点。任何物种都有繁衍的本能,但自然资源不足以承载时,人类该怎么面对?推想一下。1.全面减缩生存质量直到动摇生存根本,全面爆发危机,人肉大绞拌,文明颓退,重返远古(五胡十六国还有印象么?)。2.局部地区发生生存危机,部分人成为牺牲品,为活下来的让渡生存空间,文明进程放缓或暂停,蛰伏再起。其实这些都不是推想,而是中国的皇朝周期律里一再出现的场景。让你选,你选1还是2?这对有道德洁癖强迫症的人的确很艰难,但这就是现实。至于哪些伪道德洁癖强迫症的人而言,就像伪密恐者那样看到个蜂窝煤都要惊呼"哎呀蜂巢密恐",似乎这时代不偏执点就会被忽视一样,喜欢刷存在感,其实呢,世界这么大,who care you?"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是不讲"仁"的,"大道灭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edit @ 2018.2.9


关于国家,作为华人我们谈到自己的国家时,其语境背景往往是一个源流深远文化未曾断层的中华文明,并自动将国家和文明视为一体。国家不过是文明发展的载体,想想大辽大元,其时曾被多少基督和穆教世界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正溯?《木兰辞》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虽是北魏但其治下汉裔不仍认为鲜卑统治者是汉统传承人么?国可破,文明传承的香火不能熄。《二十四史》录入了那么多外族建立的国家,为什么还被认为是中国的历史?只因为这里说的"中国"更大的含义是中华文明而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组织形态。另,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在于文化基因的混血,自商周起就不停融合蛮夷狄戎的文化,于唐最盛,所以中华文明不过主体是汉但不可忽视的是其本身是多元多基因的。

再,关于杀戮死亡和人口减灭。战争和动乱是残酷的,不容人做宋襄公之思的。但文明的融合进程中,战争和动乱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其充当了一个强力搅拌机,将跨地理地域,跨意识形态,跨习俗风气的文化搅和在一起,再让时间充当匀质化的渗透交融工具,从而不停更新和代入新的文明基因。自宋以后,中华文明日趋保守,就是因为基因更替代入更少了。而内源性的战争和动乱,可以说是一个文明的安全阀,用以泄放危机和压力,迫使这个文明的传承持柄者即统治阶级在社会组织形态上得到更替或革新,让文明获得更充裕的生存发展空间。到底亿万年人类消失之后,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通过物质孓遗能感知到的不过是某种文明形态,而不是你我他或任何伟人的名字。

edit @ 2018.2.10

关于农民起义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司职生物病理的请不要拍我,这里不过是个比喻并不严谨。

人类自出生对外部世界毫无抵抗能力,一般无法撼动成年人的细菌病毒都能轻易扼杀新生儿,那么由婴儿到成人这期间,人体这个有机体内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和历程呢?接触致敏原,识别并抗争,成功则建立免疫机制,失败则GG,存活的不断扩大致敏原的接触种类和范围,重复上述循环,甚至成人都还在完善免疫机制,这是一个艰辛痛苦的历程,包括但不限于常见的脓痰血肿泄痢等等都是建立这种免疫机制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作为有机体组织形态的国家和文明与此何其相似?

不说了,自行思考吧,道德洁癖患者请自重。


wolf76812

现在刮起一股攻击太平天国的逆流,其立论基础使用最多的字眼无外乎“邪教”、“灾难”、“上层腐化”等等。这其实是毁我历史,坏我文化根基运动的组成部分。其他的例如:诋毁岳飞“扶起”秦桧,骂文天祥不识时务,狼牙山五壮士被造谣攻击,做侮辱邱少云的广告,……等等。

勿庸讳言,革命有形形色色的多种形式的革命,抛开各种革命的种种缺陷,我要说,凡是触动反动政权根基的有组织的行动都应称之为“革命”。如果我们要极端追求“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秋毫无犯”的极度理想化的“革命”,那么历史上真正的“革命”没有几个!

现在能看到的太平天国的文献绝大部分来自满清,而太平天国自身的文献已所剩无几,也就是说,在历史的客观评价方面,太平天国方面等同于“被剥夺了发言权”。而现有的满清一方的文献,其书写者也大都是满清偏上层的文人知识分子,都属于既得利益的保持者,是革命必然要首先被剥夺利益的阶层,所以其观点可想而知。再有满清会对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文献实行打压和禁毁,到了后来我们能看到的文献其观点的偏颇已经是必然的了。

革命有破坏(打烂一个旧世界)和建设(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样两重含义。其中破坏的含义是:要动摇旧政权的根基,而组成旧政权的根基必然要包含基层的大大小小的阶层,甚至包含思想上与现政权保持一致的民众。想要既触动现政权根基又不伤“人民”的“革命”无异于痴人说梦,在新旧势力发生剧烈碰撞之时“人民”的“误伤”根本无法避免。这种“破坏力”来自于敌对双方,将之毫无原则地简单归咎于其中的一方是有失公允的。


太平天国是个破坏者,他近乎完全地完成了“打烂一个旧世界”的历史使命。他缺乏成为“建设者”的本事,没有执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历史使命,最终灭亡了。以后的辛亥革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是“后人乘凉”,捡了现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功绩巨大。人民英雄纪念碑将“金田起义”浮雕嵌入其中是很恰当的,是无可非议的。


bratskid

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起义运动。

\n


\n

大概是1971年建党纪念日吧,曾有一篇“两报一刋”社论提及这场运动。大意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政治格局。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进行多次的反抗,尝试走出一条民族解放出路,其中包括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等全国性的人民运动,但是由于其历史局限性,这些运动都失败了

