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徐庶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人,说他与卧龙先生诸葛亮齐名,这人便是庞统,从小便被别人给起了"凤雏"这个绰号,意思说他就像凤凰的雏鸟一般,迟早有一天会像凤凰一样,遨游天际,展翅高飞。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庞统生于179年,湖北襄阳人士。他第一个投靠的人是孙权,赤壁之战后,庞统找人推荐纳入孙权帐下,但庞统虽然在孙权的手下,却看不起孙权中意的大将周瑜,可能是庞统聪明却自恃清高,主仆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楚,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强所以自己识人的本领也要比孙权强,所以在庞统认定了周瑜不行的情况下,孙权还是重用周瑜,而对庞统视而不见。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主仆间的矛盾激化,庞统对孙权渐渐起了意见,而孙权毕竟是他们的掌权人,孙权看庞统这般自傲,所幸便说再不用庞统。看来孙权也是一个小肚鸡肠,不能够协调好下属之间的关系,反而自己位于矛盾的中心,将矛盾更加的激化,逼走了庞统。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当然,好柴火不怕找不到燃烧的地方。在庞统离开孙权的地盘之后,经过鲁肃的推荐,前往投靠了汉献帝的叔叔,也就是后来的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便是徐庶对刘备说的话,而刘备也确是有这样的运气,不单单收录了凤雏,还三顾茅庐将诸葛亮收于自己的手下。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做什么事情都好,运气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自己得有真材实料才行。庞统便是这样的人,要不是诸葛亮和鲁肃不怕别人抢自己的饭碗,极力举荐庞统,刘备才召见了庞统,也才有了之后的重用。但是如若庞统是一个嘴上天花乱坠,实际不成气候的一个人,那么相信无论是谁的举荐,刘备怕是都不会理他的吧。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在刘备的手下,刘备给庞统的待遇仅次于诸葛亮,并非是庞统才智比不上诸葛亮,而是毕竟有一个先来后到的说法,毕竟诸葛亮也是老臣了,而且是诸葛亮举荐的庞统。

庞统以实力入驻刘备手下,为刘备献计献策,其中便有刘璋一战。

刘璋是东汉末年一军阀,继承他父亲的位置担任了益州之主,刘璋生性猜疑,为人懦弱,但是却不能忍受反对自己的人。有一次张鲁不听刘璋的意愿办事,刘璋便杀害了张鲁的母亲和兄弟,刺激张鲁。双方结下血海深仇,并且派人与张鲁交战,但是不幸战败,恰巧又遇到本地内乱,简直就是恶人有恶报。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在平定之后不料曹操也想攻占他的益州,所以刘璋便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借刀杀人,那刘备来顶包,让刘备来庇护他。

刘璋请刘备和刘备的部下来到益州商量如何对战曹操,并且无论是部队还是补给方面都给了刘备极大的支持,想要以刘备的力量去对战曹操,保下自己的小命,但是刘璋千算万算,还是算不过庞统的脑子。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庞统叫刘备先按兵不动,到处收拢人心,无论是将士还是民众,既然刘备想要刘璋的益州,那么就先以主人的身份自居,将民心拉向自己这一边。虽然刘璋给了刘备大部分的兵力,但是要凭借刘备的兵力去打曹操还是十分困难的,但是面对攻打刘璋来说确实轻而易举,甚至都不费吹灰之力。

刘璋原本名声就比较恶略,既然有明君前来,那么老百姓们也是比较欢迎的。在刘璋积极对待以刘备兵力对战曹操的时候,没想到刘备反手转攻益州,再加上与法正里应外合,一下子就将益州拿下了,刘璋也不得不投降与刘备。从这次战役,刘备几乎都没怎么耗费兵力,便得了益州这个好地方供自己安歇调整军队,这次战役的成功,庞统是功不可没的。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令人惋惜的是,在几年后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部队进攻的时候,不幸被飞来的箭雨射中,并不治死亡,从此刘备每每提及此事,都要伤心落泪,但是没办法,失去终究是失去了。虽然凤雏和卧龙都被刘备得到了,但刘备最终还是失败了,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他比诸葛亮聪明,为刘备不幸身亡,每当有人提起他刘备都要落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