这是中G官方对太平天国一个比较清晰的历史定性。

\n


\n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众多人民英雄形象的雕塑里就有太平天国士兵。这也是中G对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追认和纪念的标示。

\n


\n

这些定性和纪念体现了一种唯物主义历史观。需要辨析清楚的是:何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n


\n

如果以今天的社会价值观去审视,洪秀全几乎就是一个人渣,他引领的那个太平天国就是个暴恐组织。但是,洪秀全不是活在今天,他那些装神弄鬼的勾当、那些荒淫腐败的生活、那些杀人放火的暴行并不是今天进行时。那么个人渣,为何能够一呼百应万民皆起?其实就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起义者洪秀全荒淫吧,腐败吧,残暴吧?正统者咸丰皇帝不荒淫,不腐败吧,不残暴么?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残酷反抗就越激烈。这是任何历史时期共有的特性和事实。在一个黑暗的落后的愚昧的、荒淫无耻残暴当道的社会里,民众暴动产生出来的通常是恶魔而不是天使。民众拥戴洪秀全,实在是他们忍无可忍了,无论洪天王带领他们走向未来何处他们都愿意,反正不要有清朝,不要有爱新觉罗,不要有洋人洋教,其它的苦难他们可以忍受!这就是当年那时的历史局限性。

\n


\n

当今有些人理解不了对太平天国的历史定性,本原就在于缺乏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逻辑,以今天的观念看待当年的历史,又以洪秀全的个人性混淆了千千万万起义者的人民性。更有一部分别走用心之徒,出于自身政治立场,极力抵毁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甚至拿太平天国去类比影射后来的人民民主武装革命。

\n


\n

不错,天安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有着太平天国士兵的雕刻。但是仔细看看,那里雕塑的、纪念的是一百多年来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牺牲的无名英雄,包括了太平天国的勇士。而不是洪秀全四大天王们。

\n


\n

就历史性而言,那是一场壮烈的起义,是人民在绝望中的爆发。它有正义的一面也有残暴的一面,你只要读懂那其中的人民性,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性,你就没有理由抵毁那场起义。(完)


深度2017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举个例子,也许更能形象的说明问题。

比如说,你是一位家长,你的管理越来越腐败、专横,独断行事,不听取建议,让大家看不到任何希望,大家对你越来越失望,越来越不满,就开始挑战你的权威,合计起来要推翻你。

站在家长的立场,你认为手下人大逆不道,以下犯上。站在下手的立场,他们是为了争取光明和希望。

这个例子跟太平天国运动的道理是一致的。当时,清政府早己丧失了刚建朝时的开明,越来越腐败,对汉族文化的摧残越来越严重,把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快要灭绝了。

站在不同立场,总能说出自己是正确的理由。对清统治者来说,太平天国这些人是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对洪秀全等人来说,他在解放处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在老百姓心目中,洪秀全是英雄,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顺行天意。

当然,太平天国运动毕竟由一帮农民领导,这些人缺乏严明纪律,每到一处,对当地环境和老百姓生活多少有些破坏,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对他们并不见得都说好。

尤其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当上土皇帝后,跟以前统治者没有什么两样,骄奢淫逸,内部也分成几派,矛盾激化,自相残杀,并没有对老百姓带来多少真正的好处。

这些因素是导致人们不太认可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原因。


鸿鹄迎罡

太平天国运动根本不能称为革命,革命是什么?革命是法国大革命,革命是南昌起义,这种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的运动才叫做革命。太平天国最多也就是一场农民起义罢了,革命我们应该称颂,但是不是所有的农民起义都值得去夸奖。太平天国其实恰恰是起一。

首先从起义的初始说起,民不聊生固然是洪秀全起义的原因之一,也是太平天国运动能够迅速壮大的先决条件,但是对于起义的民众,他最先采取的是欺骗的办法。把自己塑造成天父,是受天命来拯救人们水深火热之中,并用宗教方式来控制最早的成员,说好听一点是宗教,说直白一点其实就是蛊惑百姓为他卖命。我们对比国父孙中山起义喊出来的口号,那是民族、民权、民生,所以这就是“天父”和国父的区别。

评价一个起义领袖是伟大还是私欲,其实从他的权力暴涨之后是什么德行就可以得出结论。比如我们说同样农民起义出身的刘邦,朱元璋,虽然他们和洪秀全一样,都对帮助自己夺天下的功臣下过手,但是我们也只能批判这种“忘恩负义”。但是他们对于自己所建立的王朝还是励精图治的,政策都是以民生和国家为主,像朱元璋就特别恨贪污腐败的官员,总是杀杀杀,虽然我们指责朱元璋太会杀人,但是其出发点其实是能站住脚的。

可是洪秀全呢?骄纵奢淫,残暴不仁。几乎就符合一个昏君和暴君的形象,虽然在起义前期他提出过《天朝田亩制度》这种为百姓着想的政策,可是到后来就单知道自己做皇帝梦了,根本没有去实行。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饱受指责的原因,现在史学界一致认为,如果当初真让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了,中国的文明至少倒退300年回到中世纪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